基本不懂格律,有没有快速上手的办法呢?

黄鑫


题主问:基本不懂格律,有没有快速上手的办法?

说实话,我对“格律诗”也是一知半解,没有系统的学习和研究。在格律诗大家面前,仍是一个小学生。因此,只能谈一下自己的一些浅薄认识,供你参考:

所谓“格律”,就有它的固定格式和韵律要求,决不能随意乱写,否则就不是格律诗。

格律诗一般包括:五言律诗、七绝、七律等。它们都有自己的结构、平仄或对仗要求。你可以参阅有关书籍学习实践。

对于“七律”,我认为最基本的要求还是要掌握的。除它的平仄要求外,三四对仗,五六对称是不能丢的。至于韵脚也是要注意的,押单韵或押双韵都行,但是不可无韵。

有人说:“多背多写自己领悟”,或“背会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诌”这些说法,本人不敢认可。仅凭多背,是掌握不了“专业”知识的,其中的道道不去学习研究,仅凭“悟性”是参不透的。这种说教有点偏颇,也太笼统,不易掌握,也是很不可取的。

我建议最好查阅有关资料,去掌握格律诗的基本要求。同时可以研究一下毛主席诗词。伟人毛主席的诗词可谓是格律诗的最好“典范”,非后人所比拟,令“大家”自愧不如,使万人所折服……。

例如:毛主席的《七律.送瘟神》(二首),它结构严谨,十分工整,大气磅礴,气壮山河,值得学习和研究。其一:

春风扬柳万千条,

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

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

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

纸船明烛照天烧。(其二不复重述)

……

研读这些诗,就知道伟人高超的文学才能,他的每一首诗词都是那么妙不可言,非一言便可中的,只有自己认真领会了。

本人不敢轻言“律诗”,偶有一些习作也不敢标注“xx律”。最近写了几首“七言”,你若兴趣可以参考批阅。

……

仅谈以上可人之见,不知是否能得到您的认可?意在抛砖引玉,“变废为宝”!期望你的评判,老张恭候了。


老张9844


所谓格律诗,顾名思义就是按照—定格式写成的诗。

格律诗分律诗,排律,绝句三种。律诗又分五律(八句40字),七律(八句56字)。五绝(四句20字),七绝(四句28字)。超过八句的叫做排律。律诗最主要的格律有三点:—是每句必须平仄相间,同联的两句必须平仄相对,联与联之间必须平仄相粘。二是除首尾联外必须对仗。三是—韵到底的平声韵。

先说平仄相间,它的特点是:—:入韵句末字肯定是平声,不入韵句末字肯定是仄声。二:开头两字平仄相同,或都是平声,或都是仄声(虽有可平可仄情况,但不影响这个总规律)。三,三字同平同仄只能出现在句子中间的三四五字。四,单独出现的—个平声或仄声字只可能在最末字。

再说平仄相对,是指各联内出句和对句平仄是相反的意思,即使不完全相反,也必须是相反的类型。如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就是完全相反。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就是相反的类型。

再说平仄相粘,粘就是粘合,把几联粘合在—起,形成—个整体。说通俗点就是平粘平,仄粘仄。上联对句是平起戓仄起,下联出句也必须是相应的平起或仄起。当然,因为对句入韵,出句不入韵,虽则相粘,平仄不可能完全相同,但总的讲是相同的类型。

再说对仗,两两相对的语句叫作对仗。通俗说法就是—联的出句和对句要成对联的形式。在词性,词类,句型上要相对。也就是说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虚词对虚词,偏正词组对偏正词组,动宾词组对动宾词组。

最后说—韵到底的平声韵。这个只能配备—本《平水韵》书了。因为古汉字读音与现代普通话读音相差较大,且古汉语存在入声字,现代辞典巳归入相应的四声,不再有入声。当然,如果你喜欢用《中华新韵》亦可,但笔者仍建议初学者先从平水韵入门,这有助于加深对格律诗的理解。

当然,格律诗除了上述主要特点外,还存在不少的变通法。这里就不赘言了,入了门再慢慢理解不迟。.


原卉诗词


格律,是在隋朝时开始规范的。鲜卑贵族后裔陆法言仕途不顺,但却在中国文学上潜心钻研,造诣颇深。他写了《切韵》,是一部汉语言音韵专著。类似于诗韵字典。把汉字分为193个韵部。

唐初,音韵学家孙愐编制了《唐韵》。在《切韵》的基础上增修,全书共5卷,有195个韵部。

北宋,陈彭年编著了《广韵》。也是以《切韵》为基础。竟然细分出206个韵部。

元初,七岁登科的阴时夫著《韵府群玉》,定106韵的版本为:平水韵。以后至清,都以平水韵为诗词韵律的标准。

平水韵与现代汉语拼音最大的不同是,平水韵有五声:平扬上去入。实则是根据音律:宫商角徵羽。用简谱标注为:1多2来3米5索6拉。而现代汉语拼音则是四声,没有入声,也与音律无关。

平扬上去,四声部位都相对稳定,入声是个变量。入声,可归为“平”(平扬),也可归为“仄”(上去)。比如,李白的“白”字。按现代汉语拼音的标准应该读第二声,扬声,归“平”。但是,在平水韵中,“白”是入声,应归“仄”。还在石头的“石”,竹子的“竹”,在汉语拼音里都读第二声,扬声。但在平水韵中它们都归入声,属“仄”。还有相反的,比例:在哪里的“在”,按汉语拼音法“在”读第四声,去声,似归于“仄”。但是,平水韵中,“在”是入声字,归“平”。类似于此还有许多,举不胜举。

所以,要作称为“律”、“绝句”的古体诗,就必须严格按照平水韵的规范。如果前缀不冠以“律”“绝句”,那么就没有严格的要求。

平水韵,按“平扬上去入”的读音归类汉字,根据诗的平仄规律,查起来非常方便。现在学习平水韵,即使没有书,百度搜索“平水韵”,就可一目了然。建议,准备一个本子,自己按韵部顺序写一写、记一记,日积月累便不陌生。

任何学习,都没有捷径可走。如果真地喜欢、享受其中,就无所谓快与慢。祝你脚踏实地,学习愉快!


郁离星


格律是中国古代诗歌特有的创作准则。其作用是以抑扬顿挫的音节变化来增加乐感强度,突出诗词的音韵之美。

但是,通常我们不宜将格律单纯的理解为平仄音变化,还有对偶(也称对仗)、黏对等。

对偶,简单的解释是: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对偶的语句。王力先生《龙虫并雕斋文集·语言与文字》:“对仗,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虚词对虚词。”对仗形式:言对、事对、正对、反对、流水对、扇对等,整体分工对、宽对两类。律诗一般要求中二联对仗,首尾不做具体要求。它的作用在于相互映衬状态,使作品的语言、句式更加具有韵味,增强词语的表现力。我们看一下《笠翁对韵》: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从中我们看出,对偶在加强作品表现能力方面的重要性,一定要重视。

黏对,作用于联与联之间,上、下联之间平仄要相'黏',即相同,是作品的组篇规则。简单说就是:凡律诗前一联的“尾句”的倒数第二字与下一联“首句”的前数第二个字平仄必须相同,称作“黏”,违者称作“失黏”。

格律诗中的“联”。五律、七律诗 共有八句,两句为一联。第一、二句谓首联,第三、四句谓颔联,第五、六句谓颈联,第七、八句谓尾联。绝句诗共四句,分上下联。

”起承转合”是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起”是开端,作品内容的表述起点;“承”是内容发展的延续;“转”是内容的转折;“合”是对作品内容的议论或总结,也就是结尾。它们的作用分别对应于格律诗中的四联:起,对应的是首联;承,对应的是颔联;转,对应的是颈联;合,对应的是尾联。在四言绝句中,起承转合分别对应其中的一、二、三、四句。

格律诗,通常使用《平水韵》,而词牌填写则更多使用《词林正韵》。由于这两部韵书中,很多字是古时的发音,对创作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因此有很多初学者使用更容易一些的《中华新韵》。

格律还有很多要求,包括避免“四声八病”,即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

个人建议,首先要清楚格律中一些名词的含义,以及这些名词在作品中承担着哪些作用。了解这些之后,就是锤文炼字,要充分了解文字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寓意与作用,遣词造句很重要,是表达能力与作品风格的重要体现。


简学话题


可以背诵一下《笠翁对韵》,无论是写格律诗还是填词,都很有帮助。另外必须明白平仄和韵脚,就平仄而言,有一个简单的记忆方法。普通话里的一声二声基本对应的就是平声,三声四声基本对应的就是仄声。比较麻烦的是古代的入声字,所有的入声字在诗词格律里都是仄声。但是入声字演化到现在,一部分归入了三声四声,一部分变化成为一声二声。归入三生四生的入声可以忽略不计,因为仄声的属性没有变化。而归入一生二生的入声字就比较麻烦了,这个就必须需要死记硬背了。另外关于诗词格律的两本比较权威的参考书,学诗看《佩文诗韵》,学词看《词林正韵》。另外在2004年中华诗词学会提出“倡今知古,双轨并行,今不妨古,宽不碍严。”的诗词创作方针,将平水运重新校定并收入《中华新韵》。如果按照中华新韵的标准,就没有入生制的考量了。


蒲岸的疯言疯语


基本介绍

【读音】:gélǜ

【释义】:1、诗、赋、词、曲等关于字数、句数、对偶、平仄、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则,外国诗歌也有自己的格律;格,通俗来讲就是格式、格局,主形;律,即音律,主韵。

2、规矩,准则。

详细解释

诗之格律

来由

格律本来自音乐,在音乐散佚后,经研究者总结古诗歌的共同规律,便形成了今天看到的格律。

格律,指一系列中国古代诗歌独有的,在创作时的格式、音律等方面所应遵守的准则。中国古代近体诗、词在格律上要求严格,其他如古体诗、现代诗歌、欧化诗歌等没有确定的、严格的格律要求。格律本来自音乐,在音乐散佚后,经研究者总结古诗歌的共同规律,便形成了今天看到的格律。

中文名

格律

别 名

律诗

起源年代

南北朝齐梁时期

主要题材

四律,五律,七律,绝句

代表作家

李白,杜甫,王安石,李商隐

相关书籍

《切韵》《广韵》《平水韵》



渔翁归隐


学习宋晓峰,基本押韵,思路清晰,表达准确就可以,毕竟是抒怀,自娱自乐,搞得那么上纲上线也就没了乐趣。李白为什么到处寻欢作乐,跋山涉水?不喝多了就放飞不了自己,不溜达就难以敞开,不给朋友喝嗨了就没有兴致,所以关键是你自己得自信呐!





十四阿哥郎春涛


一,睡上一觉,发个美梦,在梦中实现。

二,古诗词已处于边沿尴尬状态,不学也无妨,花时间多且成功率低,不如转学其它,适合自已的艺术。

三,端正态度,下苦功夫,誓把它学到手。只要动动手指,网上很多专业人士可帮你解决各种疑难问题。


客家乡音


那就不拘一格,自己觉得能够表达内心情志,并且符合自然规律,就是好东西。有可能您会有新的发明创造被后人推崇呢!


聋一翁周锦池


如果你不满二十岁,可以学一学,这不像交女朋友,有可能迅速上手。学格律先要弄懂,后要背诵,没有三年,依然蠢动。过了廾十,你就多读读古诗吧,读熟了,有时自己写一首,也可能暗合格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