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弹过期后,各国是如何处理的?

军武视界


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几十万到几百万的兵力,那么每年消耗掉的子弹就更多了,我们都知道子弹作为一种战争资源储备,每年生产的子弹数量都是非常巨大的,

可是大家都知道任何东西都是有保质期的,超过保质期就不可以使用了,因为性能不稳定了,发生意外的可能性也会变得很大,那么每年过期的子弹和炮弹都会怎么处理呢?各国都有各国的处理办法!但是在中国确是最浪费的一种!

在中国一般过期的子弹都会集中烧毁掉,炮弹会挖坑炸毁,临近过期的会给部队训练消耗掉!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量节约资源!那有人说过期的子弹训练用应该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吧?其实过期的子弹稳定性会变得很差,射击时不光对于枪械的磨损性很大,而且很容易炸膛,对人的伤害很大,虽然我们国家不是最强大的,但她绝对是努力给我们最安全的国家!


我们曾经是战士a


大家好,我先介绍下我自己,我是大梦,曾经服役于武警新疆某机动部队。

对这个问题,其实大部分的国家的处理方式大致是一样的。

第一,临近报废期之前,进行大规模的子弹消耗,此类情况也会出现在武器换代的时候,比如大梦11年参军,那会新疆的武警机动部队还配装的是81-1式自动步枪,但是到了13年,部队换装,直接跳过了95,换装了95-1式自动步枪。到了14年,一批7.62毫米的81弹即将报废,这时候,团里又把81-1下发了,要求消耗弹药,那一天打的,也辛亏当初大梦经历了机枪集训,有点底子,不过消耗弹药可比集训恐怖的多,集训一天最多一个人300发。消耗弹药那天- -。大梦琢磨着自己该打了一箱标准基数1500,那肩膀是真的疼。。。

第二,就是集中销毁,那就是实在打不完了的- -,只能砰一声,全部报销。

其实还有第三种,会出售,不过很少国家会这样,只有一部分不怀好意的国家会这么做!


大梦几千载今朝是何年


子弹是由底火、发射药、弹壳和弹丸四部分组成,在战争中年代被大量生产,是战争的主要武器。而到了和平年代,子弹的需求虽不如战争时期多,但为了国防需要和维护治安,子弹依旧被大量生产。


子弹也是有保质期的,大量的生产直接造成的可能后果就是大量浪费。子弹的保质期与其所处环境和子弹的种类有关。

一般来说开箱的子弹,只能保存一年。而未开箱的子弹,在洞库里可保存的时间长达30年,在地面上的库存里可保存时间达20年。可以说子弹的保质期和一般物品相比已经相当长了。

而全球每年新产出的子弹十多亿发,这些子弹大多来自于欧美国家。因为众所周知,欧美许多国家是允许拥有枪支的,每年发生的枪击案更是数不胜数。

那么这些子弹过期后是不是就不能使用了?也并不是如此,只不过过期的子弹哑弹率大大增加,危险系数也大大增加。过期的子弹可能会产生自爆,严重的时候会导致枪械炸膛,最终危害士兵的生命。

虽然现在是和平时期,但各国的弹药储存依旧十分庞大,每年都有大量的子弹过期。那么,面对数量如此庞大的过期子弹,各国都是如何处理的呢?


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就是掩埋,这种方法可以说是简单粗暴,省时省力。但是对环境会造成破坏,毕竟子弹是由金属制成。

于是一些技术发达的国家会选择先拆分回收有用材料,之后再将子弹掩埋。

那我国是如何对待过期的子弹呢?我们的方法很简单,对于快过期还没过期的子弹,我们用它作为实弹训练。

进行实弹射击,一方面能提高士兵的技战术能力,提升射击的精准度。更重要的是避免了浪费的发生,节约了国家在军费方面的开支。

而美国的做法就比较豪气了。作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每年在军费上的花销高达6000多个亿。

面对过期的子弹,美国的选择是掩埋或者直接丢弃,这样的做法可以说十分浪费了。不过美国家底厚,他们并不在乎这点浪费,他们如此做也是为了保护士兵的安全。


而一些穷国家,土地比较少,除了掩埋之外他们还会选择露天燃爆。露天燃爆就是将子弹集中起来用火烧或者爆破。

这种方法可以说成本低,效果好。但唯一的缺点便是会造成环境污染,在一些发达的欧美国家这一做法是被禁止的。

再说说俄罗斯,作为曾经的超级大国,继承了苏联大部分的遗产。虽说如此,但叶利钦时期俄罗斯经济年年下跌,普京上位后俄罗斯虽有好转,但总体来说并不富裕。

面对过期的子弹,俄罗斯要么选择回收,要么进行继续使用。而目前比较环保且有效的方法就是采用特殊的熔炉进行高温销毁。

但这种方法危险系数较高,需要较高的技术进行操作,一旦操作失误可能会导致熔炉爆炸进而危及人的生命。这种方法也仅限于子弹一类的弹药,对于炮弹则完全不可。
随着科技发展,各种新技术孕育而生。例如电子溶解和化学分解等,虽然行之有效并且不会污染环境。但成本过高,并不被各国广泛使用。


史之策


子弹在不同的技术保管状态下,有着不同的保管期限。

零弹——启封的弹药,地面库条件为1年;

未启封的弹药包装箱,在地面库条件下,温度15—25度,湿度50—70,保存期限为20年;未启封的弹药包装箱,在洞库条件下,……保存期限为30年以上。以上存储期限为符合技术检查标准的年限。

实际上我们的弹药库里,保存6、70年以上的,抗战时生产的弹药,一样可以打响,就是哑弹率会超过标准(涨壳、锈蚀的弹药不能使用)。废品库里的子弹,很多己年过花甲,靶场上照样打的响。临期的子弹,当然是发给部队突击训练射击了。

即使我们现在处于和平年代,但是各国也都储备着大量的战略物资,这其中也包括不少的弹药和枪械。子弹是由四个部分构成的,分别为药筒、弹丸、火帽和发射药。其中发射药的主要成分为硝化棉,硝化棉具有高度危险性,可燃性强。不过如果它受热或者长时间储存的话,就有自燃自爆的可能。

我国的子弹储备量大概在300亿发左右,这个数字可不是随便生产出来的,也是根据实际情况做大致统计生产出来的,毕竟不能造成太多的浪费,况且子弹还有保质期,更不能随意就生产一大批,够用就可以了。而且子弹的生产效率还是很高的,如果我国的多个兵工厂同时生产,一秒就能生产上百万颗子弹。

子弹过期后,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炸膛的现象,所以对于它的处理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来看看具体有哪几种处理方式?

最简单直接的处理办法就是把它们埋了或者扔了,毕竟直接让子弹暴露于地表不太安全,万一被不法分子弄了去也是麻烦,所以就会找一块空地把它们埋起来。扔了的话就是直接把过期的子弹扔进海里,倒进海里也就不会自燃自爆了,即使爆炸了也不会对人造成伤害。但是这种办法简单是简单,但是有点粗暴,大自然可是不乐意的,所以各国为了环保,现在基本是不采用这种处理办法的。

第二种的话,各国常用的办法叫露天燃烧,就是把这些子弹集中放到一个露天的地方用火烧,导致它们爆破,也就失去了子弹的效力。这种方法也被采用了几十年,但是欧美国家认为这种办法也不环保,毕竟露天燃烧产生的大量烟雾对环境也是有害的。

露天的不行,那第三种就是在室内销毁了,把子弹放在特殊的熔炉中,熔炉的温度高使子弹能被快速地处理掉。虽然环保,但是有些炮弹之类的威力过大,只能用切割法取出炸药,让其失效。

第四种,统称为新式技术。如电子溶解技术、化学分解技术、等离子体弧光技术等等,这些技术好是好,就是成本有些高,我国最常用的弹药销毁方式是露天燃烧,这种成本和效率比较高。

火乐8888


中国军队有将近230万军队,而每年中国后勤部队都要生产出将近20亿发的子弹,而每年生产的子弹有30%是用于实战训练,还有剩下的70%都是作为战略武器储存,那既然如此,中国的子弹储存量是不是会一直都增加而不会减少,变的越来越多呢?答案当然不是这样的啦,只要是生产出来的物品都有一个保质期限,一旦过了保质期就不能再使用了。



子弹的在干燥不通风的情况下的保质期限为30年,而如果露天摆放就比如被风吹雨打的保存也能保存10年左右,但这种情况在和平时期是不可能各国军方所使用的,每一个国家存放子弹都是放在干燥且不通风的情况下保存。

但如果一个开了箱的子弹就只能保存一年左右。


那如果子弹过期后各个国家都是怎么处理的呢?下面由我为大家解答此问题。

中国解决子弹过期问题:

中国的实弹演戏,用的子弹其实都是子弹快要过期的子弹,因为这样才能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既提高了士兵的射击能力,也为国家节省了不必要的浪费。

还有一小部分子弹是直接集体销毁的,过期了的子弹是坚决不能用,因为子弹里面的火药都已经受潮了,也不能让这些过期的子弹留入到民间手中。

外国解决子弹过期的问题:


欧美等一些国家因为本国是开放枪支的,快过期的子弹就统统拿到民间去卖掉,还会在暗访李卖给那些正在经历战乱的武装分子,毕竟这个快过期的子弹尽早处理完好,卖给哪些需要的子弹的人,既节约了资源也从中赚了一笔,而快过期的子弹可能比刚生产出来的子弹要便宜很多。

还有一些比较贫穷落后的国家是通过把子弹壳拆下来,把里面受潮的火药换上新的火药,子弹照样还能继续使用,只不过子弹壳会有一些破损,没有安全性。

笔者有一个建议,如果有一小部分的子弹就剩几天要过期了,就组织军队这几天的射击训练,节省了资源的浪费还能提升士兵的射击能力。


财军自媒体


在回答关于过期子弹的处理方法的问题之前,请让我们先来搞清楚什么样的子弹会发生“过期”现象。子弹属于军事物资中一种消耗量最高的一次性消费品,二战期间平均每消耗20000发子弹才会造成一名士兵伤亡,因此即便处在和平时期的国家依旧会大量生产子弹并将其做为战略物资封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以我国为例,仅56式7.62×39毫米步枪弹就在战备物资库内储存了近1000个单位(每1个单位的子弹约为1亿发)!这些库存子弹在恒湿、恒温和近乎真空的国家战略物资库条件下的储存周期为20年,一旦到期,这些战备子弹将会从战备物资库中移除,转为一般库存,成为库存子弹;一般库存的储存条件相对简陋,如果库存子弹一直得不到使用,那么达到10年的库存期以后便成为题目中所说的“过期子弹”。由于过期子弹性能已经不能保证国家要求的≥94.6%的可靠性,因此必须对过期子弹进行处理。为了安全起见(人身、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对于过期子弹的处理必须达到闭环要求(即从哪里来的就回到那里去),处理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下图为即将开展销毁工作的我军技术人员,工作台上等待销毁的弹药为30毫米炮弹

第一、向国际军火市场出售

刚刚从战略储备库中移除的子弹跟新出厂的子弹其实区别不大,因为国家战略储备库对弹药的初春条件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为了保证恒温和恒湿以及绝对的安全性,通常国库都设在人工开凿的花岗岩山洞中,封库前还要向库内充填惰性气体,封库后依靠传感器实时监测库内情况变化,以确保包括弹药在内的战备储存物资性质的稳定,在不发生大型战争的情况下,任何时候都不得启用战备储备弹药,战备弹的完好率必须保证100%。

▼下图为到期开库的某地国家战备弹药库,这些子弹已经储备满20年,即将进行处理

战备弹只要达到20年的周期就必须移出战备储存库了,这些从战备弹转为库存弹的子弹就可以进行处理了。库存弹最优先的处理方法是向国际军火市场进行打折销售,比如一个单位的7.62×39毫米步枪子弹库存成本约为6.6亿人民币(包含管理成本),我们可以用非常优惠的折扣向有需求的国家出售,优惠程度视友好程度决定,通常为6~8折,这些打折弹药非常受那些经济条件比较拮据的国家的欢迎,虽然可靠性已经不能保证在94.6%,但是总比扛着木棍去打仗好啊。

▼下图为从我国空运到位的7.62毫米子弹,这些子弹名义上以9折的优惠价出售给阿富汗,实际上我国政府极有可能一分钱都不会收

第二、援助给友好国家

目前我国建交的国家一共180个,其中处于极度困难的国家就有近70个,他们每年都需要我国的大力援助,军事援助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这些国家如果没有我国的军事援助,就连最基本的剿匪这样的低烈度军事行动都难以支撑,比如斯里兰卡。该国自1976年以来就受到名为“泰米尔伊拉姆猛虎解放组织”的反政府武装骚扰(即猛虎组织),斯里兰卡在20多年时间里先后组织开展上百次剿匪军事行动,猛虎组织不但没有被剿灭,反而大有越剿越壮大的趋势。


▼下图为装备清一色56-1式自动步枪的斯里兰卡陆军正在集结,他们需要大量的56式7.62×39毫米步枪弹的支持

斯里兰卡政府剿匪不力的主要原因就是其国家武装力量缺乏武器装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斯国曾经求助于苏联和欧美,但是这里并不涉及这些列强国家的利益,因此援助只是象征性的,根本不能满足斯国的剿匪需求。2007年斯国万般无奈之下只得向我国求助,经过简短谈判之后我国决定对斯国开展全面的军事援助,援助内容以陆军装备和技术顾问为主,军事援助方面包括92式步战车、86式122毫米加榴炮、40火、红箭-8反坦克导弹、前卫-2便携式防空导弹、56式自动步枪和机枪、81式自动步枪和机枪、95式自动步枪和机枪在内的各型我军已淘汰武器装备以及作战和装备技术顾问人员。


▼下图为剿匪行动中的斯里兰卡陆军,图中手持81式班用机枪的士兵为上士班组,他正在指挥班组向指定地点发起进攻,由于我国的大力援助,参战的斯军步兵火力十分强大,几乎人手一挺班用机枪

其中使用于56式自动步枪和81式自动步的7.62×39毫米步枪弹数量约为20个单位(20亿发);使用于95式机枪和自动步枪的5.8毫米DBP87型普通弹1个单位(1亿发);7.62毫米机枪弹12个单位(12亿发);12.7毫米大口径机枪弹1个单位(1亿发),这些子弹就全部来自于已经从战备弹转为库存弹的“过期子弹”。我国以空运加海运的形式在3个月之内将包括这些子弹在内的全部作战装备和物资运抵斯里兰卡,半年后(也就是2008年1月10日)斯国开始剿匪,在这些强大武器装备的支持下,斯国陆军仅用不到5个月的时间就将祸害该国长达25年的猛虎组织全部清缴。

▼下图为与我军开展联合演练的斯里兰卡特种部队,注意他们手中的武器是5.8毫米口径的的95-1,而不是外贸版的5.56毫米口径97式

第三、回炉

库存弹的储存条件是相对简陋的,因此无法在10年期限内保证它们的可靠性,如果出售和援助仍然无法消耗,那么剩下的过期子弹将会到达30年的极限储存期限后被送回工厂回炉。子弹的制造材料主要为黄铜和铅,通过回炉获得的再生金属成本远比冶炼来得更低。这些储存超过30年的子弹大部分早已发生腐蚀,因此运到工厂后直接倒进熔炼炉内熔化,子弹内的火药在高温中被消耗掉,子弹的黄铜和铅将会在铸锭后再次加工成新子弹。我国是一个铜矿匮乏的国家,过期子弹的回炉既能达到闭环处理要求,避免流入社会造成安全隐患,又能尽可能地降低生产成本,这种办法同时也是世界各国最常用的“过期子弹”处理手段。

▼下图为铜冶炼炉

综上所述,“过期子弹”的处理对于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个国家来说历来都不是问题。然而在未来60年后对于我国来说就有些棘手了,因为大量的7.62毫米全铜背甲弹将陆续到期并进入处理环节,由于7.62毫米全铜背甲弹既可以通过出售、援助友好国家来消耗,也可以通过回炉取铜来处理;而剩下的战备弹将全部为5.8毫米子弹,这些子弹只有弹头是用铜制作的披铜弹,弹壳材质为合金钢,回炉取铜将变成得不偿失的处理方法,更重要的是全世界只有我国个少数友好国家装备5.8毫米口径的武器,届时即便全部以援助的形式来处理也很难消耗总量达1000亿发的子弹,这才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而且刻不容缓。

▼下图为我国自行研发的先进弹药销毁系统,它为将来解决销毁5.8毫米子弹问题的思考提供了新思路


兵器知识谱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欧美国家对于军用弹药是非常讲究的,一旦过期就坚决销毁。

其实,西方弹药的制造水平比较高,很多子弹过了报废期仍然可以使用长达10年甚至更久。

出于保证士兵的安全,过期弹药是不能留的。

国外的弹药过期,处理方法大体如下:

第一:丢入海中和掩埋。

二战结束后,很多国家将过期弹药倾倒到深海中。

弹药在深海中就对人类够不成威胁。

因为海水的浸泡和腐蚀,弹药很快也会失效。

最关键的是,这种方法几乎没有成本,非常廉价。

那个年代,不仅仅是弹药,很多垃圾也是直接倒入大海的。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加,弹药倒入大海逐步被废除了。

至于掩埋,主要是埋入地下。这种方式仍然会导致污染,还会存在弹药被挖出流入社会的情况。

欧美很多国家是禁枪的,对军用弹药也有控制,不允许弹药随便在社会上流散。

第二,露天燃烧或者爆炸。

时至今日,这也是常用的方法。

也就是将过期弹药放在露天,用火烧或者爆破的方式,将它们引爆导致失效。

这种方法很有效,也用了几十年,相当常见。

不过,在欧美国家逐步就停止了。

主要是欧美的环保意识到了变态地步,认为这也会造成大气污染,不可取。

第三,室内销毁技术。

主要是采用特殊的熔炉,将弹药放在其中销毁。

这种方法比较环保,缺点是难以销毁威力较大的弹药,比如炮弹,只能销毁子弹之内。

至于炮弹,很多则是使用切割法。

现代炮弹炸药相对比较稳定,不会随便就爆炸。

采用各种切割法,可以取出炸药,让炮弹失效。

第四,新式技术。

新式销毁过期弹药技术有很多,比如电子溶解技术、等离子体弧光技术、化学分解技术等等。

这些技术都是八九十年代研发,目前已经比较成熟,缺点是成本较高。

其实弹药处理也是一门科学,没这么容易的。

大家不要小瞧处理过期弹药,这也是很重要的事情。

大家还记得《高山下的花环》中,小北京是怎么死的!


萨沙


首先讲一下需要进行处理的弹药 分为三种

一、过期处理,弹药存放超过年限(年限一般是指火工品化学性质变化周期、包装防潮密封期限)

二、因储运不当导致弹药受潮温度变化 包装破损。

三、实用中发现弹药存在问题 比如说时间引信早炸 或不炸 保险无法解脱 底火 或发火装置 不能传火,以及弹体破裂 弹丸于弹体结合过于紧密 或者发射药燃速过快窜火引发炸膛,这种要停止同批号弹药使用 查明问题然后销毁!

弹药的销毁按照口径 结构 有分为拆解 焚烧

一般火工品只能回收TNT(三硝基甲苯)

壳体 回收黄铜类 其他只能 抛弃 掩埋







请叫我拿手术刀的王大


子弹,是用来杀人的,全球每年不知道要生产多少枚子弹;同时不知道又会回收多少枚子弹予以销毁。

因为子弹这玩意和食物一样,也是有保质期的,超过了保质期,与变质的食物一样,都非常的危险,碰上臭弹尚好,弄不好就会炸膛,整出非常大的动静来。

无论是什么样式和形状的子弹,都是由弹头、药筒(弹壳)、发射药以及底火(火帽)等部分组成,杀人的秘密就是击针击发底火,药筒内的火药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将弹头高速推出枪膛,飞向射击的目标,致人与死地。

子弹出了兵工厂,分配到部队,一般会存放在军用仓库内,有专职人员保管,部队按需要领用。

子弹有存储期,一般密封包装的子弹有效期为20-30年,超过了存储期,那么毫无疑问,就成了过期的子弹,过期的子弹,与过期的食物一样,都存有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必须予以处理。

由于超过了存储期的子弹,其内部药筒内火药,有可能出现受潮结块等现象,因此使用过期的子弹,就容易引发卡弹无法脱壳,甚至炸膛等射击事故,安全不再有保障。

一般对过期子弹的销毁大同小异,各国没什么大的区别,也即将过期的子弹集中销毁,军方都有专门销毁子弹的地方,都地处偏僻之处,作烧毁爆炸处理,这般处理安全有保障,没有大的安全隐患。

是不是有些国家为了节约原材料,将过期的子弹作废物利用,使用有专门的机械设备设施,可进行拆弹处理,将弹丸和药筒相分离,弹丸和药筒作为金属材料,毕竟都是再生资源。


国平军史


过期子弹属于废弹药,根据规定废弹药包括“因超期、变质、损坏或其他原因造成的不能继续使用的火药、炸药、弹、箭、雷、引信及火工产品”。依据相关记录、条例、程序和测试检查后被确认为废弹药的,都应该处理或销毁。所以销毁废弹药,无关乎“土豪不土豪”,只在于弹药特点、状况和有关规定,涉及安全和战斗力保障。一般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废弹采用回收、拆分、倒空的处理方法;如果不适合处理,则采用销毁(化学分解、炸毁、烧毁)的办法。

过期弹药的处理

对于已经确认无法使用的过期子弹,应及时上报有关主管部门批准进行处理或销毁,主要是为了安全和回收有价值的组件。在处理之前,具体实施单位需要事先了解弹药结构、性能、损坏程度、贮存状态,然后制定相关的处理、销毁工艺和安全操作制度(当然,单单是废子弹的话,会相应简单一点,但是仍然不可能随心所欲的处置)。

过期炮弹等带有引信的弹药处理起来费事一点:首先需要拆分弹药:旋下引信,取下药筒的传火机构(压入式底火除外),分离弹丸与药筒(视弹药种类操作),对于废弹战斗部还要进行溶药操作,利用低压蒸汽等手段处理其中的装药。

下图,拆掉引信:

废弹药的销毁

废弹药销毁时需要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利用专业设备,在特定场所进行,每次销毁量应符合规定,且应与周围建筑物保持合理的安全距离,具体如下:

对于一般废子弹来说,可以使用烧毁法来销毁,烧毁时应该在下风方向点火,点燃前应准备充足确保烧毁的引火物,不能在烧毁过程中添加“燃料”,烧毁场地不允许进行连续烧毁作业,应等地面冷却至常温后才能进行下一次作业,操作时引火物或导火索铺设不允许弯曲。使用导火索时,其燃速应在0.008m/s-0.01m/s,长度应大于导火索燃速与销毁员从作业点步行撤回掩体所用时间乘积的二倍,最短不少于1m,不允许使用速燃导火索。

废子弹的烧毁作业一般放在专用铁桶(四周钻有小于弹径的孔并加盖)中进行,并置于深度和直径不小于1m的坑内,也可在此坑内直接销毁,一次销毁量不超过1000发。总之,不同的弹药种类有不同的销毁方法,应该区别对待。

弹药的贮存和寿命

一般来说,要想尽量长的延长弹药的寿命,则应将其在妥善的环境条件严格保存,贮存库房环境温度为年平均20℃,月平均-20~30℃;环境湿度为年平均75%,月平均40-95%,说起来普通弹药“不算特别金贵”,储存条件也谈不上苛刻。在以上条件下,普通弹药的可靠贮存寿命指标为10-25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