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大一定力量大吗?武僧力量也大,但是肌肉不明显,这样说对吗?

用户2287468210835


肌肉越大力量确实越大。但是力量大不代表肌肉越大。首先力量的决定因素一部分取决于肌肉的收缩能力。一部分取决于神经系统。另一方面 力量从竞技角度来说分为绝对力量和相对力量。就像是力量举选手是绝对力量而搏击运动员是相对力量。两者是不一样的。从肌肉角度去说 力量的大小跟肌肉的类型有关。分为白肌纤维和红肌纤维。向大力士身体中白肌纤维会多 短跑运动员会红肌纤维多。 所以力量的大小是相对而言的。不是你眼里看到的那么简单。


三四两吧


个人观点,肌肉大并不代表力量大,举个实际,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个实例,我在大学入的一个散打社团开学季我和我们散打社团的朋友在校园纳新,来了一位新生,个子也很高,比较强壮,看他身上的肌肉就是经常健身的人,他来加入我们社团,然后一起纳新,因为纳新也比较无聊,不知道是怎么提出来的,说完掰手腕,那个新来的身上肌肉比较大的一个同学,和我们社团的一个教练掰手腕,我们教练比他矮了半头,而且身上的肌肉也没有他的大,但最后还是我们教练胜了,说实话,我们的那个教练身上肌肉虽然不大,但爆发力非常强,他最喜欢跑步了,每次跑都是五公里,而且不是匀速跑,我们和那个新生相处了一段时间才发现,那个新生,虽然喜欢健身,但不太爱跑步,他平时都是玩哑铃,单杠,做俯卧撑,怪不得,他把手臂肩膀练的这么发达,但是他这种肌肉没有爆发力,换句话说,就是死肌肉啊,我们那个教练也说过,想要让自己的力量变大,除了要练肌肉,更要想如何才能把自己身上每一块肌肉的力量发挥出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爆发力,而锻炼这种爆发力的途径之一就是跑步,所以肌肉大的人,并不代表他身上的力量就大!


玄星555


首先不说 所有对抗性运动哪个运动员没有大块的肌肉?篮球运动员霍华德接近50分臂围让多少健身房大佬望尘莫及 ufc名将铁血纳干诺 1.93 120公斤 浑身肌肉 我大学同学当兵回来 1.73 走的时候瘦的吓人100斤 回来140多斤 肌肉块也很夸张 你竟然还是肌肉无用论 健身房的不说打架牛不牛逼 至少穿衣服比大肚子的有型


长旺梅花鹿养殖场


不知道你是真的接触过武僧,还是看电视电影演的武僧,还是把一龙这种“包装”当真武僧了,不过这里不谈武僧的问题,就主要说说肌肉围度和力量的关系。


对同一个人来说,肌肉越大就意味着绝对力量越大

影响一个人力量大小的因素,其实不多,主要就是:

  • 1.肌肉围度

  • 2.肌肉类型

  • 3.肌肉连接点

  • 4.神经兴奋度

  • 5.对某一动作适应度

  • 6.骨架大小长短。

而这里面,肌肉类型主要就是指红肌和白肌,肌肉连接点和骨架大小长短放到一起说吧,简单说就是有些人长的体型就适合一些特别的发力,比如说,东欧人的盆骨结构允许蹲的更低,所以深蹲上有优势。但是这几点同样的是,基因决定一大半,剩下的,也都在发育期结束后无法改变了。

至于神经兴奋度,可以解释一个人的状态起伏,今天状态好,明天状态差了都是有可能的,这是不可控的,而且对一个人的评价也是对长期的表现看,而不是凭一次的表现看,所以一般也不再考虑内。

适应程度,就是对某一个特殊动作的发力的适应程度,比如说,打拳,初学者就算是力量很大的人,也很难在刚学的时候就打出力量,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就能打出很大的力量。这就是适应程度。

但是这个适应程度,往往是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就能掌握的。你看的很多,比较瘦小的人,但是能干看起来比较重的活,比如体力工人之类的,其实主要就是适应程度比较高,其实强度并不算很大,普通人通过长期训练也能适应。

所以下面,能够长期保持增长的就是肌肉围度了,而且公平的比较,也就只有肌肉围度决定了力量大小了,毕竟你不能让一个新手和老手在状态都不一样的时候比力量。

那么为什么,有时候,我们觉得肌肉围度和力量大小好像不太一样呢?

因为绝对力量是绝对力量,我们有时候更在乎的是运动表现,而运动表现,很多时候是由爆发力决定的。爆发力和绝对力量的区别,在于单位时间内的输出。

比如弹跳和短跑,下肢力量是基础,但是更重要的是,瞬间你能输出多少力量,只有你的瞬间功率大,你才能跳得远,跳得高。

更加注重绝对力量比较的,主要就是力量举,举重,大力士的比赛,不在乎你的速度,主要就是看你能不能完成动作。


Xinxin的体育世界


有一点肯定的是,搏击运动员不会专注练肌肉,肌肉太大影响速度。

肌肉块大不一定力气就大,但和你本人相比,肌肉块大了力气肯定增大。因为你必须不断重复负重练习,使血流量增多,肌肉纤维才会变粗,从而增大肌肉。但这主要是耐力练习,像健美运动员,你同时还要注意爆发力的锻炼,才能增大力气。

如果肌肉大就力气大的话那么健美运动员就可以兼职参加大力士比赛啦~!

增大肌肉块的14大秘诀:大重量、低次数、多组数、长位移、慢速度、高密度、念动一致、顶峰收缩、持续紧张、组间放松、多练大肌群、训练后进食蛋白质、休息48小时、宁轻勿假。

1. 大重量、低次数:健美理论中用RM表示某个负荷量能连续做的最高重复次数。比如,练习者对一个重量只能连续举起5次,则该重量就是5RM。研究表明:1- 5RM的负荷训练能使肌肉增粗,发展力量和速度;6-10RM的负荷训练能使肌肉粗大,力量速度提高,但耐力增长不明显;10-15RM的负荷训练肌纤维 增粗不明显,但力量、速度、耐力均有长进;30RM的负荷训练肌肉内毛细血管增多,耐久力提高,但力量、速度提高不明显。可见,5-10RM的负荷重量适 用于增大肌肉体积的健美训练。

2. 多组数:什么时候想起来要锻炼了,就做上2~3组,这其实是浪费时间,根本不能长肌肉。必须专门抽出60~90分钟的时间集中锻炼某个部位,每个动作都做 8~10组,才能充分刺激肌肉,同时肌肉需要的恢复时间越长。一直做到肌肉饱和为止,“饱和度”要自我感受,其适度的标准是:酸、胀、发麻、坚实、饱满、 扩张,以及肌肉外形上的明显粗壮等。

3. 长位移:不管是划船、卧推、推举、弯举,都要首先把哑铃放得尽量低,以充分拉伸肌肉,再举得尽量高。这一条与“持续紧张”有时会矛盾,解决方法是快速地通过“锁定”状态。不过,我并不否认大重量的半程运动的作用。

4. 慢速度:慢慢地举起,在慢慢地放下,对肌肉的刺激更深。特别是,在放下哑铃时,要控制好速度,做退让性练习,能够充分刺激肌肉。很多人忽视了退让性练习,把哑铃举起来就算完成了任务,很快地放下,浪费了增大肌肉的大好时机。

5. 高密度:“密度”指的是两组之间的休息时间,只休息1分钟或更少时间称为高密度。要使肌肉块迅速增大,就要少休息,频繁地刺激肌肉。“多组数”也是建立在“高密度”的基础上的。锻炼时,要象打仗一样,全神贯注地投入训练,不去想别的事。

6. 念动一致:肌肉的工作是受神经支配的,注意力密度集中就能动员更多的肌纤维参加工作。练某一动作时,就应有意识地使意念和动作一致起来,即练什么就想什么肌肉工作。例如:练立式弯举,就要低头用双眼注视自已的双臂,看肱二头肌在慢慢地收缩。

7. 顶峰收缩:这是使肌肉线条练得十分明显的一项主要法则。它要求当某个动作做到肌肉收缩最紧张的位置时,保持一下这种收缩最紧张的状态,做静力性练习,然后慢慢回复到动作的开始位置。我的方法是感觉肌肉最紧张时,数1~6,再放下来。

8. 持续紧张:应在整个一组中保持肌肉持续紧张,不论在动作的开头还是结尾,都不要让它松弛(不处于“锁定”状态),总是达到彻底力竭。

9. 组间放松:每做完一组动作都要伸展放松。这样能增加肌肉的血流量,还有助于排除沉积在肌肉里的废物,加快肌肉的恢复,迅速补充营养。

10. 多练大肌群:多练胸、背、腰臀、腿部的大肌群,不仅能使身体强壮,还能够促进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长。有的人为了把胳膊练粗,只练胳膊而不练其他部位,反而会 使二头肌的生长十分缓慢。建议你安排一些使用大重量的大型复合动作练习,如大重量的深蹲练习,它们能促进所有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长。这一点极其重要,可悲的 是至少有90%的人都没有足够重视,以致不能达到期望的效果。因此,在训练计划里要多安排硬拉、深蹲、卧推、推举、引体向上这5个经典复合动作。

11. 训练后进食蛋白质:在训练后的30~90分钟里,蛋白质的需求达高峰期,此时补充蛋白质效果最佳。但不要训练完马上吃东西,至少要隔20分钟。

12. 休息48小时:局部肌肉训练一次后需要休息48~72小时才能进行第二次训练。如果进行高强度力量训练,则局部肌肉两次训练的间隔72小时也不够,尤其是 大肌肉块。不过腹肌例外,腹肌不同于其他肌群,必须经常对其进行刺激,每星期至少要练4次,每次约15分钟;选三个对你最有效的练习,只做3组,每组20 —25次,均做到力竭;每组间隔时间要短,不能超过1分钟。

13. 宁轻勿假:这是一个不是秘诀的秘诀。许多初学健美的人特别重视练习重量和动作次数,不太注意动作是否变形。健美训练的效果不仅仅取决于负重的重量和动作次 数,而且还要看所练肌肉是否直接受力和受刺激的程度。如果动作变形或不到位,要练的肌肉没有或只是部分受力,训练效果就不大,甚至出偏差。事实上,在所有 的法则中,动作的正确性永远是第一重要的。宁可用正确的动作举起比较轻的重量,也不要用不标准的动作举起更重的重量。不要与人攀比,也不要把健身房的嘲笑 挂在心上


晚风晚疯


首先,科学上从来就没有所谓死肌肉的说法,所以根部不存在所谓控油外观没有相应的力量。肌肉的力量和肌肉的横截面是成正比的。

至于为什么你的朋友肌肉发达扳手腕却掰不过你,是因为相对于你,他的神经系统没能调动更多的肌肉协调用力。长期的健身器械训练让练健美的人养成了单独部位发力的习惯,全身发力的协调性就变差了。就像同样卧推极限重量200KG的拳击手和健美运动员,出拳的击打力一定是拳击手更大,那是因为拳击手能有效的调动全身的肌肉出拳,而健美运动员用到的,可能仅仅手手臂的力量。换句话说,如果你和你的朋友是去健身房做器械比做卧推,做哑铃飞鸟这些东西,你能做起的重量也许远不如他。


兔兔聊聊


这其实也算是一个争议比较大的话题了,

因为很多肌肉发达的人确实很强壮,而有些肌肉发达的人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离谱的力量。

这个话题的结论是:是,也不是——

首先来看看增肌和增长力量都需要什么

增肌的原理其实很简单,这里就不用各种复杂的术语和理论来给大家解释了。你的肌肉在平时的生活里几乎不会发生增长的原因就是,没有足够的“肌肉损伤”。

肌肉损伤之所以是肌肉增长的基础,是因为你的肌肉纤维在外力的刺激下受到一个一个的小损伤以后,你的身体会开始在你休息的时候,比如睡觉的时候修复这些小损伤。而为了让你避免这些损伤的再次发生,你的肌肉纤维这次会稍微比原来大一些,强壮- -些,让你更安全。

那幺肌肉力量昵? ?

有趣的事情友生了。確突是越強壮的肌肉紆維,越粗的肌肉竏維,所六生的力量越大。

挙个例子,高中生打架,在技巧都一-祥的情况下,一般来垪,都是体格大的那一-个学生会贏。原因有兩个,一个是体格越大体重一般也越大,二是,更大的体格一般来垪肌肉紆維越強,打架吋力量也更大,祢兄辻胖子有腿細的幺?可以的活摸一-摸可不 是軟叭釟的那神。

男举77KG级,吕小军,男子举重,抓举177KG、挺举202KG、赛季时77KG的体重,绝对不能算大块头,身高也不高。但是不管是抓举还是挺举,都拿到了世界纪录的重量,很多比他块头大的多的人也不一定能举得起来。




运动方方


首先说一下,肌肉发达和爆发力不一样,并且和力量也不一样。

三者可以说成为是独立的,也可以三个绑定在一起,就和亲兄弟一样的性质

人体肌肉的主要合成是蛋白质,运动后摄入蛋白质是可以有效提高肌肉的增长速度。

力量大一般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持久力,一个是爆发力。

持久力大家都知道属于耐力的一种,在一定时间里你可以承受多大的重量。

爆发力是在短时间里,承载的最高力量,力量的最高值点。

所以肌肉发达,不能直接认为力量就越大

最后彩蛋告知大家一下,练就一身肌肉,并且超级发达的人,一般都做健美行业(●°u°●)​ 」



正能量传递者张轩豪


肌肉大力量不一定大,力量也分为绝对力量和相对力量。一个60公斤的人和一个80公斤的人,从力量的角度来说,80公斤的人绝对力量更大一些。

但是让他们做单杠引体向上,60公斤的人能够做10个,80公斤的人只能做5个,相对力量来说,60公斤的人力量更大一些。

所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说,力量是不一样的。

静态力量和动态力量也是不匹配的。很明显的一个例子,让我们做好准备打沙袋,沙袋静止不动,我们打沙袋的力量会很大。但让沙袋运动起来,再去打击沙袋,这个打击力量就会明显的减弱。

在锻炼身体增强力量练习的时候,从实用的角度来讲,还是运用自然的全身性练习的方法更可靠一些。

那些在健身房里的肌肉男,他们的肌肉块很明显,给人一种拥有强大力量的感觉。他们做固定部位的力量练习可能力量很大,那些徒手健身的人比不过他们,但要是在自然的状态下运用自己力量抬举某一重物的情况下,健身房里的肌肉男们并不占优势。

原因在于,徒手健身更注重全身肌肉的协调性力量,健身房里的锻炼只是锻炼身体的某一部位,其它部位是固定不发力得不到锻炼的。

出拳打击力量,有两种因素决定:一种是出拳的速度,另一种是肌纤维的多少。体重相同,肌肉块一样大的人,一个出拳速度慢,另一个出拳速度快,其结果一定是出拳速度快的人力量更大一些。



雅江小健


用心回答,请赏赐好评,回答如下,一般来说肌肉的大小与力量是成正比的,至少对于普通人来说。但对于健美运动员,他们的肌肉虽然很大,但力量却远远不及力量举和举重运动员,这是因为他们的训练方法不同,健美是以肌肉的雕刻为主要,而不是主张大重量训练。

原因如下,影响肌肉力量的生理因素

1.肌肉体积。肌肉体积与肌肉力量有着密切的关系,肌肉体积的大小可用肌肉横断面积的大小来表示,肌肉横断面积越大,肌肉的体积就越大,肌肉力量也就越大,而且这种关系不受年龄、性别的影响。体育锻炼或体力劳动在提供肌肉力量的同时,总是伴随着肌肉体积的增加。 影响肌肉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单个肌纤维的直径,二是肌肉中肌纤维的数量。体育锻炼,特别是有针对性的力量练习可以提高肌肉蛋白质的含量,增加蛋白质的合成,促进体内蛋白质的代谢,通过增加单个肌纤维的直径而使肌肉体积增加,也可以通过增加肌纤维的数量,使肌肉体积增加。

2.肌纤维类型。骨骼肌的肌纤维可分为红肌纤维和白肌纤维两种类型,红肌纤维收缩产生的力量小,白肌纤维收缩产生的力量大。肌肉中肌纤维类型的比例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肌肉中白肌纤维的比例越大,肌肉收缩力量也就越大。力量和速度练习可以增加肌肉中白肌纤维比例。

3.神经调节。肌肉收缩力量,除决定于肌肉本身的形状、机能特点外,还与神经系统的调节机能有关。神经系统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调节肌肉力量:一种是通过发放强而集中的兴奋,动员尽量多的肌纤维参与收缩,以增大肌肉力量,有些人在肌肉最大收缩时也仅能动员60%的肌纤维参与收缩,而有些人则可动员80%以上的肌纤维参与收缩,显然在共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后者的肌肉力量更大;二是通过增加神经中枢发放神经冲动的频率增加肌肉力量,神经冲动频率越高,肌肉力量越大。神经系统对肌肉力量的影响作用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看上去虽然肌肉体积并不大,但肌肉力量却较大的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