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奮戰,點亮萬家燈火團圓夜

疫情無情,人間有愛。今天是庚子年正月十五,正值我國傳統節日元宵節。不同於以往的元宵佳節,少了些懸燈結彩、耍龍舞獅和猜燈謎的熱鬧勁兒,卻更多了些國泰民安、闔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情感真味。無論是奮戰在一線的抗疫戰士、和時間賽跑的防疫物資生產工人,還是共抗疫情的民間善舉、自覺在家隔離的廣大人民群眾,每一個人都將對美好的嚮往、幸福的祝願寄託於節日之中,期盼戰“疫”勝利,團圓的時刻早日到來。

小小一顆湯圓,包裹團圓美滿。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誕生於農耕時代的元宵節也有著節日特定的儀式,承載著中華兒女的心靈密碼和情感紐帶。一直以來,“鬧元宵”是我們不變的節日印象與傳統,歡樂、喜慶和圓滿就是元宵節的文化特質。這一切美好的節日寓意和氛圍,都源自勤勞善良的中華兒女對真善美的不懈追求。中華民族是從艱難困苦中走過來的,強大的文化自信是前進的動力,支撐我們歷經各種風險挑戰,不斷取得成功與勝利。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大家團聚的節奏,驚擾了我們回家的腳步,但美好的節日祝願讓我們更有信心、有能力、有把握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萬眾一心就是團圓。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一年一度的元宵節,是家國情懷的盡情流淌,更是家國情懷的培養厚植,“小家”與“大國”緊密相連,每一個人都要從身心堅定支持國家,時刻心繫國家,即便不在一起,也是團圓。春節期間,全國各地積極響應號召,不外出不串門,以雲拜年、電子祝福貢獻小家力量。由於疫情的緣故,舉辦了30多年的央視元宵晚會暫時取消現場觀眾的設置,多臺元宵晚會也相繼採取類似舉措,設置“彈幕式觀眾席”,積極應對疫情防控。這個元宵佳節,我們可能無法團聚,但心繫祖國讓我們團圓。通過節日文化脈絡,我們眾志成城,國家就堅不可摧。

力挺支持就是團圓。元宵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受疫情影響,我們或許只能在自己家欣賞這輪圓月,但我們可以一同祝福親人,祝福武漢,祝福祖國。祝福本身就是一種支持,頭上的這輪明月,被多少代人傳頌,寄託了我們無盡的情感。建立16個省支援武漢以外湖北其他地市的一一對口支援關係,以“一省包一市”的方式,全力支持湖北省加強病人的救治工作,維護好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加油武漢!加油中國!”,柳州、南寧和廣州珠江等各地地標性建築亮燈挺武漢。全國上下紛紛以不同形式,傳導正能量的祝福,拿出支援戰疫的實際行動,為戰勝疫情增添了強大動能和信心。

平安歸來就是團圓。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重視家庭、重視親情。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我們見證了偉大親情、甜蜜愛情、深厚友情和同甘共苦的同事情。目前,對武漢的醫護人員支援力量已達1.1萬人,背後是1.1萬個家庭的牽掛。平安歸來是我們的最大期盼。“你平安回來,我們就結婚”,是甜蜜的團圓;“你去支援武漢,一定要平安回來”,是溫暖的團圓;“隊伍你帶出去,一定要給我平安帶回來”,是凱旋的團圓。去武漢打怪獸的媽媽、騎車4天3夜、輾轉300公里的抗疫女孩,在疫情火線入黨的每一名黨員幹部,你們是真的勇士,但你們不是孤軍奮戰,我們共克時艱,等你平安歸來共團圓。

“草木萌發,春山可望。”元宵節是春節的最後一天,更是農曆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時,是圓滿的新開始。此時此刻,讓我們一起,對奮戰在抗疫一線的“戰士們”道一句:珍重,平安!讓我們一起,在元宵佳節共吃一顆湯圓,共品團圓滋味,共待萬家團聚。(金羊網 文/曾俊嘉 漫畫/唐欣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