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们对教师的职称评聘那么敏感?能不能取消职称?

中小学教育者


取消评职称,让事业单位的教师、医生等都按行政级别拿工资?或者按工龄、工作年限为标准取薪?要不都争取去当领导?

如果这样,那么问题又来了:怎么体现教师、医生的能力?怎样区分优秀与平庸的表现?吃大锅饭每人都干同样多的事?

结果就是,努不努力一个样,混日子。可干什么工作,现在都有压力。



非文老唐


教师职称的评定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明知不合理,却就是不取消。

像我们做老师的都知道,老师职称与其教学能力根本就不匹配,职称与能力倒挂的现象比比皆是,更有甚者,年纪轻轻地评上高级职称之后,从此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悠哉游哉,不思进取,熬薪待命了。

申请职称最荒谬之处就是它的评定依据。

教师以教育教学为其重要工作,评定职称的依据却常常与此相割裂,要什么论文、优质课、先进表彰,还有一个就是名额配给。

先说论文。教师写得那个东西能叫论文吗?东拼西凑,复制粘贴,是其写作论文的主要方法,花钱买版面,交版面费是其发表的主要途径。这些弄虚作假写出的论文却冠冕堂皇地成为了职称评定的依据。岂不好笑!

再说优课。我参加过各种层次的优课评比,课上得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学校的影响力如何,你和教研员关系如何。有时候,课还没有上,一二三等奖已经内定了。上课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

然后再说表彰。表彰那更是开口索要的,背后还不知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勾当呢。有一年,我有一个同事没有做过一天班主任,却被评上“县先进班主任”!更具讽刺意味的,我之前与校长打过招呼,并且班级成绩在年级一直遥遥领先,最后却被校长三言两语就打发了。

最后再说名额。这说起来满腹辛酸,也是决定教师职称能否评上最重要的因素。前天一位省里主管教育的大人到我们学校调研,谈到一所中学老师教了十几年书还是初级职称,原因就是没有名额!

现在您知道了吧,职称评定就是教育教学方面的一个黑色幽默。它用非教学的东西去界定教学的业绩,放眼天下,只有这边风景与众不同。当然,各地先后出台了一些职称新政,也多少给我们这些苦苦等待职称的一线老师一些希望。


青衫李探花


职称是一本万利。一旦获取职称,工资、奖金、社保、医保、公积金、住房补贴、取暖费、绩效、补贴,增资等,项项都多,人为地制造社会不公;职称让人一劳永逸。一旦取得职称,车到码头船到岸,就可以高枕无忧,退居二线,再无追求,得过且过了;职称把教师群体分为三六九等,让刚直不阿、本分老实人颜面扫地,心灵饱受摧残,失去尊严,深受其辱,终日抑郁,沉重打击了教师的自尊心和工作积极性;职称怂恿教师弄虚作假,亵渎人格,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腐朽的职称制度滋生腐败,践踏公正,制造矛盾,浪费公共资源,对教育起不到任何促进作用,反而严重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应立即废除!

真要激励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靠的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职称,因为每学期都有绩效考核和评先表模,每年都有年度考核。


手机用户5923054211


编者按:职称制度是所有教育制度中最没用,对教育伤害最大的一个制度,职称制度的缺陷可以说是罄竹难书。对于职称的评聘,一线教师们有很多话要说。因为,职称评聘和工资待遇挂钩,对于每位真正立志于教书的教师来说都很重视,特别是新进的教师,更希望能尽快取消职称制度,还教育一片清净。



对于取消中小学教师职称和职称工资,增加工龄工资,完善绩效工资,你们有何建议呢?作为一名教师,看到这样的问题无奈又无语,简直有一种崩溃的感觉。尽管内心很清楚,短期内职称无法取消,但职称和绩效这两大“毒瘤”不革,工龄工资这个“鸡肋”不除,教师无法安心,静心,只能寒心,伤心。

当下,职称和绩效是教师最大的伤痛,被誉为教育两大“毒瘤”。究其原因无非就是职称和工资挂钩,而绩效工资更令教师百般纠结,有人戏称“绩效工资就是老师拿钱雇人考核自己”。这里我的建议就是无法取消职称,但必须积极探索,大胆改革,把教龄作为晋升职称的重要依据,按教龄年限增加“工龄工资”,绩效工资总量重新核算,更注重实绩。

建议之一:教龄作为职称晋升重要依据

1986年,实施的教师职称评定制度,时至今日已经32年过去了。职称评定暴露的诸多问题,尤其是论文,课题,荣誉……所占的权重越来越高,这些夹杂主观因素的评价标准,令广大教师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

教师职称评定制度早已背离了初衷,不得不进行探索和改革,尝试教龄作为重要依据,条件已经成熟。

建议之二:按照教龄年限增加工龄工资

1985年,为鼓励教师终身从教,推行了教龄津贴,当时按年限设定了3元,5元,7元,10元不等标准。当时,确实令教师为之一振,因为教师工资就30余元,相当于工资1/10啊!33年过去啦!教龄津贴即“工龄工资”仍然10元封顶,成为了“鸡肋”。

教师教龄津贴,能否按照每年10~50元的标准发放,并且可以结合地区消费实际水平上下调整。

建议之三:绩效工资更加注重教师实绩

2009年,为调动教师积极性,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中,推行了绩效工资制度。10个年头过去了,教师绩效成了“讥笑”,根本没有体现多劳多得,反而成为“考勤工资”。更有甚者,班主任津贴,优秀教师津贴,领导干部补助,外聘教师工资等,都在绩效总额中发放,极大伤害了一线教师。

建议重新核定教师绩效工资总量,绩效考核除基本工作量评价之外,要更加注重教师的教学业绩。不能用“考勤”代替全部,也不能过多的夹杂人为因素干涉和主观评价。让绩效工资真正发挥重要作用。

听听一线教师们的呼声:网友们说,教育水平倒退,教学质量下降, 这个就很好理解了,教师们为了职称,日常的教学活动往往会因为职称评定而耽误,为了评职称,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获取证件,哪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质量的提高中,从分配指标到评审结束这段时间是对每位参评教师的心理煎熬和精神的摧残!

全国教师的期望 ,自可靠消息,教师职称工资改革终于盼到头了,2020年起陆续取消。那中国教师心灵上的一道枷锁要去掉了,育人之心会轻松许多!以后可以凭本事吃饭全力投入教学,多劳多得!不再去为追名逐誉玩猴一样在领导面前耍了,收回心思今后要在学生身上了。 要么取消职称,要么职称与工资不直接挂钩,这是新时期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制约。

教师为了职称花费太大太多太多了精力,一线老师那有这么的精力写论文,讲优质课,申报课题,为了职称跑关系,造假,贿赂,同事反目成仇等等,所以职称毁了教师毁了中国的教育。 工龄,教龄越长,说明对教育时间工作也就越长,贡献教育事业力量也就越多,应提倡工龄工资与教龄工资一体化体现在工资里。

用职称与工资挂钩来管理老师们的薪酬直接制约了教师的工资晋升,转变了老师们对工作的认识,使他们认识到只有职称的晋升才能提高待遇,学校一切工作都是围着评职称转,老师们之间矛盾重重,扭曲了了的教育现状,为啥没有人去呼吁整改? 教育是百年大计,兴国之本。

总之,只有把尊师重教落到实处,才能提高教师的地位,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才能激励有为青年投身教育,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我国的教育事业一定会有辉煌的明天 !


孖无悔观教育


中国最难的就是改革!因为只要改革就会触动既得利益者,他们就会极力反对,而且他们的力量很强大,强大到足以阻止改革的步伐!教师职称就是个怪胎,而且越来越让人们看不懂!自从有了职称,老师们不再安心教学,而是把晋升职称作为奋斗目标。如果经济建设是我们的工作重心,职称就是教师的工作重心。职称政策朝令夕改,为了维护某些人的利益!职称带来的只有无穷无尽的矛盾,对教学工作没有任何促进意义!赶紧废除职称吧,恢复教龄工资!


一缕正义的光芒


为什么教师会对职称评定产生那么多意见?我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职称和工资挂钩了。职称本来是对教师工作年限和教师工作能力的一个肯定,有肯定就有奖励,教师没有其他经济来源,只有工资,奖励就只能体现在工资上了。工资的高低会让一部分教师产生心理不平衡,他们认为分配不均,于是就对职称评定产生了意见。

二、职称的评定更利于领导或工作年限较长而且获得较多奖励的老师。在职称评定中,有几个要素:教龄、论文、班主任工作年限、获奖情况,这4个要素中,除了年龄,其它几项都是领导比普通教师更容易获得,这就导致辛苦工作但不能获奖的老师不满,这也是对职称评定产生意见的原因。

三、一部分老教师,他们评定高级后,上的课少了,工作轻松了,但工资却比仍在一线勤奋工作的教师高,有些教师就认为,工资与工作量不成正比,认为它不公平,就又对职称评定产生意见了。

其实,我认为,职称不能取消,它是对长期坚持在教学前线的老师的职业技术能力的一种肯定,而且,这个世上没有任何一个职业有绝对的公平。但我们应该让教师工资在工作量和工作效果上也体现出来,让那些辛苦工作,又教得好的老师也能享受工资上提升,也算是对这些尽职尽责的老师作出的一种肯定。


一笑


教师职称评审人们敏感的原因我觉得有三点:

1、教师工资的高低现在大致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教龄,教龄越长工资中的薪级、基本工资越高。二是职称,职称越高,工资中的绩效工资越高,而且相差较大。工资要提高,教龄没办法快速增,只能慢慢磨。而职称可以快速评审来提高工资,但是职称年年有名额,大家都削尖脑袋,就看谁的本事大了。

2、职称评审存在极大的不公与不切实际性。不公引人不满,教育没有明显的衡量尺度,谁高谁低很难认定,大家都觉得自己比别人强,别人评上了就是不公。不切实际引大家不满,特别是基层教师从事的是基层教育,评职称却要什么论文,小课堂,计算机证等等!

3、第三点就是面子问题,教师都清高,好面子。教了一辈子书,职称评不上,说明什么?教书不行!这个谁受得了!所以大家提及职称就特别敏感。

至于说取消职称工资制度,好像也不妥。

1、职称无论怎么说也是反映作为专业技术人员教师的学术、技术水平、工作能力及工作成就的标志,农民理解就是能教书。去掉了现在还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区分。

2、去掉职称,工资就只剩下教龄决定了,那教育真的就停滞不前了,人们都睡下来等涨工资。职称的评定至少可以促使教师好好好教学。

我是桃子,一个有点小梦想的老师,你怎么看这个问题呢?欢迎关注!欢迎评论!


桃子老师tz


为什么教师对职称评聘那么敏感?

因为教师职称是大家一致追求的终级奋斗目标,人人都想取得高一个级别的职称。

职称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师薪酬的多少,职称越高,拿到的工资收入越多。因为教师职称之间工资差距较大。

初级职称十二级岗位工资是1797元,

薪级工资起点5薪级是409元,

中级职称起点十级岗位工资是2007元,

薪级工资起点薪级是9薪级569元。

中级职称比初级职称起点基本工资多370元。

副高级职称起点七级岗位工资是2773元,

副高级薪级工资起点薪级是16薪级954元。

副高级职称起点基本工资比中级职称多1151元。

正高级职称四级岗位工资3915元,薪级起点薪级25级1686元。

正高级职称比副高级职称起点基本工资多1874元。

教师的职称还要影响绩效工资,影响养老金,职业年金,住房公积金的缴存,职称越高,对本人越有利。

教师职称直接影响教师的幸福指教,影响教师的荣誉感,支配着教师工作的心情和能力水平的发挥。

从目前和长远来看,取消教师职称是不可能的。因为职称评聘方向是对的,是激励教师认真勤奋努力工作,作出优秀的成绩,得到认可和回报。只是在实际操作执行中存在一些问题,国家也正在对教师职称进行深化改革,调整。解决执行中在的问题。职称评审开始向农村教师倾斜,职称评审重工作业绩。鼓励教师终身从教。


洪爷33344611


能力平平的是高级,水平极佳的没机会。网友:你的职称和你的水平相匹配吗?问题出在哪里?

教师的职称为什么那么让人心动?

一、评上职称就聘上岗位,工资将增加。教师的职称评聘是每年一次。只要你的学历达标,思想品德端正,年度考核合格,教育教学成绩理想,专业水平很高。经过专家评审委员会审核,一致通过,评审即告成功。职称上升一级,岗位也随机提高一级,这也意味着工资要提高,并且,工资以后继续按高一级标准调整。二、职称改变了什么?除了改善待遇,还可以提高地位,稳定心情,还可以增加积极性。

我是2002年被评聘为小学高级教师的,次年4月份的工资一次性就提高了就近500元。当时小学最高级别就是小教高级,我和其他晋级的同志一样高兴了好长时间,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下了。自己给自己说,一定好好工作,必须对得起学生,对得起工资,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三、职称评聘弊端多。

1.职称和岗位数量设置比例失调。有的学科岗位设置比较多,而有的非常少。

2.评聘合一。重视评审,轻视聘任。

3.聘任之后不再努力。个别教师被评聘之后不思进取,停滞不前,没有了创新竞争的意识,好像进入了“保险箱”。难怪网友说:

这些聘后不上进的人确实应该好好反思反思了!

4.压制了先进。由于聘任制不健全,原来的好处变成了弊端。个别教师拿着高工资却没有做出对应于工资的教学成绩,甚至“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工资也不少一个子。从而影响了追求上进的年轻人,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同工不同酬”,谁还愿意干?

5.不公平,不公正。我知道的一个教师从来没有上过课,因为他有关系,获得了市级先进,凭此条件顺利晋级中学高级。个别人县政府有熟人,晋级时在县政府的熟人那里弄到晋级名额,也从容进入高级。而没有关系的普通人怎么办?这就引发了仇视职称的思想。以上的这些诸多问题引发了广大教师的不满。有网友讲:



大家纷纷要求取消职称工资制度。

果真如此的话,会产生什么后果呢?

1.职称是反映作为专业技术人员教师的学术、技术水平、工作能力及工作成就的标志。

2.那种聘后不再努力工作,不思进取,停滞不前的人毕竟是少数,不能因为少数人的错误而一棍子打死所有人。确确实实存在极少数的人没有能力却是高级教师,

应该撤销这些人的职称,降低他们的待遇。

以儆效尤!


中小学教育者


中小学职称的弊端远远多于它的好处。取消职称是一件大好事,将是教育发展史上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将会极大地激发教师的职业热情,教师们不再为职称而烦恼,不再为职称而恶性竞争,不再有一些人去动脑筋、有失儒雅地去巴结领导、构建人脉而玷污教师形象,不再有身份和经济待遇上的人为设定的尊卑等级,教育将呈现更加和谐和充满活力的景象。

取消引起教育内耗和挫伤教师积极性的职称 ,百姓茶馆绝对赞成。如果不取消职称也可以,毕竟用职称给教师戴“帽子“已成现实,一下子取消不太合适,但是取消职称工资制度,应该可以做到。职称与工资挂勾的不合理,是职称问题的关键。只要将这一实质性的问题解决了,取不取消职称就不重要了。

职称工资制度,依职称定工资等级,不适合教师职业。职称与工资挂钩,已经使部分无能无才之人靠不正当手段在晋级的道路上青云直上,谋取职称成了很多教师谋生谋财的途径,而不是以展示才华、为民多做贡献为目标。职称级别越高,工资越高,而工作越松懈已经成为常态,这是教育之大不幸。职称与工资挂钩,已搅乱了教育和人心,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

这里是百姓茶馆,感谢您的阅读,让我们一起思考教育中的矛盾,为教育改革献计献策。欢迎常来茶馆做客,交流思想,谈论人生。

百姓茶馆话人生

安徽含山县林头镇双井小学教师 教育领域创作者

8049粉丝 · 2.1万赞

相关问题

取消中小学评职称是对谁不负责任?

为什么我们一定会取消中小学评职称?

搜索

30年教龄一次性补贴

2020年取消职称评审吗

教龄三十年补贴

关于教师职称评定

关于教师职称

一级教师职称评定条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