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遺產:坦桑尼亞:塞倫蓋蒂國家公園


世界遺產:坦桑尼亞:塞倫蓋蒂國家公園

塞倫蓋蒂國家公園

塞倫蓋蒂國家公園位於坦桑尼亞共和國北部的馬臘、阿魯沙、席尼昂加三省境內廣闊的塞倫蓋蒂草原。這裡生活著數以百萬計的斑紋角馬、羚羊、斑馬等食草類動物和它們的天敵。1981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公園佔地147.63萬公頃,東鄰已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恩戈羅恩戈羅自然保護區,北鄰肯尼亞馬塞馬拉自然保護區,南與馬斯瓦狩獵區相接。公園是一個巨大的、名副其實的草原生態系統,也是當今世界上數量最大、品種最多的動物群棲息地和更新世生態系統的最後遺蹟。

坦桑尼亞地質上屬前寒武紀結晶岩組成的非洲古陸的一部分,以後的地殼上升和斷裂活動形成以階梯狀高原為主的地形特徵。地勢西高東低,東部是海拔200米以下的沿海平原和丘陵,一般僅寬10—30公里;內陸大部分為海拔1000—1500米的高原,由古老的上升地塊經長期剝蝕夷平而成,地形單一,起伏平緩,間有淺平窪地。縱貫國境中、西部的兩支裂谷,是東非大裂谷的一部分。谷底多陷落盆地和斷層湖,兩側相對上升成為地壘式山地和高地,伴隨斷裂活動的岩漿噴出後形成高大的火山。

坦桑尼亞屬於溼系分明的熱帶草原氣候。氣溫年較差小,沿海不足4攝氏度,內陸僅5—6攝氏度。氣溫隨海拔高度而異。沿海低地和丘陵全年炎熱,海拔1800米以上的山地終年涼爽。降水量及其年內分配主要受熱帶幅合帶和來自印度洋的東南氣流控制,達累斯薩拉姆至維多利亞湖一線以北,每年有兩個雨季和兩個旱季;此線以南的廣大地區,11月—次年5月為雨季,其餘為旱季。雨量分佈受地形、海陸位置和大湖水域影響明顯,沿海平原、山地東南坡和維多利亞湖西岸超過2000毫米,是東非降水量最多處,山地背風面和廣大內陸高原年降水量一般不足800毫米,中北部在600毫米以下。

坦桑尼亞植被以熱帶疏林和稀樹草原為主。熱帶疏林分佈最廣,約佔全國面積一半。熱帶稀樹草原約佔全國面積25%。此外,山地迎風坡有茂密的熱帶森林,出產羅漢松屬、東北綠心木、大綠柄桑、東非桃花心木等經濟樹種。

塞倫蓋蒂國家公園內生活著35萬頭斑紋角馬,13萬隻斑馬,16.5萬隻湯姆森羚羊,7000餘隻大角斑羚,2.7萬頭達馬鹿,1.8萬頭駝鹿,4000只長頸鹿,1.5萬頭埃塞俄比亞疣豬,3000只水羚,2700頭非洲象,500餘匹河馬,200餘頭黑犀牛……它們的五大天敵也同時在此繁衍,包括2000餘隻獅子,1000餘隻豹,225只鬃毛豹,3500餘隻斑紋鬣狗和約300只狼。

大群斑紋角馬、斑馬及羚羊的遷徙,構成了這一生態系統最大的特色。而從自然景觀上看,遼闊而沒有樹木的中央平原及東南大草原,與草木叢生、森林茂密的北部風格迥異。雖然動物群常年遷徙,但5、6月間的場面尤其罕見:成群結隊的食草動物由中央平原向公園西部常年有水的地區移動,食肉動物緊隨其後,伺機捕食。有時遷徙的動物群竟長達十餘公里,這是世界絕無僅有的壯觀景象,也是當今世界所能見到的最令人難忘的場面。

出處:《世界遺產》(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9月第2版)

---- 素材源自網絡。

保護文化遺產,守護精神家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