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三狀元,十里九佈政,百步兩尚書;江西一縣盛產朝廷大員

俗話說的好,好山好水養好人。人傑地靈、人文薈萃等都形容一塊“風水寶地”對人文歷史的影響。而歷史上也不乏那些名人故里,今天來說的就比較典型了。這個地方從古至今風景秀麗,名人不斷,從詩人到大地理學家,從一家三口朝廷進士到隔著一條河的兩家宰相,從尚書到佈政史等等,大部分名人我們都早有耳聞。

五里三狀元,十里九佈政,百步兩尚書;江西一縣盛產朝廷大員

這個地方就是江西的吉水縣,從地貌來看山地和丘陵佔主要成分,其中贛恩兩江合行,像吉字,得名吉水縣。氣候溼潤,四季分明讓這裡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至隋封縣已有1800年的歷史。做為人文源遠之地,文章節義之邦的好地方,吉水縣是歐陽修、文天祥和楊萬里的故鄉。也是五里三狀元,十里九佈政,九子十知州的發源地。

五里三狀元,十里九佈政,百步兩尚書;江西一縣盛產朝廷大員

一門三進士,顧名思義,一家出了三個進士全部落在了曾姓家族裡,曾存仁和自己的兩個兒子曾同享、曾乾亨,他們三和同位明朝的進士,在朝廷上有極高的聲譽,因為父子三人同為進士的故事也芳留百世,這裡有個“三曾祠”就是為他們修建的。一個朝代不算什麼,在唐朝的時候更有解契謨、解皋謨、解圩謨三兄弟同為進士的故事。

五里三狀元,十里九佈政,百步兩尚書;江西一縣盛產朝廷大員

隔河兩宰相說的是歐陽修和文天祥的故事,他們倆一個是沙溪人一個是富川人,沙溪和富川兩地只隔一處江相望,實在是一塊風水寶地,不然一條江畔怎能有兩家宰相?五里三狀元,相距五里的地方出三個狀元,他們分別是王墾、劉儼、彭教他們的村莊在瀧江南北兩岸,相隔五里,突然發現這是個寸土寸金的好地方,每一步都有名人的足跡。

五里三狀元,十里九佈政,百步兩尚書;江西一縣盛產朝廷大員

百步兩尚書,周延和曾同亨一個累官吏、兵兩部尚書,一個累官吏、工兩部尚書,他們居住的村子隔田相望,僅有百步,這才有了百步兩尚書的佳話。十里九佈政,分別是李中、曾存仁、周延、肖晚、肖寬、彭傑、李贊、謝體升和李維禎,他們在各個省任佈政史,居住的地也僅相隔十里路。

五里三狀元,十里九佈政,百步兩尚書;江西一縣盛產朝廷大員

吉水縣在古代孕育了眾多的文人志士,即使到了近代也不乏英雄好漢輩出,做為革命老區,在國內二次革命的時候就踴躍出6100名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兒女,他們自我犧牲的精神載入了吉水縣的紅色歷史中。參軍入伍之際,有萬名懷揣著熱血與激情的愛國兒女積極報名。

五里三狀元,十里九佈政,百步兩尚書;江西一縣盛產朝廷大員

新中國成立時還有20為軍人被賦予少將軍銜,這樣一塊具有靈性的土地,從古至今都源源不斷的國家輸送著各個領域的人才,即使在近代也承接了紅色的使命,數以萬計的中華兒女不怕犧牲共建祖國。吉水縣現在擁有眾多名勝古蹟,美麗的地方更流傳著千百年的佳話,現在也成為了旅遊勝地,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純淨秀麗的淨土養育出類拔萃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