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不读完全部的《聊斋志异》,但《促织》绝对不能错过,太精彩

蟋蟀,是我们最常见的昆虫,斗蟋蟀,也是古代一种常见的游戏。然而,在蒲松龄笔下,普通的斗蟋蟀游戏,却成为了一件与百姓命运休戚相关的大事情。《聊斋志异》中,有一篇十分精彩的故事,便讲到了这件事,这便是《促织》。

这篇不足两千字的短篇小说,是蒲松龄笔下最为生动和优秀的作品之一

《促织》讲了什么故事?因何而好?好在哪里?且听我一一道来。

一、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促织》的故事很简单:明朝宣德年间,“宫中尚促织之戏”,每年都要向民间征集大量蟋蟀以作玩资,那些贪官污吏们,为了讨好上司,便不惜一切代价盘剥百姓,“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可见厉害。

于是,陕西省华阴县的县令为了巴结上司,也争着进贡,但华阴县蟋蟀并不多见,所以这件苦差事必然落在百姓头上,老实头成名一家,便成了被压迫的对象。为了捉到蟋蟀,按时交差,成名受尽了苦头。后来成名捉到了蟋蟀,却被儿子意外弄死,儿子害怕,便投井自尽了,之后,儿子幻化成了一只连公鸡都不怕的蟋蟀,顺利被进贡到宫中,成名也因此而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可以不读完全部的《聊斋志异》,但《促织》绝对不能错过,太精彩

故事很简单,但是在蒲松龄笔下,却写得曲折生动,艺术性与思想性双佳。小说以蟋蟀为线索,从征蟋蟀、捕蟋蟀、死蟋蟀一直到进贡蟋蟀,笔笔落在蟋蟀上,故事引人入胜,文笔老辣,细节处理更是绝妙,不仅新颖精巧,而且将社会的黑暗和丑恶,全都写在了其中。

所以,《促织》虽然篇幅不长,却成为了《聊斋志异》中最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之一。

二、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

《促织》之所以这样吸引人,与蒲松龄精心组织情节,将故事写得一波三折有关,而且妙在这些情节全部合起来,又能为主旨起到很好的服务作用。

小说开头,便写了“征蟋蟀”的厉害,“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而且还写出了主人公“为人迂讷”的性格特点,如此一来,当县令将征蟋蟀的任务交到成名手中时,其不利处境便一目了然了。(先写逆境

可以不读完全部的《聊斋志异》,但《促织》绝对不能错过,太精彩

于是成名只好每天拿着捉蟋蟀的工具,早出暮归,去山上捉蟋蟀,可无论用什么法子,成名都找不到,结果被打的两腿流血,成名本想自尽,可是笔锋一转,蒲松龄又让他绝处逢生,一个巫婆的问卜,让成名成功捕捉到了一头好蟋蟀,于是成名转悲为喜,处境也由逆转顺。(由逆境转顺境

接着,顺境变为了惨境,成名九岁的儿子因为好奇,打开了蟋蟀盖子,结果蟋蟀掉出,死了,成名的儿子害怕被父亲责骂,便投井自杀了。成名归来后,听说蟋蟀没了,大怒,又听说儿子因此而死,由怒转悲,又害怕到期交不出蟋蟀,陷入了更大的困境中。(由顺境再转逆境

可以不读完全部的《聊斋志异》,但《促织》绝对不能错过,太精彩

接着再由困境转顺境,原来成名儿子还未断气,而且当天还捉到了另一只蟋蟀,虽然小,但是却能力战群蟀,甚至敢和公鸡叫板,至此,故事情节一路向喜,这只小蟋蟀顺利被送到宫中,皇帝大喜,抚军因此升官,县令也因此升官,成名也因此而过上了“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的富足生活。(由逆境再转顺境

故事至此也结束了。

《促织》的情节就是这么一波三折,逆境、顺境之间,来来回回多次旋转,令人目不暇接,大起大落中牵动着读者的心,因为故事的波折性,所以更具有可读性。

三、曲折生动的细节处理

但是,如果只是这样,《促织》还算不上一篇好作品,更妙的是细节处理也非常到位,局部描写一流。比如,成名与村中那位少年斗蟋蟀的故事,也是引人入胜,多次采用对比、侧面描写等手法,活灵活现,令人读之爱极。

可以不读完全部的《聊斋志异》,但《促织》绝对不能错过,太精彩

成名的蟋蟀短小赤黑,给人不起眼的感觉,而同乡少年的蟋蟀却是体大身长,给人威武的感觉,这么对比之下,便引发了同乡少年的讥笑,当放入斗场之后,成名的小蟋蟀更是呆若木鸡,同乡少年便直接大笑了起来。可是,突然一笔,转折来了,少年撩拨蟋蟀,惹得成名的蟋蟀发怒,一口咬到了同乡少年的大蟋蟀上,成名因此高兴,可谁知,转折又来了,一只公鸡走了进来,一口啄向成名的蟋蟀,这把成名吓坏了,脸都白了,这时转折再起,小蟋蟀跳到了大公鸡的鸡冠上,咬住不放,于是蟋蟀一战成名,这才让成名大喜。

你看这些描写,不仅成名心中经历着冰火变换,连我们读者也跟着揪心,如此应接不暇的转折再转折,可以说极尽委婉曲折之能事。

四、手法高超的心理描写

除此之外,这篇小说还有一个特色,那便是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短短数个字,便将一个人的心理展现得活灵活现。

可以不读完全部的《聊斋志异》,但《促织》绝对不能错过,太精彩

比如小说写到成名回家后听说蟋蟀死了,直接气的“如被冰雪,怒,索儿”,可是找了半天后,发现儿子死在了井中,爱怜之心顿起,“化怒为悲,抢呼欲绝”,当半夜发现儿子居然没死,苏醒过来后,又“夫妻心稍慰”,可是想到自己儿子昏迷不醒,蟋蟀也丢了,不能如期上交蟋蟀,便又“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就这样在担心和惶恐中,一夜失眠,直到看见另一只蟋蟀,才“喜而捕之”。

这种悲喜变幻,蒲松龄都是几个字便交代了,可是却将成名因事影响的心理状况写得活灵活现,这种曲折往复的描写,让我们不禁赞叹。这在中国古典小说中,如此精彩的心理描写,是不多见的。

五、辛辣透彻的主旨内涵

如果说故事情节、局部细节、心理描写等都是艺术构思和手法上的巧妙,那么故事结尾蒲松龄提到成名因为献蟋蟀有功,而导致抚军、县令加官进爵,成名也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就更具有讽刺意义了。

小说以“宣德年间”为背景,其实是有依据的,明宣宗朱瞻基当朝时,确实喜欢以斗蟋蟀为戏,民间因此而受害也是实情。但是,蒲松龄虽然以过去的时间点为背景,但绝不仅仅是一桩过去的事,而是他那个时代的反映。要知道,《聊斋志异》的主旨之一,便是讽刺当时的封建社会和愚昧人间。

可以不读完全部的《聊斋志异》,但《促织》绝对不能错过,太精彩

成名因为进献了一只好蟋蟀,而导致一系列的

连锁反应,先是皇帝高兴,于是给抚军加官进爵,华阴县令也因此而获得功绩“卓异”的标签,不久也加官进爵了,成名也因此被赏赐,过上了富足的生活。这无疑具有极其辛辣的讽刺作用,这些大小官吏,毫无一点实质性的事迹,只是因为献上了一只出类拔萃的蟋蟀,投“上”所好,便被提拔的提拔,富裕的富裕,由此可见,当时的统治阶级,实质是多么不堪和黑暗。

所以,《促织》之所以能成为《聊斋志异》中最好的作品之一,不仅是因为它有着绝佳的艺术造诣,还是因为反映的社会现实是如此辛辣和透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