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书法,先练大字还是先练小字呢?悬腕执笔有哪些好处?

俏渔妹海鲜


对于初学者而言,刚接触书法,首先从大字入手,熟练了再写小字。分述如下:

第一,写巴掌大的大字,笔画的运笔容易掌握。因为笔画较大,书写技巧要求相对不高,容易做到,在运笔动作上也容易做出来。

第二,字形放大,结构观察更清晰。字形、结构,初学者不熟悉,临摹时很难达到像的效果,放大写容易观察,内部空间更加明了。

第三,笔画粗,字形大,练习时更能体会书写感。书法讲究书写性,特别在讲求线条质量时,书写性更加强调。大字书写,更容易去体会书写的感觉。

第四,熟练大字后再写小字。小字要求用笔精到,结构娴熟,这个必须在熟练后才能书写,所以有了一定的大字书写基础再去写小字,就更好达到效果了。

综合以上四点,是我对大小字之间书写学习的理解和自身教学的体会。

另外,对于悬腕有什么好处。在入门书写大字时,即可以开始悬腕,既是锻炼控笔能力,又是很好体会书写的方法。以往陈旧的认为悬腕不能学、不可学。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及自身的书写体会恰恰相反,正如苏轼所讲:执笔无定法。太墨守陈规啊一定是好事。






新堂的艺术生活


练习书法,先练大字还是小字呢?我想标准答案应该是大字,原因我就不表述了,别人答案里有,但我练书法的顺序不是的,我是从小楷开始练的,虽然只有三年多光景,但到底还是有些进步了的。为什么我先练的小字呢,原因如下:

1、其实当初是想练硬笔。我当初选择临习《灵飞经》,越练越喜欢,觉得硬笔不容易把灵飞经特点表达出来,索性练软笔小楷,犯了倔脾气,偏要练成!

这是练习两年的样子。

2.遇到老师 自我总结了一下,之所以能一直坚持和遇到一个好老师有关,要不是他一直鼓励我,我也不能坚持这么久,谈不上好,至少能写点自己喜欢的东西,我没那么高追求,当书法家什么的,没想过哈。

随手写的,很有成就感呢!

3、随着感觉练 最开始练《灵飞经》时候有个业内老师提醒我别写灵飞经,让我练钟繇的字,现在我知道他是好意,可说实在的,当初我一个小白人真欣赏不上去,所以写几天就很烦躁,扔一边了。练喜欢的字才能坚持下来呐。随着感觉练不是随便练,也是要有章法,有目的的练习,先精临再通临,逐步掌握规律。最近一年我开始练习文征明和王宠的字了,钟繇的字我开始喜欢了,那种古拙的美感我已经能闻得到了。以后我也会尝试练习的。附上最近随意写的书签两枚,可惜拍的不太清楚,手机摄像头出问题了。

总之就是说,不管大字还是小字,从兴趣入手我认为是正确的路子。当然我是说假如你不想当书法家的话,至于什么是正统的,我也不知道。不好意思,希望能帮到你。


墨淡花开


就我几十年的书法教学经验看,学习书法最好先由“大楷”学起,练习纸若用米字格,就选择9*9厘米即可,也就说先练习大字,因为,大字的笔法、结构等相对小字容易把握,练习起来也相对容易,进步也快。

至于执笔问题,建议采取“坐姿”“悬腕法”比较合适,悬腕法,对于笔性的熟练掌握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便于“八面用锋刚柔相济”,为将来再练习小字打下坚实基础。





刘坤书法诗词


应该是先练大字,因为写大字的时候,字的间架结构和笔法会放大。问题也会放大。更有利于修正进步。所以人们都觉得写大字难写。把大字练好了写小字就会游刃有余。加油吧[微笑]



用户3474060235513608


首先要清楚,所谓“写大字”并不是真的要把字写得很大很大,除了牌匾和春联上的字,清代以前的古人因为科技的限制,纸张的价格相当不菲,还有个“洛阳纸贵”的典故。因此清代以前流传下来的佳作单字大小都不大,唐代的大楷也就4-6公分左右。只是到了清代以后,随着科技的发展,毛笔和纸张的制作工艺得到提升,而后人也为了创新出与前人不一样的大小,于是写更大的字就开始流行起来了。

其实对于初学者而言,不用过分去追求写大字或小字,而是要选择最适合自己当前阶段的字体大小。如果是新手,以楷书为例,应当从4-6公大楷般大小的字练起最为合适。

之所以对练习的字大小有要求,是因为字体大小会直接决定书写的姿势,从而导致练习的效果。倘若一开始练习的字就过小,如一两公分的“蝇头小楷”。那么书写时只能把手臂枕在桌面上,用枕腕的方式进行书写。如此以来,运笔更多的只是靠手指来发力控制毛笔的运行方向。

而手指的移动范围比较有限,长此以往,等要写大点的字时,不会运用手腕的灵活性来控笔,书写将会变得很艰难。

假如一开始就练十几公分的大字,会怎么样呢?? 写大字,则需用站立悬肘的方式。虽然书写的范围不会受到限制,但是大字运用的主要是肩膀和手臂的肌肉,从而忽略了对运腕技巧的掌握。而我们认为笔画的书写的质量主要依靠腕部灵活运用生成。

长久使用肩臂动作写字,会形成匀速运笔的毛病。写久以后,对字笔画的轻重缓急,表达就难以到位,字就失去了神采。

那么为什么建议初学者先练习4-6公分大小的字呢?因为这个范围的字,书写需要用坐姿悬腕或者悬肘的方式,把手臂从桌面上解放出来。行笔时,利用手腕的灵活转动来控笔下笔力度的变化和行笔的方向。如此一来,以后不管大字小字都能轻松驾驭。


书法小冯


练习书法应从大字先练起!因为大字展得开!容易发现结构与笔法的不足之处!练大字时悬腕执笔,这样练手才会稳!新手练大字时悬腕手会发抖,但只要练久了,手就稳了!写出来的笔画会大小一致,会直!建议新手练字时先多练笔画,比如:横,竖,撇,捺等,等练稳了再写字练结构!这样长期的练就能写出好字来!当然在练字前得先找本好的字贴临摹,看自己喜欢哪种字体来选,好的楷书大致有4个字贴:1,柳公权柳体,代表作有《神策军碑》,《玄秘塔碑》2,颜真郷颜体,代表作有《颜勤礼碑》3,赵孟頫赵体《胆巴碑》4,欧阳询的欧体,《九成宫醴泉铭》!各个书法大师的字各有特点!看自己喜欢哪个字体来选择!

在选好字贴后认真研究该书法的特点,比如:柳瘦颜肥,就是说柳公权的字笔画比较细,均匀!多棱角!颜真郷字体笔画较重,较粗!但颜真郷笔画又有横细竖粗的特点!认真研究好后再动笔练习会得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相反如果先练小字的话,小字枕腕写,练得再久,你一旦悬腕,手就会抖,再说小字不容易看出字结构哪里不足,往往小字练得挺好看时,写大字就出现毛病,所以先练大字后再写小字,先练楷书再练行车也是这个道理!练好楷书,知道了笔划笔顺,练起行书来才能行走如蛇!才能一气呵成!

以上只是个人愚见,有不足之处望谅解!


山里人客


1、你最好先到书店买一本大学用的实用书法教程,认真读完,对书法首先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掌握比较全面的基础知识。这对你在书法方面的发展,坚持正确的方向和路子是十分必要的,2、选一本名家的并且是自己喜欢的字帖,认真临摹。一般说来,应该按楷行草的顺序学习。达到自己觉得比较满意的程度时,(如果你天天坚持练习,这段时间估计要半年至一年半),你就可以拿着自己的习作去拜师了,这时拜师求教才能领会老师的指导,因为你有实际体会,效果就好。这就是我为什么不一开始就让你拜师的原因。这是对成年人自学而言的,幼儿另当别论。3、书法是一门很高深的艺术和学问,要想搞好,必须刻苦练习,持之以恒,坚持一生。除了有决心有信心以外,就要随着水平的不断增长,不断地扩大知识面,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修养,这对学好书法都是有作用的。至于该学点什么,你在实践中慢慢体会吧,现在也不必一下说得太多。4、如何练字?有人以为,每天写得越多越好,其实,写得多并不一定效果好。要有好的方法。你买本自己喜欢的字帖,例如,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行书第一)或《圣教序》。你应该首先用心去看看字帖的每一个字是怎么写出来的,反复看,反复想,开始不要贪多,每天一两个字,把这一两个字写得觉得可以了,再逐渐增多,每天三五个字,七八个字,十几个字,总之,不求多,不求快,只求好。看什么,想什么?一看笔画形状,点横竖撇捺是什么形状的。二看字型,字是什么形状的,就是组成字的那些笔画是怎么安排组合在一起的,哪笔长,哪笔短,哪大,哪小。三看字和字之间怎么过度的,就是上下字之间怎么联系的。四看行与行之间是怎么联系的。看清楚了还要想明白,就是想明白人家是怎么写出来的,笔是怎么动的,就是写字的笔路,笔顺。只有看清楚了,并且想明白了,再去下功夫苦练,才能把字写好。你有写好字的愿望,再有好的方法,再加上你的持之以恒的毅力,可以肯定,十天见初效,一个月会有大变化,三个月会令人刮目相看,不到半年,你的一手好字就练出来了。试试看!初学应该字大些,6-10cm为宜。

悬腕,书法术语。执笔法中的一种。手腕灵活与否对运笔至关重要,肘部不靠桌面,腕凭空悬起,称为“悬腕”。写字仅仅堤腕还不能上下纵横自如地运笔。悬腕能使肩部松开,全身之力由于无所罣碍,才得集注毫端,点画方能劲健。悬腕的好处----一是可纵观布局,二是可挥洒自如,三是运全身之气于一发端,使字有力度。


zhao正能量


当我们学习书法选择好了自己喜欢的字体和字帖,纵观古人临书经验,结合个人学习写字来看,比较理想的临摹应从中等字开始为佳。这是因为:先从字径一寸以上、二寸以下的最为合适。如从小字容易患紧缩而不开张的毛病,学习大字又易患松散而不严谨的毛病;时间长了,积习难改。这就是有些精通小字的人不善于写大字,精通大字的人不善于写小字的弊端。所以从临摹中等字入手学习,就能使结构疏密适中,宽严合度。如收缩可成小字,放大就成大字,达到收放自如的程度,在书法创作中就不会畏手畏脚了。

至于题主所说的关于悬腕执笔的好处,当然一位成熟的书法家悬肘创作一幅书法作品,潇洒自如,一挥而就,令观者无不称慕。所以在整个书写过程中,腕的运用是极其重要的。也就是所谓:“指主执,腕主运。”手指是用来执笔,而手腕是用来运笔的。书法是要用手指执笔杆的基础上依靠手腕的运动,也更确切地讲就是要二者的有机结合,使腕部能根据字的大小作出相应的摆动,并能将指、肘、腰等身体部位的力量借助腕力传达到笔端,使笔锋进行提、按、顿、挫等,从而使字的线条产生轻、重、疾、徐的各种变化而实现。这就是书家说的:“不懂得运腕就不懂得书法。”正如清代王树《论书賸语》中:“执笔欲死,运笔欲活;指欲死,腕欲活。”虽然悬腕执笔最难把握,但却最为可取。这是因为悬碗执笔也是最符合臂膀的生理肌能,它集中指、腕、肘的力量,能使笔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使作书者真正掌握悬肘法,创作出更多艺术佳作!


弄墨人3476384831199


初学者我认为还是练习写5—10公分左右的字比较好。这么大的写起来可以及时的看到每一笔画的形态和字的结构。时间长了大小也就随之随心所欲了。


欣怡居屋


先练大字。悬腕执笔有利于行笔的灵活度和行笔的开阔度。对后期临习和创作行草书打下基础。写出的字形变化多姿。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44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e0beba23113f4229bd98c796d8e89c0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