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在《三国演义》武值排第二,为何在五虎上将位列最后?

大有可为888


这个问题不深奥,重要按资历,照顾势力。

关张赵马黄,赵云适中,恰好,不在后面。


七星桥上


这两句都有问题,第一,既然是说《三国演义》,赵云的排名在第三,也就是“关张赵马黄”,不是正史里的“关张马黄赵”,所以不是排名最后;第二,赵云武艺属于顶级,和吕布,关羽,张飞属于同一个级别(超一流),同一层次(前四),鼎峰期的赵云天下无敌,而不是排名第二。所谓排第二的,指的是“一吕二赵三典韦……”这句话,这属于顺口溜而已,甚至参考的是评书,而非小说。



按小说来说,赵云的武艺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就是初出茅庐,为了解救公孙瓒和文丑打了六七十回合平手。场面上看,似乎文丑占了上风,因为文丑先是十回合内大败公孙瓒,又斩杀其四骁将之一,体力已经消耗,而后又和赵云单挑中,从容退走。但是,这是一场妥妥平手,因为赵云初出茅庐,身份地位不如上将文丑,在单挑中,赵云都不用奋力或者死战文丑,表现一样从容。所以,这个时期的赵云比不上吕布,以及和吕布打平的张飞,即将进入鼎峰的关羽,还有比文丑略高一点的颜良,大概在第五。



第二个时期,代表作就是穰山之战和长坂坡之战,穰山赵云先是大战许褚三十回合;在许褚,李典,乐进围攻下,从容退走;奋战一夜,从阵后刺高览于马下,救了刘备;然后,三十回合击败张郃;这时已经体现出赵云强大的耐力和武艺内质,长坂坡杀曹营五十多名将领,更是明证。所以,这期间赵云不输鼎峰吕布,鼎峰颜良,文丑,略低于鼎峰关羽,长坂桥吓退百万大军的张飞,排在第三。



第三个时期就是汉水之战,赵云的武艺达到最高峰,连徐晃(即将进入鼎峰期)和张郃都不不敢和赵云交战,原文中也是唯一一次对枪法的描写。这时候的赵云可以说天下无敌了,至少不可能输给当年鼎峰吕布,胜出鼎峰颜良和文丑(至少徐晃还敢上前交手),而关羽状态进入下滑期,张飞入蜀后也略有下滑,所以赵云此时天下无敌。而且,到了三国中后期,名将消亡,老赵云即便鼎峰早已不在,依然还是顶级的存在。



小说里刘关张三兄弟的结义情意不可撼动外,最不可能撼动的就是赵云了。首先刘备自己就很喜欢赵云,关羽和张飞也认同赵云。比如关羽,一会不服马超要单挑,一会不服黄忠进入五虎,但是说到赵云,那是自己兄弟;再看张三爷,虽然长坂坡之战时,大叫着要刺死叛逃赵云,那是震慑刘备身边的亲兵,这些大飞熊分析过。其实张飞和赵云的关系尤其密切,举几个例子,第一,在为刘表平定江夏贼时,赵云不三合刺死张武,夺了的卢马,陈孙见了要偷袭,被张飞刺死。其实张飞不出手,陈孙都不见得能偷袭赵云成功;第二,隔江截阿斗,赵云碍于身份无法发挥,就是张飞杀了周善给赵云解了围;第三,入蜀之战,张飞兵战被吴懿部包围,就是赵云生擒了吴懿,给张飞解围。

所以,无论是身份地位资历战功还是最重要的武艺,赵云至少排五虎的老三,不可能排最后。


大飞熊骑士


1.与出身有关。

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本郡自愿从军者加入白马将军公孙瓒。之后认识了汉室皇亲刘备,尽管二人有相见恨晚之意,但,这个时候,赵云与刘备只能算是战友,因为,一同侍候主公公孙瓒。赵云当时还不能算刘备的麾下。而且,不久之后,赵云因为自己的兄长去世又离开了公孙瓒,在大约七年后,于邺城与刘备相见,这 个时候他才开始追随刘备。

我们现在说英雄莫问出处是正理,但,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人家讲研出身,如十八路诸侯聚义讨伐董卓,大家公推袁绍为首领,并非袁绍有好强的武功,实为他“四世三公‘’的家庭出身。


2.与工作性质有关。

按三国演义说事,赵云个人武力没得说,但是他工作是警卫性质,近身戍卫的职级当然不能高过统兵大员。能名列五虎上将,在长板坡自是英勇无敌,但杀个七进七出也是为完成任务罢了。

3.资历的原因。

关羽当年,杀了袁绍的大将颜良,解了白马之围,曹操便奏请献帝,封关羽为“汉寿亭侯”,在跟随刘备以后,个人一直屡立战功,能独当一面。以皇帝封的侯来中山王麾下为将,并没有高抬他。

张飞在桃园三结义时就颇有资财,而且自己招募乡勇,主动提出与刘备一起打天下。放了土豪不做,倾家荡产来成就刘备的事业,别的不说,单是为刘备起事打物质基础,给个上将,理所当然。

刘备称汉中王的时候,才开始封将,这个时候,关羽、张飞跟随刘备已经35年了,这二人位排在第一,第二无可厚非。

马超是在刘璋投降之后,归顺刘备的。尽管归蜀时间短,到封将时只有4年。但马超的英名,出身在。马超是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代,是西凉刺史马腾之子,马腾呢?在《三国演义》第五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章节中,是第十三路诸侯。而且汉帝还亲封马超为都亭侯,其出身之高贵,五虎将中无人能出其右,加上他高超的武艺,这个排名没有拔高他。

黄忠是刘备打长沙的时候归顺的,而且刘备入川时,黄忠立了大功。也是他运气好,刘备赐爵的时候,他老当益壮,刚刚在定军山斩了魏军主帅夏侯渊,武艺与关公能相提并论。年龄又最大,当时已跟随了刘备10年,这个排名也算公正了。

赵云是刘备依附袁绍的时候秘密投奔的,当时 跟随刘备19年!尽管参加战役多,立功多!与上面四位相比,资历尚浅。

4.赵云是罗贯中极力渲染的人物,后面的表现更佳。但,不是封将的时候。

赵云跟随刘备前、后达将近三十年之久,在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中表现不俗!而且自己独立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战果辉煌。往往,我们愿意视其为武将!

但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的身份任过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的身份镇守过公安,还以翊军将军的身份程控过江州。是文武双全的将领!

他的闪光点在于政治品格:赵云在平定益州时援引霍去病的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这是其它四将不可能有的言行!又在关羽、张飞被害之后劝谏刘备不要伐吴,以讨伐公贼为主!我们认为罗贯中笔下的赵云是大臣局量的儒将,是三国时期的完美人物 。


希望星晨58298869


这个问题里的三个概念其实来自不同的地方,明显是把《三国演义》、《三国志》和民间传说搞混了,不是一个位面的东西怎么比较。

赵云武艺排名第二是源自《三国二十四名将》这首民间流传的打油诗。

《三国二十四名将》是一首串联三国时期武将的打油诗,其中吕布排第一,第二则有赵云和马超两个不同的版本。《三国二十四名将》源自哪里不可考证,不过肯定并非《三国演义》里武将武艺的排名。

随便举个例子,《三国二十四名将》中堂而皇之的出现了张绣,但是张绣在《三国演义》中属于典型的酱油人物,并没有什么表现。倒是在《三国评话》中,张绣是赵云的师兄,有北地枪王的美名,武艺出众。所以很明显《三国二十四名将》是综合了各种三国民间传说而成,并非基于《三国演义》。

而且《三国二十四名将》这个排名一定程度上还考虑了押韵和顺口的因素,并非完全是武艺。

五虎上将出自《三国演义》,赵云在其中排名第三。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刘备自称汉中王以后,分封群臣。其中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人因为武艺出众,战功卓著,因此被封为五虎大将。在这里赵云排名第三,仅次于关张,不存在赵云在五虎上将中排名最后的说法。

此外从和张飞战平的马超排名第四看,这个排名并非单纯武艺排名,而是综合考虑了五人的名气、资历、武艺等多方面因素而成,所以这个排名并非五人的武艺排名。

而赵云排名在关羽等人之末则是《三国志》中的排名。

陈寿在《三国志· 蜀书·关张马黄赵传》中把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五人并列成传,在这里赵云排名最末。而这个排名是根据官位而来,在刘备称汉中王以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分别被封为前将军、右将军、左将军和后将军,赵云是翊军将军。

在这里很明显是一个基于官职为主的排名,关羽等四人的官职要高于赵云,所以虽然五人并列成传,但是赵云排在了最末。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三个排名不仅来源不同,其排名依据也截然不同,所以没法放在一起讨论。


不沉的经远


武力值排行是第二,但五虎上将是综合排行,比如用兵,战功,与一把手的亲疏关系等都有关系,两者不冲突。


  • 首先从能力上说:关羽,张飞是万人敌,不但勇猛,且能成为一方统帅,在五虎上将中是第一档选手;马超带兵打仗也很厉害,但职业履历没有关张二人显赫,同时,由于机缘不好,多次投降敌人名声受损,可列为第二档选手;赵云,黄忠被《三国志》形容为“爪牙”列为第三档选手。
  • 其次是缺少辉煌战绩的支撑。虽然有长坂坡七进七出之勇,但无指挥大规模兵团作战的履历。而其他“四方将军”均战功显赫。能拿的出手的似乎只有“两扶幼主”的功劳了,但两扶幼主也只能说是为刘备个人传宗接代立下了一些基础,有帮领导人做私事的嫌疑,更像是一个私人保镖。像这类的私事是无法评价战功的,只能在幕后默默的做无名英雄。
  • 再次就是威名不够,或者叫做人头数不足。反观张飞,关羽,一生杀人无数,除强扶弱,斩杀过的名将更是多如牛毛,用一将功成万骨枯来形容也不足为过。赵云在这方面就太过欠缺,他没有扮演过攻城掠地的大将角色,没有杀过有名的大将,更多只能凭着自己身板硬武功好来做些保卫工作。

经史散人


三国时期,跟随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的"五虎上将",但赵云的排名垫底,小编来给大家分析分析排名最后缘由!

第一:资历原因

关羽的汉寿亭侯是大汉皇帝亲封,跟随刘备以后一直都是独当一面的大将,资历,功劳双高,居第一。


张飞是刘备起兵的经济支柱,用全部身家支持刘备创业,地位相当于刘邦之吕公,孙权之周瑜,居第二。


刘备称汉中王的时候,其实只有四位上将,赵云当时没有受封。其中,关羽、张飞在刘备征讨黄巾军的时候就已经是刘备的部下了,跟随了刘备35年,马超是在刘璋投降之后,成为了刘备的部下,跟随了4年,黄忠是刘备打长沙的时候归顺的,跟随了10年,赵云是刘备依附袁绍的时候秘密投奔的,跟随了19年!

关羽和张飞因为投靠刘备时间的时候最早,且战功最多,被封为上将,位列第一、第二,这点大家应该没什么异议,关羽是前将军,镇守荆州这一块军事要地,差不多是刘备二分之一的地盘,而张飞是右将军,镇守闽中这一块小地盘,虽然没有关羽的地盘大,但他和关羽一样,也是可以直接参与蜀国政务的,从史书来看,虽然马超、黄忠也是五虎将,但在参政方面有"有名无实"之嫌,多数情况下只是奉命行事,起码不如关、张二人的议政地位,由此可见,关、张二人在刘备心中地位之重,远超后者。

第二:地方派系

马超,伏波将军马援之后,西凉刺史马腾之子,汉帝亲封都亭侯,出身最高贵,投靠刘备就相当于马云破产投靠贾跃亭一样,不给个高位实在说不过去。


黄忠,刘备入川立了大功,刘备赐爵的时候刚刚定军山斩了夏侯,五人之中年纪最老,也有勉励的意思。

第三:排名垫底的最主要原因是“出身原因”

赵云,刘备的贴身保镖,所立功劳大多是为刘备私人立的,对争夺天下的大局作用不大,排名最后无可厚非。

赵云是属于保卫职责,不是封疆大吏,个人武力没得说,但是近身戍卫的职级当然不能高过统兵大员,把它留在身边也是另一种信任。

赵云跟随刘备的时间比马超、黄忠长,两次救回后主,跟随刘备平定荆州四郡,设下伏兵大破曹军,还稳定了刘备在益州政权,按理说他的功劳应该在马超、黄忠之上,然而事实却差强人意,真实的赵云连和他们平起平坐的机会都没有。

刘备和赵云的关系虽然不错,二人还一起睡过一张床,但是和前面两位比起来,马超曾是一方诸侯,黄忠原味刘表账下的中郎将,而赵云以前是百姓推选给公孙瓒的,在公孙瓒那边根本就没有什么地位。

综上所述:三国那个时代,是很看重出身的,如果出身不好,自然很难服众,因此,赵云在五虎将位置排名靠后的原因就显而易见了。


老刘侃三国


其实在三国时期,刘备根本就没有册封所谓的五虎上将。所以在民间有五虎上将的说法,纯粹是因为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牵强附会,将三国志作者陈寿写的关张马黄赵这五位将军的合传,敷衍展开杜撰出了所谓的五虎上将的称呼。

并且对五虎将的座次重新进行划分,将排名最末的赵云,硬是往前提的两位,仅次于关公和张飞成为了五虎将第三名,其实这是不符合当时的历史现状的。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赵云追随刘备远比马超和黄忠要早,为什么在,三国志中,他却有比这两名大将排名靠后呢?

原因很简单,另外四位将军都做过四方将军这样的职务,而赵云只是一个杂号将军。在公元219年,刘备终于夺取了汉中,坐稳了汉中王的位子。在他的麾下,武将集团是这样的情况,前将军关羽,右将军张飞,左将军马超,后将军黄忠,而此时的赵云只是个翊军将军,军衔远远不如这四位大将。

要知道当时连一介书生的简雍都有一个杂号将军的称呼,甚至连刘备的小舅子糜竺都有安汉将军的军号,赵云的这个将军军号只不过听上去更加威武霸气一些而已。从这一点上,赵云敬陪末座,也完全可以理解。

还有一点就是赵云的功劳比较少,赵云常年担当刘备的保安队队长,很少有独立领兵的经验,这就使得他的战功远远不如关张二人,甚至比不上后期投靠的马超与黄忠。

马超在投靠刘备之前,可算是一路诸侯,尤其是马超结好羌人,在陇西,凉州地区,拥有极高的声望,被羌族人奉为神威天将军。在对抗曹操的战斗中,曾经杀的曹操夺舟避箭于渭水,狠狠地羞辱了曹操。

一时间他的声量天下无双,在马超的鼎盛时期,他的实力与名望远远超过刘备。当他投靠刘备之后,他进军围攻成都,成都之主刘璋见马超来战,心理防线彻底被击溃,终于成都城头竖起白旗投降刘备。这可谓为刘备入主益州立下了头等大功。

随后在汉中争夺战中,马超也利用自己在羌族人中的影响力,策反了当地的羌族人,极大地牵制住了曹操的势力,从侧翼支援了刘备,为汉中争夺战的最终获胜打下了基础。所以凭借这两项大功劳,马超排名在关张之后,完全没有异议。

后来在对刘备的劝进表中,马超更是成为领衔第一人,是文武百官之首,而此时的诸葛亮仅仅排名第五,足可见马超在蜀汉帝国中地位之高。所以以马超在当时的地位,在五虎将排名中排第三,没有任何毛病。

至于黄忠,他从荆州投靠刘备之后,一路上也是为刘备集团立下汗马功劳。在益州争夺战中,他就是刘备军中的主力,打了不少硬仗。

在决定蜀汉帝国命运的汉中之战中,黄忠作为主将,更是亲手斩杀了曹操的汉中大军主帅夏侯渊,奠定了刘备夺取汉中的基础。

有如此之大的功劳,黄忠自然也能够跻身五虎将之列,并且能够力压赵云。

虽然赵云投靠刘备的时间比较早,但是他的功劳比起马超与黄忠来,还是相形见拙的,所以赵云只能屈居老五,这个排名相对而言也是比较可信的。


历史评说


三国演义中五虎上将指的蜀国的关羽、张飞、黄忠、马超、赵云。

一、我们看看这几个武将的情况

1、关羽河东郡解县人,有名关云长,历史最有名的武将,和刘备张飞桃园三结义而传为天下佳话。因其勇武忠义被后人称为武圣人,为武林江湖人士所推崇供奉,也被商人所敬重称为武财神。


2、张飞、张翼德幽州涿郡人,桃园三结义的另外一名主角,变卖家财,倾其所有助刘备起兵涿郡。和关羽两人陪着刘备转战南北,同甘共苦不离不弃。

3、黄忠、黄汉升南阳人,前半生在守成之主刘表手下碌碌无为,不为重用,只是长沙守将,中年投奔刘备后得以重用,有勇有谋,是刘备麾下仅次于关羽,难得的领兵帅才。


4、马超马孟起,诸侯扶风郡茂陵马腾之子,从小骁勇善战,威震西凉,羌人闻之而避。后曹操灭马腾一族,马超孤身投奔刘备,一生受忌,郁郁而终。

5、常山真定赵云、赵子龙,是自古女子心仪的对象,银枪白马,相貌出众,忠勇无比。刚开始投在公孙瓒麾下,白马义从就是赵云的缩影,可惜不能得到重用,后来遇到刘备,投入刘备麾下,开始了自己声名显赫的一生。可惜赵云在刘备麾下,由于城池少,军队数量不多,牧守一方也一直是关羽和张飞在把持。赵云自己也一直没有得到外放的机会和独立带兵的机会。基本上就是超级保镖护佑刘备和家人以及一干文臣的安全。



看过三国演义的都清楚,从桃园三结义开始,关羽和张飞在刘备的阵容中就不可动摇,位居一二毫无争议。我个人认为排在第三的应该是黄忠,虽然黄忠比赵云晚加入阵容,但是蜀汉的大规模的战役多有黄忠参与,而且都是一军之帅,其能力和重要性以及贡献度都要强于赵云。

另外马超作为诸侯之子,虽然武力值很高,骁勇善战,但是因为降将身份,且原本有称霸之心,所以在蜀汉阵型,备受猜忌,始终不得重用,最后郁郁而终。但是出于政治目的,为了安马超之心,也就在五虎上将这个虚名排序里放在了赵云前面。

赵云在整个演义里都是以战将的身份出现,更多的从事刘备的贴身近卫工作,大规模的作战赵云没有单独领兵出战。本来可以排在马超前边,但是刚讲了为了政治需要,赵云位于马超之后,被排在了最后一位。

基于以上分析,考虑刘备的亲近程度、武力值、领兵能力、综合地位、政治需要,五虎上将的顺序是:关羽、张飞、黄忠、马超、赵云。


冰凌诗语


赵云是三国迷最喜欢的武将之一,他在以《三国演义》为蓝本演绎出来的“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的武将排名出仅次于吕布,位居第二,这个排名是因为小说对赵云的美化后产生的,至于为什么美化,大概是作者比较喜欢像赵云这样平生无大错的战将吧。

至于正史《三国志》中,给刘备一方五虎上将的排名是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在这个排名中,“四关五马六张飞”全跑到“二赵”的前面去了,为什么这么排?原因也很简单,不是依据小说中展现的武力,而是根据刘备一方各自处于的地位而定。

所谓的“五虎上将”中,关羽和张飞不用说,他们算是蜀汉一方的创始人股东,是在董事会有席位的,不排在前两位说不过去。赵云的资历比黄忠、马超都老,也算是后续入股的小股东,根据《三国志·云别传》中的记载:

先主就袁绍,云见于邺。先主与云同床眠卧,密遣云合募得数百人,皆称刘左将军部曲

凭赵云的资历,不说是董事会成员,起码也能列席董事会,但刘备在封赏官职和授予相应地位的时候,需要考虑到派系的平衡,之所以这五个人排在一起,是因为再没有人能和他们比资历,比功劳。

但在他们五人中,关羽、张飞、赵云都算是元老派,黄忠是荆州派,马超更是和刘备是同一地位的诸侯之一,那么,刘备就必须照顾到后投奔到他麾下的马超和黄忠的心情,也要做给其他派系的人看,他刘备是公平对待各派系的。

马超和刘备地位相当,所以除了无法超过关羽、张飞外,官职和地位都排第三,刘备发家是从荆州开始,必须要照顾一个荆州派系出来的人,因此黄忠的官职和地位就挤到了赵云前面,而赵云就只能屈居第五。

实际上,从赵云后半生担任的职务和权力上看,拿下荆州后,赵云基本上很少单独出战了,从刘备麾下的骑兵主将变成专职护卫,而其余几人,除地位最高的马超外,都是独领一军,所获得的权力远远大过赵云,所以赵云也只能排最后,至于为什么如此,那就只能去问刘备是怎么想的了?


孤寡老人讲历史


三国演义中的五虎上将

三国演义中五虎上将指

发错了.....

河东郡解县关羽、关云长

历史最有名的武将,他的名气远超三国所有人。因其勇武忠义被后人称为武圣人,为武林江湖人士所推崇供奉,其后又被商人所敬重为武财神。民间供奉为门神。基本啥都管!

幽州涿郡张飞、张翼德

老张是跟关羽同时结识的刘备,

这个人性格有很大弱点,有些孤傲认同的人很少,除了刘备和关羽基本没真正服过谁,本事很大但是死的也很狗血,因为醉酒总是耍酒疯打部下而被小兵杀死。

常山真定赵云、赵子龙

三国演义中的赵云是个能力十分均

衡出众的一个人,人长得俊秀潇洒,武功更是五虎上将之首。巅峰时期天下之大只有吕布可与之争雄,但他俩其实没打过,吕布名扬天下的时候,赵云仅是公孙瓒的手下一个小校尉呢。后来跟随老刘征战天下,长板坡一战在魏军中杀的七进七出,有常胜将军之称,传闻一生没受过一点伤,野史中描述赵云的死因是在沐浴的时候跟老伴吹牛,自己一辈子没受过伤,战场上没留过血,然后被夫人拿绣花针不小心扎了一下,血流不止而亡……

扶风郡茂陵马超、马孟起

西凉那边的猛将,父亲是马腾,乃是汉朝名将 马伏波 的后人,掐指一算他跟现代马云和马化腾应该有点关系,毕竟都姓马......

南阳黄忠、黄汉生

前半生一直露露无名,为长沙守将,是三国时代箭术最强的人,毕竟能射杀关羽的人应该没几个。

分封顺序的原因

这个排名是按当时的分封先后的顺序的(也可以理解为根据投靠刘备先后的顺序),当刘备站稳在蜀中站稳脚跟后分封功臣,谁跟他早谁功劳大,想当初刘备刚开始参加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的时候,只有一个马弓手(关羽),一个步弓手(张飞)。谁在都没有这俩人在他心里的地位高。老刘当了老大,当然先册封他俩兄弟了。这是裙带关系.....

那些让人泄气的事实

大家应该都听过三国的武力排行,一吕二赵三典威,四关五马六张飞,七黄八魏九姜维。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的是三国正史上的赵云压根不是这样的,应该说没这么厉害,蜀国上将也只有四个,分别是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子龙的神勇也是编撰出来的,所谓的赵子龙在魏军中杀的七进七出,单骑救幼主,真实情况是,魏军没管他,单纯抱着老刘儿子逃命而已,魏军是老张喝退的倒是有可能。真实的赵云跟随老刘时间很早,一直都在跟老刘逃命,基本在关张忙不过来的时候,还能给他些任务,后来老刘手底下人多了,直接就让他一边凉快去了。实际上也就是个牙门将(意思是看大门的将军),顶多算个近卫队长,后期地位最高的时候大概也就是个杂号将军,完全是罗贯中老爷子一时兴起写了一个比较完美的人而已,跟正史的赵云脱钩了。知道这个事实还是挺让人泄气的,小时候看三国演义的时候最喜欢赵云了。长大后特意查阅了下东汉末年的历史。我就改喜欢貂蝉了

三国中你们喜欢那个人物呢?

感谢阅读,有不同的见解请在评论区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