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如果得了天下,汉献帝如果还活着,刘备会拥立他吗?

kurenai


显然是不可能的,刘备是一个胸怀大志之人。匡复汉室,不过是一个借口而已。这样可以使他名当言顺的招兵买马,也落下一个好名声。

1.

天下势力的分裂

从大大小小的战争中,脱颖而出的三方势利,分为魏、蜀、吴。

虽然这时候刘备势力已经初具规模,可以说是一方土皇帝。其手下大将更是多的数不过来,加之诸葛亮的辅佐。

一切都是顺风顺水,他为汉献帝所办的那个场“丧礼”。不过就是为了博取名声,让手下的人为他洗白。而且他那所谓的皇室血脉,也可以说是八竿子打不着。自古皇帝后宫佳丽三千,诞下的子孙后代更是数不胜数。刘备最多算是支脉中的一脉,而且还不知道是多少代以后。他所做的这一切,只是让他言归正传的坐上这个位置。

而且刘备其手下,劝说刘备称帝,以匡复汉室。可惜有一个不识时务者,反对其刘备称帝。并说当初离开许都,是因为曹操父子篡权,现在反贼还没消灭,就想要称帝,其居心何在?话没说完,就让旁边的手下踹飞而去,并且免去了职位,至此后面无人再反对。

从一开始,刘备就处心积虑,为他登上皇位打下基础。哪怕是一开始招兵买马,或者是阿谀奉承曹操。都不难看出其心思缜密,以退为进。让所有人都小看于他,这样才不会让那么多人针对,才有时间发展自己的势力。


伯乐说历史


在刘备称帝的时候,汉献帝还没有死,事实上汉献帝是和诸葛亮同年出生,同年去世的。问题中的“刘备如果得了天下”应该是刘备像自己的老祖宗刘邦一样建立一个统一的王朝。想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结合历史上的情况,看看刘备如何对待汉献帝。

先来分析一下,刘备对待待汉献帝的几种可能方式:

其一,参照刘秀对待建始帝刘盆子。刘秀和刘盆子同为汉室宗族又代表不同的政权,在刘盆子投降刘秀后,刘秀并没有杀了他,而是让他出来做官,在其失明后,照顾他一辈子。刘备与汉献帝刘协也是同族,但刘协不同于刘盆子,虽然两个人都是傀儡,刘盆子只不过是起义军拥立的皇帝,刘协是得到承认的大汉天子,有一定的正统性,刘备不敢这样留他。

其二,类似于后面的朱元璋对待明王。朱元璋原来是名义上依附在明王手下的,打着明王的旗号完成自己的政治目的,在明王没有用了,就想设计一次事故除掉。这种情况是有可能的,刘备可以自己先不称帝,让刘协继续做皇帝,自己做新版的“曹操”,待刘协没有用了,在设计除掉。但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历史上刘协是有儿子的,刘协去世,也应该传位给刘协的儿子或者近支,而刘备和刘协共同的祖先要追溯到汉景帝,血缘太远了,不太可能。

其三,由刘协禅让皇位给刘备,类似于曹丕给刘协的待遇。刘备最想接受的结果,这个是最代表正统的,但可能性是零,中国历史上并未出现过皇室成员内部禅让,皇家宗庙还是刘家的,不存在禅让的情况。

其四,尊刘协为太上皇,并保持对他的监视。这个也是刘备想要的结果,但是也不能,这个有可能,而且是刘备可能考虑的情况,虽然双方差出了许多辈(刘协辈分高),但这是符合礼法的,唯一的问题还是刘备如何继承正统,也就是刘备是接续谁的皇位,比如刘秀尊汉元帝为后,在其后面还有西汉几位皇帝,而刘备完全可以在刘协死后,选择重新议定自己怎么在宗庙里排序,虽然麻烦,但是会有一帮大臣棒他自圆其说。

综上分析,刘备获得天下后不太可能会拥立他,更大的可能是杀害或者监视起来。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讨论。


行走在马班陈范间


一个人的变化是随着自己的境遇而变化,权利是个魔鬼,有时形势比人强,由不得自己。

一、从备哥哥本身来说,初期出场时是个彻底的保皇党,他能发迹起家也是因为他的保皇理念(一直致力于为什么保皇、保皇的理论依据深厚)深得人心。所以说刘备即使革命成功可能也会交于汉献帝,自己高官封侯。

二、从其它方面来说,在起家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小弟,小弟们的意见加上枕边风等等客观因素可能也会左右他的想法,如再加上有个外部的催化。

所以结果很难预料,不过本人更觉得出现第二种情况的比较大,历史总有惊人的巧合。不外乎玄武门、陈桥而已,再不济还有个朱元璋去迎接韩林儿却溺水长江的桥段。

当然了汉献帝虽然没做过一天真正的皇帝,但是不是笨人,他也可以参考一下自己祖先汉明帝刘庄是怎么得到皇位的,那是因为光武帝的第一任皇后郭圣通的儿子(无可争议的皇长子)把自己的太子之位让给刘庄的,也让自己一辈子没出意外。成为史上最有眼力劲的太子。


球史砸坛


如果刘备得了天下,在汉献帝有用时才会被刘备拥护,在妨碍刘备时就汉献帝应该会在适当的时候病逝。

刘备的野心

刘备的野心最好的体现就在于刘封、刘禅得名字,封禅。如果在刘备还没有取得天下的时候汉献帝若是在刘备手中,那么刘备必然会非常的拥戴汉献帝,但是汉献帝的处境及待遇肯定不如在曹操处。

刘备从发展开始一直就没想过要救汉献帝,而且一路走来刘备只在意自己的生死,并不在乎他人是否存活。几次的抛妻弃子、扔下部将自己逃命而走。

汉献帝若是在刘备手中,汉献帝活不到统一

汉献帝在三国时期就是一个招牌,在一些人才都迷茫不知道怎么选择主君时把汉献帝的名号往前一摆,那么大多数的人都会选择效忠。再者就是还有一些地方的小股势力是支持汉献帝的,这些人一旦归宿了刘备那么刘备实力就是一种壮大。

三分天下,若是刘备打败了曹操并且收编了曹魏的兵力及领地,那么这时就是汉献帝病逝的时候了。因为曹魏一灭东吴就再不是隐患了,如果汉献帝活到了统一那么刘备心里不甘,手下的武将谋士也不会同意。

总结:刘备统一了必然不会拥立汉献帝。虽然汉献帝和刘备是同宗同源,但是刘备在一统天下时必然不会心慈手软。


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探讨、学习历史。


青梅煮酒品三国


个人认为,如果刘备真的统一天下,而汉献帝还在的话,刘备不会也不能交回权柄,拥立汉献帝。

一、刘备有野心,自己不愿意

刘备是志在天下的枭雄,小时候就曾经说过“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这样的话。刘备一直以“匡扶汉室”为政治口号,但真到了那么一天,他绝不会像周公一样,还政于天子。历史的事实也证明,汉献帝禅让之后,刘备即便三分天下只得其一,也很快称帝了。指望这样的人拥立汉献帝,是不大可能的。

二、宗亲身份,舆论压力小

刘备的宗亲身份是一个绝好的护身符。虽然当时散落在各地的刘氏子弟多了去了,汉室宗亲这个称号在前期没什么含金量,但如果刘备真能统一天下,那这个身份就完全不一样了。

毕竟当时人心还是向汉的,如果是曹操、曹丕这样的权臣篡汉,那么朝野舆论的反对声音会相当大。而如果是宗亲,那就是皇家内部的事情,加上刘备平定乱世的威望,真要走出那一步,各方面压力都会小很多。

三、刘备手下臣子不同意

即便刘备本人同意拥立汉献帝,他手下的文臣武将们也不会答应。那些重臣们,不仅仅是代表个人,还代表着他们背后的家族与利益集团。如果刘备交还权柄,那么这些势力多年的投资几乎都是打了水漂,这是不可接受的。在历史上,刘备无论是进位汉中王,还是建立蜀汉,背后都有这些利益集团推动的影子。

由此可见,如果刘备真的得到天下,无论从他的个人野心,还是从他手下各方势力的利益诉求来说,刘备都不可能再去拥立汉献帝。


历史步行街


汉献帝本来就活着,曹丕当上皇帝后,刘备立即为刘协发丧,否则他怎么可能登基?

曹丕的魏别管是怎么来的,人家经历的是正儿八经的禅让。

刘备的汉,本来就有点名不正言不顺,只是因为姓刘,便强行搭上汉朝的顺分车,这是说不过去的。

曹魏被奉为正统,缘由就是他来源有法理依据(别管怎么来的,只要说的过去)。孙权的皇帝名号也一样,靠祥瑞,意思是孙权的皇帝是老天爷让当的。

当然魏蜀吴无论最后谁赢了,肯定自己的就是天下正统。

刘备赢了,他会举着汉帝遗照,打着为汉室复仇的名义来获得“汉”的旗号。

孙权也一样,他最后一统天下,可能会继续用“祥瑞”这种说法。

曹魏赢就更好说了,他本来走的就是正儿八经的禅让,统一天下名正言顺。

说完刘备的汉字旗,再来说说题主的问题:汉献帝活着,刘备会拥立他吗?

答案是不会!为什么?一朝天子一朝臣,刘备的天下不可能光靠自己拿下来的,身边肯定聚集一些功臣集团,这些功臣集团可是刘备的臣子,并非刘协的臣子。

刘备已经是皇帝了,难道自己降一辈,变成王?好吧,哪怕刘备愿意,他属下自然也得降。

其实无论刘备属下怎么想,刘备的态度早在曹丕登基的时候已经表明:刘协已经死了!既然死了,再出现自然是假的,这事多简单啊!


卧牛说历史


不会。

首先,汉献帝没有大才,不值得立。

汉献帝名叫刘协,是汉灵帝刘宏的小儿子,东汉王朝的第十二位皇帝。

他聪明睿智但是性格软弱,在乱世中无能为力。他做过几家枭雄的傀儡,在寥落中隐忍偷生,最后为两汉王朝送终。

其次,汉王朝气数已尽。

从西汉历史读到东汉历史,你会明显感觉这个王朝已经摇摇欲坠、危如累卵。个人觉得,王朝蓬勃兴盛最忌讳皇帝年少,一不留神就会导致外戚、宦官专权,最终是小人得志,良臣蒙冤。东汉时期经常皇帝无子或子嗣极少,年幼上位做傀儡。王朝兴盛还要有明君,皇帝是傀儡,何来明君!

最后,刘备不会让。

称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不过是给自己一个名义。这样出师有名,也会得到更多人的拥护,壮大自己的势利。

经过三国混战,世人对汉王朝气数已尽是心知肚明,剩下很少的人在坚持恢复汉室。

皇帝位,那是至高无上的,人人都想得到,尤其是刘备历经一生坎坷,绝不可能真正拱手让人。


方程原理


这是个假设的问题。假如刘备的蜀国打败了魏、吴两国并统一了天下,那他会不会拥立汉献帝或其它皇族人员当皇帝呢?

要注意的是,蜀备已经建立蜀国了。如果他要拥立汉献帝,在程序上,刘备必须向汉献帝进行禅让。但这一做法可能行不通,因为,他的部下,包括诸葛亮等人是不会同意的。而对于没有实权的汉献帝来说,就算刘备把皇位让给他,他也是不敢接受的。毕竟,他还有基本的判断力,他知道,他同意禅位之日,就是他的死期。

再者,刘备本来就是汉室宗亲,他可以自己当皇帝的,何必又大费周章让位给汉献帝呢?所以,刘备如果得了天下,而汉献帝如果还活着,刘备是不会拥立他的。


扬生解史


引言:汉献帝曾对曹操说:"君若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你要是愿意辅佐我,就优厚的对待我;你要是不愿意,就请将我舍弃吧!如果按照这样的一个汉献帝的剧本,刘备是不会拥立汉献帝的。原因有三:

一、血缘关系淡薄

汉献帝刘协,字伯和,河南洛阳人。东汉王朝末代皇帝(189年—220年在位),汉灵帝刘宏次子,汉少帝刘辩异母弟,母为灵怀皇后王荣。

刘备,涿郡涿县人,据说是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曾以织席贩履为生。

刘备和刘协,一个是皇室正统,一个是传说中的皇室后裔。他们的血缘关系几近为零,更何况,刘备可能只是假借汉室名义。无论是哪种情况,刘备也不会拥立刘协为帝。

二、汉献帝的政治作用就会终结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可在所有人的心里依旧是汉室天下?所以曹操才能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政治舆论。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据说是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

刘备,起于微末,曾以织席贩履为业。刘备心怀壮志,以镇压黄巾起义而闻名。刘备能够在乱世中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打着兴复汉室的名义在战斗。如果天下一统,汉献帝便没有了任何的政治作用。刘备怎么会给自己找个爹呢?

三、刘备集团是不会允许刘备这样做的

首先,刘备手下的势力是以地域划分的。

荆州集团、东州集团、益州集团三大部分,刘备如果让位给汉献帝,这三大势力集团是不会同意的。因为如果刘备一统天下,那么这三个势力集团的官员就会成为开国元勋。

刘备的儿子虽然稀少,但尚有三子(刘禅,刘理,刘永),刘备恐怕不会做这样自绝坟墓的事情的。


普通的历史爱好者


刘备得天下的窗口期其实只有一个,樊城之战后有人能把东吴忽悠好(东吴其实一直是不排斥称臣的)

于是北进,这个过程中我们假设曹操死了或者北方瘟疫等特殊原因(不然最多是拿下许昌等战略城市)

那么首先有一个问题就是刘备什么时候接管汉献帝,就像明朝宋朝皇帝被俘虏之后,对方绝对不会主动杀这个皇帝的,太好用了,我拿着是金疙瘩,送给你是小炸弹

如果刘备拿下曹操后再接管献帝,这种情况献帝价值最低,负面效应最大,那么按照献帝的智商(蛮聪明的),会主动履行一连串加九锡等流程,然后法正上书(孔明不会掺和这个事儿),份量不够(边远地区来的),没办法,看有没有王朗,贾南风她爹(忘了名字了)这个重量级的还没杀,有就上位,没有加上九锡把儿子过继过去!这个很关键,过继儿子!自己等,不杀献帝(的确没必要了)

如果是半程拿到献帝,必杀,因为肯定一堆老臣跟着来到刘备身边,这些人的话语权和士族身份,可以保好刘备一路上位顺利

个人观点,一家之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