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古代的大名府和现在的大名县有多少了解?

大名府店小二


一、大名府:或称北京大名府,旧址在今河北省大名县的东南部。古代大名府的地理位置:距京师(北京)西南方向560公里。面积东西60公里,南北180公里。东至山东东昌府冠县界20公里,西至河南彰德府临漳县界40公里,南至河南开封府仪封县140公里,北至东昌府馆陶县界25公里。

大名府位于冀鲁豫三省交界处,是三省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地带,属黄河冲击平原,境内有漳河、卫河、马夹河横贯全境,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资源丰富。

大名府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历史上曾为府、路、道、郡治所在地。唐德宗建中3年(公元782)改称大名府。北宋时期,做过宋朝陪都。

大名府境内有:五礼记碑、狄仁杰祠堂碑、马文操神道碑、朱熹写经碑、万堤古墓群等省级保护文物和宋代大名府遗址、直隶七师校址等。

大名府的名人:王莽(西汉权臣)、卢俊义(水浒2号人物)、郭震(唐朝将领)、柳开(北宋散文家)、潘美(北宋初名将)、刘世安(北宋官吏)。

二、大名县:隶属河北省邯郸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东与山东冠县、莘县毗邻,南与河南省乐县相连,西与魏县交界,北与馆陶县接壤。现在的大名县,是历史上大名、元城两县的疆域。

大名县辖20个乡镇,651个行政村,人口86万人。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节性气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近几年,经济发展较快。2019年5月5日,河北省正式批准大名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大名县的景点:五鹿公园、大名博物馆、明清大名府城、宠爱之母大教堂、石刻博物馆、兴化寺、唐宋大名府故城、千亩森林生态园、丽君小镇一一邓台村。

台湾著名歌星邓丽君的故乡就在大名县。


用户516394521812共赢


作为邯郸人,对大名还是知道的,一提到大名脑海里想到的是火车站出站口,黑车司机揽客高喊的口号:大名大名,武安武安,魏县魏县。

大名县,隶属于河北省邯郸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总面积为1052.98平方公里,总人口94.5万。大名县境内有邓丽君筠馆,山陕会馆,马陵道等景点。当然大名也少不了很多特色小吃,最为突出的是大名五百居,起源于道光元年。成品色泽纯正,肠条饱满,粗细均匀,肥瘦适宜,香味醇厚,甜咸兼具,软滑利口,食之不腻,且耐久存。

还有大名小磨香油,以芝麻为原料,用石质小磨和独特的传统技艺加工而成,历史悠久、绿色环保,色泽枣红、晶莹透亮,以醇厚柔和、浓郁持久、品味纯正。

除此之外还有烧鸡等一些列特色小吃和当地种植的农作物。

说道大名府,知道的人不多,作为北宋都城的遗址并没有得到推广,大名府位于大名县的东南部。在历史上曾为府、路、州、道、郡治所在地。大名府春秋时代属卫国,名“五鹿”,是历史上著名的“五鹿城”。

大名府战国时期属魏国;秦朝为东郡;汉朝为冀州魏郡;三国魏阳平郡;北周魏州;唐为天雄军治,唐德宗建中3年(公元782)改称大名府。五代唐曰兴唐府,后晋曰广晋府,又为天雄军,后汉改为大名府,后周因之,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建陪都,史称“北京”,是宋朝的陪都,当时大名府人口达百余万,《水浒》里多次提到它,后来被淹没。

<strong>

因地处黄漳溢域,特有的地理位置,让宋明两代故城毁于洪泛,历经9朝1042年的文明被埋入泥土。省内外文物考古专家和国家大运河申遗专家组断言:这是一座可震惊世界的埋在地下的巨大文物文化宝库,也是600年繁华和战火相伴的宋王朝唯一存世的古都城。特别是它由运河而兴而盛的历史,位居东西南北大运河枢纽并把大运河历史推延到春秋战国时代的价值,在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东儿琅珰


历史上的大名府,发祥于大运河的兴起,并接替邺城逐渐成为黄河以北最重要的城镇之一。

唐朝末年,兴盛时期的大名府,城方80里,大约城区100平方公里,比今天的邯郸市建城区小不了多少,在1000年前,这样的城市规模已经超级大都市了。

北宋仁宗朝时期,北方的契丹强大起来,不断南侵,威胁着京都开封的安全,为了展示大宋朝抵御契丹的决心,将大名府提升为陪都,既北京大名府。当时的大名府,既有外城,也有宫城,城高地险,堑阔濠深”;“鼓楼雄壮”,“人物繁华”;“千百处舞榭歌台,数万座琳宫梵宇”;“千员猛将统层城,百万黎民居上国”,应当说一点也不夸张。

直到明朝建文帝年间,一场大洪水淹没了府城,也结束了大名府辉煌千年的雄壮历史,其后,另选地址重建了府城,然而新城与原来的府城规模已不可同日而语,不过依然以一个省城的规模存在了将近500年。

今天的大名府只是邯郸下辖的一个普通县城,因为,随着历史的沧海桑田,大运河这条国家命脉早已被京广铁路取代,导致商业繁荣一去不返,同时,京九铁路穿过东面的山东,属于两边都够不着的境地,失去了交通的优势,也导致其地位一蹶不振。

总之,大名府由唐朝开始逐步衰落,唐朝末期城方80里,北宋年间城方48里,北宋陪都,元明以后基本还是一个省城的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就只是一个普通的县城了。


子和鱼


首先从地理位置上一直是有变化的,这与我国历史上朝代的更替有关系。

可能很多人对大名府的了解来自于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里面有不少关于大名府的事,而且梁山好汉之一的卢俊义老家就是大名府的。 历史上的大名府在今天大名县东南一带,也称北京大名府,其实今天的大名县历史上也是一座府城,而是明朝大名府。

在春秋时代属卫国,名五鹿,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五鹿城”。直到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大名这个词才用在自春秋毕万封于魏,事后,经过一千四百四十三年,到了唐德宗建中三年,即782年的时候,驻在魏州(今大名县城东北五至二十五里处即魏州治旧址)的魏博节度使田悦与芦龙军节度使十滔、恒州团练使王武俊结盟抗唐命,各自称王,田悦自称魏王,为取吉兆,把魏州之“魏”改为“大名”,把魏州的“州”改为“府”。于是“魏州”之名就改为“大名府”了。这是“大名府”名的第一声,“大名府”名就开始于此。大名县原来是,唐是元城、贵乡两个县。
大名县”名开始于五代后汉。唐朝魏博节度使田悦僭改魏州为大名府,唐朝中央是不承认的,仍名魏州。923年李存瑁即帝于魏州,国号唐(史称后唐),年号同光。,为取吉兆,将魏州改为兴唐府,把元城县改为兴唐县,贵乡县改为广晋县;至后晋,又把兴唐府改为广晋府,广晋县未变,把兴唐县复改为元城;至后汉乾佑元年即公元九四八年,认为“汉”已代“晋”,府名县名再叫广晋是不适宜的了,于是追缘唐朝日悦魏州改名之意,将广晋府改为“大名府”,广晋县改为“大名县”,元城县名未变。《资治通鉴》后汉纪三中载:“乾佑元年—….改广晋(其中有府、有县)为大名府(其中有大名县)。”这是以“大名”命县名的第一声。是“大名县”名的开始。至此,有了大名府,也有了大名县。

现在的大名县已发展成一个具有标志性的旅游景点。境内有五礼记碑、狄仁杰祠堂碑、马文操神道碑、朱熹写经碑、万堤古墓群等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和宋代大名府遗址、直隶七师校址等等。
从古至今这里也出过不少名人,有唐朝将领、宰相、诗人郭震,北宋散文家柳开,还有后人一直怀疑的“穿越”人物王莽,影响了几代人的甜歌皇后邓丽君也是大名的。


历史错过的昨天


大名府宋代时为陪都(北京)一部水浒传半部大名史。卢俊义首屈一指,宋文化底蕴深厚,有宋城墙!现代名人颇多:邓丽君、邓鸣贺,书法家李守诚、王乐同,著名作家赵明宇专注小小说创作,以大名县旧称元城为基线,创作出1200多篇元城系列小小说。文化大名,大名鼎鼎!!


红尘文化


我是邯郸武安人,距离大名不远也不算近。大名在邯郸来说经济相对落后,去年去了一趟,总体感觉还不错。历史记载北宋时期称之为北京,可见其繁华和军政重要性。出了人人都知道的玉麒麟卢俊义,天下第一!县志记载其真名叫卢进义,确有其人。大名近几年发展只能说一般,但是大名出能人,风水好。我的一位朋友小磊就是大名的。小磊即将结婚,提前祝贺他,也祝大名越来越好!


清散居士


小磨香油


名府农家小磨香油


只知道是卢俊义家😁


庸人自扰198011056


宋代大名府是陪都,现在的大名县是国家级贫困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