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住門戶,封鎖交通,嚴控居民區,嫩江市全民參戰築牢疫情防控“三道防線”

日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進入關鍵時期,為防止疫情蔓延傳播,嫩江市採取最嚴密的疫情排查,最嚴格的責任落實,最有力的隔離阻斷,最廣泛的防疫動員,內防擴散、外防輸出,舉全市之力,打造疫情防控堅實壁壘。

構築“三道防線”,遏制疫情擴散

卡住市域門戶,構築“第一道防線”。嫩江市封閉臥都河大橋、嘎拉山林場檢查站、嫩江渡口等5處連接加格達奇、呼瑪、莫旗等外地區道路交通,在火車站安排專門隊伍對返鄉人員及外來人員進行監測、甄別,並把每個下車人員交給社區和包保單位,專人負責對其進行48小時或14天居家醫學觀察監管,嚴防輸入病例發生。在市域交界處設置臥都河林場、新民林場、九三高速公路等8處卡口,嚴控嫩江與加格達奇、呼瑪、黑河、哈爾濱、齊齊哈爾等外地區往返交通。尤其是該市與莫旗界江嫩江結冰,人員、車輛可通行範圍較大,為此,該市封堵了38個可以通過江面通行的道口,全面阻斷與莫旗往返交通,並組織9支專門巡邏隊對沿江區域24小時巡邏,封堵一切通行可能,完全實現市域間交通管控無死角。

封鎖域內交通,構築“第二道防線”。嫩江市封閉各鄉鎮之間交通,除疫情防控、醫療救護、生產生活物資運輸和應急救援外,禁止跨鄉鎮人員流動。在城區入城路口設立卡口2處,均由處級領導包保,堅決卡死外來人員進入城區關口;城區社區劃分五個片區,由一名副市長專管,每個片區均有處級領導包保;農村防控工作由市委副書記統領,鄉村兩級共設置卡口236處,建立農村巡護隊221支,並由包鄉處級領導分別包保。織密市域內市、鄉、村(社區)疫情防控網絡,實施嚴格的交通管制,公安、衛生、鄉鎮等部門派出精銳力量24小時值守,建立起了每個區域、每個角落都有處級領導包保的無縫銜接管控機制。

細化區域網格,構築“第三道防線”。在全市範圍內建立疫情防控三級網格,設置一級網格1個、二級網格27個、三級網格254個,並開展地毯式排查;對全市148個行政村、市區內294個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除疫情防控、醫療救護、生產生活物資運輸、應急救援、正常上班、孕婦待產、重大疾病等情況外,嚴禁一切人員、車輛出入,並由鄉鎮、村屯、相關責任部門、物業公司負責派專人24小時監管,嚴防死守,堅決打好社區、村屯保衛戰。

層層壓實責任,強化任務落實

市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每日召開工作會議,聽取各組工作情況彙報,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在全市各主要卡口、鄉鎮、社區村屯建立起了由處級領導負總責、責任部門牽頭抓、工作人員合力乾的良好工作格局,全力推動防控力量下沉、全力遏制疫情擴散、全力維護社會穩定;市指揮部督導檢查組對各戰線、各部門進行督導,嚴肅疫情防控工作紀律,做到守土有責不動搖、守土擔責不含糊、守土盡責不懈怠。

強化疫情宣傳,凝聚防控合力

掌握輿論導向,開展最廣泛的宣傳。通過大喇叭、流動宣傳車、宣傳單、宣傳條幅、宣傳標語、宣傳展板、電子屏、電視播放等傳統形式及政府網站、微信公眾號、微博、各類APP等新媒體手段,對疫情動態、疫情防控相關要求相關知識等進行全方位、多角度普及;同時堅決遏制各種反面輿論及恐慌言論散播,引導廣大群眾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號召全市上下凝聚共識、勠力同心,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焦建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