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拍下了孤独的杭州,却给了上百万人前行的信心……

1月30日(年初六)中午,90后主播“入江闪闪”举着自拍镜头,一路从凤起路地铁站走到断桥。期间因为风太大,口罩两次差点被吹掉。

在她的镜头里,记录下了“史无前例”的一幕——向来挤得像菜场一样的断桥桥面,竟然只有3、4个人在走动。

大概2个小时后,1996年生人的摄影师“PLTMAN”,从后视镜里拍下了钱江新城少有的冷清。高耸的来福士双子塔,像极了大街上孤寂的、只能遥遥相望的每个人。

“入江闪闪”和“PLTMAN”并不认识,但这两个年轻人都是B站的up主。

一天之后,这两个视频相继出现在B站,短时间内就收获了近5万的播放量,还被各大平台纷纷转发。

(“入江闪闪”的完整版Vlog)

(“PLTMAN”的完整版Vlog)

有网友评论,“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杭州,这些记录真的弥足珍贵”。

据不完全统计,在B站上,日常活跃的浙江up主,大概有几千位,绝大多数是90后。

在这次疫情面前,平日里拍摄、上传各种“次元”的他们,同样发出了令人难以忽视的声音。

他们会为没法去一线助力而遗憾,转而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表达态度、独当一面。

他们习惯在微博、视频网站弹幕里适用各种标签,却拒绝在用镜头记录城市创伤的时候被贴上标签。

很多时候,世界只属于最新、最快、最有生命力的人群。在这场疫情之下,这些年轻人,同样让人刮目相看。

【一】

“慢点,慢点……”在车拐过庆春路中山路交叉口时,手持富士XT3相机的“PLTMAN”,朝正在开车的爸爸高喊。

十字路口,一位带着口罩的小伙子骑着自行车,正好跟一位同样戴口罩行色匆匆的路人擦肩而过,“PLTMAN”试图“平稳地记录下这一瞬间”。

96年的人,到现在还不会开车,这多少让“PLTMAN”有些惭愧。所以在这部名为《冠状病毒与城市的孤独感》的片尾,还颇为搞笑地出现了一行字幕——“感谢父母给予的车辆同后勤的支持”。

换来这个支持,不容易。

他们拍下了孤独的杭州,却给了上百万人前行的信心……


“PLTMAN”自拍像

1月底的时候,浙江已经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一级响应,听说儿子这个时候还要跑出去拍视频,父母第一反应就是“想都别想”。

但对于想做的事,90后从来就是有这样的韧劲。有天吃饭的时候,“PLTMAN”突然问爸爸,“从小到大,你见过杭州过年这样吗?”老爸一时语塞,过了一会才缓缓摇摇头,“那我去拍下现在杭州的样子,是不是很有意义?”又一个问句,让爸妈彻底无法反驳。

最终,1月30日那天的拍摄,变成了“家庭总动员”。爸爸负责给“PLTMAN”开合,妈妈则准备了口罩、点心等一系列“后勤物资”。

整整半天时间,去了武林、湖滨、钱江新城、断桥、新天地,还有老城区的一些街道。

作为一位专职摄影师,“PLTMAN”曾在这些熟悉的地方留下无数光影,但此刻的冷清萧瑟,却让他有点陌生,“拍的时候,最大的感触就是,‘杭州好孤独’。”

他们拍下了孤独的杭州,却给了上百万人前行的信心……

他们拍下了孤独的杭州,却给了上百万人前行的信心……

他们拍下了孤独的杭州,却给了上百万人前行的信心……

“PLTMAN”镜头里疫情下的杭州

“入江闪闪”选择的拍摄路线,是从凤起路地铁站,一直步行途径延安路、武林路、北山街,然后到达终点断桥。

一件加长白色羽绒衣,一个双肩包,风时不时透过“入江闪闪”的3M口罩,钻入到话筒里,发出呼呼的声音。镜头里偶尔出现的路人,都会用异样的眼神打量着这个女生。

做了5年多直播,cos过各种动漫形象,这还是“入江闪闪”第一次带着口罩面对镜头。

他们拍下了孤独的杭州,却给了上百万人前行的信心……

视频中的“入江闪闪”

在她那段近6分钟的视频里,西湖变得有点不太像大家印象中那个西湖。有一段拍摄,“入江闪闪”沿着白堤边走边说了近1分钟,镜头里只出现过2个路人。

“之前拍了这么多吃吃喝喝的,直到拍这个视频的时候,觉得自己有点点纪实记录的感觉了。”这是“入江闪闪”的真实感受。

【二】

在“入江闪闪”的微博认证里,有三个title——虎牙直播签约主播,知名游戏博主,美食视频自媒体。

B站资料信息里,“入江闪闪”的粉丝数显示是12.4万。在今日头条的视频平台里,她的粉丝有113万。

那个“新冠病毒阴影下探访西湖断桥”的视频,在其他视频平台上的播放量已经超过了100万。

2014年,“入江闪闪”来到杭州,开始做游戏直播和自媒体视频的拍摄。翻看各个平台上她之前的作品,很难想象这个大大咧咧又萌萌的小姑娘,会去拍摄疫情下的杭州和西湖。

他们拍下了孤独的杭州,却给了上百万人前行的信心……


他们拍下了孤独的杭州,却给了上百万人前行的信心……


照片来自“入江闪闪”微博

她可以穿着《街头霸王》里春丽的cos制服,举着自家的哈士奇做深蹲,放言“今天要让它知道谁是老大”;也会带着VR眼镜,在碳炉旁专心致志地研究锡纸烤肉。

有看过她游戏直播的网友曾表示,“有她在,再难打的关卡好像也变得让人愉悦了。”

90后身上的个性和特立独行,在“入江闪闪”身上鲜明可见。

他们拍下了孤独的杭州,却给了上百万人前行的信心……

cos状态下的“入江闪闪”cos状态下的“入江闪闪”

而翻看“PLTMAN”的各个社交平台,会发现这个96年的小伙子,内心住着一个老灵魂。

老城区箱子里蹲在垃圾桶旁边的流浪猫,地铁上神情恍惚的上班族,雨天城市建筑氤氲的轮廓,都会被他收录进相机。


他们拍下了孤独的杭州,却给了上百万人前行的信心……


他们拍下了孤独的杭州,却给了上百万人前行的信心……


他们拍下了孤独的杭州,却给了上百万人前行的信心……

PLTMAN日常拍摄的杭州

作为土生土长的杭州人,“PLTMAN”似乎特别眷恋城市和人文之间的维系带,就在去年和前年,他还参与过浙江卫视《孤山路31号》和《西泠印社》的拍摄。

因为是杭氧职工子弟,“PLTMAN”从小就在城北老工业区长大,那里就像一个小世界一样。但前几天他出去转了圈,发现各个小区都封了,门口贴满各种抗疫标语,“从小到大,我第一次见,说不震撼肯定是假的”。

【三】

几乎在“PLTMAN”和“入江闪闪”视频上线的前后一两天,武汉90后up主林晨拍摄的《封城日记》在网上大火,三则视频在B站上的播放量突破2000万。记者联系采访时,他闭关创作去了。


他们拍下了孤独的杭州,却给了上百万人前行的信心……

对比之下,杭州两位up主的视频播放量看上去只能算个小零头。但在他们看来,能多一个人记录,多一个人看到,都是好的,按“PLTMAN”的话来说,他只是觉得“应该去拍下这些镜头”。

同样,自己的视频会不会让粉丝觉得突兀与违和,也是“入江闪闪”压根没去考虑的问题。

在视频中间,她还说了句,“之前都在拍些吃吃喝喝的,这次终于能拍更有意义的东西了”。

在她的理解中,平时自己的工作就是用视频记录各种泛生活领域,美食、美景、游戏等等,“但眼下这个(疫情)情况,不也是生活的另一种状态吗?”没必要去回避,也是为了更好的将来。


他们拍下了孤独的杭州,却给了上百万人前行的信心……

从1月底到2月初这段时间里,记者了解到,有不少浙江up主在B站,用Vlog的形式记录下了自己的状态。

“我是18爸爸”的第一个跟疫情相关的视频,拍摄于1月26日,他跟老婆孩子正好在澳门。

也正是那一天,全家决定,取消了后面原定去泰国的行程,在镜头里,“我是18爸爸”哭笑不得,“保守估计大概损失近10万块钱”。

不过,他还是用手机记录下了当时澳门大街小巷的情况,并在视频里提示大家“澳门已经人人自觉戴起口罩了,希望我家乡的人民也要千万保护好自己。”

每一段视频背后,都有着不容易。

“PLTMAN”说,剪辑了一天后,他突然发现找不到合适的配乐,整个人几乎要抓狂。

幸亏有个好朋友,给他推荐了一首BGM——max richter的《dream》,“所以第一版剪得节奏会比现在快很多。”

“PLTMAN”又重新剪辑了一遍,发现整个节奏慢下来之后,城市的那种孤独感更强了。这也激发了他的另一个灵感:每个段落之间用西湖的水来串联。

而站在断桥的寒风中,为了把疫情和呼吁的台词表达得更精准,“入江闪闪”一个镜头拍了十几遍,“不能因为我的表达不准确而误导大家”。

在那之后几天,“入江闪闪”还加拍了一个如何正确选择和佩戴口罩的视频,因为觉得“这更能实际帮助到大家”。


他们拍下了孤独的杭州,却给了上百万人前行的信心……

别看成片只有9分钟,但前前后后准备了一个通宵。因为坚持要试戴过每一个口罩,“入江闪闪”一度鼻梁都被勒出了淤痕。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这些年轻人,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去做那些他们觉得有意义的事情。

他们没有试图用镜头下记录的一切去打动谁,但我们已然感受到了不同的温度。

采访结束时,我再次感叹“敢在非常时期出去拍摄,90后勇气可嘉”,话头很快被“入江闪闪”打断,“得了吧,你去看看一线的医护人员、造医院的基建工人,都有90后的身影,他们才是真的勇士。”

这句把人噎得……简直太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