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张郃和张飞相比,谁的综合实力更强?

谈文论史


在演义中是张飞比较出彩,罗贯中安排他两次跟吕布进行了对决,又跟马超进行了一场巅峰对决,无形中拔高了张飞的形象。而在正史中的张飞却远不如张辽,连张郃的战绩都不如,

张辽跟随曹操以后,不断的展现出他过人的勇武和军事天赋,在跟随曹操征讨乌桓的时候,他身先士卒,白狼山一战,阵斩乌桓的塌顿单于,击溃乌桓主力,在征讨郗昌叛军的时候,他敏锐的发现了郗昌抵抗的意志并不坚决,于是临机决断,单人匹马闯入郗昌的军营,说服了郗昌投降曹操,最能体现张辽智勇双全的战例是流传千古的“张辽威震逍遥津”,孙权以十万大军,水陆并进,包围了合肥城,张辽仅有七千人镇守合肥,在全城惊惧,人心惶惶的时候,张辽本着先杀孙权的锐气的想法,精选800壮士出城突袭孙权,“平旦,张辽被甲执戟,先登陷陈,斩二将,杀数十人,大呼自名,冲垒而入,直至孙权麾下,权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辽叱权下战,孙权终不敢动”。张辽杀得孙权胆战心惊之后,乘胜突围回到合肥城下,见到还有一部分士兵在吴军的重围之中杀不出来,张辽又翻身杀入重围,救出被围的士兵,一起返回合肥城,吴军为之气夺,魏军“众心乃安”。不仅如此,在孙权攻打合肥不利而撤军的时候,张辽又乘胜追击,如果不是凌统,周泰拼死力战,张辽差一点就活捉了孙权。这一战杀得江东人人胆寒,闻张辽之名连小儿都不敢夜啼,从此张辽就成了江东的阴影,即使到了张辽重病缠身,只能坐着轿子上前线的时候,孙权闻张辽之名都立刻撤军,张辽的勇武在三国时期实在是无出其右。远胜于张飞。





狼的影子716


这个问题有意思,三张相争,哪位最强?

即然是三位武将的对比,我觉得应该从几方面进行考虑:1.武艺高低,2.领军才能,3.功绩。




一、先比较三人的武艺,依据就是单挑战绩。

张飞

在《三国演义》中,张飞的单挑战绩如下:





张飞的成绩单非常辉煌,他一共参加过26次打斗 ,其中胜利了21次,斩杀了11人,吼死了1人,打败过许禇3次,打败过张郃3次,打败高顺,于禁,刑道荣,马岱各1次。

张飞有过3次平局:与吕布打平2次,与马超打平1次。

张飞输过一次,醉酒后被吕布打跑,但吕布“素知飞勇,亦不敢相逼”。张飞是唯一一个百合以上能与吕布打平的猛将。

张郃

在《三国演义》中,张郃的单挑战绩如下:





张郃应该是《三国演义》
中战斗质量最高的猛将了,大家看看他的对手

超一流:赵云、马超、张飞、黄忠,蜀汉五虎他拼过四个。

一流:张辽、庞德、关兴、魏延,

二流:杨昂

张郃参加打斗13场,只遇到过一位二流战将,被他碾杀,其余全都是硬碴子。就这样,张郃居然能活那么久,也是奇迹。

张辽

在《三国演义》中,张辽的单挑战绩如下:




张辽共参加过9次打斗,胜利5次,平手算4次,输1次。还算是不错。

比较三人的武艺,不用考虑,最强的肯定是张飞,而张郃和张辽有过交手,四五十合不分胜负,平手。而相对来说,张郃遇到的基本上都是硬碴子,比张辽的战斗经验要更丰富,而后三国时代,张郃也曾经称王称霸,当过一段时间的天下第一,所以排名靠前。

三人的武艺对比:张飞>张郃≈张辽。

二、再说说三人的领兵能力



张飞的领兵能力还算可以,独当一面的能力也有。长坂坡独拒曹兵,名扬四海。西取川蜀,所战必克,立下大功。而宕渠一战,把张郃收拾得挺惨,连战马都不骑了,翻山越岭而走。


张郃的领兵才能也不容小觑。虽然他曾经被张飞打败,但也与他当时只是个偏师的将领有关系,军事才能无法充分发挥。夏侯渊战死后,曹魏众将搞民主选举,推举他代理主帅之职,也说明在曹魏众将中,是相当认可他的军事才能的,认为他是个帅才。而张郃不负众望,严防死守,阻住刘备,争取到曹操率主力赶到。

张辽的领兵才能就无需质疑了。张飞和张郃对付的是一个或数个敌人,而张辽对付的是东吴一国之敌。没让东吴占半点便宜,还威震逍遥津,杀得江南婴孩不敢夜啼,这威风,不亚于关羽水淹七军。

对比三人领兵才能:张辽>张飞>张郃

三、再来对比三位猛将的功绩:

张飞

1.当阳断后

2.镇守南郡

3.截江救阿斗

4.收降严颜

5.平定两巴

6.宕渠击败张郃

张郃

1.从袁绍破公孙瓒

2.从征乌桓

3.从服张鲁

4.从破马超

5.攻西川

6.屯守陈仓拒刘备

7.平定羌胡

8.夺街亭,败马谡

9.围攻江陵

张辽

1.随关羽解白马围

2.从讨袁谭、袁尚于黎阳,有功,行中坚将军

3.与乐进拔阴安,徙其民河南

4.复从攻邺,邺破

5.招降缘山诸贼及黑山孙轻等

6.从攻袁谭,谭破

7.破辽东贼柳毅等

8.复别击荆州,定江夏诸县

9.从征袁尚於柳城,阵斩单于蹋顿

10.斩兰、成首,尽虏其众

11.合肥之战

12.追击孙权,几俘之

13.破吕范

功劳对比:张辽>张飞>张郃


通过对以上资料的分析,比较三位猛将的综合能力:

张辽>张飞>张郃


馋嘴肥猫铲史官


大概是我上大学的时候,忘了是《百家讲坛》的哪位老师了,评价过三国当世之名将,他总结的是当世名将必须有相当高的统帅力,指挥过一定人数的大规模战役。小打小闹的、投机取巧的、武将单挑的这一类特别突出的只能算是演义中不可缺少的一笔,不是当世名将的考量范围。所以,这位老师讲,三国当世名将魏国的曹仁、曹洪、张辽、李典、乐进、徐晃、张郃、夏侯惇、夏侯渊以及后期的司马懿等;后汉的只有关羽、张飞,至于赵云更像是一位资深的保镖,其他的武将毕竟都没怎么指挥过什么大规模的战役,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可能就是刘备集团过于依赖刘备和诸葛亮所造成的;最后说一下吴国,吴国的历任大都督都是当世名将不用多说,其余的武将都是战将,就这么简单。

最后,回到我们现在的这个问题,三张谁更强,我个人认为,张辽>张郃>张飞,因为,张辽毕竟在逍遥津对抗的是整个吴国,张郃在司马懿的后三国时代也同样扮演着重要作用,而张三爷在我们的意识里更多的是三国初期的武将硬刚,而缺少大军和大规模战役的统帅。在那样动乱的年代只有足够的统帅能力才是当世名将的体现,也真是孙刘联盟导致了曹操集团必须要应对更多的战役,只有这些更多的战役才使得该集团的名将层出不穷。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李咩咩63135196


这个问题问得好,三国一流武将里面的“张氏三雄”到底哪一个更强,那咱们就来分析一下到底三人里面哪一个更厉害。

首先,咱们来看看三人的荣誉:

张飞 张翼德


张飞应该是三个人里面武力值的巅峰,这一点毋庸置疑,身为蜀汉五虎上将之一,张三爷虎牢关三英战吕布的时候,第一个上的,打了五十多个回合不分胜负。

是《三国演义》里面唯一一个让吕布忌惮的人。

张飞大怒,慌忙披挂,绰了丈八蛇矛;才出府门上得马时,吕布军马已到,正与相迎。张飞此时酒犹未醒,不能力战。吕布素知飞勇,亦不敢相逼。十八骑燕将,保着张飞,杀出东门,玄德家眷在府中,都不及顾了。

赤壁曹操大败之后,张飞奉命去截杀曹操,大战曹营三将。

诸军众将见了张飞,尽皆胆寒。许褚骑无鞍马来战张飞。张辽、徐晃二将,纵马也来夹攻。两边军马混战做一团。操先拨马走脱,诸将各自脱身。张飞从后赶来。操迤逦奔逃,追兵渐远,回顾众将多已带伤。

之后大战马超,杀得天昏地暗,足见其勇。

至于战绩,张飞和两个人比起来也丝毫不虚,跟着刘备东挡西杀,戎马一生,立功无数。

当阳坡前,断桥做疑兵之计,吓得曹操不敢上前;

兵进西蜀,巧计骗出严颜,大败刘璋部队,直捣成都;

阆中恶战,奇计百出,屡战屡胜,大败张郃。

入选武庙六十四将,实至名归,这三人里面,张三爷第一名至实归。

张辽 张文远

被后人称为“辽神”,名列五子良将(时有良将,五子为先)

起先跟随吕布,位列吕布帐下八健将之首。(张辽、臧霸、郝萌、曹性、成廉、魏续、宋宪、侯成)

投降曹操之后,深受重用,驻守合肥抵御孙权,八百兵士大败孙权,威震逍遥津!

孙权在舟中望见,急令董袭棹舟接之,乃得渡回。吕蒙、甘宁皆死命逃过河南。这一阵杀得江南人人害怕;闻张辽大名,小儿也不敢夜啼。

一战威名远扬,被后人列位武庙六十四将,享后人百年香火!

张辽的武力值不低,足以跻身三国一流武将,之前打官渡的时候,和当时尚在袁绍手下的张郃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驻守合肥,对阵孙权的时候,和孙权手下大将甘宁、凌统打的难解难分。

能文能武,战绩超神,能独当一面,占个第二。

张郃 张儁乂


曹魏后期的神将,在人才凋零的三国后期,俨然一派顶级名将的存在,厉害的丫匹!

曹魏五子良将之一,河北四庭柱之一。

在将星璀璨的三国前期,他对阵的都是一流武将,显得不算很出彩,但是不代表他能力不足,这个在之前我回答过一个类似的时候问题,里面详细的说过张郃,有兴趣的大家可以关注一波,看一下我之前的问答,谢谢!

张郃在诸葛亮北伐的时候,可以算的上是诸葛亮除了司马懿之外最棘手的对手。

张郃戎马一生,以用兵巧变、善列营阵,长于利用地形著称

虽然位列第三,但是也不是说他能力不济,而是对手太强大了,毕竟武庙六十四将啊,中国文明上下几千年,无数朝代更迭,就出了这六十四位名将,张郃败给他们,虽败犹荣!

附武庙十哲和六十四将的名单:

武庙十哲

左列:秦武安君白起、汉淮阴侯韩信、蜀汉丞相诸葛亮、唐尚书右仆射卫国公李靖、司空英国公李勣。

右列:汉太子少傅张良、齐大司马田穰苴、吴将军孙武、魏西河郡守吴起、燕昌国君乐毅。

武庙六十四将

越相国范蠡,齐将军孙膑,赵信平君廉颇,秦将王翦,汉相国平阳侯曹参,左丞相绛侯周勃,前将军北平太守李广,大司马冠军侯霍去病,后汉太傅高密侯邓禹,左将军胶东侯贾复,执金吾雍奴侯寇恂,伏波将军新息候马援,太尉槐里侯皇甫嵩,魏征东将军晋阳侯张辽,蜀前将军汉寿亭侯关羽,吴偏将军南郡太守周瑜,丞相娄侯陆逊,晋征南大将军南城侯羊祜,抚军大将军襄阳侯王濬,东晋车骑将军康乐公谢玄,前燕太宰录尚书太原王慕容恪,宋司空武陵公檀道济,梁太尉永宁郡公王僧辩,北齐尚书右仆射燕郡公慕容绍宗,周大冢宰齐王宇文宪,隋上柱国新义公韩擒虎,柱国太平公史万岁,唐右武侯大将军鄂国公尉迟敬德,右卫武大将军邢国公苏定方,右卫武大将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韩国公张仁亶,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中山公王晙,夏官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朔方大总管王孝杰。以上为一列,以下为另一列。齐相管仲,安平君田单,赵马服君赵奢,大将军武安君李牧,汉梁王彭越,太尉条侯周亚夫,大将军长平侯卫青,后将军营平侯赵充国,后汉大司马广平侯吴汉,征西大将军夏阳侯冯异,建威大将军好畤侯耿弇,太尉新丰侯段颎,魏太尉邓艾,蜀车骑将军西乡侯张飞,吴武威将军南郡太守孱陵侯吕蒙,大司马荆州牧陆抗,晋镇南大将军当阳侯杜预,太尉长沙公陶侃,前秦丞相王猛,后魏太尉北平王长孙嵩,宋征虏将军王镇恶,陈司空南平公吴明彻,北齐右丞相咸阳王斛律光,周太傅大宗伯燕国公于谨,右仆射郧国公韦孝宽,隋司空尚书令越国公杨素,右武侯大将军宋国公贺若弼,唐司空河间郡王李孝恭,礼部尚书闻喜公裴行俭,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代国公郭元振,朔方节度使兼御史大夫张齐丘,太尉中书令尚父汾阳郡王郭子仪。

说的不好,希望大家多多指正,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希望大家点一下关注,多多点赞,我会不定期的推送关于三国的小文章,谢谢!


暮雨夜行归何处


按《三国演义》里的描写:张飞,猛将无双,张颌,看见张飞就想跑;张辽,对关二无比敬重,对张飞应该也是惺惺相惜的。

《三国志》:张飞,曹操手下谋士称关张二人皆为“万人敌”,敌人给他的称号,大家应该不会反对吧。

张辽,张颌,曹营五子良将,带兵打仗都是一把好手,可惜这两人,一个得到曹操重用,奈何死的早了,一个早年受夏侯节制,晚年受司马节制,最后死在诸葛亮箭下,是五子良将死的难看的,也是才能没有完全发挥的。

张飞,世之虎将,万人敌,忠义无双,粗中有细,生前为人,死后封神。可惜死在小人之手,可悲可叹!

张辽,国之干城,曹操生前第一个独立带兵的外姓将领,在曹氏集团地位尊崇,镇守南方,送给孙权一个绰号“孙十万”,重病弥留之际,孙权都不敢起兵夺取合肥。

张颌,昔日河北四庭柱之一,官渡之战时阵前投降曹操,封偏将军,亭侯,长期跟随曹操,随夏侯渊镇守雍凉,受其节制,其军事才能没有发挥出来,后受司马节制,直接成了政治牺牲品。史书评价其“巧”。


一只熊猫压海棠8899


张辽,张郃和张飞都是三国时期的著名将领,论三人的综合实力强弱,我们不妨从领军能力,功绩以及武艺高低三个方面做个对比。抛开演义只论正史,这里我所得出的结论是张辽胜于张飞,张飞略胜张郃。

领军能力对比

个人认为在领军能力方面当属张辽最优,“张辽威震逍遥津,江东小儿未敢啼”。据《三国志》记载:

“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

张辽镇守合肥时,曾以八百步卒退孙权十万雄兵,或许有些夸张,然屡次领军大败孙权,使得孙权北伐无望却是个不争的事实。值得一说的特别是当年孙权还差点被张辽生擒,张辽大败孙权一事震惊吴国,《三国志·吴书》中关于此事的列传记载更多达七篇。

后来在张辽病危之际,孙权再度派军攻打合肥,时有言:“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足见孙权对张辽的忌惮,而那次吴军的北伐也因张辽尚在而无功而返!

其次当属张飞,受演义影响,张飞在我们心中一直是一个勇猛无敌的形象存在,然历史上的张飞绝对堪称一个智勇双全之人。张飞的领军能力在取西川一战中最能看出,公元213年,刘备与刘璋决裂,继军师庞统死后,刘备命留守在荆州的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入川支援,时三人兵分三路扫荡西川,张飞领军平定了巴郡,巴西两郡,并义释了西川名将严颜,仅仅半年的时间不到,便来到了成都与刘备会合,从中足见张飞之智。

值得一说的便是张飞和张郃之间曾爆发过一场大战,据史料记载,张飞用计将张郃大军引到狭长的地带,使得张郃军前后难以救应,由此大败张郃。《三国志.张飞传》记载:

“飞率精卒万余人,从他道邀郃军交战,山道迮狭,前后不得相救,飞遂破郃。”

张郃虽说曾败于张飞手下,然胜败乃兵家常事,不能由此说明张郃的军事能力不行,自曹刘汉中大战后,张郃逐渐成为了曹魏的柱国之臣。

公元220年,张郃于江陵大败吴军,公元228年,张郃于街亭大败蜀将马谡,使得诸葛亮首次北伐无功而返。曹魏名臣陈群曾评价张郃:“郃诚良将,国所依也。”

功绩对比

张辽最大的功绩莫过于镇守合肥成功抵御了孙吴的北进。再有便是曾随曹操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如与关羽同解白马围,降昌豨,攻袁尚,平辽东柳毅、淮南梅成、陈兰等等。

张飞早年追随刘备,一路走来也是战功赫赫,当阳长阪桥前退曹军,镇守南郡,定取西川平两巴,义释严颜,宕渠败张郃,此皆张飞功绩。

张郃的功绩也不少,随曹操征乌桓,降张鲁,破马超,江陵破吴,街亭败马谡,抵御诸葛北伐直至战死沙场。

武艺对比

武艺方面张辽与张郃不相上下,然张飞确实是高于二人一筹的,演义将张飞描述成万人敌的形象是有历史依据的,曹魏名臣程昱,郭嘉,刘晔皆曾有言张飞乃“万人敌”,勇冠三军。东吴名臣周瑜亦曾言:“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张飞之勇,当世少有。

综上所述,故个人认为张辽胜于张飞,张飞略胜张郃!

“品历史人文,悟真理人生。”专注历史文化的探索,我是灵魂的感触!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哦!


灵魂的感触


张辽、张郃、张飞是三国三个姓张的猛将,一个比一个厉害,都是三国时期的王者。有人认为张飞是最厉害的,还有人认为张辽是最厉害的,比张飞还厉害。那么,这三位的综合实力怎么排名呢?个人认为张飞第一,张辽第二,张郃第三,下面从这三人的谋略、武功分析如下。

论谋略:张飞远超张辽、张郃

张飞曾在长坂坡大显神威,他以二十余骑兵,埋伏在树林中,来回不听奔跑,扬起灰尘,给曹军制造疑点。张飞独自一人我,在长坂坡上大喊三声“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与我决一死战”。这吼声,配合二十余骑的伏兵,还真把曹操及那么多曹军给吓唬住了。

张飞还在入川途中,用真假张飞之计,骗过严颜,将其活捉,最后还“义释”。张飞并不是人们眼里的莽汉,他知道不能杀了德高望重的严颜,才放了严颜,收服了严颜,顺利到达目的地,比拥有赵云的诸葛亮还快。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张飞曰:“于路关隘四十五处,皆出老将严颜之功,因此于路并不曾费分毫之力。”遂把义释严颜之事,从头说了一遍,引严颜见玄德。

岩渠之战中,张飞利用自己喜爱喝酒的毛病,成功骗过张郃,将其诱骗到出大营,获得大胜。这次胜利,全程都是张飞一个人指挥的,没有军师诸葛亮及刘备的干扰。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说明张飞真的是有勇有谋,在面对敌人乌龟战法,他能想到合适的策略,成功战胜敌人。

以上三次胜利,都有张飞的高超谋略。张飞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大将,不是有勇无谋的“吕布”。

论武功,张飞也是远超张辽和张郃

张飞曾三次越级挑战吕布,第一次是在虎牢关前,张飞救下公孙瓒,和吕布战在一起这一战,即使没有关羽和刘备的加入,张飞也能和吕布打个差不多。即使张飞落败,也在百合开外了。这在当时,张飞创造了和吕布对战的记录,大部分和吕布对战,不出数回合能,就身首异处了。

而张飞越战越勇,尤其是最后一次对战,张飞竟然把吕布给吓跑了。别看某某几合秒杀某某,那是他们没遇到真正的高手。如果他们遇到真正的高手,他们立刻会原形毕露,成为手下败将。只有张飞和真正的高手吕布单挑过,还活了下来。

根据以上描述,可知张飞第一,张辽第二,张郃第三。

第一,张飞

比谋略、比武功,张飞都远远超过张辽及张郃。在三国中,张飞是姓张的武将中,最厉害的了。

第二,张辽

张辽虽然有八百勇士破十万孙权的记录,也是不同凡响。而张飞更加恐怖,他是以二十余骑退数万曹军骑兵。这说明张飞因此,张飞比张辽略胜一筹。张辽在五子良将之中排第一,而张郃排第四,这说明张辽无论是谋略,还是武功,都超过张郃。

第三,张郃

至于张郃,他不但是“五子良将”之中的倒数第二位,还是张飞的手下败将。在岩渠之战中,张郃中了张飞的诱敌之计,大败而归。他还差点被曹洪军法处置了。

总结:张飞、张辽、张郃三位姓张的高级将领,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虽然张辽是曹魏“五子良将”的第一名,可是他和张飞相比,那就是大巫见小巫了。而张郃,那就是张飞的一个手下败将,不值一提。因此,张飞第一毫无疑问,第二张辽名副其实,张郃只能屈居第三。


魁哥说历史


张辽、张郃、张飞谁更强 需要用武力、谋略、名望、官职升迁、国君待遇等方面去分析

先来看三人的名战(武力):

张辽名战有四:

1、张辽和夏侯渊攻打东海昌豨,在自己粮尽要回下,假传曹操命令,独自一人进入东海昌豨家里招降。这就是张辽的胆量——围城攻打别人,竟然敢独自一个人进城招降!

虽然曹操事后承认了张辽,但还是责备张辽过于胆大、采用的不是大将的方法:

“太祖遣豨还,责辽曰:"此非大将法也。"”

2、张辽和曹纯、张郃作为骑兵先锋,大破乌桓骑兵,斩杀单于蹋顿;

3、天柱山之战,狭路相逢勇者胜。面对天柱山长达20多里的险隘山路,张辽说:“此所谓一与一,勇者得前耳。”,荡平匪患;

4、合肥大战孙权,二进二出,挫折10万东吴军锐气。

张郃名战有四:

1、柳城之战,张郃表现比张辽好,因此战战功,张郃被封平狄将军;

2、汉中之战,刘备用一万精锐攻打张郃不成功,只能放火烧;

3、临急受命,在刘备击杀夏侯渊不利情况下,张郃被推为军主,刘备竟然不能趁机夺取汉中,和刘备对峙到曹操来到;

4、街亭之战,击败马谡,一举破了诸葛亮北伐之功。

张飞名战有三:

1、长坂坡之战,张飞以20骑兵断后;

2、擒拿严颜;

3、巴西之战,以一万精锐袭击击退张郃。

从武力值而言,张辽第一、张郃第二,张飞第三。很多人估计会认为张飞第一,这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张飞没有张辽合肥之战800人冲进10万军队的作战记录,也没有张郃在柳城之战和乌桓骑兵奋战的苦战。张飞最出名的就是长坂坡喊了一句话,震慑对方——另外,桥已经断了,别人想要和张飞单挑,也过不去啊!

谋略

张辽的谋略表现:

1、和夏侯渊攻打昌豨时,观察入微:

“数日已来,每行诸围,豨辄属目视辽。又其射矢更稀,此必豨计犹豫,故不力战。”

每次围攻时,昌豨都看着我;而守军射箭一次比一次稀少。因此,张辽推断,昌豨并无坚守之心,有投降之意。事实也证明了张辽的推断。

2、在曹操刚刚夺下荆州时,张辽军有人谋反放火,士卒大为慌乱,张辽很镇静,下令:不是造反的人坐下不动。张辽率领亲兵几十个人以身示范,不一会就将造反的人捉拿处死。

虽然是简单的排除法,但需要非常的胆量和镇静。

3、逆向思维。天柱山之战,在众人眼中是兵少道险,难用深入,在张辽眼中是一与一,勇者得前。

4、概括法,直指核心。面对曹操叮嘱在孙权来攻的教书,张辽简单直白说出了曹操的用意:

“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击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

先挫败敌军锐气,然后坚守。

观察入微、排除法、逆向思维、概括法,这些是张辽在谋略方面表现出来的特征。在柳城之战前,张辽就提出了防备刘备劝刘表趁曹操不在、袭击许都夺走汉献帝导致曹操失去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

“今天子在许,公远北征,若刘表遣刘备袭许,据之以号令四方,公之势去矣”

只是曹操认定刘表不会采纳刘备的建议,才有柳城之战。

张郃的谋略表现:

1、劝袁绍派兵援助曹操所攻打的乌巢,但被拒绝;

2、汉中之战,夏侯渊死后,张郃节度众军,让本来占据优势的刘备无法占到便宜;

3、街亭之战,面对马谡分军合击的态势,张郃釜底抽薪,直接断了马谡军的水,一举改变形势;

4、屈指一算,计算出诸葛亮要退军,想要直接抄诸葛亮的后路,结果诸葛亮退军更快

张飞的谋略

张飞的谋略如果要算,只有巴西之战中以其他路以精锐伏击张郃。


小结:在谋略上,张辽第一,没法,表现太多;张郃第二,主要体现在临场变化强悍;张飞第三。

名望

这里说的名望,是《三国志》中的名望,并非《三国演义》中名望。

张辽:

在张辽镇守江都的情况下,孙权非常忌惮,下令约束各将军不得乱动:

“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

张郃:

刘备后悔只杀到夏侯渊而没有成功杀张郃:

“当得其魁,用此何为邪!”

诸葛亮北伐时,极为忌惮张郃:

“郃识变数,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自诸葛亮皆惮之。”

张飞:

“飞雄壮威猛,亚於关羽,魏谋臣程昱等咸称羽、飞万人之敌也。”

官职升迁

张辽:丁原时为从事;吕布时为骑都尉、鲁相(吕布占据徐州时);投降曹操时为中郎将、关内侯;后被封裨将军;在黎阳攻打袁谭、袁尚时,为中坚将军;击败袁谭后被封荡寇将军;跟随曹操平定荆州,被封都亭侯;天柱山之战,假节;合肥之战后,被封征东将军;曹丕未即位时,封前将军,并封兄长汎及一个儿子为列侯;后封都乡侯;曹丕即位后,封晋阳侯,后为起第舍,将当年跟随张辽合肥之战的士卒全部晋升为虎贲。

张郃:应募攻打黄巾军,为军司马;跟随袁绍时,为校尉,后因为在击破公孙瓒中战功多,被封宁国中郎将;投降曹操,封偏将军,都亭侯;柳城之战因功封平狄将军;在汉中时,封荡寇将军;因夏侯渊死后节度汉中众军有功,假节;曹丕即魏王位时,为左将军,都乡侯;曹丕即帝位,封鄚侯;魏明帝时,加特进;封征西车骑将军。

张飞:跟随曹操时,为中郎将;赤壁之战前,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新亭侯;刘备入蜀后为巴西太守;刘备称汉中王时,为右将军、假节;刘备称帝后,卫车骑将军、司隶校尉、西乡侯。

小结:张辽和张飞都曾被曹操任命为中郎将,原因在在于二人的勇。但张郃跟随曹操,比张辽晚,但升官速度一点不比张辽慢。刚投降时,张辽是关内侯,而张郃就直接都亭侯,张辽到了曹操平定荆州时才是都亭侯。因此张郃的升迁速度比张辽快一些。


君主待遇:

张辽:曹操亲自出迎征战归来的张辽,并和张辽乘同一辆车入城;在柳城之战中,曹操把自己军中标志麾给张辽替代自己下令。

张郃:

曹操将张郃比喻为韩信“太祖得郃甚喜,谓曰:"昔子胥不早寤,自使身危,岂若微子去殷、韩信归汉邪?"”

曹明帝亲自离开邺城到河南为张郃出征送行——可不是出门口送行,而是南下渡过黄河,走好久路的,并把护卫自己的武魏、虎贲派遣去护卫张郃。

张飞:别跟我比,皇帝是我兄弟!


综述

名战(武力),张辽第一、张郃第二、张飞第三;

谋略,张辽第一、张郃第二、张飞第三;

名望,张辽以勇让孙权忌惮,张郃以巧变让刘备、诸葛亮忌惮,二人各分秋色,张飞只被臣子称赞,排最末;

官职升迁,张郃最快,张辽第二,老资格的张飞不如年轻后进魏延,排最末;

国君待遇:张飞第一,张辽次之,张郃最末。

张辽,2个第一,2个第二,1个平分秋色,名列第一位;张郃,1个第一、2个第二,1个平分秋色,1个最末,名列第二位;张飞,1个第一,4个最末,名列第三。

当然,从《三国演义》而言,张飞是第一位的。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
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个人看法,在正史里这三个人比较,张辽排第一,张飞居其次,而张郃相比要弱一些,只能排第三。

首先说张郃,其实在三国时张郃也是一员名将,表现出色。张郃在袁绍和公孙瓒的战争中就多次建功。官渡之战时张郃又多次提出正确建议。在曹操手下后,张郃参加了平定河北、战马超、据刘备等多次战斗,也有不错的表现。而在魏国中期张郃表现更加抢眼,特别是街亭之战,张郃以轻骑闪击街亭,大破马谡,奠定了胜局。

不过张郃在宕渠之战被张飞杀的大败,本着有直接战绩取胜者的原则,张郃只能排在张飞之后。

张飞因为刘备开始实力有限,所以史书上记载的战绩不多,他和关羽一直以万人敌出名,可见也是一员勇将。当阳之战张飞率二十骑兵据水断桥,阻挡住了曹军的追兵。入川时张飞义释严颜,被称为有国士之风。而最重要的就是前面所说的宕渠之战,张飞大败名将张郃,而且杀了对方一个全军覆没,张郃只带了10几人逃跑。

张飞的缺点是“不恤小人,暴而无恩”,最终被人所暗算,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毛病。

张辽跟随曹操之后也是屡建战功,从一个中郎将一直做到了前将军,特别是合肥一战,张辽以七千人守城,孙权率吕蒙、蒋钦、凌统、甘宁、陈武、宋谦、徐盛、潘璋等东吴大将和十万大军围攻合肥。张辽决定主动出击挫伤吴军锐气,于是率八百骑兵主动出击,大破吴军。此后张辽长期镇守合肥,东吴大军不敢轻犯,以一将敌一国,即使考虑吴军陆战能力脚朝,张辽这个表现也是非常出色的。

而且在正史里张辽基本保持了全胜的战绩,可以说没有明显的缺点。

三人相比,张辽保持了全胜的战绩,在陈寿的《三国志》里排名就高于张郃,又和张飞一起入选武庙六十四将,张飞有直接击败张郃的记录,所以张郃第一个出局。张辽和张飞相比张辽以少胜多,张飞则是一举击败名将,应该说各有所长,不过考虑张飞最后被人所杀,缺点比较明显,所以张辽排名靠前一些。


不沉的经远


张飞、张辽、张郃都三国名将,也都姓张,到底哪个张更胜一筹?我认为可以引入三个标准:

一、战绩。张辽战功更显赫,他在白狼山之战中,以少胜少,击溃乌桓二十万军队,斩杀单于蹋顿。在逍遥津之战,以少胜多大败孙权大军,险些俘虏孙权。张飞在赤壁之战后,夺取地盘以及入川,争夺汉中过程都立了功劳,与张辽相比还是有所不如。张郃战功不少,但质量不高,且最后战死有很大影响。

二、彼此对战胜负。张飞曾胜过张郃,张辽与二人未对过阵。

三、从古人的评价看。张辽和张飞都入选了唐六十四将庙和宋七十二将庙,张郃没能入选。

另外从对他们的使用看,张辽和张飞都独挡一面,张郃却很少有这样的机会。

综合而论,张辽更厉害一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