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夫妻“疫”往直前|徐州市第26中学杜瑞花老师的“疫”往情深

教师,病患,心理辅导教师,新冠肺炎患者......看似毫无交集的人物,却因一句句温暖的话语,一次次专业的疏导,让一个个寒冷的冬夜充满了温情与感动。


杜瑞花是徐州市第二十六中学的一名体育教师,中共党员。出于对职业的热爱,对学生关注,自修心理学教育,现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党员夫妻“疫”往直前|徐州市第26中学杜瑞花老师的“疫”往情深

“我不冲上去,谁上去”?这是杜瑞花老师的丈夫刘绍龙接到疫情命令离家时的第一句话。作为我市传染病医院的中医科主任,一名有着近20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刘绍龙肩负着党组织和院领导的重托;而同样是共产党员的杜瑞花,也深知丈夫此行的困难和风险,只恨自己不能和丈夫战“疫”在第一线。她看着90岁的老母亲和正读高三的女儿,强忍住眼泪,默默地地给他披上外套,坚定的说“你放心去吧,家有我在”。

刘绍龙主要负责患者的中医药治疗工作,为了收集到全面的临床资料,针对性地治疗患者,他们穿着厚重的工作服,戴着厚厚的帽子和口鼻罩,不厌其烦地与患者进行沟通,对病情进行解说,对用药进行指导。看着病人一张张信任的脸庞,一双双求生的眼睛,他们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疲惫,用自己的专业和技能在和死神抗争、较量。

党员夫妻“疫”往直前|徐州市第26中学杜瑞花老师的“疫”往情深

每当深夜,刘绍龙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杜瑞花看着丈夫干裂的嘴唇,困倦的脸庞、护具留下的深深勒痕,心理不禁阵阵揪痛。

杜瑞花想:我能不能也帮助患者呢?当听到丈夫说,有病人晚上睡不着,胸闷、害怕、恐惧时,杜瑞花就开始通过网络,利用自己的心理学知识为病人提供帮助,向他们传播有关疫情的科普知识、为他们耐心讲解疫情下的心理行为,以缓解疫情带来的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使他们树立抗击疫情的坚定信心。瑟瑟寒冬中,多少个不眠之夜,杜瑞花用温柔的话语慰藉着一颗颗忧郁的心灵,在平凡的志愿岗位上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对祖国和人民的承诺。她和丈夫一起把每个患者的病情、疑虑记录在案,点点滴滴记载着他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拼搏的足迹,凝聚着他们对人民永恒的热爱与对党组织无限的忠诚。

毒疫无情,人间有爱,这对党员伉俪如今依然在战疫前线奋斗着。因为他们相信:每个党员都是一面旗帜!只要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无论是滔滔无边的洪水,还是无形的病毒,只能望而却步,隐形遁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