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役时,拥有几十万军队的北元为什么不进攻中原?

闪击伯爵2


婷婷认为靖难之役时,北元不是不想去攻打大明,而是有心无力,自从被朱元璋赶到蒙古以后,北元就一直处在分裂当中,根本就无法集中兵力去攻打大明。



前言:自从忽必烈建立元朝以来,把人分为三六九等和压迫百姓,使得百姓纷纷起义,最终在朱元璋的带领下打败元朝,并建立大明,元朝的残余势力被赶到蒙古地区,被称为北元。

北元的实力并不弱,为什么没在靖难之时的时候趁机进攻大明呢?这样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夺回属于自己的地盘!


朱元璋的八次对北元的北伐,造成北元实力大幅度减弱。

朱元璋成立明朝以后对北面的残余元朝,共发动八次进攻,沉重的打击了北元的势力,虽然互有胜负,但是对于北元来说,一次次的沉重打击,使得北元更加的雪上加霜。

其次朱元璋的八次伐元,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也使朱元璋的国力下降,不得已用藩王的形式来巩固边境,这也是造成靖难之役的原因。


靖难之役的时候,北元在干什么?

这主要得益于朱元璋的八次伐元,使得元朝分裂,而元朝的各部落为了争夺可汗之位,互相的征伐,自己内部的事情都没有解决,哪有闲心情去管明朝内部的斗争,

其次靖难之役前后加起来共打了四年,而在这四年当中,元朝的各部落也是打的热火朝天,朱棣和朱允炆,两个人打仗属于是大明的内部的矛盾,如果在这时北元发动进攻,相信朱棣和朱允炆两个人肯定会联合起来,一起先对付北元,然后再解决他们俩自己的事,

综上所述,婷婷认为北元在靖难之役的时候,根本就不可能对明朝发动进攻,


婷婷爱历史


纵观整个大明王朝,蒙古始终都是心腹大患,即使朱元璋灭亡元朝后,蒙古仍有几十万兵马,那么靖难之役时,为什么不乘机进攻中原呢?

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公元1398年,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为建文帝,继位不久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便着手开始削藩,他的叔叔王爷们相继被废,因此与藩王们的矛盾日益加深。

建文元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靖国难”之名起兵造反,史称“靖难之役”。这场政变持续了四年之久,期间战争不断,波及整个华北和华东地区,内耗无数,使的当时的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本来这次被打跑的北元政权可以趁机反攻中原的,为什么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首先,元朝经过朱元璋八次用兵,已经被极大的削弱了实力,尤其是“捕鱼儿海之役”后,蒙古各部分崩离析,各自为政,彼此之间互相攻伐,难以聚集起来对大明发动反攻。

其次,朱元璋对北元的用兵使得瓦刺兴起,与鞑靼分庭抗礼。据《明史》记载,明朝将成吉思汗北元政权统治下的东部草原部落称为鞑靼,西部草原部落称为瓦刺,鞑靼与瓦刺素来不和,经常互相攻伐,鞑靼在大明的多次用兵下,实力不断削弱,瓦刺趁机壮大,双方争斗不止,哪有功夫去反攻大明。

由此可见,“靖难之役”时北元不是不想反攻明朝,只是有心无力,根源是朱元璋对北元的多次用兵。后来的永乐大帝朱棣也五次御驾亲征漠北,使得蒙古的实力大损,使的无法与大明抗衡了,这些都是后话了,就不在此文中交代了………






历史旧闻


1399年七月,明燕王朱棣于封地北平(今北京市)发动靖难之役,与侄子建文帝争夺皇位。1402年六月,燕王进入明京师南京城,即皇帝位,是为明成祖。

燕王朱棣的重任本是镇守北方、防御北元势力南下。而他发动靖难之役,大明皇室内部同室操戈,燕王主力南调,北防遂空。靖难之役打了三四年,被明朝驱逐至大漠的北元为何没有趁机反攻,夺回对中原的统治权呢?答案应该是衰微的北元既没有军力、也没有精力南顾,因为他们同明朝一样,也在为争权夺势进行残酷的窝里斗,而且已成为常态。

1368年闰七月,北伐明军攻克通州,元顺帝弃离元大都(今北京市)北走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闪电河北岸)。自此元朝结束对全国范围内的统治,远遁塞外,史称北元。

元室北徙之初,蒙古贵族不仅占有漠南(即内蒙古)、漠北(即外蒙古)、东北和西北的广阔地区,而且各路元军仍保存着强大的实力,活动于山西、陕西、甘肃、河北北部和云南等地,同明军抗衡。

元顺帝率领元军精锐北徙上都时,还维持着较完整的统治机构,而且精兵不下数十万(北元成建制的部队,晋陕扩廓帖木儿约20万,辽东纳哈出20余万,云南元梁王10万,其他军队尚未计在内),在蒙古仍享有崇高的大汗权威,指挥各路元军,力图夺回大都,恢复对全国的统治。然北元统治阶级各派系之间的斗争,非但不稍加收敛,反而愈演愈烈,以致在同明军作战中,经常处于被动挨打状态,不少高级官员也被迫纷纷降明。外攻内讧,北元处境并不大好。

在明军的凌厉攻势下,北元损兵折将,丧失晋、陕、上都开平府。元顺帝被迫北走应昌(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达来诺尔附近),旋即病逝。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继位,称毕力克图汗,是为元昭宗。没几天,应昌丢失,元昭宗仅率数十骑退至漠北和林(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上游东岸哈尔和林);扩廓帖木儿亦兵败于定西,北遁和林,北元损失十四万兵力。

元昭宗重建汗庭(建都)于和林,收集诸残军、旧部,继续同明军对抗。1375年,被明太祖称为“奇男子”的大将扩廓帖木儿病故,北元痛失柱石。此后,北元又有一些将帅战死、被俘,而更多的则是被明朝收降,势力大损。1378年四月,元昭宗去世,弟脱古思帖木儿嗣位,称乌萨哈尔汗,是为元益宗。

1387年,明将冯胜等出征辽东,兵至金山(今内蒙古通辽市东境西辽河南岸),北元太尉纳哈出被迫率领二十万部众降明,北元大汗失去右翼最强悍的势力和身经百战的统帅,势力益加衰微。

1388年,明大将军蓝玉率领十五万大军,与北元主力决战于捕鱼儿海(今贝尔湖),大破之,北元贵族、官员及士兵、家属七万余人被俘。北元大汗及其子天保奴仅率领数十骑突围走脱,行至土剌河(今蒙古国土拉河),大汗父子被别部领主也速迭儿杀害。此后,北元大汗谥号不传于世。

北元与明朝战争的结果,大汗直属主力消耗殆尽,权威大衰。不但未能恢复对中原的统治,内部大封建主反而趁势称雄一方,互相争夺蒙古霸权,使北疆地区形成封建割据战乱不止的局面。大汗成了大封建主挟持争霸的工具,经常遭到废弃和杀害,实际上已降为众多大领主中的一个领主。自脱古思帖木儿大汗被杀后,北元汗位更替频繁,非黄金家族帝裔称汗者亦有之。

也速迭儿(拖雷之子阿里不哥后裔)继汗位,不久辞世,子恩克卓里克图汗嗣位(一说为脱古思帖木儿之子)。恩克卓里克图汗在位四年,1392年被部下杀害;弟额勒伯克汗继位。1399年,额勒伯克汗被瓦剌大封建主乌格齐哈什哈杀害,其长子坤帖木儿继立为大汗。这一年,明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

额勒伯克汗死后,北元分裂为东、西两部,东部蒙古由大汗直接统治的各部及其属部所构成;西部蒙古由瓦剌所属各部构成,史称瓦剌。两部间经常互相攻战,一直延续二百余年。

1402年,坤帖木儿被部将鬼力赤杀害。鬼力赤篡夺汗位,废除元朝国号,恢复旧号,改称鞑靼,北元灭亡。这一年,明燕王朱棣靖难(平定叛乱)成功,入京师,即帝位,是为永乐大帝、明成祖。

简述了北元的始末,据此可知,由于北元内部争斗激烈,自弱其势;更由于明军的数次强力重击,北元主力或死或降,已损耗殆尽,确实不再具备趁势南下反攻明朝、恢复对中原统治的实力。故而,尽管担负防御北元南下入侵重任的明燕王朱棣,因争夺皇位而同室操戈三四年,北防空虚,时机大好;可同样忙于内争的北元确实没有实力与精力南下与明朝争雄。四十年后,瓦剌统一东、西蒙古,蒙古方才再次强盛起来。


风光艺境


这个问题很搞笑,说的像北元很强一样。

实际上,由于元朝对岭北行省长期实行经济空心化的政策,导致岭北行省缺乏经济生产能力。

如果元朝还在的话,岭北行省还可以通过商路收税以及元朝财政补助的方式解决经济生产能力不足的问题,但是随着元朝的崩溃导致岭北行省彻底丧失这两项财政来源,而草原游牧经济又难以养活北元朝廷,所以北元可以用半死不活来形容,同时这也注定了北元分裂的结局。所以,北元压根就没有能力再重返中原。

也正因如此,反而倒方便明朝大规模招募蒙古人组建骑兵部队,虽然这些蒙古人更擅长打劫,但是对于缺乏骑兵的明朝来说自然是不可多得的兵源。

而且燕逆的靖难叛军主力就是燕逆招募的蒙古骑兵

与此同时,大多数蒙古人并没有跟随元惠宗逃亡,而是选择留在内地成为明朝军户或者贵族,原因有二,一是因为这帮人在元朝时期就长期居住与内地,在生活方式和文化认同上和汉族人逐渐一致;二是因为明朝需要他们提供骑兵武装,虽然他们很快就发生了退化。而且朱重八为了强化君主集权,清洗了大量的汉族贵族,也就是淮西勋贵,反而投降过去的蒙古贵族则大量保留了下来。只不过这帮人虽然可以通过训练恢复战斗力,但是在明朝的体制下他们最后还得衰退,这也是为什么明朝要不断招募蒙古人的原因。

而为什么蒙古人喜欢投奔明朝呢?原因更简单,因为待遇问题,虽然明朝有克扣军饷的优良传统,但是这帮人作为骑兵主力不会被祸祸的太严重。而且,蒙古草原每隔四五年就会爆发白灾或者黑灾,牲畜因为冻饿而大量倒毙,严重影响蒙古人的生活。

因白灾冻死的牲畜

但是到了明朝,他们可以获得军饷,至少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能够保证一家老小的吃喝,而且还可以凭借战功领赏赐,最重要的是也可以避免因为草原上的部落兼并而造成流离失所,衣食无着。

所以,北元还有什么资本去复兴呢?

全文完


北洋海军炮手


靖难之役时,北元能有几十万人口还有可能,但几十万军队是不现实的。

元王朝在农民起义的浪潮中飘摇,偏内部又爆发军事冲突,导致精锐之师被无端消耗,以至于被一举赶出中原。

因为有名将扩廓帖木儿的凝聚力,北元朝廷没有被明王朝彻底灭亡,但北元也不具备再威胁明王朝的实力。

因此在靖难之役时,双方的形势很微妙,明朝虽强盛,内斗但诸王与诸卫所实力强劲,抗击靼虏的决心也不允许北元犯境。


朱棣拉拢朵颜三卫,除直接南下与建文帝作战,大部留守燕京,协助缓冲来自北元的威胁。

对于四分五裂的北元朝廷,如何得到生存才是最急需解决的问题,而与强大的明王朝作战,若失败将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我们从后来的土木堡之变与林丹汉都能看出,蒙古部在北伐的惨重打击下,主力部队仅有约五万的规模,所以不具备威胁明王朝的实力。


多臻贵


靖难之役时为何北元不敢乘虚而入逐鹿中原,因为有燕云十六州的万里长城和九边总兵官大将镇守边防要塞,和诸亲王做镇,北元也不敢轻举妄动。经洪武大帝终其一生八次穷兵黩武的血性打击,自1370年始~~~止1396年底大明王朝历经八次大规模的征阀剿杀犹已第八次蓝玉的北阀令北元军队损失惨重大伤元气。以无心无力再战,加上北元内部纷争不断,黄金家族沦落到了当傀儡的地步,北元外戚大将斥夺大权,忙于排除异己消灭对手,再则蒙古骑兵善于草原战争,对中原的边关要塞城池坚磊望而生畏,因此吃酒品肉无心恋战,有九边总兵官镇守,和朱棣的留守军🐴北元也只能望城星叹望梅止渴。











94310417小云


靖难之役的时候,可谓是大明朝一场内战。在这种情况下,草原游牧民族都会对中原王朝进行趁火打劫。但是由于蒙古部落被之前的明朝军队已经打的一盘散沙,根本就没有形成统一的力量,所以也就没有对中原王朝进行侵略。


首先,在朱元璋时代就已经把元朝打得一盘散沙。

朱元璋在建立大明王朝之后,并没有安于现状,而是继续出兵对退出中原的元朝政权进行继续打击。元朝虽然退出了中原,但是还是拥有比较强大的实力,所以与明朝的进行的战争中竟然是互有胜负,朱元璋很多时候也没有讨到太大的便宜。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尤其是洪武二十三年,大将军蓝玉率领大军在捕鱼儿海一战重创北元的中央政权,导致蒙古部落出现了群龙无首的局面。事实上到朱元璋死的时候,蒙古族部落之间已经进入了混战的局面,暂时很难对明朝造成多大的威胁。

其次,靖难之役是朱允炆和朱棣之间的内战,其他很多实力派还保持中立。

靖难之役虽然打得非常的激烈,但自始至终都是朱允炆所代表的中央和燕王朱棣之间的内战,其他很多拥有强大实力的地方采取了中立的态度。并且北方除了朱棣和被朱棣用计弄到自己这一阵营的宁王朱权之外,其他中立的部分都还保持着对蒙古的警惕。此时蒙古部落群龙无首,无暇顾及中原,所以北方其他的军队进攻蒙古也许很难,但是防守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当然如果蒙古这个时候拥有威胁中原的实力的话,估计朱允炆和朱棣之间也不敢发动战争。

还有靖难之役只进行了四年,时间相当的短。

由于朱允炆应对失当,导致朱棣并没有花多长时间就拿下了南京。朱棣从起兵造反到登上皇位也就用了四年时间,而四年的时间并不是多么长的时间,所以草原蒙古部落之间,在这短短4年并没有整合出一个强有力的实力派出来。当然到了朱棣登上皇位的时候,草原也出现了几个比较强大的部落,因此朱棣当皇帝的时候进行了五次北伐,就是不断出兵打击那些强大起来的部落,从而保证明朝北方的安全。

总之在靖难之役的时候北元军队似乎还不少,但是并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核心来统一指挥他们,所以无法对明朝造成多大威胁。

我是平安读历史,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评!


平安读历史


导读:镇守北地的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这场战役消耗时间达四年之久,这四年黄金时段,北元残余势力为什么没有卷土重来,趁火打劫呢?

一、北元残余势力从朱元璋时期开始,就被消灭打击得差不多快灭绝了。

元朝灭国之时,朱元璋就曾提出“驱除鞑虏”的口号,他也是把这个口号践行到底的人。明太祖朱元璋针对北元残余势力,曾经八次北征,甚至亲自深入草原腹地,要彻底消灭蒙古的残余势力。

1370年(第一次北伐) 、 1372年(第二次北伐) 、 1380年(第三次北伐) 、 1381年(第四次北伐) 、 1387年(第五次北伐) 、1387年-1388年(第六次北伐) 、 1390年(第七次北伐) 、 1396年(第八次北伐)。

明朝疆土与北元势力的对比

从八次北伐的时间段来看,间隔时间都不是太长,从1370到1396年间,这二十多年时间内,对于北元残余势力的打击,从来没有间断过。从1368年,朱元璋命中书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25万北进中原时,对于北元的军事讨伐就从来没有减少过。

朱元璋心狠手辣,生怕北元残余卷土重来,所以对蒙古的打击从来没有心软过,不仅仅是打击北元的武装力量,也时不时的抢劫一点物质,打得北元政权自顾不暇,哪里还敢趁虚而入,就算朱元璋不在了,还有朱棣这个猛人在,就算想偷袭一下,也要考虑一下实力如何。有史料记载: 张廷玉)·《明史·卷一·本纪第一》甲子,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帅师二十五万,由淮入河,北取中原。

朱元璋打击元朝势力,元顺帝北逃路线

朱元璋对北元的八次征伐,沉重的打击了元朝的残余,对于减轻了边疆的危机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又加强了北方长城沿线的管理,使得北方少数民族不敢觊觎中原沃土,有效的维护了中央集权,巩固了明王朝的封建统治。

有了明太祖对于北元的威慑,就算是内耗,他们也没有胆量卷土重来,毕竟实力不允许他们这么做。

二、北元内部的矛盾也日益加深,没有多余的精力顾及中原争斗

在大明因为削藩内斗之时,北元的内部消耗战也打响了,甚至更加惨烈,一个矛盾重重的政权,靠什么去打击他国势力。

事情发生在1399年,布里亚特·乌格齐杀死了北元大汗额勒伯克。此时的北元政权没有了往昔的强盛,权臣把持朝政,黄金家族的后裔反倒成了傀儡。1402年,布里亚特·乌格齐又将大汗孛儿只斤·坤帖木儿杀害,这样的宫斗戏码在北元不停的上演,使内耗加剧。

明朝的四年不好过,残元势力也正经历着重重考验,他们根本腾不出手来对付明朝。

三、明朝的军事力量仍不容小觑。

燕王朱棣的军事力量一直都在北方,在长期的战争中,对于北元的打击,令蒙古势力不敢轻举妄动,更何况就算远在南京的朱允炆也没有放松对于北元残余势力的监视,如果蒙古一旦发难,说不准矛头就指向了他们。

在明朝的长期打击中,北元已经没有了当初的雄心壮志,甚至没有一个可以领导他们的人出现,此时如果贸然进攻,无异于以卵击石,用自己残余势力去撞击强大的明朝,他们没有那么勇敢。

再加上北元就来自蒙古草原他们有足够的经验在草原上进行军事活动,因为他们熟悉草原的一切,但是当他们一旦离开那个场所他们的劣势就暴露出来了,而且经过无数次打击的蒙古,已经脆弱不堪了,想对付国运正浓的明朝,还是不切实际的。

综上所述,北元蒙古残余势力没有趁虚而入,一是军事势力不允许,没有足够的信心;二是内部矛盾严重,已经到了分化的程度,已经没有精力去逐鹿中原;三是因为明朝的军事力量也是不容小觑的,在没有十足把握下,贸然进攻只有战败一条路。


逆风解语


北元主力已经覆灭

靖难之役时北元残余势力依然存在,但是绝对不可能拥有几十万军队的,捕鱼儿海一战北元的主力已经覆灭,蓝玉带兵打到了北元的皇宫,连元妃都被蓝玉给掳走了,可见北元实际上已经相当于是灭亡了,逃走的不过是小部分人罢了,不可能会有多少军队的,所以北元想要攻击大明是不可能的事情。这正是因为如此朱元璋才敢大肆屠戮大明的骄兵悍将,仅蓝玉案就杀了一万五千多人,如若外敌尚在,朱元璋怎敢去掉自己的臂膀呢?唯一的解释就是外敌已除!

所以题主说的拥有几十万军队的北元是不存在的,存在的不过是北元的侥幸逃脱的一部分人罢了,他们早就被明军给打破了胆,在短时间之内他们能够苟延残喘已经不错了,又怎有胆会攻打大明呢?


苟延残喘的北元很难筹集到战争的粮饷

打仗是需要大量的军饷的,而蓝玉在捕鱼儿海一战歼灭北元的主力,北元的统治基本上可以宣布结束,所以他们已经没有了天下百姓的赋税,即便是他们的残余部队可以扩充一些人马,军饷必定是凑不够的。而大明虽然处于内战之中,粮饷等军械用品还是十分充足的。

蒙古族处于内斗之中

成吉思汗去世之后蒙古已经逐渐开始搞分裂了,若不是蒙古族分成了四部分势力互相争斗不休,朱元璋也很难轻松战败曾经威震亚欧大陆的蒙古铁骑的。所以大明处于内乱之中,蒙古其实也是如此,而且他们的斗争更加激烈!

正是由于这三个原因的存在,在靖难之役的时候北元不可能对大明用兵!


唐朝的长老


总结成一句话:要想南下中原,必定要先统一草原。元朝晚期腐烂不堪,被明朝赶回草原之后,又分裂成鞑靼和瓦剌,内斗不断,当然更无力南征了。再说明朝初期国力强盛,蒙古根本打不过。

1368年,朱元璋命令徐达、常遇春等率步骑25万北伐,攻入大都,一举推翻元朝,实现“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之夙愿。为了维护老朱家江山,朱元璋大肆屠戮功臣,利用“胡惟庸案”、“空印案”、“蓝玉案”等,诛杀功臣五六万,开国元勋被铲除殆尽。此外,朱元璋推行“分封”,让朱家子孙到各地充任藩王,拱卫大明江山。朱元璋的“分封” 是“实封”,即是赋予藩王实际权力,藩王可以统领当地军队,必要时候还可以带兵进京诛杀奸臣。因此,朱元璋死后没多久,燕王朱棣在北平打着“清君侧”之旗号靖难,扬言要进京诛杀主张削藩的黄子橙、齐泰,维护祖宗制度,挑起了内战。朱棣起兵靖难,持续时间四年,中原大地也是狼烟遍地。

奇怪的是明朝4年中的内乱,北元为什么不趁此好机会进攻中原呢?我想应该有下面几点原因:

一、蒙古势力大为削弱,已经没能力南下中原。

成吉思汗时代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将欧洲骑士团、斯拉夫联军、阿拉伯联军等强大对手打得满地找牙,好不威风。可惜,到了明朝时期,蒙古铁骑已经没了昔日的威风,实力大为削弱,并不具备南下中原之实力。朱元璋将元朝皇室赶回草原放牧之后,前后七次派兵征讨漠北,追剿蒙古残余势力,在洪武二十年的捕鱼儿海一战中,北元精锐力量损失殆尽,彻底沦为草原贼寇。后来,朱棣(作为燕王统帅军队)又两次征讨蒙古,草原各部落无不臣服。可以说,经过明初一连窜打击,蒙古元气大伤,已经没了南下之实力。

二、朱棣与朱允炆争夺江山,国防依旧强劲。

靖难之役,主要是朝廷军队与燕王朱棣军队在战斗,相互攻杀,其他各藩王则并未被卷入。尤其是驻守北方边境的藩王,虽说不帮助朝廷,但也未加入朱棣集团(宁王朱权被绑票除外),他们基本上保持中立。此外,屯驻云南的沐晟(大将沐英之子)坐拥30万大军,常年防备西南,战斗力相当强。所以,蒙古就算想南下中原,捞取便宜,估计也是有这心没这胆,毕竟大明国力摆在那里,来了等于找死,何必自讨没趣呢。

综上所述,北元为什么不趁靖难之役进攻中是有内因和外因共同造成的。自身的实力不够强大,明朝的国防实力又过于强大。即使有心也无力,去了就等于是去送死。何必呢?

以上是个人的浅谈,如有错误的地方,请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