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市綠園區:“社區“寶媽”的團圓與逆行


共產黨員、社區工作者、“寶媽”,三重身份集中在長春市綠園區鐵西街道崇文社區副主任修慧身上,面對疫情,32歲的她舍小家為大家,整日奔波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這個春節,她選擇在社區“團圓”。過節前一週,她和家人還商量怎麼一起過年。疫情突然爆發,孩子年幼離不開人,愛人加班忙、搭不上手,雖然自己的媽媽還要照顧臥床多年、85歲高齡的外婆,但為了不耽誤工作,她把31個月大的孩子送到媽媽家,一家三口過年不得不“分居”三個地方。怕社區特殊照顧,她給社區書記打電話:“我隨時聽你安排,哪兒缺人我去哪兒”。孩子年齡小晚上怎麼也不肯睡,還哭鬧要媽媽,老太太帶著氣打電話讓把孩子接走,她眼淚在眼圈裡轉:“媽,你和大率(孩子小名)都是我最親的人,我哪能不心疼,現在就這情況,我是網格負責的,這個時候,我不上誰上”。在電話裡她給兒子唱了首兒歌,告訴他睡醒了就去接他,她跟孩子撒了一個他幼小的心靈還無法理解的謊。從疫情防控開始,到今天她也沒把孩子接回家。幾天前,外婆又突發疾病,安頓完了外婆,修慧甚至沒時間抱抱孩子,就急忙歸隊。同事知道她的情況後,勸她請假回家照顧照顧家裡,別再累病了自己、影響孩子成長。她說:“和你們在一起,就算團圓了”。

長春市綠園區:“社區“寶媽”的團圓與逆行

在社區,她既是副主任,也是第“13”網格的網格長,在春節萬家團圓的當口,在家人、網格之間,她和千萬個社區工作者一樣,選擇了逆行。網格老舊小區多,4個網格員中1人處於隔離期,1人生病發燒,面對人員不足的困難,她沒有一句怨言,帶著1名網格員承擔起8棟樓宇46個單元611戶居民的防控工作,開始走街串巷、登門拜訪,擔當了防控知識宣傳員、上級政策講解員、網格居民排查員、隔離管控監督員、環境衛生清潔員、不良情緒疏導員,她笑稱:“聽說以前社區有‘八大員’,我這也算是‘六大員’了”。在排查中,有1戶住戶始終聯繫不上,早晚多次上門都沒見到人,她也沒有放棄,和左鄰右舍多方打聽後,終於得知這戶居民的親戚住在附近,但不知道門牌號,她挨家挨戶敲了20多戶的門後終於找到線索,一個不落地完成了排查任務。


每天加班加點忙疫情防控,她坦言,內心裡對家人多少還是有愧疚,特別是每每想起年幼的孩子,母子連心,眼淚就在眼眶裡打轉。她說:“如果不是這個特殊情況,我也想過年陪媽媽多待幾天,也想抱著孩子享受天倫之樂。但在這個節骨眼兒上,我們一起努力,我的網格工作做好了,社區工作做好了,整個街道、整個城市平安了,我的家人也就健康平安了,每個家庭求的就是團圓”。


修慧的抗“疫”經歷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使命擔當,更是以言傳身教扣好了孩子人生的第一粒釦子。等孩子長大後,聽媽媽講她“過去”的事情,他一定會為有這樣的媽媽而自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