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寫元宵


詩人說元宵

  齊鳳池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據說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節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信佛。據資料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這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士族庶民都掛燈。從此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並流傳到民間,成為老百姓的盛大節日。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元宵點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點燈。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一天,唐代已為三天,宋代為五天,明代為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點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使春節期間的娛樂活動達到高潮。到了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活動。

  古人稱“元宵節”為“上元”、“元夕”、“元夜”。古代詩人在這個日子喜歡吟詩作賦。他們吟誦的詩句給後人留下了許多令人咀嚼回味,甚至比元宵還甜的名詩警句。而如今的詩人們很少在元宵節寫詩做賦,很多詩人認為,當今的詩歌已經不是即興的產物,詩人的靈感不如古代詩人的靈感來的那麼敏感,那麼靈動,那麼突然。

  人們都知道隋煬帝是個昏君色君,但他也寫過一首五言律詩《元夕於通衢建燈夜升南樓》。他把元宵節的夜色寫的很美,美的甚至超過了他身邊的妃子和侍女。

法輪天上轉,

梵聲天上來;

燈樹千光照,

花焰七枝開。

月影疑流水,

春風含夜梅;

燔動黃金地,

鍾發琉璃臺。”

  唐代詩人盧照鄰在《十五夜觀燈》中寫到:“

錦裡開芳宴,

蘭紅豔早年。

縟彩遙分地,

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

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

來映九枝前。”

詩人把觀燈的情景有聲有色的描寫出來,達到了動靜結合多姿多彩的元宵燈會圖。

  據說元宵節賞燈還是古代男女青年相親相愛、私下約會的最美好的良辰。宋代大詞人辛棄疾在《青玉案•元夕》中寫到“

東風夜放花千樹,

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

玉壺光轉,

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

笑語盈盈暗香去。

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

燈火闌珊處。”

詞人既寫出了元宵夜燈會的熱鬧,也寫出了戀人相約觀燈而失散又相聚的喜出望外,讀來不禁使人粲然一笑。而“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一傳神之筆,卻把男女之間衝破清規戒律,大膽相會、相愛的急切心態表現的曲折含蓄淋漓盡致,今天讀起來還覺得餘味無窮。

  唐朝的蘇道味也寫出了

火樹銀花合,

星橋鐵鎖開,

燈樹千光照。

明月逐人來。

遊妓皆穠李,

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

玉漏莫相催。”

這首詩描寫出長安城裡元宵之夜的景色。據記載:每年這天晚上,長安城裡都要大放花燈;前後三天,夜間照例不戒嚴,看燈的人山人海。豪門貴族的車馬喧囂和市民們的歌聲笑語,匯成一片。整個長安城通宵都在熱鬧的氣氛中度過。

唐朝的崔液在《上元夜》中這樣寫到:“

玉漏銅壺且莫催,

鐵關金鎖徹夜開;

誰家見月能閒坐,

何處聞燈不看來。”

儘管很多詩人詞人都寫元宵節和觀燈的情景,但人們記憶最深的還是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這首詞。至今我還能背誦的朗朗上口。

  如今,詩歌、詞已經不是這個時代暢銷品和時尚炫富的標本,也不是炫耀詩人的招牌和彰顯文人的桂冠。儘管人們對春節和元宵節的傳承熱度沒有削弱,但今天的詩人,始終找不到能刺激自己靈感敏感的部位。所以,今天的詩人,只能把自己的情感沉浸在節日的氛圍裡,把自己浸泡在節日裡的一杯杯美酒裡。

2020-2-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