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寶添輔食直接就加蛋黃?大錯特錯!

其實一直以來,可能很多媽媽都習慣了把雞蛋黃當做孩子嘗試的第一種輔食,雞蛋在嬰幼兒發育的過程中確實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作為首選輔食,實質是家長們走入了誤區!



<1>
為什麼雞蛋黃不宜作為輔食首選

>>>過早添加,過敏可能性高,難消化

研究表明,雞蛋黃的營養成分算不上是均衡的,而且容易引起孩子過敏;同時,4-6個月的寶寶腸胃還很虛弱,攝入雞蛋黃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繼而影響寶寶的生長髮育。

作為第一口輔食,其實米粉比雞蛋黃更合適:

營養米粉PK雞蛋黃

嬰兒營養米粉  雞蛋黃

過敏的可能性極低較高

營養成分比較全面比較單一

接受程度接近母乳或配方粉,更容易接受不易接受

未來偏食幾率小大

消化吸收程度更容易消化難消化,不易吸收

不耐受可能性小大

>>>蛋黃添加註意事項

建議媽媽們將添加蛋黃的時間推遲到8個月以後,而蛋清要1歲後才能添加;


對於明確蛋黃過敏的寶寶,停止使用雞蛋黃6個月以後才能再次添加;


另外,孩子在8個月-1歲之前,建議給孩子吃煮雞蛋的蛋黃,煮熟的雞蛋黃比較容易被消化吸收;滿1歲之後,就可以給孩子將全蛋烹製成雞蛋羹餵養了。


<2>
輔食要粗細搭配,循序添加

>>>“幾乎每天一個雞蛋,寶寶體重增長為什麼這麼慢”

一餐給寶寶喂下一個雞蛋,在家長看來,妥妥的既能滿足營養又滿足飽腹,其實雞蛋羹(蛋黃)內混合上蔬菜、米粉或米糊效果才會更好。

因為雞蛋黃富含蛋白質,米粉、粥、麵條富含碳水化合物,同時加入青菜等,在碳水化合物的作用下,更利於人體對蛋白質的吸收。

<3>
輔食添加的原則和禁忌


>>>輔食添加的原則

原則是:由少到多,由細到粗,由稀到稠,由單一到混合,建議從嬰兒營養米粉加起,逐漸加入彩泥、肉泥、蛋黃等。

ps:建議8個月以後添加蛋黃,1歲之後再加鮮牛奶及其製品、帶殼的海鮮、花生及其他乾果,這樣可減少過敏的發生;

同時1歲內不建議在食物中添加食鹽和食糖。

>>>輔食添加禁忌

添加葷食在米粉、果蔬泥之後

理論上6個月後,寶寶即可添加葷食,但要確保在孩子接受米粉這類簡單輔食的基礎上,再添加葷食,且要加工為泥狀;

儘量不吃罐裝類食品

就算沒有輔食劑或添加劑,也不如自己做的嬰兒食品新鮮;

吃乾果時要注意方式

1歲以下孩子不要吃花生、榛子等乾果,目的是為了預防過敏;


3歲以內可以接受研碎的乾果,但要注意孩子在咀嚼乾果時,不要讓孩子情緒波動,以免嗆入氣管發生危險;

1歲之內禁食豆腐、果凍

豆腐果凍等看似非常軟的食物,其實韌性很大,若孩子吞嚥不好,容易發生窒息事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