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逆行者】在湖北——沧州医护人员的三篇日记


丁盼盼

尽微薄之力,到最后一刻

_

2020年2月7日 武汉 阴

从大年初二到今天,我们在武汉抗疫已经坚守了十二天了。

苦吗?苦!

累吗?累!

  值得吗?当然值得!必须值得!

  我在普通病房工作,普通病房的患者病情相对较轻,但也随时有加重的风险。病房巡视,病情观察,正确及时给药等不敢有丝毫的懈怠,由于没有家属的陪伴,必要的生活护理和心理调护也变得尤为重要。

我所负责的八个床位中,有一个30多岁的漂亮妈妈不幸被确诊为新冠患者,众所周知新冠患者多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困难等,在巡视病房时,我发现她吃饭的手在抖,将一口饭很艰难的送到嘴里。

“我来喂你吧。”

她没有说话,不一会儿传来哽咽的声音。(我特别能明白她的感受,一个30多岁的漂亮姐姐,有家庭,有孩子,如今却躺在这里被隔离,在心理上是一个这么大的打击)她没有说话,不一会儿便传来哽咽的声音。

我从她手中接过饭盒,把纸巾递给她。

  “姐姐,你不要害怕,要坚强一些,你要相信国家,相信政府,现在整个国家几乎倾全国之力来救助你们,你要相信,肯定会好起来的!这些只是暂时的!”

“谢谢。”她抽泣着说道。

等她的心情平复了,我给她喂了饭,又给她倒了杯水,然后才离开病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因为这可恶的病毒,因为我们的国家力量,也因为这位可怜的漂亮姐姐,一位11个月大孩子的妈妈。

其实我们在照护病患的同时好多患者也在照顾着我们。每到发饭的时候,好多的轻症患者就会出来。

“我领我们全屋的,你不用管啦。”

“我也是。”

“还有我也是,你们抓紧时间休息会儿。”

还有我们在做治疗穿刺的时候,因为我戴着眼镜,再戴一层护目镜,加上有雾气的干扰,严重阻碍了我的视线,所以有一些血管条件不太好的患者,我们的穿刺并不能一次成功,此时我的心里满是愧疚,(她们本身已经很痛苦了,我还增加他她们的痛苦)

“对不起对不起!”我不知除了道歉还能说什么,可是她们却反过来安慰我们,“没关系,没关系,看看这只手”。

每次做完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身后都会传来一句,“”谢谢。”

好多事我一直被感动着,说实话每次下班后全身都是酸痛的,但心里却是暖暖的。还有其实我只是抗疫大军中最普通的一员,我身边有很多很优秀的人,他们的付出比我多很多,我会努力向他们看齐,即使再平凡,我也要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坚守到最后一刻,新冠患者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致敬逆行者】在湖北——沧州医护人员的三篇日记

【致敬逆行者】在湖北——沧州医护人员的三篇日记

【致敬逆行者】在湖北——沧州医护人员的三篇日记


孙辰

把生命从死神手里夺回来

_

2020.2.6 武汉 中雨

  我是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icu的护士孙辰。今天是我来武汉第七医院支援的第十一天。

  这几天,我逐步适应了穿着厚重防护服工作的状态,虽然还是显得十分笨重,但我也知道,对于我来说,这是最好的防护。有着多年ICU病房的工作经历,让我在这次疫情中清楚的知道病人需要什么,自己要做什么。面对清醒的病人,尽我所能的去鼓励他!让他有勇气,有信心去面对疾病!面对那些镇着静,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的病人,我会时刻观测着他的生命体征和呼吸机参数的变化,就像是妈妈照顾婴儿,需要那种细心和耐心!

  还记得那位70岁的老爷子,由于缺氧导致神志不是特别的清楚了,无创呼吸机已经不适用于他了。老人的手紧紧握着我的手,就像溺水的人紧紧抓住救命稻草,我极力的去安慰老人,尽可能的缓解他的痛苦。这个时候,我的战友们也迅速准备好了有创呼吸机。用药,插管,上机,通过和死神的一番较量,老人的生命体征得到改善!紧抓我的手也松开了!这几乎是ICU病房里再平凡不过的一个画面了!我们就是这样一个战队,关键时刻把鲜活的生命从死神手里夺回!

  面对疫情,大家所散发出来的那种能量,战斗力,团结,让我坚信这场疫情终将不是我们中华儿女的对手!

孙辰

2020.2.6


于硕

“我是不是有救了?” “是!”


【致敬逆行者】在湖北——沧州医护人员的三篇日记

今天是来武汉的第三天了,昨天晚上正式进入病区跟武汉第七医院的老师一起上了第一个夜班,我所在的病区是一个刚刚组建不到一个星期的新病区,护理人员只有13人,但病人却有48人,其中危重症5人都带着无创呼吸机。从新病区建立开始她们几乎没回过家,以科室与酒店为休息的地方,我们的到来缓解了她们高强度的工作,尤其我们本来就是呼吸与危重症专业的,上手更快,相对来说更专业,见得多,对于呼吸机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致敬逆行者】在湖北——沧州医护人员的三篇日记

图左为护士于硕

普通病区的危重症患者多,只能长时间带着无创呼吸机,两三个小时喂一次水,摘下面罩缓解一下受压的皮肤。

提前交接的组长说病区里可能会冷,所以第一次进去的时候穿了自己的衣服,刷手服,又穿上隔离衣与防护服,进去工作没多久里面的衣服就湿透了,物资紧缺不能随时更换,穿着湿冷的衣服坚持到再次更换防护服。有了经验第二次再进去里面只穿了刷手衣。双层的手套,多次的洗手与手卫生使下班后双手褶皱,我们开玩笑说就像手洗了一晚上衣服。双层的手套给护理操作造成了更大的挑战,血管就在手下但你感觉不到,这更加要求我们技术要高,减少病人穿刺带来的痛苦。

【致敬逆行者】在湖北——沧州医护人员的三篇日记

现在回想起来昨天跟病人的谈话,心里还是酸涩的。昨天去病房给病人做治疗,一个大姨对我说:“你们是新来援助的吧”?我说:“对,我们是河北来的。”大姨说:“谢谢你们。”我说:“不客气,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大姨说:“还是要谢谢你们呀。”今天早晨去抽血,一个病房内是一家三口,全部感染,我给大姨去抽血,记得晚上她去要安眠药,所以问她睡眠的情况,她说昨天晚上是她睡得最好的,我说会渐渐好起来的,多吃、多喝、多睡。不要有心理负担,有国家做支撑呢,别操心,现在已经有6000多医务人员赶赴武汉了。大姨说:“那我们有救了是吗?” 我说:“是。”这一刻我真正意识到我们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从报名到来武汉,反对的声音有,支持的声音也有,这两天说的最多的就是没事呀,不用担心,会防护好的,等我回去。那会的自己是害怕的,但又是坚持的,只想早点投入工作,现在的自己是无悔的,庆幸的,庆幸自己来了。

今天下夜班,出了医院门口,拍了一张武汉的太阳,是那么明媚而又灿烂,我相信阳光一定会来临,虽然时间不定,但一定会来。因为我们心中有太阳,有希望,还有那么多为之努力的人。

于硕

2020年1月29日夜

【致敬逆行者】在湖北——沧州医护人员的三篇日记

【致敬逆行者】在湖北——沧州医护人员的三篇日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