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家庭为什么要“砸锅卖铁供孩子上大学”?

小老表生鲜


因为农村人都尝够了农村人的苦和累,还不富裕,希望下一代能够真正的过上好日子,所以砸锅卖铁都要送他们读书希望他们不在走上辈人的老路


狂蘭


我就是农村里面出来的孩子,没有夸张到砸锅卖铁的地步,但是已经卖掉了家中老母猪老牛老水牛的地步。

我家没有老母猪也没有老水牛,我爸妈早年就出来打工了,没有老母猪没有老水牛,所以他们就只能打工供我上学,而且有意思的是,我是我们那个村第一个出来的正式的大学生,也是整个村子里面历史的第一个小名牌大学生,我是跟着我爸妈来外地读书的,我的经历得到了很多同龄人的羡慕嫉妒。

我走的路没有劳作,没有放牛,春天没有插秧,秋天也不需要去收玉米,我所见的那些小时候父母卖猪卖水牛供他们上学的伙伴,没有一个上成大学的,如今我和他们已经不处在同一个世界里,不是我们已经相处不进去,而是我们以前分属于两个不同的世界。

我小时候被寄送到外婆家,那个时候我读一二年期,特别喜欢一个读六年级的小表舅,他是他们家中的第三个孩子,他的大哥已经出去打工,二姐也嫁人了,就剩下他。

他的父母比较年老,家里还有一个老奶奶,我记得他每年上学的时候,他的大哥比较吝啬,好像没有帮他多少,每年他们家里都要卖掉一头两三百斤的母猪供他上学。

他读完小学读完初中,高中之后就没有读了。

听说我老爸混的好,有一年他就跟我老爸出来打工,那个时候我早就跟我老爸在外省读书,见到他来打工我特别伤心,没想到他也来打工了,估计家里母猪卖完供不下去了吧。

其实我们村子里面我还看到很多像这样的农村孩子,他们最多就上到高中或者到初中就不上了,真可惜他们没有赶上义务教育的这些年。

我父母不请把我供上了大学,你把我的弟弟供上了大学,可以说他们是村子里面唯一成功的一对父母,因为只有他们把记得孩子供上了大学。

每次过年我回到村子的时候,总听村子的人说,就你的父母最行呐,把你们两个孩子供上大学不容易呀,每到那种时候我心里就特别的想跟自己的父母说声谢谢,爸妈,你们辛苦了。

如今我一个月的工资抵的上父母两个人工资的十倍,是他们把我送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白诗诗


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好,我以我的亲身经历谈谈我的看法。我生活在一个农村家庭,虽然家里穷,但我爸妈砸锅卖铁也供我读书,后来我考上高中,再后来考上大学,如今大学毕业都已经6年了!

我妈妈一直支持我的学业,我爸爸其实不打算让我读很多书,多亏了我妈妈的坚持,不然,我就中途辍学了!在我上小学和初中时,学费还挺贵,那时挣钱很难,钱很值钱!我妈妈为了给我凑伙食费,出去帮人家插秧,一天累死累活,才挣20元!我妈妈吃了很多苦头,还落下了病根。她有风湿病和骨质增生。

我妈妈经常叮嘱我,要好好读书,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后来,我觉得真的是这样。在我们村里,我读书最多,读的大学最好。大学生涯改变了我的人生!

1.读书对于很多像我们这样的贫寒家庭子女来说,是改变命运的好机会!如果我们不读书,待在农村种地,一辈子都很难有出息,赚不到大钱,还娶不到媳妇。我们都知道种地很难赚到钱,那是一条艰苦的路。父母供孩子们上大学就是希望孩子们能够走出农村,走出大山!

2.上大学了,孩子就有机会,进入体制内。读了大学,孩子才有资格考公务员,考教师证,考证券从业资格证等等,才有机会进入体制内,拥有稳定的体面的工作。

虽然我本人没考公务员,也没考证,也没考研,但是我在大学里发现周围的同学一多半都在考公务员或者考研,并且不少后来成了公务员,或者进入了学校和银行等。并且他们认为考公务员,以后进入体制内,才是正途!别的,他们都认为不靠谱。

虽然进入体制内,发不了大财,但是稳定,收入也还可以,不会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也不容易失业。我自己创业,生意好的时候,一个月挣1-2万,不好的时候,挣3000都难,大起大落。并且工作不稳定,有太多的不确定性!自己创业很苦,什么都要自己做,操心的事太多,很累。

虽然公务员工资不高,但是听起来高大上,说出去有面子,别人都认为你很厉害,认为你是吃皇粮的人!顿时,对你肃然起敬,对你刮目相看。

3.读大学了,孩子们才有更多的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事实上,有不少农村出来的大学生通过读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当年我叔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爷爷奶奶也是砸锅卖铁,供他读书,甚至还找亲戚借钱供他。我叔叔很有天赋,考上了抚顺石油学院,当时全国10所石油院校之一。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了广西的一个机场上班,后来结婚生子,在那边安家了。收入还不错,经常给我爷爷奶奶寄钱回来,我爷爷奶奶养老的钱,包括安葬的费用,都是他出的。虽然我爷爷奶奶有很多儿子,但就这个儿子最有能力,混的最好,最有孝心。

4.农村的孩子上大学,是摆脱底层社会的唯一途径。底层社会充满了各种卑鄙无耻的事,他们如果想给自己的孩子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就需要让孩子们读大学,走出农村。

5.现在的年轻人普遍都上了大学,如果自己的孩子不上大学,以后踏入社会就不好就业,不容易找到好工作,更麻烦的是不好找对象!尤其是男孩子!女孩子大部分都上了大学,她们都希望找和自己文凭差不多的男性作为自己的伴侣。

6.孩子上大学,可以扩大视野,增长见识,接触新事物,新思维。如果我不上大学,就不会做自己现在的工作,就不会挣到比较多的钱,没钱的话,我可能还没结婚,没老婆没孩子。当初,也是自己的机会好,自己又爱折腾。没想到,折腾出了一个不错的结果。毕竟自己是有野心的人,不愿意给人打工,就想自己创业,有所作为!

父母都是一片良苦用心啊!


高中数学邓老师


我就是农村出生,我就是父母“砸锅卖铁”供出来的大学生。


我出生于北方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小村庄只有几十户,四面环山,人们住的都是石头房子。我的父亲是个老高中生,当年由于自己身体的原因,临近高考得了肺炎,所以与大学失之交臂。


我小的时候父亲常常跟我说的话就是:“一定好好学习,不要将来像我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出生农村,父母都想自己的儿女走出农村,走向外面的世界,让孩子能够有出息。但是对于每一个农村家庭来说,供养一个大学生实属不易,我们每一个农村学子的求学之路都是父母的汗水铸成的。


1、清楚记得为了转入一所教学质量好一点的学校,父亲把自己珍藏的两瓶好酒拿出来。

2、清楚记得某个深夜,父亲再昏暗的灯光下,发愁我下学期学费的背影。

3、清楚记得父亲陪我大学报到的时候,那一张张盛满父母汗水的人民币。

4、清楚记得母亲为了给我筹学费,去亲戚家里借钱的样子。

5、清楚记得为了我的学业,父亲母亲在砖厂埋头干活的样子。

……

我的父亲母亲就是全中国千千万万个农村父亲母亲的缩影。他们任劳任怨,毫无怨言,粗茶淡饭……汗水浸透了他们黝黑的皮肤,沉重的压力使他们双手干枯,再苦再累,他们都咬咬牙坚持,因为他们心里只有一个不变的信念:把孩子供出来!


只有自己的孩子走出农村,父母脸上才有光,那种荣耀比给他们金山银山都光彩。我们默默无闻的父亲母亲,就是这样一把把汗水浇筑出了我们可以走出农村的路!每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学子,最不应该忘却的就是自己的父母!


余争的世界


首先,孩子聪明好学,成绩好。父母不得不借钱给孩子学习。

我上实验班的时候,班上有一个农村孩子,家里很穷:母亲早就去世了,父亲残疾,干不了重活,山坡上盖了两栋旧土坯房。但是他和他的妹妹都很擅长读书,而且他们的成绩一直是最好的。

他的父亲亲自对我说:我的家庭条件太差了,我有时希望孩子的表现差,不想看书,这样可以早点工作,减轻负担。但是他们很有野心,没有办法,我也想让他们读!作为一名班主任,三年来,他一直给贫困学生补贴,申请减免学费等帮助。幸运的是,孩子被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录取了。后来,他的妹妹考上了我们学校的实验班,最后考上了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二是农民深刻认识到,只有读书才能有前途,农村没有前途。

自古以来,农民就深受其害,深知田间地头难有所作为。只有当农夫的孩子鲤鱼跳到龙门时,他们才能开始。他们宁愿自己吃苦,也为了子孙后代的福祉,所以不惜一切代价让孩子读书。

事实上,无数的农民子弟通过高考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从农村走向了大城市和世界。

在现在的农村,即使没有人学习,他们也很少在农村耕作。他们外出工作或在大城市谋生。由于缺乏知识和文化,他们不读书,主要从事低收入和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没有一定的知识和技术,就很难站稳脚跟。因此,这些人也深刻认识到,不能让后人继续吃失去的东西,只有知识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他们非常重视教育,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四是国家多年来高度重视教育成果。

“不管你有多穷,不管你有多努力,不管你对孩子有多努力。”。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教育事业。为了富国强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重视知识和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因此,没有一个家长不重视孩子的教育。

总之,知识改变命运,为未来而奋斗。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未来。父母可以为孩子做一


一般


这应该是社会的进步,观念的改变。农村的父母在50年代左右多数不愿意让孩子上学。他们认为孩子不过是劳动力而已。为了动员孩子上学,老师,村干部,驻村工作组登门挨户动员家長让孩子上学。为了能让孩子上学,学校里出台了很多做法。比如,允许姐姐背着弟弟妹妹上课。允许一些孩子不上自習课回家做家务等等。就是到了60年代,一些成绩很不错的学生,被家長硬性退学也经常出现。

这是农村人们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強烈愿望。是人们渴求改变命运的具体体现。现在的农村家長们,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这些年来,他们看到社会的进步,看到那些高文化家族命运的改善。重视孩子的教育已经成了社会的共识。他们强烈希望孩子能通过上大学来改变自己和家族的命运。为了孩子能上好大学,从小就让孩子上各种补習斑。上优质学校,家長陪读。经济上大人勤儉节约,也不让孩子受屈。可以说为了孩子上大学,很多都是整个家庭在拼命。

教育能够改变命运,但不只是考大学一条路径可以改变命运。我们追求幸福美好生活首先有个好心态。无论孩子上或上不了大学,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得到幸福美好新生活。


朱增林呀


很简单,因为在农村,大家都知道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所以在农村,哪家要是有孩子考上了大学,亲戚朋友们都会羡慕不已。

我也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祖祖辈辈都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人,以至于在我和我哥小的时候,父母总是把希望寄托在我俩身上,可是我和我哥的成绩都属于特别差的,俩人连高中都没考上,早早的都出去打工了,出来工作后才知道没知识真的很可怕。

我记得我们村子里有一户贫困户,夫妻二人都是盲人,住的也是泥巴屋,每月靠着政府的救济过日子,可就是这么个贫困户,谁能想到能培养出一位清华大学生,当初孩子读高中的时候,他的盲人父母挨家挨户给孩子借学费,后来孩子直接被清华录取,学费都没有让他们家出,当时我们那好多政府工作人都到他家,因为在我们那个小地方,还能出个清华大学生,真是很了不起的。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点说的一点没错,因为他们知道能读书有多么的不易。其实不管是农村还是在城市里,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为了孩子都是在默默的付出,所以孩子们千万不要辜负了你们的父母哦!


成小闹


菲凡说,砸锅卖铁的我没见过,我倒是见过借钱供孩子读书的人家。

我所了解的这家人,有两个孩子,一个姐姐,一个弟弟。
姐弟俩成绩都很好。父母是普通的农民。可是,家庭经济情况不大好。供两个孩子上学非常吃力。可是孩子的父母不放弃,没到孩子开学要交学费了,就开始四处借钱交学费。然后夫妻俩一个种地一个外出打工慢慢还。
姐弟俩都非常争气。姐姐考上了清华,后来还读了清华的研究生。弟弟也不错,考了一个不错的大学。
现在姐弟俩都结婚生子了,两人都在大城市工作。老家盖的楼房,买的小汽车,日子过得还不错。至少我想,要是他们家没有尽全力送孩子读大学的话,经济条件应该不如现在的吧。
当然,这只是我见到的。但是也不排除其他的情况。
比如孙俪曾经资助过一个人上大学。可是,那个人回报给孙俪的却是诬陷。所以,我想,有的家庭,即使是砸锅卖铁的供孩子读大学了,孩子也不一定会给家庭有多大的回报的。
可是,为什么很多人觉得读大学是一条不错的路。那是应为,他们见到的大部分的有出息的人,都是有知识的人。虽然,孩子读大学了并不一定会改变家庭的命运。但是,这却是一条也是他们眼里唯一的一条充满希望的道路。知识改变命运这个概念对国人的影响是非常巨大。
也许,有人会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所以,并非只有读大学这一条道路。
是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话本身没有毛病。但是,并不是人人都有机会去好好学习那个所谓的三百六十行的。
读了大学,至少可以找一份体面的工作。读了大学,找到工作之后,一年所能够挣到的钱,可能比有些地方的农民好几年挣的钱还要多。
这样的付出和回报是非常值得的。所以,他们会不惜砸锅卖铁。
我认为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你们呢?

菲凡说


“你好好学习,我们就是砸锅卖铁也供给你,头拱地也供给你上学”!这是小时候,爸爸妈妈常常给我说的话(流泪),可见父爱母爱之伟大。

对于出生在一般农村家庭的孩子来说,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他们没有啥门路,孩子的未来,都要靠自己去努力。知识改变命运,在80年代是很现实的。农村家庭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将来有出路、有出息跳出农门,父母不断鼓励孩子好好学习,为孩子解除后顾之忧。我的父母常说,我们没有能力给你找工作,一切都要靠自己。为了给我们姐妹攒学费,父母拼命干活挣钱。

父母永远都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任老师。当初,就是因为父母的激励,自己对知识的渴望,对改变自己命运的决心,最终我走出了农门,虽然没有上大学,但是考进了中等师范学校,带出了户口,学到了知识,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这一步,改变了我的生活,自己对社会、对家庭也做出了不同的贡献。


如今,父母都已经离开人世了,我的孩子也面临着出国留学的选择。就像当年父母对我的承诺一样,我也对女儿说:只要你愿意学,就算是卖房子,也供给你出国留学!


【以上仅代表我的观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或者启发。您有什么更好的意见建议,欢迎关注交流,或者在下面留言评论】图片来自网络


农里农气


我就是一个农村的孩纸,我爸妈为了供我上大学,真的可以说是省吃俭用,砸锅卖铁。听起来感觉很夸张,觉得可能吗?但是你们知道吗?世界上有一种东西叫做贫富差距。我现在已经毕业了,回想当初,为了上大学办了贷款,爸妈为了我的生活费到处找人借钱。现在看起来不过就是两个月的工资的钱,当时却像是榨干了我爸妈的血水与汗水。

对于一个农村的家庭来说,供一个孩纸读完大学真的就是太艰辛了。但是我还是支持农村家庭供孩纸上大学。作为一个农村的孩纸,我想如果你下过地,干农活插过央,种过玉米就不会有不逃离农村的愿望。

那些归隐田园衣食无忧的向往的生活,是有有钱人;没有读过书的人,格局就会变得很小,单靠蛮力换取的生存资本是上顿不接下顿。

我是山村里长大的小女孩,爸妈供我上大学的时候,村里的人说:”一个女孩子,你让她年那么多书干嘛?将来始终是要嫁人的。“现在回头想,这些人真的就是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劳和贫寒吓怕了。

初中的时候,我问过我妈说:”妈,我想报漫画班。“妈妈想了一下说:”我们没钱。“于是我就再也没有问过。我爸爸妈妈没有念过什么书,但是却是一个思想观念很先进的人。从小到大,只要是我提出来的跟学习有关的东西,他们从来不说一个不字。爸爸从来不看书,却愿意为了我,陪我坐在书店里一整天;妈妈只要看到我在看书就不会叫我干活。。。。。。。

大学到大二的时候,我去深圳打暑假工,那个线长老带着我加班,做质量检测。总之,得出来的结论是,没上过学干苦力的,比稍微懂点技术的辛苦太多。但网上总有一些人,盯着一些低学历高收入的人群和高学历低收入的人群进行宣传。喜欢宣扬这些的,多数是那些低学历和低收入的人,逮到一个大学生,觉得大学生也是打工的没什么了不起,就在那里死命得瑟。

在这里我只是奉劝那些人一句,你自己的家境,你自己的未来,你自己掌握。

我爸妈就是因为没有念过什么书,吃了很对亏,所以不希望我受他们受过的苦,吃他们吃过的亏。

现在国家的助学贷款和雨露计划等这些绿色通道给上大学难得家庭减轻了不少负担,有钱人家的孩纸不一定非要上大学。因为他们从一出生就很体面,他们有更多的学习资源,有更多的选择。但是大多数农村的孩子,上大学是打开格局的唯一出路,做一个大格局的人将来的路才好走。

我们得先生存,接下来才能体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