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小县城总觉得眼界很窄,该如何拓宽眼界?

张氏美食坊


现在学习的渠道很多,也很便捷,只要去想,就会实现的。

1.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参加一些相对专业的培训。

2.现在网络科技发达,在家足不出户,就可以学到自己想学的东西。

3.时间和金钱都充裕的情况下,可以出去转一转,增加知识面。


露露手记


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在一个地方呆久了,以为世界就只有那么大。”

而我们很多时候,除了身体被禁锢在某个固定的地方以外,心也被自己封闭在小黑屋里,看不到小黑屋以外的东西。

有个读者给我分享她的经历说:

她因为一段感情去年7月份的时候辍学了,做了大半年的房地产经纪人,因为身体原因现在休养身体。之后打算去平安尝试做业务,同时也在努力多看一些书,让自己和社会不要脱节得太严重。我做房地产那会儿和上级领导闹得很僵,棱角太分明,不太会圆滑处事,导致被穿小鞋,我也是醉了。工作和学习是同时进行的,血淋淋的教训啊。

我还是觉得早早的辍学了,有点可惜,棱角太分明,受罪的还是自己。

我回她说:“你当初眼界太窄,太冲动任性了。既然事情已经如此了,从现在开始,开阔自己的眼界,以后遇到事情,看得更远更全面。”

正如她给我回复一样,眼界真的很能说明问题。

这个年龄的我们,都在不停的追寻一个一见倾心,再见倾城的人,以为遇到了真爱,让自己头破血流,狼狈不堪,之后才反应过来,原来不过是遇到一个不适合自己的人。

有句话说的是,我喜欢你时,你就是被我捧在掌心的珍宝,我不喜欢你,你再好,你完美,你在我这里依然是一无是处。 所以有些东西你只有经历了才会懂,迷茫的话就多出去走走吧,不耽误本职工作的同时也拓宽自己的眼界,就当旅游了,相信不久之后你会得到一个更完美的自己



帅气聪聪


首先我觉得生活在小县城也不定就是代表你的眼界窄。

小城市所接触到的,看到的确实是比大城市的要少,是要落后一点,但是,在现在这个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时代,你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当时来增加自己的见解。你可以多看看书,来丰富,充实自己的理想世界,或者你可以多上上网,看看每天全国甚至全世界发生的大事。

当然了,我建议你可以去你想去的大城市去生活一段时间。我自己本身就是一个例子,之前不满足呆在四五线小城市。从我上大学开始,每年的寒假我都会出去打工。

2016年去的南京。南京的雨花石很漂亮,夫子庙也很好玩。

2017年去的江苏,江苏的天气很不好,总是一个烟雨蒙蒙的感觉,每天都会下毛毛细雨。

2018年去了内蒙古的鄂尔多斯。一个这辈子都不想再去的地方。

毕业以后,2019年去的杭州。杭州确实是个很美的城市,西湖,河坊街等等好玩的有历史的地方很多。

最后想说的是,眼界的宽广不在于你所生活的环境,而在于的内心。内心充实,强大,且有自信的人,一定不会觉得自己的眼界窄。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城市再大再好,没有归属感始终是不行的。


环境检测的各种小知识


因为工作关系,曾在一个县城呆过2年时间。所在单位是一事业编制,与其他单位经常联系,有一次晚上吃饭聊到某人的事情,第二天当事人就打电话过来了。某博士做的关于县城关系的论文,看来在全国各个县城都适用。县城里亲戚、朋友、裙带、同学关系无处不在,单位同事只把兄弟就十二个。在那以后,轻易不敢开口。

县城受当地经济、文化的限制,视野和眼界受限,想要提高也不难。县城的文化人、高人也遇到不少。一方面读万卷书;另一方面行万里路都是提高的途径。

县城压力小,生活舒适,物价便宜,也是养老的好去处。


北面山上有野果


大城市聚集了人才、资金、技术、信息和各种高端资源。在大城市学习工作生活,接触世面的深度、广度和对个人发展的影响非小县城可比。如果有条件,又年轻,应该去大城市乃至国外闯一闯。但如果没有条件怎么办呢?拓宽眼界,就是通过学习实践,领悟真谛。大城市里的高楼大厦也是钢筋水泥做的;西域的大山也是泥石堆的;不论哪里,人们大多追逐名利。面对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不被表象迷惑,从外到内,返回本性,领悟真正自我,虽在县城,照样能拓宽眼界。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没条件去大城市,只好拿老子的话安慰自己啦!哈。


皓月当空路不迷


第一通过互联网了解,扩大自己的眼界。第二就是通过书店里面的书了解这个社会的发展现状,将来的发展趋势,第三就是通过电视等其他的传统媒体了解当前社会形势,第四就可以搜一下所在县城周边有哪些大城市、省会以上的二线城市,可以利用周末假期实地走走看看,开阔眼界。


东方零df


这位题主觉得县城小,眼界很窄,我不太苟同,问题在于事在人为。

级别平等,县情有差异,发展相对滞后。

  1. 据统计,全国共有2854个县级人民政府,不按土地经营规模按人口规模计算,平均每个县50多万人,中等县约40–70万人,你所说的小县可能在30万以下。
  2. 这些小县大多都是老少边穷地区,这是历史、地理和环境因素形成的。由于相对闭塞,造成了各种资源的稀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信息的相对落后,人口流动不畅,都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县域经济发展。
  3. 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县官是七品芝麻官。县虽然小,但他毕竟是一级承上启下的行政单位,上有市、省,下有乡、村。党、政、学、青、妇等机构一样齐全,工、商、运、建、服等产业样样不缺。不过和中等县、大县比,肯定要弱一些。

深耕本土,扬长避短,内引外联

  1. 要想拓宽眼界,先要强身健体。小县虽然穷,落后、偏远,眼界窄看不出去,但是不可妄自菲薄,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因为你们是独特的“这一个”,别人没有的你有,别人有的你精,别人精的你特,别人特的你绝。别人没有发现,你发现了,你就有了独特的“眼界”。你羡慕别人,别人还“惦记”你呢。
  2. 井底之蛙,之所以被人看不起,是因为青蛙甘于安逸,固步自封,眼界只有井口那么大,天天眼睛瞪着外界,深居简出,日夜呱噪,坐吃山空,干等天上掉馅饼。蜘蛛虽小,之所以令人佩服,是因为蜘蛛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而且是网罗天下,为了活的有滋有味,不知疲倦地、主动地、不声不响地给别人下陷阱。
  3. 主动迈出内引外联第一步。与高手过招,你会越过越高,打不过你也是第二。心要走出自我封闭,广交天下朋友。眼要多读多看,了解外部动态。手要通过手机电脑多多链接外部世界。脑要多多联想。脚可以出去走一走无限江山。你的眼界会发现这个世界很大,你眼界也会从来没有发现小县城是这么的可爱温馨美好。

总之,事在人为,业在人创。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县城里人可以有宽广的眼界,城市里也有眼界狭窄的人,所以大城小县不是决定眼界宽窄的重要指标,关键还是人的自身。热爱家乡,你的眼界会无限宽广。中国人口14亿,县一级以下人口占10亿,我也是县里人,我们一起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天泉30


现在的网络非常发达,消息面非常广。在家里面,什么事情一个手机都可以知道。现实生活中县城和大城市肯定是有很大区别的。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作为年轻人,我觉的就应该到外面去闯一闯,多增加一些经验。锻炼一下自己。毕竟,大城市的资源,人才,创意什么都是最前沿的,机遇也很多,可以扩展自己的眼界,也许你抓住了机遇,带你走上人生的颠峰。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4da2d796a2864ed09bf46c133dd1a871\

格子越南行


四个建议:

一,读书。很多人已经建议了。我建议可以在得到或者喜马拉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听听在线的课,也可以在樊登读书会听听樊登读书,感觉非常有启发的一定要买原著来读。

二,旅游。很多人都会建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建议也是有目的的去游,做攻略,游时要切身体验,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增长见识

三,提升自己的朋友圈。向比自己高的人学习。

四,参加培训。自己感兴趣的,想提升的方面,去参加下线下的培训,同时也是提升自己朋友圈的一个好途径


腾爸谈育儿


第1点要从你的人际关系,但是你感觉你的交际圈里面都是什么样的人,他们从事做什么工作或者做什么领域的人。就比如说让别人给你讲大道理别人都会懂,其实很简单的,别人都能讲的,一箩筐一箩筐的。心灵鸡汤这种东西听多了也会误导人们的发展。但是就简单的说一句吧,再说跟着狼的人永远吃肉,跟着狗的人永远吃屎,你看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最重要一点还是要靠自己真扎实干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