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晚期胎兒頭數值是多少正常?

傻孩紙一


孕晚期是指懷孕29-40周,也就是8月、9月、10月這三個月。這個階段是胎兒體重增長最快的時期,骨骼變長,脂肪增加,同時頭圍也在迅速增大。

孕晚期胎兒頭數值是多少正常?

胎頭的大小是無法直接測量出來的,只能通過B超的一些關鍵數據來估記胎頭的大小,比如雙頂徑(頭部大橫徑)。既然題主問的是胎頭正常值,那本文就只分析雙頂徑。

孕晚期各個孕周雙頂徑大小的正常平均值如下,孕媽可以自行對照,看看寶寶的頭部大小是不是在正常範圍:

孕29周:7.50±0.65cm

孕30周:7.83±0.62cm

孕31周:8.06±0.60cm

孕32周:8.17±0.65cm

孕33周:8.50±0.47cm

孕34周:8.61±0.63cm

孕35周:8.70±0.55cm

孕36周:8.81±0.57cm

孕37周:9.00±0.63cm

孕38周:9.08±0.59cm

孕39周:9.21±0.59cm

孕40周:9.38±0.50cm

下圖是胎兒各個時期雙頂徑平均數值對照表,供大家參考:

要注意的是,雙頂徑只是代表胎兒頭部的大小,並不能估計胎兒的大小。想要知道你的寶寶現在到底有多大,需要利用雙頂徑、腹圍、股骨長等數值,利用公式就可以得出答案。一般打完B超會直接給出胎兒重量,醫生也會告訴你胎頭大小是不是正常。

我是朵拉媽媽,專注分享孕產及育兒知識,歡迎關注我,朵拉小樹和萬千寶貝一起成長!

朵拉成長樹


相信題主想問的是胎兒雙頂徑的數值。

什麼是雙頂徑(BPD)?

雙頂徑是胎兒頭部左右兩側之間最寬部位的長度。


到了孕晚期,想要自然分娩的孕媽媽就會關心胎兒雙頂徑大小,因為雙頂徑的數值不僅表示著胎兒生長髮育情況,最後在分娩的時候還會影響能否順產。因為在生產的時候,母體的產道最窄處只有10釐米,如果胎兒的雙頂徑較大,那麼分娩的時候媽媽是非常辛苦的,還有可能因為雙頂徑過大而改變分娩方式。

孕晚期雙頂徑數值多少是正常的?

按照一般規律,到了孕晚期之後,孕7個月時,雙頂徑應該為7.0cm,孕8個月是8.0cm,並且從懷孕8個月開始,每週增長0.2釐米是正常的,到寶寶足月的時候,正常的雙頂徑應該到達9.3cm或者以上。

但是有時候胎兒會有偏小或者偏大兩週的情況,加上每個醫生測量的手法或者儀器不相同也會形成誤差,所以雙頂徑也不會那麼嚴密著跟著數據走動,只要在正常的範圍內就好。

利用雙頂徑可以估算胎兒的體重嗎?

雙頂徑不僅可以用來判斷胎兒的發育情況,頭盆是否相稱,還經常拿來估算胎兒的體重,估算胎兒體重的公式有很多,但是如果只有雙頂徑這一個數據的話可以用以下方式:胎兒體重=雙頂徑*900-5200,假設胎寶寶的雙頂徑是9.5cm,那麼套入公式就是9.5*900-5200=3350g,寶寶就是6.7斤。

在孕36--37周左右,醫生都會要求孕媽媽做一個b超,根據b超上的這些數據瞭解胎兒發育情況,估算胎兒體重,以初步決定分娩方式。但這些公式只是機械化的計算,計算出來的結果會有10--15%的誤差,那時醫生跟懶媽媽說,因為有些胎寶寶肉肉多,有些胎寶寶肉肉少,所以不管用哪個公式都只是個大概重量。


懶媽媽孕期就是用這條公式估算胎兒的體重,當時寶寶雙頂徑是9.7,按照公式計算的3530克,7.6斤,最後寶寶生下來是7.2斤,我覺得還好,又簡單容易記,不妨一試。

我是懶媽媽,一個二胎寶媽,多平臺原創作者,很高興在這裡分享育兒知識,關注我瞭解更多。

懶媽媽的帶娃生活


所謂胎兒頭數值,其實在醫學上可以用“胎兒雙頂徑(BPD)”來表示,因為實際測量胎頭大小數值有一定困難,就通過B超測量胎頭雙頂之間的長度來估計胎兒的大小和胎兒的成熟度。醫生常常用它來觀察孩子發育的情況,胎兒的體重,判斷是否有頭盆不稱的情況,是否可以順利分娩。

胎頭雙頂徑,就是胎兒頭部左右兩側之間最寬部位的長度,又稱為“頭部大橫徑”。B超測量胎兒雙頂徑(BPD)>8.5釐米,表示示胎兒成熟。孕足月時一般應達到9.3釐米或以上。

按一般規律,在孕5個月以後,胎兒雙頂徑(BPD)基本與懷孕月份相符,也就是說,妊娠28周(7個月)時BPD約為7.0釐米,孕32周(8個月)時約為8.0釐米,以此類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