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型關大捷,獨立團阻擊功不可沒,為何嘉獎令一語帶過?

靈丘城外,沿著石頭山穿過崎嶇的山路爬行一個小時,眼前的景象一覽無餘,光禿禿的山丘,參差不齊的小黃花稍加點綴。放眼望去,它和任何地方的山丘沒有任何的區別,唯一讓人醒目的,是一塊矗立在頂峰上的紀念碑以及周圍用石塊堆成的極其簡陋的防禦工事。曾幾何時,百歲老紅軍鄭富貴每每登上驛馬嶺時,會想起當年的悲壯經歷,都忍不住老淚縱橫。驛馬嶺是個是什麼地方?這裡又發生了哪些故事?會令這位百歲老人抑制不住激動?

平型關大捷,獨立團阻擊功不可沒,為何嘉獎令一語帶過?

故事要追溯到抗戰時期的平型關戰役。八路軍東渡黃河抗日後,115師在山西靈丘縣平型關一帶對日軍進行了一次成功的伏擊戰,取得了我軍首場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極大地鼓舞了全國軍民抗戰的熱情。

人們現在知道,平型關戰役取得了輝煌的戰果,但對於為平型關大捷提供勝利基礎的驛馬嶺戰役,卻鮮為人知。在過去的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這只是一場“名不見經傳”的戰鬥。115師獨立團以一營500餘人的兵力,拼死抵擋日軍兩個野戰正規聯隊的進攻,牢牢守住驛馬嶺地區,為主力部隊圍殲平型關之敵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1937年9月,為配合正面的平型關戰場,八路軍115師楊成武獨立團一營,奉命到驛馬嶺設伏,阻止來自淶源城方向的日軍增援。當一營抵達驛馬嶺時,日軍已經佔據了半山隘口,局勢對於獨立團來說已經極為不利。所幸的是,戰鬥當天驛馬嶺下起了滂沱大雨,獨立團一營利用惡劣天氣作為掩護,成功的潛伏至日軍指揮部上方。

平型關大捷,獨立團阻擊功不可沒,為何嘉獎令一語帶過?

指戰員當機立斷下達進攻命令,戰士們穿著單衣,手持簡陋的武器,向數倍於己的敵人發起衝鋒。子彈打完了,就用手榴彈,手榴彈用完了,就直接揮舞著大刀和日寇進行肉搏。前面的戰士倒了,後面的戰士頭也不回的往前衝,眼睜睜看著身邊的戰友倒下,索性直接把面前的日寇砍倒,為戰友報仇。子彈嗖嗖的聲音在耳邊此起彼伏也渾然不覺。據楊成武將軍的女兒回憶,自父親從軍那天起,即便是自己負傷,也沒有掉過眼淚,但是驛馬嶺慘烈景象卻深深地觸動了的心靈。

9月25日,在楊成武將軍的帶領下,驛馬嶺戰鬥最終取得了殲敵400餘人的重大勝利,出色完成了阻敵增援平型關的任務。在戰後的嘉獎令中,對獨立團取得的戰績,只有短短的一句話,就連“獨立團”三個字也沒有提及,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平型關大捷,獨立團阻擊功不可沒,為何嘉獎令一語帶過?

原來,我軍在接受改編時,編制嚴重不足,獨立團屬於沒有編制和正式番號的八路軍部隊。即使取得重大戰果,南京方面也不予以表彰。八路軍出於對全局的考慮,只能隱忍。他們的抗日英雄事蹟當時未得到公開表彰,但他們的功勳和精神永遠被人們銘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