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通报6起涉疫典型案例,共计拘留240人!11家机构可做核酸检测

今天下午,“海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七场新闻发布会发布了海南打击12类涉疫违法犯罪行为有关情况,并通报了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的6个典型案例。


海南通报6起涉疫典型案例,共计拘留240人!11家机构可做核酸检测


为严厉打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违法犯罪行为,根据有关法律,1月30日,海南省公安厅公开对社会发布了《严厉打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违法犯罪行为的通告》,明确对12类违法犯罪行为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月7日晚,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海南省人民检察院、海南省公安厅、海南省司法厅联合发布了《关于敦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点人员如实登记申报的通告》,对重点人员不履行登记报告义务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依法从严惩处,并纳入征信体系进行多部门联合惩戒。

据通报,疫情发生以来,

全省打击12类涉疫违法犯罪共立刑事案件8起,刑拘8人;受理行政案件131起,行政拘留232人,罚款74人,采取训诫等其他措施10人,现场排查化解涉及疫情矛盾纠纷18起。

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的6个典型案例

案例一:

犯罪嫌疑人张某智在出现新冠肺炎感染症状后,于1月24日、27日、28日在东方市医院就诊。期间张某智刻意隐瞒与湖北武汉人员接触史,多次在输液时向医护人员吐口水,导致多名医护人员及密切接触者被隔离观察,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目前,东方市公安局以涉嫌其他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对张某智采取强制措施(已送至指定医院隔离收治)。

案例二:

2月1日,韩某某在万宁市万城镇椰林湾小区未戴口罩,小区工作人员劝其戴口罩时,韩某某拒不配合,还辱骂工作人员,造成恶劣影响。万宁市公安局依法对韩某某处以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

案例三:

2月3日,洋浦经济开发区公安局根据省公安厅交办的线索,迅速在丽思顿酒店抓获以贩卖口罩为幌子,实施诈骗的符某祥和符某海,当场缴获作案手机2部,涉及网络诈骗案件10余起,涉案金额1.5万元。目前,犯罪嫌疑人符某祥和符某海已被刑事拘留。

案例四:

2月1日,根据公安部下发线索,省公安厅刑警总队指挥海口、文昌等地公安机关快速查处办结一起利用销售口罩为幌子的网络骗案件,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林某。目前,林某已被刑事拘留。

案例五:

1月25日,陈某、陈某姬、陈某玉在琼海市将进货价16元每包的口罩以40到60元的高价出售。1月27日,琼海市公安局会同琼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高价出售口罩的陈某等人进行查处,以扰乱公共秩序对陈某、陈某姬、陈某玉3人处以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并收缴囤积口罩1.2万个。

案例六:

2月3日,张某从海口东站乘坐C7467次高铁到达棋子湾站时,以辱骂、吐口水等方式,拒不配合工作人员、执勤民警的体温监测和登记工作,造成恶劣影响。海口铁路公安处依法以阻碍执行职务对张某处以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

海南有5家疾控机构和6家医疗机构开展核酸检测

海南有序开展疫情处置,加快新冠肺炎病例检测速度,目前全省共计5家疾控机构和6家医疗机构开展核酸检测。

据通报,疫情发生以来,仅省本级就开展相关培训21场,4967人次参加培训。海南还成立了由公共卫生和院感防护专家组成的10个省级专家指导组,赴19个市县巡回指导,常驻有确诊病例的市县开展防控指导。

另外,海南每天实时对社会公布疫情信息,及时对每一位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时排查密切接触者,并果断采取隔离措施。加快病例检测速度,目前全省共计5家疾控机构和6家医疗机构开展核酸检测。通过12345、12320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电话咨询服务,安排6个医学专家常驻值守,回应市民关切。及时开展心理干预,开通了24小时心理援助96363热线,成立14名专家组成的心理危机干预服务队,到各市县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同时,截至目前,海南通过国际采购、接受捐赠等方式,共筹措防护服3680套、医用防护手套10.54万副、医用N95口罩19.6398万个、医用外科口罩9.515万个、儿童医用口罩1万个、普通口罩1453.753万个,并采购了抗生素、抗病毒药品、远红外体温测试仪、水银体温计等多种医疗药品、器械。已发放普通防护服2600件、医用N95口罩14.603万个、普通口罩1260.8万个、医用外科口罩6.2万个、医用手套9.25万副。抗生素、抗病毒药品、远红外体温测试仪等多种医疗药品、器械也均统筹分配至医疗机构、学校及全省各单位。

此外,海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物资保障组对哄抬价格、不按规定明码标价、发布虚假信息抬高价格等行为予以立案查处73宗。其中,移交公安部门3宗,因哄抬物价、发布虚假信息移送公安机关拘留5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