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託穩百姓“菜籃”:線上接單火爆,線下購物有序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何可

2月8日是農曆元宵節,上午10點,鄭州市二七區興華南街上空蕩蕩的,路西的亞星超市迎來客流高峰。N90口罩、一次性淡藍色雨衣、鞋上套著白色塑料袋,一次性塑料手套,“全副武裝”的女店員在門口張開雙臂,阻攔顧客進場。“店裡人太多,稍等片刻,請大家理解。”

郑州托稳百姓“菜篮”:线上接单火爆,线下购物有序

戴著各色各式口罩的人們自覺地排成一列,人與人間隔有一兩米,鬆散的隊列一直延伸到馬路邊。沒有交談,大多數人低頭撥弄著手機,接受電子體溫計測試,靜靜等候入場。

門簾一挑,人高馬大的李建超雙手拎著一袋25公斤的麵粉快步來到電動自行車前。他住在斜對面的五號街坊小區,“好多年沒自己蒸過饃,家裡六口人,得買大袋的。”

由於政策調整,超市門口視人流量情況進行管控,不再登記個人信息。一次放行10位,倒也不用等太久。一位顧客從兜裡掏出一個小噴霧器,對著門簾噴了噴,才掀簾進門,空氣中彌散著酒精味。

收銀臺前,每個人的購物籃都是滿滿的,十餘人在有序排隊結賬,大家儘量保持一米左右距離。

家住天泰藝墅世家的黨高峰足足買了三大兜食品,還捎帶了一大提衛生紙。這是他近十天來第一次出門購物。“買足了繼續宅在家裡,為抗疫作貢獻。”他對記者說。

郑州托稳百姓“菜篮”:线上接单火爆,线下购物有序

約600平方米的超市,限流30位顧客。貨架上商品琳琅滿目,貨櫃上方也堆放著貨物。在生鮮區,大白菜、蘿蔔等時令菜基本見底,冷櫃裡豬肉也不多了。店長在角落的辦公桌旁忙著打電話調貨。

“香梨十個,香蕉一把………”一位店員拖著購物車急衝沖走向蔬果區,邊走邊大聲念著手中的單子,這是微信配貨。“叮叮叮……”“亞星超市顧客2群”微信群裡訂單不斷,店長閆女士說,顧客下單後可以配送到小區門口,貨到付款。

店內一角,一位店員盯著微信群整理訂單,簡易寫字檯上鋪滿了抄寫好的訂單,手機下還壓著一摞寫好的訂單,粗略估計有一百餘單。配貨的店員跑過來,抓起訂單一溜小跑去配貨。

11點45分,“大白菜沒有貨了!韭菜還剩下一把!”店員衝著負責微信的人喊。店長趕緊在微信群裡說:“現在沒有多少貨了,有什麼給你配什麼,望理解。”十分鐘後,店長又發佈一條信息,“現在開始不接單了,此前的訂單到下午6點前可以配送完畢”。

亞星超市緊鄰亞星盛世家園東門,社區要求該超市在下午3點半前閉市,而200米開外的丹尼斯全日鮮便利店亞星店可以開到下午5點,不過隨後鄭州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出了第12號通告,明確要求“全市社區(村)不得強制規定周邊沿街超市、便利店、食品店的營業時間”。

“疫情防控升級以來,線上購物佔了營業額的一大半。”閆女士說,周邊有五百餘名居民加入了超市的兩個微信群,說話間,依然不斷有新的顧客入群。

郑州托稳百姓“菜篮”:线上接单火爆,线下购物有序

不僅僅是亞星超市,在疫情防控時期,鄭州線上接單、線下配送服務開展的如火如荼。主營火鍋食材的“鍋圈食匯”店大門緊閉,只開了一扇小小的窗戶,排隊取貨的人絡繹不絕。門口的告示牌上寫著:即日起本店只接線上訂單,不接待進店顧客,您可以通過微信下單。微信號XXX……

有趣的是,顧客隔著玻璃向收銀員付款,隨後店員配貨後從小窗放在外置隔板上,全程沒有任何接觸。

相關新聞>>>

“小菜籃”送菜到家門

郑州托稳百姓“菜篮”:线上接单火爆,线下购物有序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錚

2月8日,鄭州市商都路辦事處“小菜籃”黨員服務隊的志願者為封閉樓棟的居民送去代購的物品。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鄭州市商都路辦事處的一些小區實行了封閉管理。為了解決居民居家防疫帶來的不便,該街道社區的工作人員成立“小菜籃”黨員服務隊,承擔起了居民日常生活必需品的跑腿代購的工作,為居民送去暖暖的溫情。

郑州托稳百姓“菜篮”:线上接单火爆,线下购物有序郑州托稳百姓“菜篮”:线上接单火爆,线下购物有序

志願者為封閉樓棟的居民送去代購的物品。

郑州托稳百姓“菜篮”:线上接单火爆,线下购物有序

工作人員在一家超市為封閉樓棟的居民代購蔬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