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對於別人來說的一點小事,就能把我弄崩潰?

esd2012


這個得分情況,我覺得主要還是看個人的心裡承受能力吧。比如我有個好朋友,因為種種原因她拆錯了鄰居家的一個快遞,其實也就只是把最外面的包裝紙殼拆了,結果她媽媽就劈頭蓋臉的把她狠狠的說了一通,她當時覺得特別無語,不就是一個快遞嗎,我又不是故意的,再說了裡面的包裝也沒弄,無非就用透明膠粘起來就好了,跟鄰居說說也沒事的,結果她媽媽就各種說她,本身很小的一件事,結果在她媽媽那裡就是天大的事,真的不可同日而語。由此引發的感悟就是,不管處對象還是做什麼,一定得找一個三觀相同的人,否則相處起來特別累!


北漂楊二妹


不要輕易嘲笑一個情緒崩潰的人。


為什麼同樣一件小事,別人可以淡定、優雅的面如平湖,而你卻崩潰不已。


和老公開車出門,一路紅燈,老公淡定得聽著音樂,而你在旁邊咕嚕不停;菜裡有一根頭髮,閨蜜不緊不慢地叫來服務員,而你憤怒不已;兒子期末考試排名下降,爸爸無所謂,而你怒火中燒;閨蜜失戀感覺只是掉了一顆牙齒,而那一年你卻覺得世界都要崩塌……


其實,細究起來,也許有以下幾個原因。

01 成年人的崩潰看似猝不及防 ,其實蓄謀已久


村上春樹說過:你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

所以作為一個成年人,我們總習慣去隱忍,隱忍所有的傷心,孤獨… ,其實內心早已激流暗湧。

但卻往往被最後一件小事,一根稻草壓垮了駱駝,讓我們情緒崩潰的猝不及防、不可思議。

菜裡有一根頭髮,閨蜜能不緊不慢地叫來服務員,而你憤怒不已,往往是因為作為社畜的你,最近一直加班寫的報告被領導無情地打回了N稿,今天你真的好想好好吃頓飯;

正如去年新聞那個逆行的小夥子被交警攔下,然後就崩潰大哭, 只是因為他太累了,一邊是996,領導的加班CALL,一邊是女朋友叫他送鑰匙……

為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崩潰,初想覺得不可思議,但何嘗又不是蓄謀已久呢。


02 每個人的世界不同,悲歡有時不能相通

正如佛說:一沙一世界。

每個人的世界不同, 悲歡有時候不能相通。

別人眼中的小事,芝麻,往往就是你生活中的西瓜,是重要的事。
別人眼中的大事,西瓜,往往就是你的芝麻和小事。

再看去年報道的一個新聞,:

南昌地鐵一號線上,一位年輕媽媽大聲打罵自己的孩子,原因是孩子把一張5元的地鐵票弄丟了。

如此小的事情,至於如此崩潰嗎?但是事後,她解釋道:和丈夫分居的她,自己一個人一個月才900,有時候900都賺不到,還要養自己生病的媽媽。

真的是“你沒窮過,你不懂”!


03 情緒管理能力不同

當然最重要的情緒管理能力不同。

情緒管理,最早由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Daniel Goleman)提出,是一種研究個體和群體對自身情緒和他人情緒的認識及控制,從而使個體和群體保持良好的狀態的方法。

情緒管理能力不同,導致在面對事情時的態度不同。

情緒管理能力強的人,能控制好自己的人生,能做出理性的決策;

作為一個媽媽,情緒管理甚至關乎到家庭的幸福,是家庭的晴雨表;

情緒管理能力強,也是最好的養生之道.

……

以至於作家蔣方舟曾說過: 一個成熟女人的標準是之一就是情緒穩定。

04 提升情緒管理能力的核心方法

雖然說情緒崩潰有時候時蓄謀已久,但我們依然有科學的方法提升情緒管理能力,讓自己做到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 。

1、核心心法--ABC原則

情緒管理 ,是藝術,也是技術 ,最核心的心法就是ABC原則。

情緒ABC原則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埃利斯創建的。

就是認為激發事件A(activating event )只是引發情緒和行為後果C(consequence )的間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則是個體對激發事件A的認知和評價而產生的信念B(belief) 。

說白了,就是我們的情緒(C)不是因為事情(A)造成的,而是我們對事情的評價(B)造成的。不同的評價B1,B2 ……會造成不同的情緒,就像我們常常說的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

用這樣的方法分析, 你會發現很多事情不值得憤怒、憂傷、崩潰……

比如當一路紅燈的時候,就多看看窗外的風景吧。

當菜裡出現不明添加物的時候,你的不打卡餐廳名錄只是多了一家而已。

2、12秒法則

美國情緒管理專家羅納德博士曾經說過,研究表明,情緒失控如暴風雨般的憤怒,持續時間往往不超過12秒鐘,那時候的智商和理性都為零,爆發時摧毀一切但過後卻風平浪靜。

也就是說控制好這12秒,就能排解負面情緒。

所以讓情緒上來時,讓自己暫停下,比如深呼吸,讓整個世界停下來。

反正用了這兩個法則後,我感覺自己心變大了,甚至說變智慧了。


人生有點難,但換個角度去看看。



清茶醉了| 體胖多跑步,人醜多讀書踐行者


清茶醉了


這件事非常正常,我們來看看產生這種現象背後的原因:

(1)自身經歷不同

我們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有很多不同的經歷,會遇到不同的人或物,我們的原生家庭教養方式,父母的性格,成長過程中認識的朋友,所學的知識,從事的工作等每一個事物都會或多或少的有所差異,而這些不同事物地影響力累在一起會使得我們每個人之間思想和行為會有很大的不同。

比如,我們從小到大都被灌輸助人為樂的心理,這個時候如果我們傷害到別人我們就會很自責,反而身邊有個同事也做了類似傷害別人的事,但是他的腦海裡沒有助人為樂這個概念,他就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

同樣,可能我比較擅長照顧小孩,我覺得你很知道怎麼教育引導小孩,而照顧孩子對別人來說則是一件頭疼無比的事。

(2)自身性格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有的人比較外向,比較樂觀,有的人比較內斂,比較沉悶,有的人可能大大咧咧的,比較開朗,有的人則可能天生容易產生一些抑鬱情緒。面對同樣一件重要的事,不同的人可能會產生不同的情緒。

面對自己在工作上的失敗,有的人可能看的比較開,一笑了之,覺得人生難免會有失敗,無所謂,接下來做好就行了,還有的是機會;有的人則長期活在對自己失敗的內疚和自責中,會覺得自己這麼簡單的事都沒有做好,以後遇到更困難的事怎麼辦。

當然,這世界上有我欣賞的性格,也會有別人欣賞欣賞我的性格,別人可能覺得我敢於表達自己的感受,是個真性情的人。

(3)接受信息的片面

有時候我們往往會看到一個人光鮮亮麗的一面,這很常見,畢竟我們眼睛看到的很可能是我們想看到的或者是別人想讓我們看到的。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衷,只不過我們沒有看見罷了。

我們可能看到同樣被身邊的小人算計,同事則看起來沒什麼情緒反應,而自己遇到同樣的情況會憤怒的不行,我們可能會非常羨慕這個同事,認為他的境界太高了,實際上同事也可能會咽不下這口氣,在你看不到的地方以某種方式發洩出來了。

做好自己就行了,別人面對事情的反應不一定就是對的,不要用別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不過在做好自己的同時,也可以適當學習別人的為人處世之道。


歐文亞隆小迷弟


首先,不管是什麼事情,都要先有一個正確的心態去面對它。要知道,人無完人,並不是誰都可以將每件事處理得非常好的。如果你發現別人做的好,你做的不好的時候,那這時候就證明三個問題,第一,他剛好擅長這個領域的問題,所以處理的好。第二,你剛好不擅長。第三,你還需要更多的學習和積累才能達到。所以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任何人都不比任何人差。只是時間和學習的點不到罷了。加油!


楊梅不酸有點甜


因為你不是別人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

每種情緒都有存在的必要

不要壓抑自己

你獨一無二

崩潰就崩潰嘛 第二天起來又是一天好漢

沒什麼的,加油!



喜喜在這吖


這個總的來說還是心裡不成熟,或者說缺乏安全感吧

其實有些事在旁觀者看來真的是小事,可是這件小事可能之前給你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困擾,或者說給你的心理造成了壓力,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你會奔潰

還有一種情況是,可能某一階段,你諸事不順,心理承受能力已經到了極限,這時,一件小事有時候就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對於這種情況,我覺得還是要讓自己再遇到的一件件事情中成長起來,心理逐漸變得強大起來,以後再面對類似的事情時,就會淡定很多




愛子瞻的大圓子


為什麼對於別人來說都是小事,到了我這裡就是讓我心煩?

你這是屬於你自己的修養不高,你的認知不夠高,所以應對有些事情束手無策。當你的能力和你的技能達到了一定的高度,你的認知和你的知識到了一定的程度,你會發現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特別簡單,因為只要你有耐心,其實任何事情都不難。有一句老話說的好,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有心去做一件事情,其實很簡單。

足夠的自信,足夠的修養,健康的心理,正確的觀念,這會讓你成為一個強大且能力成長。這就是心理的成長。



90chen宗定直觀視界


因為這事肯定和我有關,且戳到了我的痛點


文旅內蒙古


認知不同,感覺不同,隨著年齡經歷有些人跳出原來境界。從而達到寵辱不驚,閒看花開花落。這這需要時間經歷和自我認知,而現在的你估計還沒到達所以感覺別人來說小事而自我崩潰。其實有些事情不需要太在乎他人目光。人活著是為了自己,沒必要在意他人言論。如果用這樣思維估計你過的會輕鬆些。


仗劍走九洲


為什麼對於別人來說的一點小事,就能把我弄崩潰?主要原因是你內心沒有學到好的知識和本領,內心空虛內心不夠強大。一個博學識廣的人,於事都是胸有成竹的人,望你在社會歷練中,做什麼事都細心認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