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一座國家級、五萬床位以上的疫情防控巨型醫院是否可行?

大雪如濤風如刀


日常維護怎麼辦 上一次非典可是17年前

5w個床位 17年日常維護 是個天文數字

洗洗睡吧 憨憨


飛羽


根本不可行。我們要做的不是建立大醫院,而是考慮如何用好存量空間。

五萬床位的醫院,是一個什麼概念?這個體量無疑是一個超級巨無霸,不管從基礎設施的硬件配套服務還是醫療技術團隊的配備,匹配起來幾乎是不可能的,沒有哪一個地區或城市能夠承載如此大體量的醫院。

號稱全球最大醫院的鄭州一附院,每天的門診量突破2萬人次,在國內任何醫院都比不了,醫療技術人員近萬人,全院系統的所有職工一萬二千多人,而如此龐大的醫院,其床位也不過才7500左右,連一萬都達不到,那麼我們可以想象一下,一座床位五萬張的醫院,將是何等規模,維持這樣一座醫院運行,要配備多少醫療技術人員啊。

另外,建一個超級規模的醫院,還會影響醫療資源配置的平衡,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在某地建設這樣一座醫院,那麼無疑會對周邊城市的醫療資源形成巨大的虹吸作用,好的醫療人材、好的醫療資源等,都會被這座醫院抽空,對於其它醫院,尤其是偏遠地區的醫院是種傷害。

理想的醫院,並非是越大越好,它最關鍵的還是技術,這才是核心生產力。醫院本質上就是服務性質的,它在救治病人的同時,還要體現便民性,把醫院分散設立,就是為了更好的服務百姓,可以滿足百姓就近醫療的要求,如果百姓一個普普通通的病都要跑數百公里,那還有什麼使得可言。




元芳有看法


我覺得可以設計、建造全封閉的列車🚄醫院,每個車廂可以設計成不同的醫療功能,醫療設備儲存車廂、就診車廂、化驗車廂、醫療檢查車廂、病床車廂等,根據不同的需求自由搭配。對於武漢疫情我們可以直接組合成一列醫療火車,12節(1節醫療設備車廂+2節醫療就診車廂+1節醫療化驗車廂+1節醫療檢查車廂+7節醫療病床車廂),每節醫療病床車廂設計成上下二層,安排20多個病床。一列醫療火車就能收治150名病人。這樣一來1.可以為全國性的疫情第一時間提供醫療支援;2.可以為地震等大型自然災害提供就近的醫療服務;3.可以在戰時為軍人提供醫療救助;4.可以為靠近鐵道得偏遠地區提供醫療保障;5.可以作為病人的轉移列車🚄,能第一時間將病人轉移到其他城市。如果我們現在有這種醫療火車,先送一整列醫療用品到武漢,再派一列醫療列車去武漢直接參與病人救治,如果人數過多還能依靠火車轉移到其他城市。


jigang008


我覺得國家要從戰略層面考慮;如現有的七大軍區;每個軍區專門建立一個防疫醫院,每個醫院建立1萬個左右床位,醫院專門建立在一些比較偏遠的山區,遠離人口密集區,建立並配套好相關設施,平時做好物質儲備,少量人進行維護,一旦緊急疫情發生,做好防護措施情況下,病患通過飛機等工具集中送達醫院,集中治療隔離,同時醫生可以全國馳援,這樣避免臨時建醫院,而各項物質人員也不足的矛盾,能夠很好的將疫情控制在萌芽階段;覺得是好方法的歡迎評論,支持!

我國現在設有七個大軍區:

1、北京軍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內蒙古、山西

2、瀋陽軍區、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

3、濟南軍區、包括:山東、河南

4、南京軍區、包括: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

5、廣州軍區、包括:湖南、湖北、廣東、廣西、海南

6、成都軍區、包括:重慶、四川、雲南、貴州、西藏

7、蘭州軍區。包括:陝西、甘肅、寧夏、新疆、青海


醫療人士


其實1000萬床位都可以,就武漢市來說,就有150萬大學生,全國有2000多萬大學生,每個省都有50—100萬的大學學生宿舍,就直接把大學要換成宿舍醫院兩用,平時沒有國家級疫情就純宿舍,如果每個省有特大疫情就啟用戰備學生宿舍,都有這是國家就要把大學生宿舍現有功能改一下,按照醫用和商用功能結合 在現有基礎上,相對省錢省力!當然是可行的!這也是我做策劃幾年來的夢想!


羅非魚這樣跳龍門的


這個方案肯定是行不通,而且沒有那個必要。

我開始設想一下,健一些方艙式的病房,可移動的可以當個貨車拉走,也可以集中在火車上。這些方程集中在全國比幾個比較級重要的交通要道,比如瀋陽鄭州武漢,或者長沙等等。遇到有緊急情況,可以在一天之內到達任何一個省會城市。或者比較大的一二線城市。

但是想了一下,平時用不著,還是有些浪費,如果能平時也把它利用上,見一些例如移動醫院似的東西,或者是平時出租給某些醫院。那樣會節省很大的一部分資金。

但還有他的缺點就是平時很佔地方需要維護等等,還是顯得有些浪費。

後來看了一下網友們的說法,覺得徵用一些比較大的條件,合適的賓館是最可行的方案。

因為他們有些設施都符合醫院的條件,比如床。被褥等等,衛生間上下水等。只要把一些相應的醫用設備搬進去就可以用了。

這裡首先要說明一下,必須是租用式的徵用,要給他們相應的一些補償。我相信,這樣的情況下大部分賓館都是同意的。當然要把損失減少到最小。比如被褥等東西都是損耗性的,以後就不能再用了。可能也會把牆面汙染,以後會需要重新裝修。這些費用都應該考慮到裡面去。

細算一下還是會節省很多資金,特別是不會浪費。說的明白一點,有許多錢還是讓國人自己賺了,總比浪費了要好得多。


夕陽無限好3439


首先說提出這樣的問題,只能說您是外行,超脫現實了。

您知道一個5萬張床的醫院,代表著什麼意思嗎?

按人員配備來說,醫護技後勤等至少是15-20萬的配備。

佔地面積方面能容納5萬張床的面積就不好算了,河南鄭州的醫院是國內(也有說是亞洲)最大的綜合醫院,也只有1萬張床。您可以去看看

所以說,想法可以有,現實不允許啊!


精神心理在線


建造50000張床位的超大醫院可行,但是需要城市能力的強化和時空調整。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1.體育場和醫院配合。體育場規模收納10000人,在其附近配套醫院設備和醫護人員3000~5000人。體育場附近的小區賓館超市飯店菜市場學校車站等配合物資和人員流動。

2.農業大棚和醫院配合。郊區建設大棚生產蔬菜,可以臨時徵用改造並鋪設床位,這要看規模,預計最大可以收納10000到15000人,但是醫院設備和人員以及後勤配套有侷限,準備時間有點長,後續困難也很多。

3.政府建設的連片公租房和醫院配合。預計最大可以收納10000人以上,其配套完善應付自如,人員定向控制預防診治以及生活物資儲備有保障,醫護人員也有時間做準備和輪休。同樣一些小區也可以參考作為後備以進一步擴容。

4.公園與醫院配合。城市公園有很多,但是前期準備時間長,各方力量介入需要準備。預計最大可以收納15000到20000人,從空間上講的確可行。

5.像武漢火神山雷神山一樣開闢新醫院。最大5000人,事前事中事後都很費錢費力費時。

6.城市車站,汽車站火車站地鐵站等協調騰出空間,就地處置,預計最大10000人以上,城市不同,不一而論。各方力量可以利用交通便利迅速介入。

7.學校賓館文化館等中小型公共空間合計可以騰空10000人以上的空間加以利用,但是容易分散醫護力量。空間利用有一定弊端,需要慎重考慮。

以上空間充分利用可以容納70000多人,當然具體城市具體對待。需要關注的是城市空間的拓展,能力的展現,人員的部署,資源的調配,預案的儲備等等吧,的確是費錢費時費力的,也考驗管理者的智慧和能力。相信他們吧,不然還能怎麼辦呢?

加油!武漢!


大懶蟲1984


突發災難是誰也預測不到的,這次疫情的爆發太突然,現有的醫療設施無法滿足災情的需要,導致前期太多的患者無法入院治療,延誤了最佳時機。如果有應急預案,情況就會好多了,單純的建幾萬個床位是盲目的,各地特別是每個城市(不論大小)應有對付突發災難的應急預案,根據常住人口的數量而設計,預備好場地和應急起動所需的主要醫療設備,保障在突發事件時能儘快起動功能,比如各地方的體育運動場所都佔了很大的地方,可把它集中建在一塊,應急時徵用,場所設計和建設時應把應急事件考慮進去。有了場地和床位等硬件設施,其它設備和人員需全省或國家的統一調備。問題應會快速解決。


峽谷泉


看來題主的這個問題是被這次疫情“逼”出來的。應該說,你的這個想法是很大膽的,也是有創意的。但是,建設這麼超大型的醫院是根本不可能的。為什麼這樣說呢?

第一、就是這麼多的病人在一起無法就診、無法護理。你想想,5萬張床位的醫院就意味著有可能滿負荷的接診5萬個病人。如果按1名醫生另加1名護士管理5名病人,那麼,這個醫院光醫生和護士就需要1萬名。因此,要實現這麼多病人的就診和護理是很難很難的,甚至是無法做到的。

第二、就是這麼多有“人傳人”的病人在一起,對病人本身和醫護人員的防護和安全都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你想想,這5萬名身體裡有傳染病毒的人在一所醫院就診、住院,會產生多少可能釋放傳播的病毒,這不僅對病人治癒沒有任何好處,而且對醫護人員的生命健康和安全也會構成嚴重的威脅。

第三、就是這麼一所“超級巨無霸”的醫院,在醫療物資和所有人員的生活保障上存在著巨大的壓力和困難。目前,全世界最大的醫院設立的床位只有5000張,這所醫院就是我國河南省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這所醫院致所以能成為全球最大的醫院,主要是河南省的人口基數大,而且主要集中在省會鄭州市周邊。即使就是一所5000張床位的醫院,在醫療物資和醫護人員、病人等生活設施配套及保障上已經是極限了。所以,如果建設一所比目前全球最大醫院還要大10倍的醫院,幾乎是難以解決醫療物資的統配和所有人員的生活保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