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神话吗?我国早期神话的六种类型和一个突出特征。

我国古代没有“神话”这个词,但实际上,早期我国对于历史或者自然的种种猜测与推理,先人将这些猜测与推理融入他们构想的神话中,以神话对社会历史和自然现象作出解释,以神话表达自己各种情感和情绪体验,还用神话来达到沟通天人的目的。

中国有神话吗?我国早期神话的六种类型和一个突出特征。

因此我国虽然没有“神话”这样一个词,但早期的不少故事都表现出了神话的特征,不少书中直接或间接收录的不少神话,虽然他们没有像西方神话那样成体系性的出现,但是他们散落在了寓言、小说、宗教、戏曲等等不同的形式之中,如《诗经》和《楚辞》中就保留了远古时期的不少神话,一些经典注解里也保留了早期的某些神话。

中国有神话吗?我国早期神话的六种类型和一个突出特征。

那么为什么还有很多人认为中国缺少神话呢?因为我国的神话往往被历史化,早期的人们知识有限,对这些历代的相传的故事非常相信,多将它们当做史实来接受,神话故事往往也就成为了历史故事。这也是我们在很多历史典籍里,会发现很多看上去似乎荒诞不经的,类似于神话故事记载的原因,因为那些本来就是人们口口相传的神话,而不是真实的历史。但我国的神话故事往往被加以合理化的解释,最后就变成了我们所看到的历史故事,或者直接被当作真实的事情记录下来,以宣扬灵异现象的存在,如“君权神授”的故事在史书中出现,就是这样一个原因造成的。

中国有神话吗?我国早期神话的六种类型和一个突出特征。

这样一来,中国神话故事的特性就受到了削弱,另外由于我国神话与西方神话有比较明显的区别,因此,如果用西方的神话标准去审视我国的文化时,就会认为我国似乎没有神话。因此,不要用任何标准去审视一种差异性的文化,而是要用心去感受它存在的价值和本质,探讨和领悟他的渊源和发展。

中国早期的神话种类大体上有六类:有创世神话、洪水神话、民族起源神话、文化起源神话、英雄神话、部族战争神话,这些神话保留了我国先民对自然的想象和解释。

创世神话:盘古开天地和女娲补天。

在创世神话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补天救世。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

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三五历记》

创世神话中有盘古开天地,说天地混沌如鸡蛋,盘古生于其中,八万千岁,开天辟地,阳清为天,阴浊为地,后来天和地都不断长高,盘古也不断长高,最后天地分离。盘古开天地体现了在古代人们对于天地由来的一种探索,和一种自己的解释。

中国有神话吗?我国早期神话的六种类型和一个突出特征。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斩鳖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淮南子·览冥训》

此外,还有女娲补天的神话。远古时代,四根擎天大柱倾倒,九州大地裂毁,天不能覆盖大地,大地无法承载万物,大火蔓延不熄,洪水泛滥不止,猛兽吞食良民,凶禽捕击老弱。女娲冶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砍下鳌足当擎天大柱,堆积芦灰来制止洪水,斩杀黑龙来平息冀州。

中国有神话吗?我国早期神话的六种类型和一个突出特征。

显然女娲补天的故事是在盘古开天地之后发生的,既然有人开天地就要有人来应对天地间发生的磨难,女娲就是抗争自然界磨难挽救世人的代表,女娲补天可以说是创世神话,也可以说是救世的故事,它寄托了古人对自然界的抗争思想,不凭天由命、不怨天尤人,只有努力奋斗,才能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

洪水神话:大禹治水,人定胜天。

洪水神话则有大禹治水的故事,讲述了大禹继承父亲的事业治水,三年不入家门,以疏导之法最终消除了水患。

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史记·夏本纪》

中国有神话吗?我国早期神话的六种类型和一个突出特征。

关于大禹治水的故事,在很多文献中均有记载,值得一提的是它也被记载在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夏本纪》中,因此鲁迅先生才评价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也就是说《史记》既是一部史学作品,也是一部文学作品。

民族起源神话:女娲造人,生而不同?

民族起源神话则有女娲造人之事,认为女娲开始是仿照自己的样子,捏出了一个小小泥人儿,后来则用藤条蘸泥浆甩出了更多的人,捏出的人成为贵族,泥浆甩出的则成为平民。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做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縆人也。——《风俗通》

中国有神话吗?我国早期神话的六种类型和一个突出特征。

这个神话巧妙的解释了人的身份地位不同的原因,也是古人对于社会阶级现象的一种理解罢。

文化起源神话:仓颉造字,文化的载体。

文化起源神话有仓颉造字,一般认为他是从鸟兽的足迹中得到的灵感而造出了字。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除了语言就是文字,而文字是通用的语言。我们会因为来自不同地方,乡音不同而造成沟通障碍,但可以因为文字书写的一致,加强相互的理解。

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远,万品以察。——《说文解字·叙》

中国有神话吗?我国早期神话的六种类型和一个突出特征。

发明文字的人和统一文字的人同样伟大,由此,我想到国家普及普通话的重要性。语言和文字都是文化的载体,为了更好的传播,统一是有必要性的,但同时要保证它的差异性,这样才能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英雄神话:精卫填海和夸父追日。

英雄神话有精卫填海和夸父追日,其中精卫填海说的是炎帝女儿到东海游玩被淹死,她化身为精卫鸟,每天用嘴衔着石头和草木投入东海之中,发出“精卫”的悲鸣叫声。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山海经·北山经》

中国有神话吗?我国早期神话的六种类型和一个突出特征。

生命在大自然面前是渺小的、脆弱的,但弱小的生命敢于向大海发出抗争,这就是百折不挠的毅力和意志。也许这就是古人想通过这个故事,向我们说明的吧。

夸父追日的故事则说夸父奋力追逐太阳,太渴了就寻取饮水,一饮之间河水都喝尽了,还是不解渴,只能继续向北奔走,最后未能追上太阳,渴死在追赶太阳的路上。夸父死后他的手杖不死,化为邓林。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

中国有神话吗?我国早期神话的六种类型和一个突出特征。

夸父是以无比伟岸的形象,其追日不得而渴死的结局,给全文带上了强烈的悲壮色彩,夸父的手杖化为甘霖,体现了不竭的生命力量,这种坚强的精神光照后人,更指引着华夏子孙的不屈之魂。

部族战争神话:黄帝战蚩尤。

部族战争神话有黄帝战蚩尤,记载了蚩尤与皇帝之间的大战,黄帝开始的时候屡战屡败,后来在玄女帮助下,才获得最后胜利。

仰天叹所未捷,以精思之,感天大雾,冥冥三日三夜。天降一妇人,人首鸟身,帝见稽首,再拜而伏。妇人曰:吾玄女也,有疑问之。——《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轩辕黄帝传》

中国有神话吗?我国早期神话的六种类型和一个突出特征。

轩辕战胜蚩尤的原因,未必是有玄女的帮助,但却是联合了各方的势力,集齐了四方之力才击败了蚩尤。当面对强大的敌人时或困难时,多方面听取别人的意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就是能够获得最后胜利的秘诀。

这些神话虽然都有强烈的传奇色彩,但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上古历史,例如后代的考证从《山海经》中证实了上古的地理历史事实。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神话体现了我国人民鲜明的精神和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早期文化的基本特点,如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都歌颂了坚韧、勇敢的精神,这与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突出特征:散落在史书中的神话,从《史记》中就可以一窥端倪。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些神话的桥段,散落在了史书的记载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司马迁所著的《史记·高祖本纪》,其中关于刘邦的出身,就写的神乎其神。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史记·高祖本纪》

中国有神话吗?我国早期神话的六种类型和一个突出特征。

又如楚汉战争中的彭城之战,刘邦被楚军团团围住无法脱身,这个时候,又出现了如下的描写:

于是大风从西北而起,折木发屋,扬沙石,窈冥昼晦,逢迎楚军。——《史记·项羽本纪》

中国有神话吗?我国早期神话的六种类型和一个突出特征。

刘邦这次脱险的经历,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都有点像是神人相助的缘故。被楚军团团包围,想要突围出去,已经不是人力所能为之了。因此,必须借助自然的力量,才能摆脱面临的困境。

神话一直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当我们鼓起勇气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前方的路也变宽了,每一个平凡的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风景,每一天都在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用来编织属于自己的神话!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