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补习对于初中生来说真的有用吗?初二的孩子,数学不好?

Baby6158108


对于意识到学习得意义,有目标有且自律的学生也许有用,否则就是浪费钱


用阅读温暖余生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是培训机构初中数学老师。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说一个事例,我自己带过的一个学生。

学生姓陈,我们叫他陈同学吧。陈同学是我别的学生家长介绍给我的。初二下学期还有一个月期末考试来找的我。找我时候刚月考过,数学满分150,他考57分。

虽然是别人介绍来的,但我还是面试了。

我列了2条要求,他答应了,我才同意收了:1.相信我一定能带好他

2.服从我要求,保质保量的完成我下达的任务。

我给他安排了四次课每周一次,每次2小时。

因为还有一个月就期末考试了,初二的数学相对还是很难的。我没有按部就班的给他讲解知识点,因为时间真的不够。

我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来指导。

一,解决他的知识漏洞

二,树立他的自信心

我是这样做的,主要通过习题来进行。

我每一章都准备了几份知识点很全的试卷。

我和他约定,每一题做完,如果认为一定做对了,能讲出因为所以的,题号不要动。如果做完,不知道对不对的,题号圈一下。而且不许留空白,每一题都必须写,猜也要告诉我猜的理由。

第一次辅导两小时,一份试卷,他圈了一半。

我改了下,圈的确实全错,但是他认为自己对了的,也错了一半。没圈错了一半,他自己感觉也很不可思议。

我先给他讲了没圈的但是错了的题目。和他交流过程中,发现他记错了三条定理,创造了2条。后面一一给他纠正了过来。

这里再补充说一下,我们的约定。我要求他,讲题过程中,不许记笔记,我会换不同方式讲,直到他会了,再进行下一题,而且整张试卷讲完以后,他当我面订正试卷,订正过程必须很细,能讲出因为所以。

订正试卷这部分,有点费时,而且也不影响我干别的工作。所以我没有给他算课时。一周等于他在我这边4小时。

这一块主要是解决他只是漏洞的。至于我怎么树立他信心这一块,放在了课后。

课后,我给他一份,本章节类似的试卷,让他带回家当天晚上,按我圈的要求做。额外自己再改分。

结果当晚,他自己改分127分,满分150。我打电话,表扬,估计了他。夸他,遇了神仙,一天脱胎换骨了。后来我改过他应该得111分。又有几题没圈的错了。

111分,我没有告诉他,只是告诉他没圈的那几题再看看。半个小时,以后他主动给我打电话说明了错误的原因,显得很是懊恼,都是粗心惹得,没注意惹得。

后面3次,也是差不多的辅导形式。最后期末考试考完,他很自信来找我,说考的不错。

等成绩出来,确实还不错,考了117分。在他们班已经前20名了。

直到现在,那孩子早就不补课了。但是偶尔还是会来找玩。

他说,刘老师,我现在做题都还圈了。每一题能讲出因为所以的感觉真好,一点也不累。

当然,现在他的成绩已经很优秀了。

说到这里,我想说的是补课,一定要明白补的是什么。不要只想着补知识漏洞,但是学习好的学习方法,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更重要。

孩子成绩差,肯定是有原因的。不解决根本问题,成绩也只能是一时的。

提问者问寒假初中生补课有用吗?

我想说的是如果补课无用,我们也生存不下来。

另外,我想再强调一下,选补课机构,一定要选具有教育局颁发办学许可证的,专业正规机构。


赛老师初中数学


当我还是初中生的时候,我觉得初中数学好难,等我到了高中,我觉得高中数学好难,初中数学好简单。

学习的关键是要形成框架。寒假补习,是

老师帮助你形成框架,应不应该补习要看孩子的基础知识,还有学习能力。如果他的自学能力比较强,完全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自学融会贯通。自己思考形成的框架和老师教给你的框架,这两个框架绝对不是相同。

思考的威力用语言是无法表达的。

当我们处在某个阶段时,我们会觉得这个时候的事情好难啊,但是当我们经历过这个阶段,到达了下一阶段,再回顾我们当时遇到的问题,会发出“它真的好简单,当时,我为什么会觉得它超难”的疑问。

因为你现在所经历的是你过去十几年或者二十几年都没遇到的问题,心底里你就会觉得它很难。其实并不是它本身很难,而是你的恐惧告诉你自己它很难,所以你内心就很害怕它、抗拒它。

我们这一生一直都是不断的遇到新难题,解决新难题,然后再遇到更难的题,解决更难的题,不断的积淀,不停地螺旋向上,这些难题最后都会融入我们的骨血,让我们从外在看起来具有某些气质。


松鼠姑娘


我觉得不是太好,现在孩子压力太大,比成年人还辛苦。我们这里去年已经有两个小孩因为学习压力跳了楼。学习成绩可以通过后期努力跟上去,不一定非要通过补习。说一个我亲身经历的事,我上高中时,我们班有一个年级垫底的,在高三那年疯狂的学习了一年,考了个本一[捂脸][捂脸]所以一时的成绩不好,不是太大的问题,不要通过增加孩子的学习压力来机械性的提高,我们作为家长要提高的是孩子的学习意识,和思想,身体的健康。


一大三小


初二的孩子,理解能力已经可以了,如果数学不好,应该是基础没打好。利用寒暑假的时间找个负责任的老师好好补一下基础知识,是会有很大的提升的。

我在读高中的时候,数学老师给我们集中培训了一个月,基础知识掌握得很牢靠,数学几乎都是150分的试卷能得到130多分。所以我相信,要补的话,从基础知识开始,一定能有很大的提升的。


四月妈妈和汉堡儿子


寒假补习对孩子好处肯定是有的,只是收益多少的问题,最主要还是要看孩子学习的太度,愿意学的话收益多,不愿意学的话收益就少。

初二是初中生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对基础巩固的阶段,只有打好基础,到初三学习,才会得心应手,如果基础不好,到初三学习起来会比较吃力,对将来升学考试也会不利,具体要看孩子的情况。有些学生学习一直都好,即使不补习,将来考学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如果你感觉自己孩子学习不是很好,需要提高一些,寒假补补课也是好的。



生活妙趣


我觉着一般会有用,但要找专业老师最好是课任老师补,为什么?寒假时间有限,补习班(培训班)的老师一是不专业,二是不知道学生的短板在哪里。课任老师熟悉自己的学生,大致知道每个学生,哪些知识点没吃透没掌握好,进而有针对性的给孩子加餐,效果当然会好得多。反观补习班(培训班)因为情况不了解,所以只能大水漫灌,结果学生已经熟悉的被反复强化,不熟悉的还是不熟悉。


一犁膏雨


我觉得是很有用的。

初中生的数学题不算很难。通过大量的刷题和重复的知识记忆的话,可以做出来70%左右的题。

所以说寒假补习数学不好,要侧重基础方面,最好能够找学校的老师进行补习。

主要从两个方面第一,打好知识结构,查漏补缺。初中知识不好,那肯定有之前学的东西,他没有学会,所以一定要把之前不会的东西在学易学有一个正确的合理的结构,考试的时候基础分也就有了。

第二,拓展思维提升高度。数学毕竟是逻辑性的学科。对你思维,你的逻辑要求性是很高的。所以的话有时间这是一个比较慢的功夫,要慢慢积累,所以的话寒假补习的话,你可以用这段时间来提升一下你的逻辑思维能力。等到开学的时候就会有收获。


茯苓桃子酒


寒假的学习在整个学年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上学期内容进行巩固复习,对下学期学习内容做一个良好的铺垫,降低孩子新学期学习难度。好学生需要趁热打铁,让自己的优势体现出来,对于不出众的学生来讲,更是打翻身仗、弯道超车的好机会,善于利用寒假,等到春季让所有人对你刮目相看!

1、有利于保证假期学习质量。

对于寒假作业很多学生喜欢先放在一边,先玩乐,到快开学了花上几天通宵时间赶作业,还有一些则是在寒假开始的前两三天突击完成假期作业,然后其余的时间全部用来玩耍。寒假由于时间和节日的原因,这样的现象普遍。

但事实上,这种风气对学生的学习状况非常不利。根本没有所谓的学习质量。一个假放下来,脑袋里一点东西也没有,对于新知识就很难承上启下。所以参加寒假补习,有利于帮助学生合理分配假期时间,保证学业质量。

2、有利于稳定校内学习成绩。

学校的大班化教学进度总会使得学生留下或多或少的知识“死角”。而寒假,就如天降的甘霖,因为在寒假里有大块的充裕时间可以供同学们进行全面的查缺补漏,对上学期遗留下来的那些知识“死角”进行全面梳理解决,同时对下学期的课程进行前瞻性预习。面对新学期学习就更加轻松。

3、有利于平衡日常学习状态。

学习是一项长期的、耐久的工作。因此,学生必须保持松紧适宜,张弛有度。无论是长期的高压紧张心态,还是一段时间内的纯粹休闲,都会导致学习上的遗忘、懒惰、无法持久集中精神等等一系列症状。因此,参加寒假补习,学生可以在玩耍的同时保留学习状态,学业娱乐两不误,真正度一个充实的假日。

4、有助于快速缩短学习差距

寒假期间相较于学校内的学习进度是较为轻松的,并且没有新知识的压力。因此,学生一定要利用好这段时间,巩固基础,提高技能,这样才能更上一层楼。学生可以在学习之后,有一个跨越式的进步,能够缩短原本的成绩差异,以崭新的面貌和层次迎接新学期的挑战。

初二是两极分化时期,尤其是数学,数学成绩不好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只要克服这三方面原因,才能够找到解决方法,那么孩子初中数学成绩不好怎么办?不同原因其解决方法不同:

第一种因为基础不好,不够扎实。

学习过程中,数学定义、公式记忆不熟练,基本解题步骤和方法掌握得不扎实。这样的同学在平时看书的时候觉得这些差不多都会了,但一遇到考试,才发现实际上还有很多知识并没有完全掌握,经常遇到做题模棱两可的苦恼。

第二种因为学习方法不好,没掌握好学习数学的方法。

在学习的时候,虽然对相关知识的概念、公式、基本解题方法暂时都记住了,可并没有及时应用,其中的解题方法得不到及时的巩固,这样时间一长就会发现,之前靠短时记忆的内容竟然都忘了,或者基础的题型稍加变型就不会做了。

第三种:因为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习惯有所欠缺。

每个人思维能力各不相同,思维习惯也各有所长,有些同学比较偏向形象和感性思维,对于数学的数字和逻辑思维相对较弱。这样的同学对于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解方面不会有太大问题,但可能在遇到一些相对较难的题的处理上会感觉比较吃力。

综上所述,前两种情况其实完全可以通过有效的教育方式改善的。现行中小学的教学要求并不仅仅针对“天才同学”设置的,所以大部分同学只要采用有效的方法,都是可以达标的。第三种情况因人而异,想要短期提高会有一定难度,目前考试中用于考察同学突出能力的题一般都会控制在20%以内,如果同学对基础的知识和理解达标了,拿一个满意的分数还是不难的,再经过有针对性的目标训练,将可以逐渐提升这项能力。

针对上述问题,给出具体的解决办法:

对于第一种数学基础不好、基础薄弱的同学,切忌盲目的补习或做题,建议同学和家长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规律。现在很多同学都很聪明,接受新知识很快,看一下自我感觉都会了,但实际上不进行练习的话,以后考试很有可能会出现漏洞。对于学习来说,有时候我们只是简单看看书是不能完全掌握的,必须要通过实际的动手才能真正的掌握,每周给20道典型题,负担也不是很大,但帮助同学打好坚实的基础却会有很大的好处。

对于第二种学习方法不好的同学,可以做一些练习。因为多数题目后面都会有老师的解析,对于稍难一点的题可以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如果做的时候这道题不会或产生一些知识问题,马上讲解,对知识的理解和加深是非常有帮助的。

至于第三种孩子则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骑着蜗牛儿去旅行


寒暑假的有效利用对于初中生来说的确很有用。

以我的孩子为例,从他小学6年级以来,寒暑假基本就没有了玩的时间,他在寒暑假尽情玩的时间也就一周左右。

对寒暑假的利用主要来自于周围“过来人”同事的建议,身处高校,周围同事中有太多优秀孩子的榜样可以让我们借鉴。

在我看来,对孩子寒暑假的有效利用主要有以下效果:

第一,对上学期的知识点进一步“查漏补缺”。孩子从小学到初中,一个鲜明的感觉就是时间明显不够用了。数学、语文、英语之外增加了地理、生物、历史和政治,到了初二、初三还要加上物理和化学,这些课程加起来的作业量占据了孩子们大量的时间,使得孩子们平时总是处于疲于赶作业状态,知识环节的薄弱点却无时间巩固和夯实。

这种状态下,对周六日,寒暑假时间的有效利用就成为重中之重。利用节假日,针对旧知识的薄弱点查漏补缺,进一步夯实巩固基础,消除知识薄弱点,为孩子下一个阶段的新知识学习铺好路,这是切实提高孩子成绩的有效路径。

第二,寒暑假不仅要温故,还要知新,即预习新内容。观察现在学校老师的上课状态,往前赶课是常态,尤其是初二高二,初三高三,这种状态下,孩子们学习新知识难免会“囫囵吞枣”,不求甚解。针对这种现状,寒暑假让孩子们提前介入新课,按部就班提前学习,提前知晓孩子们可能面临的新知识接受难点,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前介入,可以避免新学期学习任务繁重状态下的手忙脚乱。

以上是节假日时期的两大学习环节:“温故“和“知新“。

温故和知新的路径有:温故主要是做旧习题,用孩子身边一位老师的话来说,刷题刷到下意识反应的状态,尤其要注意对薄弱点的强化。

知新的路径:先过课本,然后再有选择地听课(比如网课),然后再做题,分别配备高、中、低难易程度不等的习题书,从低难度做起,依次中等难度、高等难度。从孩子的习题练习中把握孩子的薄弱点,然后再重点强化落实。

孩子数学不好,我觉得针对数学,熟能生巧是一个必要的路径,习题训练-方法规律总结,具体参考书的选择可参考我其他文章。

以上,供参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