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曰無衣 與子同袍


豈曰無衣   與子同袍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禮泉縣崖底村“抗疫”捐款紀實

2020年的春節註定不平凡。湖北武漢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很快蔓延了整個中國,湖北是重災區。

這個春節,大部分中國人都過的非常冷清,不能走親訪友,不能聚會聚餐,不能外出旅遊;國家大面積取消的航班,減次的高鐵,沒有人的地鐵,停運的公交,歇業的商場,路上不見了往日熙熙攘攘的行人,到處都瀰漫著蕭瑟森然的味道,到處都彰顯著恐怖緊張的氣氛。

在疫情之下,過去幾天陽光明媚也依舊聚攏不了四散的新年餘味,我們每個人都熱切而緊張的關注著疫情變化的點點滴滴,就像我們說過的,“共克時艱”這四個字出現的越是頻繁,就越是告訴我們,當下每個人都很艱難。

越是艱難,就越顯得人性的堅韌和光芒!

疫情期間,全國各地紛紛響應國家號召,積極防疫抗疫。我的老家,關中一個偏遠的鄉村——禮泉縣烽火鎮崖底村也不例外,我的鄉親們自覺的放棄走親訪友,也主動電話、微信告知親友不要前來拜訪,村民也不再聚集和互相串門,昔日熱鬧的街道一下子顯得冷清起來。村上每天廣播宣傳防疫知識,專業人士每天都對村裡進行勸訪和消毒,儘量減少患病的風險,盡力減少國家的負擔。

最讓我意想不到的是,不富裕的他們,做了件“奢侈”的事。

豈曰無衣   與子同袍


豈曰無衣   與子同袍


當他們看到全國都在積極防疫時,就想通過捐款的方式為國家的疫情防控工作儘自己的一點綿薄之力。在眾村友的攛掇下,村支書兼村長高學隊一聲號召,村民們接二連三地戴著防護口罩走出家門,穿過寂靜的街道來到村委會進行捐款。高學隊一再提醒大家採取自願,力所能及,不要勉強。但是村民的積極性極高,認為即使自己不富裕,但是武漢有災,國家有難,我們應該伸出援助之手獻愛心。在捐款紅榜上,我看到,高友祥5000元,高武傑1000元,高惠芳900元,高虎強500元,高學隊300元,高鵬德、黃磊磊等人100元……就這樣你十塊,我二十,你一百,我二百,這一點一滴彙集成一股洪流,前前後後有一百多人捐了款,一些鄉友甚至通過微信轉來了善款。將愛心積累起來,這是希望,這是信念。

高聯武一家六口人,卻只有他一個勞動力,生活非常困難。但是他的兩個孩子高少博、高少丸也認認真真的從各自的口袋裡小心翼翼地掏出了用練習本上的稿紙細心包裹著的一元錢,這是除夕晚上爸爸給的壓歲錢,他倆鄭重其事的跑來捐獻了出來。

崖底村的人不富裕,從村名,大家也能感受到這是一個地理環境非常差的村子。捐款的人,不只有敢衝肯拼的企業家,也有非常困難的殘疾人和被認定為貧困戶的家庭。但是,這個時候沒有人想到自己,而是心向國家,情繫災區,百元千元是錢,十塊二十也是心意,就像那一股股溪流,彙集成崖底人的愛心與熱情。

他們多是農民,甚至許多人也許連武漢究竟在哪兒都搞不清,他們一輩子從土裡刨食吃,平時省吃儉用,精打細算的過日子。然而在疫情面前,並不富裕的他們,實實在在的“奢侈”了一回。當看到盧沙果名字的時候,我的眼睛溼潤了。她是村裡有名的貧困戶,自己的日子尚且那麼艱難,然而在國家危難的時候,仍願獻出自己的綿薄之力,奉獻出自己的一片愛心。這就是關中人的大義,這就是崖底人的豪情,他們沒有豪言壯語,卻是大愛無疆;雖然身處低位,卻是可歌可泣,可圈可點,總能用最簡單的方式擊中我們心裡最柔軟的部分。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正是因有這些千千萬萬的“鄉親”交織成的美好瞬間,讓武漢、讓湖北在這場“戰疫”面前沒有孤軍奮戰。他們用自己的行動給予我們戰勝疫情的信心,還有千千萬萬像他們這樣的人,擔承著、守護著我們深愛的國家。

疫情終將過去,生活還要繼續,地鐵終究會擠滿往來穿梭的人群,商場會繼續充斥著歡笑與喧鬧,田間地頭也會人頭攢動,街巷中還會傳出歡聲笑語......當目睹了那些溫暖你我的人和事,才會發自內心的認同那句話——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高 波

2020年2月7日

豈曰無衣   與子同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