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贵州遵义赤水遥远的史前时代,探寻祖先生活过的痕迹

追忆贵州遵义赤水遥远的史前时代,探寻祖先生活过的痕迹

赤水河

贵州省遵义市下辖的赤水市每到雨季,赤水河总是河水暴涨,显现出一派大河汹涌的景象。很多赤水人望着雨季里呼啸奔腾而过的赤水河,总是感慨:若赤水河一年的光景都是如此,那样的赤水河航运将更加的繁忙,而因航运而生的赤水市也将会更加的繁华。可是赤水河却总是这样的神奇,不以人们的意志而生。虽然说赤水市境内的赤水河全年都可以通航百吨以上的机动船,但是每年的春夏雨季和秋冬枯水季节里,赤水河的河水量差距巨大,达到十几倍的变化。这条汹涌的大河,千百年来年穿梭在云南、四川、贵州交界的崇山峻岭之间,形成了赤水河峡谷。这条峡谷俨然成为川滇黔三省接壤的这一大片山地地带的天然走廊,无数的古代部落和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这里行走过,生活过。滔滔的赤水河,洗净了无数的历史痕迹,那些久远的历史早已淹没在赤水河两岸茫茫的丛林里。

追忆贵州遵义赤水遥远的史前时代,探寻祖先生活过的痕迹

赤水市境内的赤水河周围的巍峨大山

现代的赤水人,已经很少有人知道自己祖先在这条红色河流边生活过的历史故事。但是历史还不算吝啬,为我们留下了少许祖先曾经生活过了痕迹,让我们追忆赤水遥远的史前时代……

追忆贵州遵义赤水遥远的史前时代,探寻祖先生活过的痕迹

赤水市的森林地带

赤水市目之所及全部都是绿色的海洋。赤水市的这片绿海三分之二是竹林,三分之一是常绿阔叶森林。赤水市的常绿阔叶林大部分分布在元厚镇、葫市镇、官渡镇这三镇与贵州遵义市习水县接壤的地带,还有一部分在两河口镇与四川泸州市古蔺县接壤地带,由于这些地方过于偏远、人烟稀少,以至于不少赤水人都觉得赤水市地域都是竹林而少有树林。其实完全不是这样,赤水市还拥有一大片这样保存完好的常绿阔叶原始森林。赤水人的祖先,史前就生活在这样的常绿阔叶森林里。而现今发现的他们生活过的地方也同样挨着这片森林。

追忆贵州遵义赤水遥远的史前时代,探寻祖先生活过的痕迹

赤水市境内赤水河畔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地

在这片森林南部边缘的赤水市元厚镇米粮村富文小学旁,小地名叫板桥处,发现了总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厚约1.8米的石器时代人类生活遗迹。赤水市元厚镇的富文小学正好建在这个石器时代的遗址之上。

追忆贵州遵义赤水遥远的史前时代,探寻祖先生活过的痕迹

新石器时代聚落复原图

追忆贵州遵义赤水遥远的史前时代,探寻祖先生活过的痕迹

赤水市元厚镇板桥出土的石器

这里出土了石器制品19件,全系人工打制而成,原料可分为砂岩砾石和燧石两大类,类型有石锤、石核、石片、断块、断片、石器等。石片按台面存在的形式,见有天然台面、素台面、台面缺失等,石片背面多数都具有石片疤。石器的主要类型为砍砸器和刮削器,砍砸器以砾石为素材正向加工而成,与刃口相对的一端保持自然砾石面;刮削器多用石片加工而成,从加工方向上看,以反向加工为主。

追忆贵州遵义赤水遥远的史前时代,探寻祖先生活过的痕迹

石器时代赤水市元厚镇板桥地区人们生活的场景

石制品的打片方法以锤击法为主,砸击法也有使用。此外还在地表上采集到1件红褐色橄榄形陶网坠(残)和2块夹砂陶片,其中一块红褐色陶片胎壁较厚、火候颇高。根据遗址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调查所获的石制品、陶器等初步判断,遗址至少代表了新石器时代和汉代两个大的时间阶段,以新石器时代的堆积为主。该遗址是贵州赤水市首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生产、生活遗址。

追忆贵州遵义赤水遥远的史前时代,探寻祖先生活过的痕迹

赤水市官渡镇习水河岩画

同样在这片森林北部边缘的赤水市官渡镇的习水河(赤水河支流)右岸大石壁上,有不少刻划的岩画符号,主要内容为横卧的人形、弓箭、斧钺、以及鸟兽虫鱼等。这些岩画寄托了赤水河流域古人的精神世界,主要以写实为主,更多表现的史前时代他们的生活。

追忆贵州遵义赤水遥远的史前时代,探寻祖先生活过的痕迹

贵州省赤水市市区

如果说赤水市元厚镇板桥遗址出土的石器更多的是反应当时人们的生活痕迹,那么贵州赤水市官渡镇习水河岩画更多的是反应当时人们的精神生活遗留。贵州赤水市的这两处史前遗迹,大致勾勒出了西南地区赤水河流域先民们在石器时代的生活场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