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布大交換》——生態視角的下歷史書寫

《哥倫布大交換》——生態視角的下歷史書寫

1991年 12月,世界銀行首席專家勞倫斯.薩默斯向他的同事遞送了一份內容備忘錄,備忘錄的內容被披露給了著名雜誌《經濟學人》,部分內容於1992年2月8日刊登出來, 題目為“讓他們吃下汙染”。大體內容是發達國家應該向第三世界國家等發展中國家轉移汙染嚴重的產業,以減少發達國家的環境壓力。文章一出,輿論譁然,世界銀行後來解釋說這是“引起廣泛爭論和重視”的必要方式,不是鼓勵這種行為。自然,關於文章中發達國家對第三世界的汙染轉移問題不是本篇文章探討的重點。但引起爭論的這種發達國家帶有掠奪性的生態帝國主義引起了世人的反思。在環境問題層出不窮的今天學術界“迫切需要將人類看作一個整體”。這其中,一種基於生態環境立場的觀點審視,成為了反對聲音最有力的武器,而最早拿起這一武器正是《哥倫布大交換》一書的作者——艾爾弗雷德·W.克羅斯比。


一、克羅斯比的生態史學觀念


艾爾弗雷德·W.克羅斯比(Alfred W. Crosby)1931年生於波士頓,1952年畢業於哈佛大學,1961年從波士頓大學獲博士學位,2018年3月辭世。克羅斯比教授被認為是生態史學的奠基人,他率先用生態視角書寫出全球歷史的專著《哥倫布大交換:1942年以後的生物影響和文化衝擊》也一直被史學界津津樂道,被譽為“世界生態環境史的奠基之作”。認知思維方式的改變要遠遠大於知識的獲得,克羅斯比作為環境史研究的拓荒者,真正偉大之處就在於其開拓出我們認識歷史、認識人類的新視角,而正是這一視角,在今天全球生態問題日益突出的情勢下,需得我們重新審視。除了《哥倫布大交換》,克羅斯比教授還有《生態帝國主義》、《美國被遺忘的傳染病:1918年流感》、《病菌、種子和動物:生態史研究》、《太陽之子:人類能源史》等著作。


作為一本歷史學領域的著作,《哥倫布大交換》並沒有表現出對廣義上的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等等在內的文化上的關注,而以上這些恰恰一直是歷史學等人文學科普遍的重心。這是由於冷戰結束後,人文社會學科領域面臨新形勢衝擊,進入一個重新界定自己的階段,原有學科的說辭、範式、方法、理論都遭遇到衝擊,在新的語境下來闡釋歷史,是擺在那個時代的歷史學界的普通問題。克羅斯比作為一位視野寬廣的全球史學家,同樣也在探索,他也在尋找新的歷史解釋途徑以順應新史學的發展趨勢。他認為傳統史學的研究侷限於人文學科,只注重政治、經濟、宗教等方面作為原始資料的文本,而對諸如氣候、土壤、疾病、植物、動物等生態環境因素視而不見,在克羅斯比學術生涯的早期,他就表現出對傳染病的關注,但由於受當時歷史學科框架的羈絆,克羅斯比並沒有系統化總結展示出一個整體的生態視角,後來在利奧波德所倡導的“歷史的生態解釋”的啟發下,克羅斯比開始尋求一種新的世界歷史的書寫方式,將全球史與生態史的結合起來,他把人當做是一個生物性的實體進行考察,從傳染病入手,撰文探討了天花是如何作為生物武器給毫無免疫能力的印第安人帶來了毀滅性打擊的,這引起了史學界的廣泛重視。克羅斯比以此開始了他宏觀的生態史觀的建構,他在傳染病的微觀史料基礎上,藉助了生態學、生物學、地理學等其他學科的理論基礎,把整個新舊大陸的物種交換作為研究重心,突出生態全球視野,寫就了《哥倫布大交換》這部拓荒之作。但由於克羅斯比的研究視角太過獨特,當然不免也受到被人誤解和冷遇,其書出版一波三折,遭到了多家出版社的拒絕,直到1972年才由格林伍德公司出版。


二、《哥倫布大交換》中的歷史考察


在人類史上,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永遠是其中不可忽略的重要事件。1492年,哥倫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陸,這是一個開始,不僅是世紀性大規模航海的開始,也是舊大陸與新大陸之間聯繫的開始。也許,所有美食愛好者都應該銘記1492年11月5號這個日子,這是哥倫布大交換開始的時間,就是從那個節點開始,哥倫布從美洲帶回了辣椒,玉米、馬鈴薯、甘薯、豆類、等等美食,非洲西北岸的香蕉,歐洲的甘蔗以及小麥、葡萄酒和橄欖油等也傳到了美洲,也是從這個時間開始,這些食物才是真正意義上廣泛傳播開來,對歐洲、非洲、中東、遠東(包括印度、日本、中國、印度尼西亞)的人口增長作出了重要的貢獻,最終促進了世界人口的整體增長。但交換的不僅僅是農作物,這是一次“特殊”的交換,是動物、人種、文化、傳染病以及觀念在東半球與西半球之間的一場引人注目的大轉換。來自舊大陸的動物如豬、馬、牛、羊、狗、貓、鼠等,在美洲進行了大量的繁殖,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影響。牲畜豐富了印第安人的生活,使新大陸的生產方式發生改變,不少部落成為了遊牧族群,但同時大量新物種的入侵也破壞了美洲的生態環境,尤其是黑鼠造成的種種疫病,包括天花、麻疹、斑疹、傷寒等等,在新世界肆虐為害,造成了印第安人的大量死亡,同時也給給印第安人帶來了巨大的心理衝擊和恐懼,使美洲土著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大航海時代歐洲的船隊從舊世界把各種動物以及病毒和細菌帶到新世界,帶到新世界上的物種逐漸取代了原有生物對生態環境的統治地位,使得原本豐富多彩的“基因池”逐漸乾涸,引發各種生態上的巨大轉變,在一種緩慢而持續的進程中改變了新世界的生態系統。攜帶的病毒與細菌則造成大批土著居民死亡,生物多樣性也遭到嚴重破壞,最終影響了世界格局。除此之外,新舊大陸的文化衝擊也十分強烈,文化上的交換是以舊大陸為主導地位,新大陸處於被動地位,生物和疫病等方面的影響造成了印第安人的社會組織和原始宗教的崩潰,加快了基督教的傳播。同時,新大陸的發現對舊大陸原有的認識領域和基督教理論產生了重大的衝擊,圍繞固有認識問題的爭論此起彼伏。這場“哥倫布大交換”對新舊大陸都產生了不可逆轉的、深刻的變化和影響。


克羅斯比審視生態因素在世界歷史上的地位是嚴肅而認真的。克羅斯比沒有忽視轟轟烈烈的大航海運動的積極意義,作為是舊大陸與新大陸之間聯繫的起點,其在世界歷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作為美洲舊世界開始遭到生物入侵的開端同樣不可忽視,在《哥倫布大交換》一書中,通過他審慎的態度和嚴謹的論述,由第一章發現一個新世界開始,一直到第六章生物多樣性遭到破壞,克羅斯比始終立足從生物競爭的角度揭示了新舊世界相遇後的不同命運。世界性的人口移動,對人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不可估計的影響。美洲地理上的獨立讓它保持著自己獨特的生態圈,新舊世界這兩個本是長期隔絕的生態系統,突然的“邂逅”,不是天作之合的相遇,更多的是抵抗各種入侵的無可奈何,孤立的隔絕不僅減弱了對於疾病的抵抗力,也阻礙了文明的發展,無論美洲新世界在文化上呈現出何種的繁榮與輝煌,背後永遠隱藏著印第安人人悲慘的命運和生態的毀滅。


三、生態與歷史的共同審視


“生態”這個名詞在生活中到處可見,但“生態”究竟是什麼,各個教材和工具書上定義不同。這個詞語是生態學的核心概念,在生態學上其含義是指“生態原本是一個生物學的概念,其含義是生物與其環境關係的狀態,生態學則是生物學的一個分支,是研究生物與其環境關係的科學,由於沒有哪一個生物體能夠獨立於其他生物體而生存,生態學研究實際上包括生物內部關係和生物與非生物環境關係兩個方面。”生態學的思想移植到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形成社會學的一個分支 —人類社會生態學,其主要的研究對象是人類的群體與其物理質環境和社會環境關係。因此生態的概念獲得了社會學的意義,其含義是人類群體與物質環境和社會環境關係的狀態。克羅斯比對現代社會的深刻洞察力值得我們以此重新審視我們生活的這個時空環境。類似“哥倫布大交換”之類的交換至今仍未停止,然而許許多多的交換帶給我們的並不是一個更加豐富多樣的基因池,而是使它愈加貧乏,我們人類為了眼前的方便,而劫掠了未來,這也是需要我們對當前環境現狀所要進行思考的。在《哥倫布大交換》一書的最後一個題目是關於人類本身的討論,“哥倫布大交換”不會停止,會永遠繼續下去。人作為一個有生命的個體是處於一個時刻互動的時空環境之中的,當年新舊世界的差異令登上美洲這片土地的前行者驚歎不已,雖然他們攜帶的生物因子造成的種種後果是無意的,但由克羅斯比教授流暢的筆觸打開的生態視界已經逐漸開闊,應該令後人有所警醒解,換言之,深入瞭解真實的生態歷史,讓生態變遷的歷史告訴生態變遷的未來,以生態視角深度讀寫環境變遷,是刻不容緩的責任和義務,如果按照一般歷史學的解釋,歷史是當代史(克羅齊),歷史是思想史(柯林武德),而忽視生態的歷史、環境的歷史,則喪失了歷史的時代責任。當然,因為是開創環境史研究的先河,《哥倫布大交換》一書也有一些不足。克羅斯比在30週年新版作者序中都一一做出闡釋,如對梅毒與哥倫布航海大發現之間關係的重新評估,同時也增添了一些如小行星撞地球等科學界的新發現等等。


正如克羅斯比教授在《哥倫布大交換》中所說:“我們想以比較長遠的眼光望去,至少從某種程度而言如此,也就是以生命史學家,而非以單以人類建制的角度觀望世界。”從全球的角度思考環境史意味著採用總體的觀念,把世界視為整體,把地球看做一個生態系統加以研究。環境問題的個體因素在於每個人超越地方性的民族國家的屬性而具有世界公民的意識,超越民族國家的界限來探討人與自然之間的互動關係。在當下時代,與其說我們對社會歷史的研究不夠,不如迴歸自身,重新審視人作為生物的複雜性,而回歸克羅斯比當年的睿智洞見是個合適的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