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的盈利点在餐饮,餐饮店为什么不能把盈利点向便利店延伸?

餐议院开心一哥


知行创优®原创经营问答系列(583)

我是黄翰德,国家高级营销师,实体经营实践17年!


★ 问题所问:便利店的盈利点在餐饮,餐饮店为什么不能把盈利点向便利店延伸?


问题关键词:赢利点、延伸


赢利点:经营过程中能够带来正向现金流入的环节(节点)


延伸:经营主线的补充


首先纠错:


便利店的赢利点不是餐饮!!(至少国内主流便利店现状是这样)


原因在于:


便利店里的的餐饮产品基本都是半成品或全成品


举例


方便面/方便饭(半成品)


需要购买者再次加工才能食用


关东煮/便当/包点(全成品)


购买者购买后就可以即时食用


在生活中中,我们应该可以看到:


无论是便利店里面的陈列空间,还是便利店里的人员配置,对于餐饮产品的资源配置并非主流


餐饮售卖都是便利店的经营项目之一,而不是唯一


当然


生活中也有某些境外便利店品牌,它们发现了国内餐饮市场的旺盛需求,针对特定服务区域,侧重餐饮服务与供给


臂如:SEVEN-ELEVEN(7-11)


这只是个例


不代表主流



★★ 便利店的经营本质就是“便利”二字


何谓“便利”


便:方便


随时可以购买(消费者角度)


利:快捷


快速商品供应(生产者角度)


无论“便”还是“利”


它们都是体现“时间”要素


节约购买者的消费时间,缩短生产者的流通时间


这种消费随着购买行为的结束,也就终止


便利店与餐饮同属于“服务行业”


但餐饮更多的是体现“服务”


也就是“人与人”的情感交流与即时感知


它是无形的,也是即时的,但它需要载体,也就是特定场景


更多的是体现“空间”要素


餐饮侧重承载个体交流的空间


它不会随着消费的结束而终止


而是成为特定记忆,形成价值主张和诉求点




经营本质都是“时空观”


人类要生存


就需要生产


为了弥补个体生产的差异


就产生交换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四个环节就是经济运行的本质


不同的个体,在不同的地点,花费不同的时间,形成不同的价值,


这种价值用货币体现,就形成价格


不同的价值进行交换,就形成商品


商业社会本质就是“时间与空间的组合”,市场经济就是“不同时间与空间的交换”


谁能够用更少的时间和空间组合,换取更多的时间与空间组合,谁就是王者!谁就是赢家!



餐饮经营与便利店经营的差异


经营时间差异:


餐饮店所提供的是功能服务


也就是解决顾客餐饮诉求(解决生理饥饿)


这种诉求的时间是特定的,而非全天候


我们通常所说的“早餐、中餐、晚餐”就是餐饮时间性的表现


便利店所提供的是流通服务


也就是解决消费者商品需求(提供商品供应)


这种诉求的时间不是特定的,是全天候的


我们通常所见到的“24小时便利店”就是便利店时间性的体现


经营空间差异:


餐饮店的盈利点不在于某种产品的畅销


而在于持续的消费群体


这种消费的关键在于培养固定的消费层(优质顾客)


所以它更重视人与人的交流与感知!


便利店的盈利点在于产品结构的更新调整


这种结构,在于其对生产商的选择和迭代


选择优质商品,稳定供应就是它的生存之道



★★★ 餐饮店为了更好的与顾客交流


建立感知链接


可以尝试提供“亚快消品”


但它只是经营补充


而不是经营主流


否则只会“南辕北辙”、“邯郸学步”!!

翰德经营每一篇 赋能成长每一天!


知行创优黄翰德


餐饮新零售,餐饮社群,餐饮电商是餐饮行业一次革命,谁走在前面,谁就离成功更近。有眼光者关注“餐议院”开心一哥





餐议院开心一哥


很多便利店是小投资,小场地,餐饮商品是刚性需求,满足大多数需求

很多餐饮店虽然也有夫妻档,其实投资成本并不小,做精主业,做好餐饮是主要获利途径

一些餐饮店的收银台,摆放一些小商品,除烟酒外,其实销售额非常有限


互链网传递价值无限


因为便利店的餐饮品类主要是便利性为主,顾客的需求就是快速,方便,简单。而去餐饮店的顾客需求主要还是为了吃饭,有便利需求的很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