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甲午戰爭,清朝為何如此慘敗?戰後對近代中國有哪些重大影響?

雲在指間


序言:

甲午戰爭是大清和日本為了爭奪朝鮮控制權而發生的一場大戰,是日本蓄謀已久的侵略戰爭。 此戰爭發生在甲午年的1894年,故稱甲午戰爭。

這一年,半島爆發東學黨起義,而李朝無力擺平,只好向宗主國清朝求助。日本早就制定好侵略半島和中國的計劃,趁此機會向清廷誘導出兵半島:“貴政府何不速代韓戡?”清朝派兵入駐,當時是直隸提督葉志超和太原鎮總兵聶士成率淮軍2000人分兩批在半島牙山登陸。緊接著在一個星期內,日本也先後兩次派兵直接進入半島首都,半島起義平息後,日本不但拒絕撤兵而且繼續增兵,並藉口挑起了戰爭。

戰爭最終以清政府的失敗而告終。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清朝被迫同日本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割地賠款,賠償日本2億兩白銀, 列強紛紛起來瓜分中國,清朝獨立財政至此破產,被迫向列強貸款度日。

甲午戰爭清政府為何如此慘敗?

  • 一、清政府的社會制度落後於日本

清政府此次戰敗的根本原因是其制度太腐敗。清朝是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政治腐朽,內部官員明爭暗鬥,人民生活痛苦不堪。面對世界工業革命帶來了軍事技術及歐洲工業的迅速發展,清政府統治階層儘管進行了洋務運動,但沒有變更清朝的腐朽制度,經濟、技術、教育、軍事等各方面都落後,無法從根本上富國強兵。儘管清政府進口了一些洋槍洋炮等先進武器設備,但精通使用它們的清兵卻寥寥無幾,作戰時胡亂開槍亂開炮的大有人在,一些軍官沒有受過正規的軍事教育,戰略戰術失誤,他們在戰場上瞎指揮,導致戰場混亂不堪。就連情報都能誤傳,由於信息落後,明明打了敗仗,卻在前方傳出勝利的消息。






而日本就不一樣了,它放眼世界接受了西方的先進文明,通過明治維新建立君主立憲政體走上資本主義道路,作為列強中的一員,受到西方列強的支持,積極對外侵略擴張,並確定了以中國為中心的“大陸政策”。它實行軍事獨裁製度,相比清朝君主制度在經濟、政治、軍事等各方面更先進,而清政府仗著洋務運動的一點成效卻夜郎自大,對周邊強國嗤之一鼻,認為一個小小的日本翻不起浪花。“不以倭人為意”。

  • 二、清朝對國防建設掉以輕心

日本全國上下齊心合力不斷擴充軍備,當清政府面臨被侵略的危險時,卻放鬆了國防建設,減少軍費預算,停止了海軍的發展。從1888年清政府就停止了軍艦的進口,接著就連海軍的器械彈藥經費也停止發放,一直到開戰,也就是說6年的時間從沒有增加過一艘新的軍艦,先前的軍艦老化落伍。曾經亞洲第一的北洋艦隊,在黃海大戰中被日軍艦隊擊沉5艘,清軍12艘軍艦竟然沒有反擊到日軍一艘。旗艦“定遠”艦,7年未修,剛開始戰爭主炮炮塔就燃起滾滾烈火,信旗被折斷,丁汝昌燒傷,軍備是何等的落後。總的來說清政府的軍艦相比日軍在數量上、火力,射速,航速等方面都差幾個檔次。



清朝雖然陸海軍總兵力比日軍多(清80餘萬人,日約30萬),但在編制、訓練、管理、戰鬥力方面都差的一塌糊塗。反觀日本,自1890年後就拿出國家財政收入的60%來發展軍事,清、日一個停止軍費,一個大出軍費,N年後,雙方敗勝不言而喻。

  • 三、清政府成為矛盾的綜合體,統治階級之間、各派之間內鬥,上下不能一心,無法團結作戰

帝后兩黨爭鬥已久,清朝統治階層出現光緒主戰和慈禧主和兩派。主戰的一方沒實權,儘管有一些誓死抗敵衛國的軍官和勇士,也難免失敗的結局;有實權的慈禧一開始就不支持戰鬥,她和李鴻章各有自己的小算盤。嗜權如命的慈禧怕權利不保,一心求和;不但平時保持每餐100多道菜,並且國難當頭還為60大壽又奢侈了一把,她還挪用海軍軍費去建頤和園,面對勸阻的官員她放話說:“今日令吾不歡者,吾亦將令彼終生不歡”。


李鴻章生怕“自己的”北洋艦隊在戰爭中血本無歸,不敢全力以赴,在黃海海戰中,李鴻章命令北洋艦隊躲入威海港內,不準巡海迎敵。最終日本奪取了黃海的制海權。

清朝後期,清廷內部出現了清流派和洋務派,兩派矛盾不可調和。清流派以光緒帝恩師翁同龢為首,洋務派以李鴻章為首。在對日宣戰前,清流派主張“俾分淮系而制約之”。戰爭前期只讓淮軍獨對日軍,李鴻章心中不滿在所難免。

光緒皇帝聽從清流黨的進言,令李鴻章將北洋的全部軍隊送上前線。在戰爭中,清流派對淮軍和北洋水師的失敗,責罵嘲諷,斥責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和淮軍統領葉志超為“殘丁敗葉”;給李鴻章扣上“貪生怕死”的帽子,處處壓制、攻擊、限制。

當清流派聽聞有日艦在渤海海域出現卻嚇破膽。光緒帝下令:

“北洋要隘,大沽門戶,海軍各艦應在此往來梭巡,嚴防死守,不得遠離,勿令一船(日艦)闖入,若有疏虞,定將丁汝昌從重治罪!”

就這樣北洋水師被控制在渤海灣內,連偏遠的巡防都無法正常進行。

為了搞垮北洋軍事集團,光緒帝的“清流”派栽贓陷害李鴻章及其手下的北洋將領,在戰爭的危急關頭不增派援軍,導致北洋軍全軍覆沒。


反觀日本,從1893年起,明治天皇從自己的年薪中出30萬元用作軍費,甚至在自己的飯食上一再節儉,一天只吃一頓飯;文武百官也從各自的年薪中拿十分之一,用作造船費用;一些大富豪、各階層人員紛紛捐款,一年捐款一百多萬。日本舉國上下同心合力,無償出錢、出力、出技術等為戰爭作準備。



  • 四、清政府沒有戰略方針,更沒有戰略計劃

日本早在作戰之前就制定了戰略方針。有目標,有計劃。其目標就是不遺餘力打敗清軍,讓清軍向日本低頭!它制定了兩期作戰計劃:第一步,在半島牽制住清軍,讓日本海軍快速奪取黃海制海權,使清軍不能在海上自由航行。第二步,有3個方針:①如果日海軍取勝,立刻登陸進行直隸平原決戰;②如勝負不定,就控制半島海峽,聯合陸軍佔領整個半島;③如艦隊戰敗就退守本土。日軍的戰略方針可謂面面俱到。

此外,日本還秘密在半島和中國進行間諜活動。它派出專業人員潛入清朝內部進行情報蒐集和滲透,繪製精確的鄉鎮地圖,以備作戰。

清軍方面,無方針無計劃,就連是“打”還是“和”都不確定。連專門的作戰指揮機構也沒有設立,真正的戰略指導更是沒有。甚至還愚昧到把“調停”的希望寄託在俄、英等列強的身上,最終倉促應戰,毫無準備的戰爭,怎能不敗?

本來清軍佔據“地利”的優勢,半島作為主戰場,距離近,而日軍到這裡戰線較長,對自己的補給運輸不便,如果清廷早做戰鬥打算,和半島聯合起來,切斷日軍的進攻,就不會如此被動。



戰後對近代中國有哪些影響?

甲午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轉折點,清朝戰敗後,中國的國際地位一落千丈,西方列強更加肆意侵略中國,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民族危機進一步加重。

另一方面,甲午戰敗以後,清政府痛定思痛認識到自己的落後,資產階級進行維新變法,資產階級革命派也開始發展,國民掀起向西方學習的浪潮,在文化、思想、教育方面進行改革,喚起了民族的覺醒。各階層人民不斷總結這次大戰失敗的原因和教訓,掀起挽救民族的愛國運動,自發反抗外來侵略的鬥爭日益高漲,義和團就是一個代表。40年後,中國在對日本侵華作戰時,最終取得了勝利。


小姐姐講史


甲午戰爭的慘敗,根本原因還是清軍原有軍事體系的嚴重腐敗。

就武器而言,日軍僅僅是海軍方面佔有一定優勢,陸軍上,日軍所用的步槍是清一色的毛瑟1871式後裝步槍,只能一次一發的。而清軍則有大量的1888式毛瑟連發步槍和快利槍,有五連發彈夾。

火炮方面,清軍有各式的後裝炮,以及部分退管炮。而日軍火炮總配額不如淮軍。

此外,清軍還有裝備加特林機槍等一系列重火力武器,這就讓日軍從武器方面難以致勝。

不過,當時的大清已經腐朽不堪,腐敗的官場影響了整個軍界。淮軍和北洋海軍內部走私鴉片和軍火者不盡其數,軍中吃喝嫖賭者也大有人在。甚至當時的北洋海軍還有人在戰艦上晾曬被褥,絲毫沒有軍人該有的樣子。

腐朽擊垮了軍隊,使得曾經不可一世的淮軍變得貪生怕死。像平壤之戰,原本清軍的防守固若金湯,奈何將軍葉志超怕死而逃,導致平壤戰線全面崩潰。



而後續的援兵也只敢觀望,卻拒絕出戰,絲毫沒有一副軍人的樣子。

相比之下,日軍是紀律嚴明,政令統一。根據當時的文獻記錄來看,清軍很少有軍隊能跟日軍硬碰硬的堅持到最後,多數都是結弦而逃。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局面,除了清軍內部腐敗,訓練不利。還有就是缺餉。到不是說國家拿不出來,而是皇族消費居高不下,根本沒有防微杜漸的意識。同時戶部尚書翁同龢又跟李中堂不對付,因而在撥款方面一直卡李鴻章的難處。

總之,大清輸了不是壞事,雖然有損國家主權,但它打破了洋務運動以來,大清“中興”的假象,什麼東亞第一世界第六,不過都是騙人的噱頭。

甲午戰爭之後,中國人第一次意識到自己的落後和無能,連先前一直被壓在身下的日本人,如今都能騎在他們頭上。於是乎,一場自下而上的愛過圖存運動爆發,中國出現了大批量的維新派和革命派。就連清政府本身,也開始進行軍事改革,實施新政,以求自保。


火器工坊


1894年的中日甲午戰爭已經過去100多年了,戰爭的慘敗,至今仍是無數中國人心中的一個痛。

清王朝當時的國民生產總值是日本的20倍,龐大的北洋艦隊在當時世界上也名列前幾位,戰爭為什麼會一邊倒的敗於中國人蔑視的蕞爾小國日本呢

我認為主要有以下3個原因,並由此產生了3個結果。

3大原因:

1. 19世紀中葉,中日兩國都遭受了西方列強的侵略,並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喪失了一些主權和利益,民族自信心遭受打擊。由此,兩國都開始思索,並採取了挽就行動。

晚清發起了洋務運動,就是買買買。向西方購置了大量先進的武器和艦船,北洋水師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建立起來的,對內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封建統治,對外是給自己充門面。

但是,現代化是買不來的,也是不可持續的。

幾乎同時,日本開始了明治維新,從政治、經濟、軍事上全面向西方學習,全盤西化,開始發展資本主義制度。明治維新是自上而下全面的革新,可持續的,目的是富國強兵,對外侵略。

這期間,日本吞併琉球,侵略朝鮮,展露出自己的

虎狼之心。

2. 慈禧對洋務運動是支持的,但是權宜的、不堅決的。慈禧的生活奢侈糜爛,整日歌舞昇平,一頓飯一百多個菜不是空穴來風,更眾人皆知的是:把北洋水師的海軍經費挪作給她修建頤和園和60歲大壽慶典。

上樑不正下樑歪。各級官吏也是上行下效,過著紙醉金迷、醉生夢死的神仙日子,哪還有一點為國而戰的意志。椽子先從內部腐爛,清王朝外表看似強大無比,實則已

外強中乾。

日本明治天皇為了發展本國海軍,勵精圖治,每天只吃一頓飯,把節省下來的俸祿捐作海軍經費,以此激勵全國上下齊心協力,大力建造發展海軍艦隊。

甲午戰爭前夕,日本靠勒緊褲帶節省的經費建造購買了一批軍艦,實力已超越北洋艦隊,有了挑戰和冒險的資本。

3. 進攻是最好的防守,這是西方軍事家的信奉。可惜,北洋水師開著西方現代化的戰艦,卻沒有具備現代海軍的魂。

日本羽翼未豐時,便不時展露出野心和獠牙,北洋水師本應主動出擊,把日本海軍消滅在萌芽之中,斬斷虎狼作惡的翅膀,尤其是1886年的長崎事件,更是喪失了殲滅日本海軍的良機。

1894年日軍進犯朝鮮半島時,北洋水師也只是給清軍的運兵船護航擔任警戒任務,諾大的艦隊毫無雄心和作為。而羽翼豐滿的日本海軍則磨刀霍霍,時刻在尋找機會與北洋水師一較高下。

中日甲午戰爭在中方毫無準備倉促應戰,日方蓄謀已久準備充分的情況下拉開了序幕,戰爭一邊倒也就不奇怪了。

3大結果

1. 中日簽訂《馬關條約》,日本得到了臺灣和遼東半島等及清朝的兩萬億倆白銀的戰爭賠款,國力大增,嚐到戰爭甜頭的日本從此在侵略中國的道路上一發不可收拾。

清朝國力被削弱,加重了社會危機和矛盾。

2. 世界列強通過甲午戰爭看到清朝軟弱可欺,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

1900年,八國聯軍在北洋海軍已經覆滅的情況下,長驅直入侵佔北京,威逼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使中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國家及百姓陷入災難之中。

3.

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內憂外患、腐朽不堪的清王朝,建立了民國,為中國的獨立和富強尋找出路。

以史為鑑,警鐘長鳴


你瞅沙


我是秋草獨尋,很高興回答此問!

第一部分,甲午戰爭的慘敗,我認為兩個方面的重要因素。

一、日本的制度性領先:在幾乎同一時間變革的中日兩國,中國的洋務運動只是“師夷長技”。日本明治維新是一次脫胎換骨的資產階級革命。


從而能全面學習西方的政治、經濟與軍事。

1、在政治上,1889年頒佈了大日本帝國憲法,形成了近代憲政的二元君主立憲政體。

2、經濟上,日本形成了第一二次工業革命的社會基礎,基本擺脫了小農經濟的束縛。

3、在軍事上,日本也形成了近代化軍隊的全面變革,如陸軍引入了德國的總參謀部機制,如軍、師、旅、團近代編制。海軍以英為師,引入了英國海軍最為新式軍艘。

所以,在經濟上,是近代大機器工業VS 仍然是小農經濟的清朝,

在政治上,日本是近代立憲政體VS清朝君主專制體制,

從軍事上說,日本是近代軍隊VS清軍的中世紀軍隊。

從教育上說,日軍是近代全面科學教育VS清朝的私塾學院

從哪方面來說,中國的慘敗也是一種必然。

二、日本蓄謀已久的攻擊中國,重大損失後無法彌補。

1、世界上很難有一個國家對另一個同文同種國家的長時間、針對性的攻擊戰略。也許日本是孤例。

1874年日本侵臺、1882朝鮮甲申政變,1886年,長崎水師事件。日本由於實力不允許斷不敢向中國開戰,直到日本已經具備的足夠優勢時,才發動了致命的一擊。

2、這種蓄謀已久造成的偷襲是慘敗的一個重要因素。

從後來的日俄戰爭的不宣而戰,到珍珠港事件的偷襲。事實證明連俄國、美國這類型已工業化的國家,都需要較長時間恢復元氣。最慘的是俄羅斯最終承認戰敗。美國世界第一的工業實力,也是辛辛苦苦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在瓜島戰役後才扳回均勢。

又何況當時的沒有造血功能的清朝。當李鴻章的淮軍與北洋水師的兵力在偷襲中損失殆盡。清政府就再也沒有能夠一戰的部隊。

當時的慘敗另一方面是中國沒有還手能力,沒有造血功能。這才叫輸得一敗塗地。

欽定憲法大綱

第二部分,甲午戰爭是近代中國的接生婆。

誠如梁啟超先生所說“我支那四千年之大夢喚醒,始自甲午戰敗割臺灣,償二百兆以後始也。“

李鴻章和伊藤博文的馬關和談對話記錄。李鴻章對伊藤博文說:“日本給予清國的刺激,相信對我國將來的進步會發生最有益的影響。我國人民對貴國抱怨之聲甚多,然,與抱怨之感懷相比,餘個人也許應該感謝貴國喚醒了中華國人。”

毫無疑問,李鴻章說中了,甲午戰爭確實是近代中國的接生婆。

一、人心思變,

《馬關條約》籤後不到一個月,一貫保守的兩江總督劉坤一給朝廷上折《請修鐵路公司借款鐵路折》、《遵議廷臣條陳時務折》,建議鐵路、教育、軍事多方面改革,朝廷當即同意,並開工津蘆鐵路。湖廣總督張之洞也上奏要求派留學生出國學習。等等,以前的麻木不能立時消失

二、鐵路大興

1898年,僅二年時間內。津蘆鐵路即峻工通車,而且居然利潤可觀,在動盪艱難的前兩年,年收益就達7%(隨後數年更是迅即上升至28%)。

朝廷終於償到了近代化的甜頭,接下來,津沽、蘆漢、關東鐵路如火如荼的動工。李鴻章花了20年時間都難以推動的中國鐵路事業全面啟動。

三、教育改制、獎勵工商業、近代軍制

孫家鼐倡儀建京師大學堂、張謇的商業帝國、袁世凱的新軍練兵、張之洞的漢陽鐵廠改制、康有為、梁啟超的公車上書、湖南的時務學堂、各地新聞報社等近代化事業如風起雲湧、勢不可擋。

其中,以康梁為首的戊戌變法最為有名,戊戌變法涉及到政治改革,就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四、為後來的廢科舉、行立憲都打下了思想的基礎。

所以,甲午戰爭中國是敗了。

但有血性、有思想的中國人在各行各業中卻覺醒了,推動了時代的進步。為近代中國奠定了思想、經濟、文化的基礎,也為日後抗日戰爭勝利打下了牢靠的底子。


《重說中國近代史》張鳴

《劍橋中國晚清史》費正清


秋草獨尋


原因:

1.清廷對海軍不重視,在甲午戰爭爆發前,翁同龢戶部奏請北洋海軍“停購外洋船械三年”,以至於到甲午戰爭爆發之前,北洋海軍未能進口一艘軍艦甚至一枚開花炮彈,裝備停滯不前。另外在這期間,世界海軍技術飛速發展,而北洋水師卻沒有跟隨潮流,而是固步自封,導致大大落後於日軍。

2.日方明治維新後,經濟實力大大增強,而且對中國蓄謀已久,對海軍尤為重視,在航速,射速,火炮等相關領域大大超越了北洋水師。

3.北洋水師部分官兵繼承了晚清軍隊落後的制度和習氣,在戰鬥中居然有管帶還在岸上嫖妓。另外北洋水師內部也不和諧,劉步嬋為人性格跋扈,對屈居於丁汝昌之下感到不滿,這倆人的矛盾也導致北洋水師內部不協調。另外北洋水師與陸軍也不是很融洽,在戰鬥中與水師配合不起來,導致據點一個一個被日軍拔掉。

影響:

1.甲午戰爭的慘敗是清政府的一個恥辱,因為當時清朝的經濟軍事都是碾壓日本,在簽訂《馬關條約》之前清朝依然是當時全世界第一經濟體,之後被美國取代。可見甲午戰爭是日本處心積慮的一個侵略,也加速了清朝的衰落,徹底宣告洋務運動的失敗。

2.朝鮮歷來是清朝的附屬國,甲午失敗之後,清朝失去了對朝鮮的宗屬關係,日本便開始了對朝鮮的實際控制!

3.2億3千萬兩賠款,給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經濟負擔;舉借外債,使列強進一步控制中國的財政經濟;允許列強投資辦廠,嚴重阻礙了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





歷史哈哈哈


事件簡述

十九世紀末,日本對它的鄰國朝鮮、中國進行了一場聲勢浩大的侵略戰爭,發生在清政府身上的,被中方稱之為中日甲午戰爭,彼時的世界,十九世紀的八零年代,印度政治家尼赫魯出生於一個典型的印度資產階級家庭,同年,法國埃菲爾鐵塔在一片吵嚷聲中正式落成,十九世紀的九零年代,前南斯拉革命家鐵托出生,次年,日後聞名遐邇的世界級飲料巨頭可口可樂度過了它的第一個生日,魯迅先生就曾說過:

“樓下一個男人病得要死,那間壁的一家唱著留聲機;對面是弄孩子。樓上有兩人狂笑;還有打牌聲。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著她死去的母親。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是啊,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沒有哪個外人能與這片古老大陸上生活的人們心意相通,並相對應地體會他們的苦難,但作為炎黃子孫一員的筆者,對此卻有著極為深刻地體會。

敗因一:工業國打農業國

如果要將當時中日兩國的國力放在同等條件下作一個類比的話,可以想象的到,什麼叫殖民者的長槍與殖民地土著長予的對決。

當時的世界上有兩個主要的文化共同體,其一是中華文化圈,其二就是希臘文化圈(西方)了,近三百年以來,中華文化圈在整體上都是落後於西方陣營的。

思究於此,很多人肯定就會問一個為什麼,答案就一個詞,工業化

什麼叫工業化?

直到今天為止,中華文化圈裡,工業化搞得最成功的,也只有大體量的日本和中國,判斷一個文化共同體有沒有搞工業化的基礎,首先要看三項指標,第一就是有沒有working desire,工作願望,中國人的文化中其實有一種捨得一身剮,也要將皇帝拉下馬來的現實報負,所以第一點我們是具備的,第二就是有沒有

working skill, 工作技能,這個標準首先你得識字,當時清朝的文盲率是很高的,所以它搞過工業化,結果最後都失敗了,第三就是有沒有working discipline,工作紀律。中國人的紀律性在世界範圍中還算比較可以的,今天的中國人自小,上學便要排隊,上課還要起立,從軍要作隊列訓練,被子則要疊成豆腐塊,所以中國人在有規矩的情況下,可以執行的很好,整個中華文明圈的紀律性也都不錯。

故而可以說,中華文化圈有搞工業化的基礎。

而當時的日本,在1868年明治維新之後,先清朝一步開始了工業化,日本整個國家痛下決心要脫亞入歐,拜西方文明為師,因為隔著海的緣故,沒人干擾它,很快,日本的工業化就搞的差不多了,由此便帶來兩個方面的提升,一是經濟效率的提升,二就是軍事效率的提升,正如本小節開頭比喻的那樣,彼時的中國對上工業化過後的日本,就好像冷兵器遇上了熱武器,偌說單方面屠殺太過誇張的話,至少也能有著壓倒性的優勢。

看世界歷史不難發現,戰略態勢上西風壓倒東風,整個西方文明第一次超過東方文明是在英國進行了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後。

很明顯,從這以後,兩者的差距馬上就拉開了,就好像第一代光刻機與第二代光刻機,諾基亞與智能機的對比一樣,即使清朝達到了農業文明的顛峰,GDP比英國還高,但就是打不過小個子工業國日本,這其實就是量變與質變的巨大差距。

有人說洋務運動不也是工業化嗎?是,但問題是沒成功,而且清朝的工業化是很表面的,因為工業化是將舊有的一切基礎結構,不論是社會的,經濟的,政治的都推倒重塑,清政府總不能揪著自己的辮子,給頭髮一個向上的力,然後飛起來吧,這在物理上是不可能實現的,在現實的社會改革中就更不可能實現了。

當時的日本在工業化之後的脫盲率是多少?百分之九十以上!清朝呢?還是君主專制,還要愚民,四億人口中恐怕識字的不超過一個億,文盲率這麼高,根本無法進行大機器生產,故而工業化就談不上了,所以清國是嘗試過閹割後的工業化的,但遺憾的是最後失敗了。

綜上所述,當時的中日甲午戰爭,就是一個工業國在打農業國,縱覽之前近三百年的歷史可以發現,農業國大多是打不過工業國的。

敗因二:島嶼國家打大陸國家

看世界地圖可以發現,現今的世界是由六塊大陸和四個大洋組成的,這七塊大陸分別是亞歐大陸、非洲大陸、北美大陸、南美大陸、南極大陸、澳大利亞大陸,此外還有數不盡的大小島嶼,處在大陸板塊之上的國家,就是大陸國家,比如中國、美國、德國、法國、處在島嶼上的國家,就是島嶼國家,比如葡萄牙、西班牙、日本、英國。

在之前近百年的世界歷史中,島嶼國家可以說是主導了整個世界,比如曾經的海上馬車伕荷蘭、曾經的日不落帝國英國,雖然屬於它們的榮光都已經是過去式了,但無可否認的是,這些國家在海上都曾擁有過絕對的稱霸地位,就拿法德這兩個國家來說,陸軍都曾做過世界第一,但其海軍總是離世界先進水平差一載,說白了就是這些國家比較重視陸上擴張罷了。

故而在近代以前,島嶼國家的海軍普遍比大陸國家強。

日本在與清朝對上之後,無論是從實力對比,還是國家屬性來講,清朝都是必然要敗的一方。

敗因三:海權國家打陸權國家

接著上一小節繼續講,因為國家屬性的不同,還有就是地理要素的影響,每一個國家便有了自己擴張的側重點。

先上圖,整個中國,因為地理因素的限制,可以說被侷限在了歐亞大陸的東端,這也就造成了中國在根底上就是個陸權國家。

而海權國家相比陸權國家有這麼幾個優勢

第一,海權國家可以在陸權國家之間進行離岸制衡的操作,就比如英國的歐陸均衡政策,對於歐洲所有的大陸國家來說,英國總是扮演一種令人討厭的“攪屎棍”角色,一般來講,海權國家都不希望陸權國家團結起來,因為偌陸權國家團結起來的話,海權國家所面臨的就是一道邁不過去的鐵幕了,它唯一的擴張方向便沒有了,故而近百年下來,歐洲大陸,亞洲大陸的國家從未實現過團結。

第二個優勢就是不需要把寶都壓在陸軍身上,因為在陸上它是沒有對手的,可以把多餘的資源頃注到海軍身上,二戰時期的日本海軍就是典型的世界級選手,而它的陸軍充其量只能在亞洲稱王稱霸。

第三個優勢,大多數陸權國家與海權國家之間,都隔著一個無法逾越的天險,大海。歷史上的蒙元帝國,在陸地上可以做到橫掃一切,但到橫渡大海遠征的時候,一切己有的經驗便全部失效了,最後導致了遠征日本的失敗,這其實就是陸權國家在地理上的弱勢。

稍微假設一下,若北洋艦隊打贏了,結果會怎樣?結果就是日本什麼事都沒有,我們的國土被打爛了,一戰二戰的時候,英國就是憑藉一道英吉利海峽,阻敵與國門之外,把戰場放在別國的國土上,打爛了也不關自己的事,日本在我們國家的歷史上,侵略過我們多次,但每次都得不到應有的教訓,可以說是挾洋自重,日後它可能還會來,就像一個小朋友一次犯錯甚至犯罪,你不教訓他,他一定不知道你的底線在哪裡,然後就是不停的試探,所以對這一點,以前的我們是無可奈何的,但到現如今,我們的武備達到了一個很高的程度,如果它還來的話我們是一定有能力教訓它的!讓它知道只要犯錯就得負出代價!

敗因四:攻擊的予VS防守的盾

“生活條件與戰鬥條件一致者強,相離者弱,相反者亡” ---蔣百里

因素一:中華民族是一個典型農牧民族,在應用農業生產時,可以利用治水術,編成方陣形的農田,即井田制度用以抵擋遊牧民族的騎兵以及敵國戰車的突擊。

因素二:中國人的鄉土情結比較重,故土難離、安土重遷,近代的曾國藩就曾利用了湘軍的鄉土情結平滅了太平天國。

因素三:中國古代的部分軍制全然包含到了農制之中,寓兵於農、兵農合一。

因素四:在收穫的季節(秋季)統治者通常會舉行狩獵活動,以此來激勵國民的尚武精神。

因素五:歷代政府都要修建長城,因此長城便成為了中國人的象徵之一。

這些其實都是中國人內向的氣質,反映到軍事上,即戰略地被動與防禦。

而日本這個國家屬於外向性格,十分地好鬥以及積極進取,歷史上多次主動侵略我們。

這便是予與盾的對決,結論都是相對的,但在這裡,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甲午海戰在未開始之前,李鴻章等人便並未抱著用軍事手段解決的期待,反而寄希望於虛無縹緲的國際社會,希望他們加以干預。

從這點來看,清朝輸的不冤,畢竟這叫主動地失去自救的機會。

中日甲午戰爭對近代中國的五條重大影響

打斷了清朝意圖近代化的嘗試

放在整個歷史大環境下看,中國在1949年之前做過好幾次近代化的嘗試,但這些嘗試,無一例外都被日本打斷了。

打破了以李鴻章為首的洋務派試圖自救的嘗試

洋務一詞,古稱夷務,隨著華夷之辯的過時,曾經傲岸自大的清朝統者們轉而稱夷務為洋務,洋務運動,可以說是把西方的東西中國化,這一運動的領頭人就是以李鴻章、丁日昌、薛福成、鄭觀應等人為首的睜眼看世界派,儘管其中不乏李鴻章等人的私心,但這場運動的意義依然是積極的,可就是因為日本無端橫加給近代中國的侵略戰爭,洋務運動便破產了,這幫有識之士的有益嘗試硬是夭折了,如果沒有日本的干擾,洋務運動可能就會成功發展下去,當時中國的明天也許就是君主立憲了,這其實都是很難說的。

加重了清朝統治者剝削人民的力度

中日甲午戰爭之後,清朝作為戰敗的一方,承擔起了向戰勝國支付高達2億兩白銀戰爭賠款的責任,並且,清政府還要承擔日軍駐軍威海衛的軍費三年一計共一百五十萬兩、遼東半島退還補償費三千萬兩,可以這麼說,清朝用茶葉、絲綢、瓷器積累了幾百年的財富,只用一紙條約便送出去了一小半,當時清朝的財政年收入也不過是一億兩白銀,清朝統治者的統治方式也不存在著什麼藏富於民的道理,但這個錢總不能統治階級出吧,最後,這些責任便分擔到了人民身上。

支撐起了日本的野心

戰後,日本得出了一個十分荒謬的結論,那就是在人種間、文明間,日本都比中國強,緊接著,戰爭賠款地陸續支付,使得日本整個國家開始了新一輪地狀大,從這個時候起,日本對中國的覬覦,已不僅僅是敢不敢的問題了,而是什麼時候開始侵佔的問題。

加快淪為列強的半殖民地

中日甲午戰爭深刻地影響到了近代中國的歷史進程,可以這麼說,自戰爭的衍生物《馬關條約》締結後,清朝政府又朝半殖民地的結局邁進了大大的一步。

最後說一句: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聽白處


甲午戰爭清政府慘敗主要原因是洋務運動不徹底,而敗給日本這樣原本看不上眼的國家可以說觸動很大,促進了中國開始真正變革的先聲。

自兩次鴉片戰爭以後,清政府上下再後知後覺,也知道和西方存在差距了,在恭親王奕訢的主持下開始了洋務運動。不過此時的清政府始終認為西方不過是勝在有洋槍洋炮和新式機械,幻想著買一些新式武器、新機器就可以和西方抗衡了。

所以洋務運動並沒有觸及根本,以軍隊為例,清軍除了把大刀、長矛、火槍、土炮換成洋槍洋炮外,編制、訓練、指揮、後勤體系就是原來的那一套,只是一隻裝備了新式武器的封建軍隊而已。

這樣的軍隊鎮壓國內農民起義時還行,但是面對已經完成了近代化改革的日本陸軍時就無法抗衡了。而更糟糕的是清軍此時只有各地練軍和勇營真的換裝完近代武器,其總數不過349700人,數量雖然多於日本當時陸軍總兵力240616要多一些。不過這是散佈在全國各地的,實際上投入戰場的兵力還不如日軍,因此在戰爭爆發以後清軍不得不臨時招募大批新兵參戰。這些新兵都沒有經過訓練,很多人連步槍都不會使用,在戰場上毫無作用。

而在其他方面像政治、經濟方面也是如此,因此戰敗毫不奇怪。

不過也正是因為甲午戰爭戰敗,而且是敗給了原本根本看不起的日本這樣的小國,所以才給國人以很大觸動。變法圖強,謀求從根本上改變現狀的思想開始出現,此後的戊戌變法、辛亥革命,都是由此而始,影響可謂巨大。


不沉的經遠


1894年中日之間爆發的甲午戰爭,在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都是指的黃海海戰。其實整個甲午戰爭,從朝鮮到黃海,再到旅順,最後至威海,戰爭範圍覆蓋了諸多省份。最後是以大清慘敗而告終。

我們先來看一下當時雙方比較:

陸軍方面,當時湘淮兩軍,剛打完慘烈無比的內戰:剿滅太平軍、消滅捻軍、鎮壓西北的回民暴亂。於甲午前夕,大清境內的百萬雄師,都是久戰之師,聲勢奪人。而當時日本陸軍新建,可用之兵不過十餘萬人。誰知戰事一起,清軍土崩瓦解,不可收拾。而日軍不出數月便佔盡邊塞,更逼近京師。

而海軍方面,李鴻章一手組建的北洋艦隊,當時擁有裝甲14英寸,配備有12英寸巨炮的7000噸主力艦兩艘和各式巡洋艦、魚雷艇數十艘。據當時世界軍事年鑑的統計,大清帝國這支海上武裝,居世界海軍的第八位。同時期的日本海軍,無論全部噸位炮位及海戰潛力,在世界排名僅為第16位。然後海戰爆發後,不出數週,北洋艦隊同樣一敗塗地,全軍盡墨。

在我看來,甲午戰敗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自清末發起的“師夷長技以制夷”、“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或者叫“自強運動”,或者用現在的話來講“國防、科技現代化”,如果沒有相應的國家體制現代化配套,所有的一切都將成效甚微,甚至是無用功。從黃海海戰的過程,具體體現在下面幾點:

1、落後的理念無法適應現代戰爭

最早林則徐發動的“船炮政策”,在道鹹兩朝,只搞炮,不搞船。拼命買大炮、築炮臺。上至旅順口、大沽口,中在吳淞口,下及虎門柵,裝備了無數尊開花大炮,建了數十座海防大炮臺。這種近海防禦的思想,和近現代海戰理念是截然相反、背道而馳的,這種根深蒂固的錯誤理念直接影響了北洋艦隊的發展。

北洋艦隊就是這樣一支“緩慢而強大”的艦隊,主力艦定遠、鎮遠航速14.5海里,巡洋艦致遠、濟遠、靖遠、來遠、經遠航速15-18海里,炮艇超勇、揚威、廣甲時速15海里,所有艦隻均無速射炮。而日方艦隊航速均在18海里以上,吉野號更是高達23海里,均配有速射炮。高機動性、高射速對陣低機動性、低射速,孰優孰劣,一目瞭然,現代海戰已經不是僅憑噸位、口徑就能決定的。

2、形同虛設的海軍衙門

任何軍種都少不了一個研討戰略、統一指揮,以及籌劃預算、部署後勤的總機關。例如“大本營”、“參謀本部”以及“五角大樓”等,而清末的這個海軍衙門也是類似的一個機關。

但這個海軍衙門對於當時的滿清貴族來說,儼然是一個高高在上,設於皇城之內,外表上只是一個專門管人事、管錢包的大“衙門”。其經手的海防經費,動輒百萬。在大清官場中,海軍衙門成了一個親貴們絕不會放過的“大肥缺”!

於是道光的第七子,咸豐和恭親王的胞弟,同治的胞叔,光緒的生父,宣統的祖父,醇親王當上了海軍衙門的總理大臣。這個首席大貴族、頭號大紈絝,成為了統領帝國海軍的頭號人物,那還能有什麼好?

相比當時日方海軍的頭號人物——東鄉平八郎和伊東亨佑,北洋艦隊的覆滅也就不足為奇。

3、來自廟堂的壓力

其實李鴻章自己,包括北洋艦隊的高級將領丁汝昌等人,他們都是知己知彼的。丁汝昌本人曾數度去歐洲和日本、南洋等地訪問考察。他們都深知敵人的軍備早已超越自己,而朝廷中的貪官汙吏舍黃海而不顧,還要在頤和園雕“石舫”,心中的滋味可想而知。所以李鴻章始終欲以“以夷制夷”的外交方式牽制日本。對於當時兩國的軍力來看,這也不失為是一個沒辦法的辦法。

但是年輕氣盛的小皇帝光緒主戰意識異常強烈,竟發展到“賜翁同龢、李鴻藻、恭親王‘尚方寶劍’,命對言和者先斬後奏”的程度。當時大清帝國,一無策劃戰守、運籌帷幄的大本營或參謀本部。二無調度補給的後勤體制。就憑藉已經過氣的淮軍和炮慢船緩的落後艦艇,去和新興的日本陸海軍廝殺,戰敗已是可以預料到的事情。

近現代的戰爭比拼的是國家的綜合實力,而當時的大清帝國已經腐朽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即使能組建出看似現代化的軍隊,實質上也是如朽木般不堪一擊。1894年,世界海軍排名第八的北洋艦隊,就是一個鮮明的例證。

甲午戰爭失敗標誌著清朝歷時三十餘年的洋務運動的失敗,取得的近代化成果幾乎化為烏有,所謂的“同治中興”根本就沒能讓垂暮的大清煥發出活力。割地賠款,主權淪喪,中國開始進入半殖民地化,中國人民開始經歷一輪又一輪的苦難。同時也掀起了一陣又一陣的反帝運動的浪潮,加速了滿清政府的滅亡。

而日本先後打敗俄、中兩個大國,因此在遠東迅速崛起。而《馬關條約》則讓日本迅速補充戰爭的損失,大大加快其繼續擴張與侵略的步伐。



論史大能貓


關於甲午海戰失敗的原因,中學課本就已經提到過,那就是清政府的腐敗和落後,正如那句經典的話“落後就要捱打。”

甲午中日戰爭是中國近代史上最為慘痛的傷痕,這一戰,一向被李鴻章和清政府引以為豪的北洋水師竟會被日本打個全軍覆沒,這是李鴻章萬萬沒有想到的。起初清政府雖然畏懼西方的列強,但對於日本這個小小的島國卻根本沒有放在眼裡,這一戰的失敗使得清政府最後的顏面也蕩然無存。

那麼,甲午海戰為什麼清政府會如此慘敗,那個號稱“亞洲第一、世界第六”的北洋水師為什麼會被打的潰不成軍呢?

首先,我們知道北洋水師是洋務運動所誕生的產物,當時清政府的以曾國藩、李鴻章為首的一批開明之士為了挽救大清朝,所提出的“師夷長技以自強”,從而開始了一系列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技術的運動。這場運動一共建立了三支海上艦隊,而在這三支艦隊中北洋水師的實力最為雄厚,配備了的大量的先進武器,為當時清政府引以為傲,按說這樣一支水師,被日本艦隊打的潰不成軍實在是不應該的,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


一、軍隊的管理方式陳舊

說道這,我們就需要接著來一下洋務運動了,這場運動清政府重點是向西方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而不學習西方的先進文化,清政府認為當時自己的思想是對的,因此只需向西方學習技術,這就造成了北洋水師雖然配有先進的武器和艦隊,但落後、封建的管理方式使得這支水師發揮不到他應有的威力。


二、軍隊的經費不足

當時慈禧太后將大量的經費全部都來自己的吃喝玩樂上,導致自1888年開始,北洋水師的經費就大量減少,平時也很少能夠訓練演戲,並且艦艇的保養也幾乎得不到基本的保障,以至於炮筒上都落滿了一把黑灰。相反,這個階段日本方面已經開始了他們的明治維新運動,他們為了建造先進的水師全國上下開始節約開支。所以,甲午海戰失敗也屬於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三、清政府腐朽的政治制度——根本原因

清朝的洋務派只知道引進技術和設備,卻不知道腐朽的思想和制度才是最需要更改的,他們認為原有的封建制度是完美的,這種錯誤的認識嚴重影響了洋務運動的作用發揮。使得始終無法形成中國近代牢固的工業基礎和新的生產關係。因此,清政府的腐敗和落後是甲午中日戰爭失敗的根本原因。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謝謝大家。


史海漫步


我來說說甲午戰爭戰後對近代中國的影響吧! 這次戰敗標誌了清王朝的即將滅亡,並且引發了帝國主義的加緊擴張及國內政治運動的興起。在這些影響中,比較重要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1.帝國主義加緊擴張

中國的戰敗暴露了滿清王朝的腐化輿無能,也招來了列強爭相在華割佔土地。外國帝國主義將整個中國分割為各自的租借地與勢力範圍, 在這些地域內,他們修建鐵路,開採礦山,設立工廠,開辦銀行,並設立各種各樣的剝削機構。帝國主義加緊擴張使中國陷入更深重的半殖民地狀態’直至 1943 年,中國才從這種狀態中解放出來。

2. 民族工業受到壓制

日本在和約中獲得了在華設廠的權利,各國因享有最惠國待遇,它們也擁有了這項權利。這使得帝國主義可以在中國從事生產,因而避免了關稅,並降低了運輸費用。與那些萌芽中的中國工商業者相比,外國投資者和開發商擁有大量資金、工藝技藝和特權地位,因而佔據著明顯的優勢。外來的經濟帝國主義阻礙了中國本土資本主義的自發成長,並將中國的工業降低到依從、附屬的地位。

3.日本的崛起

日本取代中國成為遠東頭號強國,它南有臺灣,北有朝鮮,取得了日後向東南亞推進的穩固基地,也構成了進軍滿州的跳板。這次戰爭為日本 1904 年挑戰俄國鋪平了道路, 也為其崛起為世界大國、日後侵略中國,以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統治東亞、東南亞打下了基礎。

4.中國的新政治運動

戰敗無可置疑地證明了滿人無力應付時代的挑戰,自強運動那種表面的現代化,無法使江河日下的統治獲得新生。而且,新的帝國主義危機產生了瓜分中國的危險。 此時,中國思想界認識到,只有一場激進的改革,甚或革命,才可拯救中國。進步人士倡導效法彼得大帝與明治天皇,進行體制重組;極端分子則主張革命,以中華民國代替滿族王朝。在戰後中國,政治運動主要由這兩股潮流構成。

5.列強的割地狂潮的到來

戰後,德國向清廷要求取得一處海軍基地作為調解中日衝突的酬勞, 因為此時其它所有列強都在東亞擁有基地,如英國之在香港,法國之在北部灣,俄國則可以在遼東等等。中國拒絕了這一要求。

此後,在 1897 年德皇訪問俄國時, 他問沙皇是否反對德國佔領膠州灣, 這是海軍上將蒂爾皮茨 (Tirpitz)選中的優良海軍基地。沙皇處境尷尬,不便拒絕。他知道俄國寧可在更靠北的地方尋找海軍基地,於是含糊地允其所請。

德國人隨後便利用兩名德國傳教士於 1897 年 7 月 11 日在山東被殺害的事件,佔領了膠州灣,並迫使中國政府將其出租給德國,租期 99 年。另外德國還取得在山東境內建築兩條鐵路的特權。

俄外交大臣穆拉維約夫(Muraviev)受此事的鼓舞,又建議佔領旅順與大連,沙皇支持這一方案,而維特與海軍大臣表示反對。 維特強調履行尊重中國領土完整的諾言是很重要的,而海軍大臣 則主張在朝鮮建立基地。

1897 年 12 月,俄國藉口保護中國不受德國侵略,強行佔領這兩個港口。1898 年 1 月 1 日,庫羅伯特金 (Kuropatkin)將軍就任陸軍大臣,他堅持將佔領區擴展至兩港口周圍的區域。3 月,沙俄迫使中國簽約,攫取了租借旅順與大連 25 年的權利,同時獲取權利從中東鐵路修建一條南滿鐵路抵達這兩個港口,再修築一條支線通至營口和鴨綠江。

維特事後承認, 俄國在這次談判中,曾付給中方談判人李鴻章 50 萬盧布,現在俄國人佔領了遼東半島, 而它是三年前中國 以 3,000 萬兩庫銀從日本手中贖回的。

有了這些先例之後,割地狂潮如野火般蔓延開來。英國不甘落後於德、俄兩國,租借了威海衛,為期 25 年;租借了擴展的九龍新界,為期 99 年;此外它還從清政府取得不將長江流域讓與他國的保證,使這一地區成為英國的勢力範圍。日本則得到了不將福建割讓與其它國家的同樣保證。

法國以 99 年為期租借了廣州灣,並在雲南與兩廣建立了它的勢力範圍。只有意大利對浙江三門灣的要求因為海關總監督赫德的建議而遭到拒絕,清廷也未受懲罰。美國當時陷於美西戰爭與古巴革命,未能加入這一狂潮之中,儘管它的海軍曾一度垂涎三沙灣。

瓜分中國使清帝國面臨被分割的威脅。事實上,外國日漸加緊的擴張,促進了中國內部的維新運動,並促使美國提出『門戶 開放』政策。

6.門戶開放政策的提出

英國在中國擁有特殊的利益範圍,但它還要求其它列強享有特殊勢力的地區開放自由貿易。作為割地狂潮的參與者之一,英國很難提出反對他國在其勢力範圍內對英國貿易關閉門戶的主張, 而在 1899 年, 在英國對華貿易總額 5,500 萬英鎊中 3,500 萬英鎊是來自其它列強的勢力範圍。

因而英國轉而請求美國支持,因為美國在這方面是唯一『清白』的大國。1898 年 3 月和 1899 年 1 月, 英國駐華盛頓公使斯福德兩次籲請美國務院聯合發起一場支持在華商業機會均等的運動,但沒有成功。然而,美國在結束美西戰爭和兼併菲律賓之後,對此事的反應變得積極起來。

國務卿海約翰於 1899 年 9 月將它送交英、德、俄、法、 意、日諸國。其內容主要有以下三點:

(1)一國應同意在其利益範圍或租借地內不干涉任何通商口岸或其它國家的既得利益。

(2)一國在其勢力範圍內不得在港口稅或鐵路運費等方面歧 視他國國民。

(3)中國現行條約稅則適用於各國在華勢力範圍,中國政府得以徵繳關稅。

對於這個照會,沒有一個國家明確表態,各國都模糊地宣稱, 是否接受這個照會將視其它國家而定。但是海約翰卻於 1900 年 3 月 20 日宣稱,各國都已『斷然而明確地』同意了照會的內容。 只有日本對美國的解釋提出了異議。後來,在義和團事件時期, 『門戶開放』原則眼看受到列強行為的威脅時,美國於 1900 年 7 月 3 日發表了第二份聲明,宣稱『門戶開放』包括保護中國領土和行政權力完整。由於這聲明僅僅是一項意向性宣言,它並不要 求其它國家作出回覆。

『門戶開放』只是一項原則宣言,而不是美國政府的正式政策;美國既不打算、也沒有力量強制推行。但奇怪的是,在宣佈 這項政策後,瓜分中國的趨勢確實緩和了下來,這倒不是因為列 強響應了美國的呼籲,而是因為它們害怕互相之間會發生對抗與衝突。由此而形成的均勢,挽救了清帝國,使其免遭立即覆亡的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