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即将退出老村医,家人没人继业,一生有点有用东西用什么方式传承下去好?

花火1594贾老焕


我的老父亲也是一名乡医,干了一辈子,今年8月份肝癌去世了。我现在继承了他的衣钵,真心想当一名好大夫,为父老乡亲服务,我是去年通过的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现在又去全科培训,但是好多人信不着我,原本人满为患的诊所冷冷清清,真不知该怎么走下去。想当一名好大夫也挺难,希望前辈不吝赐教。


蜗牛140507293


我爷爷是医生,但一直在医院里干。我妈妈当了几年赤脚医生,也是我爷爷教的,但是那些年因为没有考医师证,上面总是检查后来就不干了。我爷爷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医生,我妈在村里口碑也很好,所以我还没毕业的时候村里人总问我什么时候来诊所?但我真心不愿意呆在村里,我爷爷的技术没学到,我刚上高中的时候他就去了,挺可惜


秋风晓寒


老村医,想传承,家人没人继业,恐怕很难,这倒不是泼冷水。

所谓传承,要有载体,无非是人传承,或物记录传承,如纸质,音像等。

人的传承,你既然连家人都不屑,找外人更难。除非你独特技术日进斗金令人眼红,如果门可罗雀,自己经营也喂不肥,谁跟你学?这是第一。第二,现在社会体制没中医药大学毕生证书的,跟你学了也白学,因为学了无法行医无法谋生养家糊口,还会戴上非法行医帽子,谁跟你学?第三万一有人学,想混个特有专长证证,但这种拜师学艺是需要在卫计委豋记的,师傅必须是体制内有副主任中医师以上职称者,你村医有吗?你有体制内编制吗?没有,你就完全不符合做师傅的资格!这是谈的从事中医性质的村医,至于西医性质的村医,我看歇歇吧,还传什么承继什么业?道理很简单,西医知识淘汰很快,一年前的知识一年后就落伍了,你村医六七十年代用的西药,现在还存几种?大部分因伤害人太大被淘汰了,还继承什么?

物的传承,如写书,留音像?那真的要达到一个等级水平?你是村医,《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巜难经》巜针灸大成》这些书你能超越或者有更高创新吗?如果没有,仅凭村医日常操作的小技术,恐怕写出来也是废纸,没人看的。况且,写作还需要一定文字水平,我在中医贴吧十五年,交流中一些村医连文通字顺也达不到,百字文语不达意,错字别字甚多,你看汗牛充栋的中医古籍哪个不是腹满诗书者。所以别轻视纸质等物的传承,也是具备丰富学术学历知识条件的。若是记述干巴巴的几条家用秘方,那还可以留着后人玩儿。若是想著书立传,先自问有无写作能力与中医理论功底。这对中医而言。至于从事打针挂水的西医性质村医现在想著书立传,那算开玩笑了吧,三甲医院硕博也没多少人寻这个心思,一个西医性质的村医岂不找罪受?

所以理想很美好,现实却骨感。


东楚龙野虎


我村四公公也是村医,那时经常教我们山草药的作用,医治症状,蛇咬伤狂犬咬伤及肝病骨伤科山草药能治疗,可那时我们小不懂得学习,学到得很少。


东南市场C区31号桂博土鸡店


将退出老村医,一辈子行医,一定有相当的经验。交流平台很多,医学杂志,投稿哦。我认为可以传承的东西有限,偏方秘方,去伪存真,结合医学,中医针灸各人有各人的临床积累,独到之处不能言,只能悟,只有手把手的传帮带,为什么扎这里,扎多深,泻法补法,不是简简单单俞穴,体表标志,而是徒手触摸,获得手感,针行到哪里了,会有什么针感。“左病右治,上病下治,同病异治”阴阳寒热虚实,针灸操作时“手法”很重要,“弹吹拨捻、提拉、快慢”等等,效果与手法成正相关。针灸从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经验实践学科,这些不是写书可以写明白的。

推荐的基本学习针灸的基础书籍,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正常人体解剖学》《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


严文兵


先来说说我个人的想法。现在中医发展不起来主要是传承和伪中医的问题,我们中国不缺好的中医,只是都是一盘散沙,我想我们大家在当地大概都或多或少的听说过某某地方某个中医治那种病特别厉害,尤其是年龄大点的估计都知道当地的好中医在哪儿。人不是万能的,中医也不是万能的,不可能一个人身上所有的病一个医生就能给你全部都会看的,所以有很多中医有专门擅长的绝招和药方,但没有地方施展或者所在的地方由于圈子很小,知道的人很少,有技无处使,有方无人知,到最后都埋没了,失传了,导致想传的传不下去,想学的学不到,所以好中医越来越少,失传的越来越多。

所以我想我们应该和西医一样,中医医生也有自己的专长和自己不那么擅长的,所以中医也应该像西医医院一样,每个地方都建一个纯中医的医院,然后把所有在当地出名的中医都请去,开设专长科,专门治自己擅长的哪一科,为什么中医大都是老年中医医术最好,因为中医大都是经验越多,医术越高,所以中医带学生不能和西医一样在学校学习,中医学生开始学医就要在中医院和师傅边看边学,看中医经典,学中医治病,理论和经验结合,摸索出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然后医院专门收集整合民间有用的药方和偏方,然后经过整理和论证和验证,去伪存真,留下有用的,去除无用的,让中医传承下去。

国家现在允许让医院私营,那些有钱的大佬如果站出来跟建乡村学校一样,在各个地方都建这么一个中医院,国家再大力支持,给予政策和鼓励。国家设立适用于中医自己的一套考核和证书来进行管理机制,把属于中国自己几千年来的医术和文化传承发扬下去就不是问题了。


白开水吾之源


像你这样的村医,都有自己看病的独到之处。其中包括一些临床经验,心得体会,甚至还会有一些偏方秘方。而这些医术都是在无数次的治病救人当中总结出来的,是一比不可多得宝贵财富。



既然这些宝贵的东西没人传承下去,确实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我觉得你可以把它写出来,编辑成一些小册子,和其他的村医来共同分享,只有这样,才能把你的这些经验应用到治病救人当中去,服务广大患者。谁要是跟你学到了这些秘籍,会一辈子记住你,你也会了却自己平生的心愿。

董青岛供稿。


京漂追梦人


我相信不会比你的年纪小很多,但是我坚守岗位,再老也会在自家的诊所工作。由于患者多是外国人,工作中利用医术让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的伟大。由于患者大多是因为西医治不到他们的病才被介绍来的,所以愈后特别对中医钦佩,更是对中国文化尊重。

中医师不仅肩负救死扶伤的责任,更重要的是传承中国文化,薪传先人的智慧,发扬光大在国内被污蔑侮辱的医学。


事实与真实


这个容易,如果你不想把你的绝学,我是说有真功夫的那种,你完全可以向社会大众公开你的学术,也是公德一件,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你说呢!



天澜水澜


为什么退出呢?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每医生的责任和义务,如果真有绝技,那怕是年龄再大,腿脚再不利索,只要不糊涂就能给人看病,看一个好一个,只要不为利益所绑架,还愁什么传承。愿意学的肯定的有。如果岀书,肯定的有投资者,如果岀名肯定的会招来很多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恕我直言,请不要做免费广告了。救人一命如造七级浮屠,功德榜上没有自己写名的,只要你做了人民百姓就记得了,关公庙不是关公投资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