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定縣:兵支書兵人才在疫情防控中詮釋“當兵一日責任一生”的錚錚誓言

在全國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發生以來,普定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及時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安排部署,強化疫情防控工作舉措,發動全縣廣大人民群眾積極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在疫情防控中湧現出了一批特殊人群,他們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叫“兵支書”。

普定縣:兵支書兵人才在疫情防控中詮釋“當兵一日責任一生”的錚錚誓言

退伍不褪色,撐起疫情防控一片天

“少出門、多居家、疫情防控靠大家,..........”。未見其人就聞其聲,在距離白巖鎮高管村高羊組村約200米處就聽見小喇叭傳來的疫情防控宣傳聲。聞聲而去,在距“小喇叭”幾米處,映入眼簾的是一個袖戴“疫情志願監督員”、手提小喇叭的中年男子,還未來得及向他打招呼,就聽見他斥責的聲音,“你們是哪裡的不要進我們村,你們不曉得現在全縣都在開展疫情防控?還要到處亂竄。”在隨後的交談中得知此人名叫楊昌勇,是高管村的疫情防控義務監督員,是2014年退伍軍人。從1月23日以來,他每天都在高管村疫情防控卡口做疫情防控監督員。在問其為何義務做疫情防控監督員時,他說:“當兵一日,責任一生。退伍不退色,兵,不僅要聞令而動,更要迎難而上。我堅守的村決不允許1人外出,更不允許外人進入。”的確,在高管村打聽,楊昌勇在疫情防控設卡以來,無論是誰,想要出去或進來他都不允。被村裡稱著為“鐵石心腸、軟硬不吃”黑包公。

據瞭解,普定縣目前共有“兵支書”76人、“兵人才”238人,在“兵支書”“兵人才”和村黨支部的號召下共發動退役軍人、入黨積極分子、社會志願者共8000餘名人員參與到全縣的疫情防控中來。

73歲“援老抗美”老兵請戰疫情防控

在馬場鎮大窯村黨支部辦公室放著一封“特殊”請戰書。

“我是一名抗戰老兵一名共產黨員,在全國上下聯防新型冠狀病毒的戰役中,我應該站出來,為全村打這場戰役,做出自己的貢獻,請村黨支部接納”。這是馬場鎮大窯村73歲援老抗美退役軍人張克和向黨支部遞交的疫情防控請戰書。在村黨支部同意的情況下,張克和老人當起了大窯村疫情防控監督員。

在問其老人這麼高的年齡為何還在這裡義務當起疫情防控監督員時,老人鏗鏘有力的回答,“國有難、召必回,疫之來,必上前,我是一名老兵”。這是多麼有力的回答!

大窯村在老兵張克和的感召下,已有13名黨員積極參與到疫情防控中來,至1月30日該村設置疫情防控卡口以來,共攔截本村外出人員126人次,阻隔外來人員35人,攔截進村車輛26架次,確實做到了“村外人不進村,村裡人不出行”。

兵支書,築牢疫情防控“紅堡壘”

在穿洞街道靛山村疫情卡口處見到“兵支書”褚代洋時,他一邊給外出購買生活必須品回來的村民測量體溫,一邊勸說道:“從明天起需要購買生活必須品的,打電話給我,由志願服務隊統一登記、統一採購後,再分送到各家各戶。”在隨後的交談中得知,“兵支書”褚代洋從1月25日到現在,一直戰鬥在疫情防控一線,不是在卡點,就是在入村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基本上出進家門“兩頭黑”。在問到這樣堅持是為了什麼,妻子會不會抱怨自己?褚代洋說:“危難時刻,不帶頭衝鋒,群眾怎麼辦!妻子雖然不埋怨,但很擔心我的身體,因為年前我從醫院回家就直接投入到疫情防控“戰鬥”中去。”我是“一個支書”“一個兵”。

普定縣:兵支書兵人才在疫情防控中詮釋“當兵一日責任一生”的錚錚誓言

“兵支書”褚代洋為全村4個自然組508戶2041人的生命安全日夜操勞,老百姓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在他默默付出、日夜辛勞的感召下,靛山村已有2名退役老兵、3名入黨積極分子、16名村民志願加入到疫情防控服務隊。他們分成1個宣傳組、1個突擊組和4個進村卡口勸返組,在褚代洋的精心安排下,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有效的開展。

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該村積極宣傳防控,在每家每戶張貼《新型冠狀病毒防控知識告知書》508份,向群眾發放1000餘份,張貼永久性標語70餘條,通過村建立的“騰訊為村”雲平臺發佈信息60餘條,實現了疫情知識宣傳全覆蓋。卡點勸返非本村人員原路返回125人次,車輛50餘架次、勸回本村想外出人員25人次。

為了進一步有效發揮“兵支書”“兵人才”和基層黨組織的模範先鋒作用,帶領更多入黨積極分子和社會人員積極參與到疫情防控中來,普定縣委組織部下發了《關於發揮基層黨組織、黨員和退役軍人作用全力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截至目前,全縣疫情卡點新成立臨時黨支部56個,入黨積極分子157人,收到入黨申請書34份,有效為疫情防控工作提堅強的政治保障和強大的人力尖兵堡壘。


來源 / 中共普定縣委組織部

審核 / 駱世明 羅 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