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動”與“外靜”--平川區人民別樣方式過元宵

特約通訊員 吳文莉

今日,元宵。

憶往年,今日的平川,鑼鼓喧天,舞獅、耍龍,形式多樣的傳統民俗社火已上演,路上更是水洩不通。而今天,平川區的大街小巷一片寧靜,縱橫飛躍的麻雀成了這個小城的主角。

在這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肆虐的情況下,平川的寧靜,恰恰的平川人民最給力的行為。他們不是忘了傳統佳節,只是換了一種方式鬧元宵。

“內動”與“外靜”--平川區人民別樣方式過元宵

融媒體幹部李汶的家裡,音樂漫天,客廳搭著一個簡易舞臺,幾個小孩你方唱吧我登場,爭著搶著上舞臺,有舞蹈表演,有歌劇表演,有朗誦表演,下面還坐著媽媽當評委。這還真是在熱熱鬧鬧過元宵啊!

李汶說:“往年的這個時候,我們都是在廣場看社火表演,或者準備晚上賞花燈了。今年,情況特殊,待在家裡又安全又不會給社會帶來麻煩。我看門口那些值班的社區人員太辛苦了,不能再給他們添亂。帶著孩子在家裡開展各種“活動”, 增進母女之間感情的同時,還能做出自己的一點貢獻。”

“內動”與“外靜”--平川區人民別樣方式過元宵

誰說只有鑼鼓喧天才能過元宵,平川區的人民群眾在還給城市安靜的同時,不也把元宵節鬧的熱熱鬧鬧的嗎!有拼才藝的,還有拼廚藝的。

居民吳琴家的鍋裡這會正撲騰撲騰冒熱氣,是她的兒子正在蒸涼皮,飯桌上已經擺著做熟的幾盤了,油光透亮,看著可香。那邊是姑娘做的一大盤拔絲洋芋,更是饞人,還有蒸甜飯、肉夾饃、水果拼盤......

“內動”與“外靜”--平川區人民別樣方式過元宵

原來,他們正在進行廚藝大賽呢。吳琴家有三個孩子,兒子從西安回來,因為疫情原因,不能復工。今天元宵,經他提議,姐妹三個就八仙過海--各顯其能了,每人拿出了自己的拿手菜。

“內動”與“外靜”--平川區人民別樣方式過元宵

吳琴說:“我的三個孩子今天孝敬老媽,讓我坐著他們 做飯,說雖然不能出去鬧元宵,就在家裡來個廚藝大比拼,過一個不一樣的元宵節,還要讓我排出個一二三來。說兒子做的好吃吧,姑娘還不樂意,說我偏心,這一碗水還真難端平啊!”

正月十五,疫情當前,有前線戰士的堅守和奉獻,才為我們構築起一道健康防線。在後方,有廣大居民的理解、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少出門、不聚會,在自家通過各色方式鬧元宵。

動靜結合,必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