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医院看病,医生几分钟就结束了问诊,他们真的看明白了吗?

忆南山1


绝大多数看不明白!

但这要分好多情况,不能一概而论。

一,有些简单的,别说几分钟,几秒十秒就能看出来。比如说年轻力壮的男性,腰扭伤。比如说肩周炎。

比如说甲亢。抬眼一看,眼睛突脖子粗,说话激动。再一问,吃的多,爱出汗,大便不成形,马上就能确诊。

当然这样马上确诊。也不是百分之百的。但基本差不多。

但即便是能确诊,也要进一步了解病因,诱发因素。合并的症状。以及严重程度,要不然不好做治疗。

第二,对于复杂的内科病,尤其是老年人,一身病,就绝不会这么简单。

但这涉及到中医和西医的区别,以及西医目前的发展趋势的问题。

中医讲究整体论治,所以要对病人的身体状况有全面的把握。我下面再详细讲。先说西医。

在20年之前,我们碰到复杂的病例,都会认真的分析病情,要大查房,找患者各种症状和病情之间的逻辑关系,评估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那时候讲逻辑,讲因果关系。讲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而现在西医的治疗已经变成了越来越机械化。哪个指标高,能做手术就做手术,不能做手术就吃对应的药。

现在的手术也多,药也多,基本都有对应的方法。不再分析整体的病人是怎么回事儿,不在分析各种情况之间的逻辑关系。

全是热插拔。换零件。

这样真是类似于用机器人来看病,所以快。但是快只是完成了对应的处理,大多数病没有好。这也是现在病越治越多的原因之一。

放了支架还有胸闷。做了射频还有房颤。换了人工膝盖,膝盖还是疼。都是类似的。

机械化,机械化,机械化。

但是人不是机器,虽然我们经常把人比作机器,但是人体这架机器太过于复杂,还有好多真相我们不了解。

第三,目前公立医院里患者太多,真是没有办法看慢了。一天看100个,慢了就看不完,后边儿等的患者就着急。结果医生在拼老命,患者还不满意。

在急诊或门诊尤其如此。

我当年在急诊的时候,也曾一上午看70多个。没有时间喝水,没有时间上厕所,为了不想上厕所,所以也不敢喝水。说话简明扼要,和机关枪一样。

所能做到的,也就是甄别病情,紧急救命的马上救过来。复杂的收住院。轻的开药走人。靠深厚的功力快速决断,别把重的漏掉。就已经相当相当不错了。

急诊是战场。怎么可能轻声细语?现在大医院里的门诊也差不多。

其实医生心里也都知道,但是怎么办呢?每天那么多人,必须得看完。

我之所以自己创建我的中医诊所,就是想认认真真的看病。

第四,重点说一说中医和西医的不同。中医要整体论治,辨证论治。而我坚持即便是中医也要看西医的化验检查。这样的话时间就会很长。

我这里看房颤患者。首诊至少也要30分钟。如果碰见年龄大,病种多的,可能要40分钟甚至50分钟。

不花这么长时间根本办不到。

举例子来说:

患者是持续房颤,70岁男性。医院诊断: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心衰,心功能二级。

我这里是中医诊所。看病的流程是先问病史,然后看西医检查,然后用中医辩证,然后跟患者交代病情,然后回答患者提问,然后思考开方,然后抓药并且做生物针治疗。

问病史,问什么?

患者的胸疼,一疼就是半天,和劳累无关,活动完了反而减轻,这就不像是冠心病。

再看冠脉造影。冠脉狭窄20%。

这样不能诊断为冠心病。

不能诊断,为什么大型三甲医院要诊断为冠心病呢?原因有很多。

一是现在诊断机械化。不动脑子。

二是诊断了有备无患,省的漏诊。瞎诊断现在不丢人。漏诊丢人!

三是和医保报销有关。这是目前的一个大问题。现在推行按病种付费,患者的病会更多,等着看吧。

还得看到底有没有心衰。现在医院里有一个趋势,只要是有胸闷气短,就诊断为心衰。有的是根据BNP增高就诊断为心衰,但是房颤患者在房颤的时候,BNP就会增高。

结果仔细一看,患者并没有心衰。

我为什么要看这么仔细呢?这涉及到停药的问题。

医院诊断有冠心病,当然就要用治疗冠心病的药。诊断了心衰就要用强心利尿剂补钾等等。

中药有的有毒,但是西药都是毒药。所以不该用的能停的都要停掉。上月有一个人同时吃了15种药,被我一口气儿就停了九种。

把不该吃的药停了。病也能好一小部分。

患者的心电图,包括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报告也要自己看,图形也要仔细看。

为什么要仔细看?

因为现在医院里出报告基本都是靠机器。人工越来越不仔细看。三甲医院包括有些著名三甲医院的报告,经常有错误。

明明有室速,但是机器打到报告里,不报。

有些人以为中医应该号脉。如果中医真神,一号脉就什么都知道了。这是很可笑的。

号脉能号出他放了几个支架来嘛?能号出来他以前晕厥过几次吗?能号出他现在心脏有多大吗?

把病史问完了,把西医化验看完了。然后再进行中医的辩证,还要花时间。

给患者把病情讲一讲还要花时间。

患者还要问两句,还要花时间。

这么一算,你说三分钟能够吗?至少也得30分钟。

就算这样,我还经常打断患者的说话,因为不打断他们说起来没完,这个时间还不够。

来我这里看过的患者都知道,我问什么就答什么,这样我无一遗漏。

如果患者自己说,说起来没完,那样效率太低。所以我经常打断患者的说话。

患者经常从七大姑八大姨过年买东西说起,那不行。

抄书的科普千篇一律,

独立的思考万中无一。

上文举了腰腿疼和甲亢的例子。在此说一下,我不治。我这就治房颤,早搏,室上速。用中医治疗。


马宝琳中医治房颤


我是一名医生,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大家去医院看病,确实有这样的感觉,医生看病特别快,几分钟一个,特别是挂普通号,刚坐下来,还没说两句话,医生就给你打断了,然后告诉你怎么办,很快就完事了。

作为一名医生,我也不想这样,我想跟患者坐下来畅谈,把这个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理,治疗手段,预防办法,平时要注意的事项,全部都给你详细地讲一遍。

但是,时间不允许我这么干,我出普通门诊的时候,医院不限号,一上午我可能要看50个患者,从早上八点开始,平均5分钟一个,需要250分钟,也就是4个多小时,这中间不一直在不停地讲话,没有停歇,喝水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

这样算是看得快,那也要看到12点多,有时候甚至一点多。

看得快不算什么?看得好吗?这是很多患者关心的问题。

每天这么多患者,看病节奏这么快,医生是在认真给我看病吗?对于我们普外科来说,大部分的疾病是比较简单的,基本上看一眼或者做一做体检就能知道是什么疾病,例如皮脂腺囊肿,脂肪瘤,淋巴结肿大,痔疮,肛周脓肿,肛瘘,肛裂等等。

对于医生来说,我们已经见过太多了类似的疾病,诊断起来并没有太多的难度,所以误诊和漏诊的概率很低。

但是,对于患者来说,我们确实做得不太够,患者来看医生,是希望得到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信息,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我应该怎么治疗,要不要吃药,应该吃什么药,要不要做手术,平时应该注意什么等等。

患者希望得到全面的回答,然而对于医生,我们很难全面细致地给你解释,因为没有时间做详细的,系统的,全面的解释。

所以,你来医院看病,大部分情况,不是医生没有看明白,而是你没有看明白,想要改变现状,需要国家层面来解决,一时之间很难。我们医生也想像西方国家那样,一上午就看七八个患者,耐心的给你解释病情。


普外科曾医生


有些医生也是混饭吃的,专家也是如此,在我十几年前60岁的时候得了脑梗,得病的前几天,症状已十分明显,我特意到秦皇岛第一医院挂了专家门诊,看病的是个女专家,我跟她说,我嘴麻,舌尖麻,视物模糊,重影,走路不稳,高血压,她看完后草草地给开了点药,让我回家了,过两天我犯病了住进了这个医院,得了脑梗,现在明白了这个病的一些症状,如果当时这个伪专家能夠负点责任收我住院治疗,也不至于后来得脑梗了,这是我一位七十多岁老人的经历,事实告诉我们,不是所有的医者都是负责的,都是有起码的医德和善心的。


邊疆处处赛江南


去医院看病,医生几分钟就结束了问诊,他们看没看明白了没关系,反正后面还有验血,CT,验血验尿等着。

就事论事,咱们平心而论,虽然对现在的大医院表示反感,厌恶,可惜如果生了大病还得去。

不去没办法,不去不行啊,除非不想活命了。

我身体素质不错,一年难得生病,最多就小感冒,我都是去小诊所看病,确实跟标题说的原因,几分钟就结束问诊。

一般的小病小崽,头疼脑热,发个烧感个冒,之所以几分钟结束问诊,那是因为小诊所医生每天接触这样的情况没有过百也就几十。

几十年的行医心得经验,就跟一份技术原因,早就滚瓜烂熟。

去了之后先问你情况,一边问一边登记一边开方子,非常娴熟。

药费也不费,撑死了五六十,吃个两三天的药就好。

这是小诊所,看病治病的地方,大医院的话就不是这样了。

确诊是否换了抑郁症,医生先让你验血。

感冒了,先去验个血。

身体哪哪儿不舒服,假装望闻问切,不懂装懂的走一走流程,一大堆单子,一大堆流程,走完就知道你得了啥病,为什么大医院看一些小病小灾的总不好呢,人家是赚钱的,不是看病的。


遇我得福


我有一次感冒发烧,去医院一个年青男医生让我测一下体温,温度计刚放一会医生就说好了,我说不行时间没到,最起码五分钟左右吧,医生说可以了,拿去一看不到37度,说没烧,就拿笔开单子拍肺片,检查血象,我随后告诉他你不用开单了,我换一家医院,结果一测量体温38度多,医生开了点药吃了一次就好了,

有些医院医生真的不行,医院倚靠机器检查挣钱,然后在开药,一顿糊弄。


千里顺888888


这件事深有感触,我爸生病了很严重,本来是去要一个治疗方案,一个专家号就500,约了一专家然后帮我们去约另一专家,一个星期又约了专家号500然后去看了我爸的检查报告和本人,本来人都快一个月没吃饭了,很严重,然后专家说不看其他医院的报告,要重新在他医院预约然后检查,等一系列完成了又半个月过去了,让她看单子,说了一句太晚了,只能化疗,又喊我约前面那个专家,反正我觉得以上这些都能理解,就是一个专家号也不便宜,反正想从她那问东西也不会给明确答案,还不如自己看检查报告,多说一句人家烦你,现在看病真的都是小病拖成大病,说实在有的医生是钱给到位才真的给你好好看!!!


琳s


回答:去医院看病在我们当地有一家,知名度很高的医院,真的很奇葩也很无奈,除了愤怒就是无语O__O"…。

记得又一次与一位朋友去看病,真的不带夸张带水分真实事件。

因为我朋友脸部有一段时间,脸部好好的张起红点疙瘩来了,就一同约我去陪他就医看病去。我记得很清楚到医院后,挂的是专家号。

拿到号见到专家,专家看似很认真用心的,在我朋友脸部静静凝视了几分钟后,专家开口说出来的第一句话就是,问我们带的钱💰多不多,然后就是要安排我那个朋友住院治疗。当时我俩对视了一下感觉蒙了,首先想到的是不就是青春发育豆么?为什么?_?还得住院治疗。

我们当时委婉的告诉那个专家,不好意思医生本以为不是什么大病,就没有带多少钱💰出来,紧接着那位专家,就改口了既然你们钱💰不多,那就开点药回去按时吃饭治疗吧!

后来在我们同意的情况下,这位奇葩的专家开了一大堆药,然后我们离开专家门诊,到药房取药最后就关药费最后一算,一千六百多。

绝对真人真事。


美丽雨点1


一位好医生患者看的多,经验不断积累,所以有时候一目了然,有时候寥寥数语就知病原。所以很快就诊治下一个患者。但是经过痛苦折磨的患者,往往觉得医生不负责任。

有一次我下班穿便衣乘电梯下楼,同行的有两个患者。其中一个患者说。我挂号排队了三个多小时,医生只看了三分钟,就打发我走了,真不负责任!

另外一个患者说:应该恭喜你,假如医生在你身上不断地花时间问这问那,摸这摸那,开的检查单一沓,那就问题大了!

事实上确实是如此的,有丰富经验的医生,甚至一望便知什么疾病,古人以神、圣、工、巧来形容名医:望而知之者谓之神,闻而知之者谓之圣,问而知之者为之工,切而知之者谓之巧。

因此不以医生看病的时间长短来衡量医生的水平。当然也不排除某些医生会敷衍了事。




戚广崇男科


有次在深圳医院看腿疼,预约骨科专家号,早上排队拿号,拿了号到科室门排队等叫号,等了三小时终于叫到我,进去专家问那里疼,我说了腿疼,专家开了一个单说先去拍片,三分钟不到就出来了,然后排队交钱再到放射科拿号就已经中午了,医生说下午来拍片,等到下午2点,医生上班了,我继续等叫自己的号,2小时后叫到我进去拍了,然后又到自动打印机前等了一小时才拿到片,赶紧拿去给医生看,因为快下班了,医生看了一眼说,拍片没问题,我说那为什么疼呢,他说,你最好再挂个腰椎科,看看是不是腰间盘突出,天呐,我要崩溃了……。


郭宗義星月相随


作为一名医生,同样也是过病人或家属。

作为医生,我给你的解释

我是一名肝胆外科医生,对普通的肝胆疾病有一定的理解及掌握。而我的老师是一个从医四十年的医生,你觉着他对肝胆疾病的造诣有多深呢?且不说造诣,单说对肝胆疾病有多少了解呢?就拿对胆囊结石的诊治来说,还有什么难度吗?你说医生只说那么几句话,不浪费时间,但是你知道后边还排着多少病人吗?你知道门诊的医生都是半天不喝水不去厕所的吗。我跟着我老师出过专家诊,有这样的例子:一个下面县里的村子来的病人,病人花了小半天时间来的,能挂上专家号也不容易,我的老师问诊查体,看过检查报告,告诉患者及家属,患者得了胆囊结石,因为目前有了腹痛等表现,建议行手术治疗。我理解病人和家属想要更深入的了解这个病,了解病人,但是现实真的不予许。一天看几十个胆囊结石的病人的话都这么解答也受不了啊。但是你放心,医生都是有把握的,因为看的明白所以才没有那么多的解释。

就好比,如果你是一个卖豆腐的,一天几十个顾客问你豆腐是用什么做的啊,怎么做的啊,怎么做好吃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