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抗疫一线】防护服下,我们的名字是白衣战士

隔离不隔爱

在疫情暴发后

无数白衣天使

不畏病毒 不论生死

奋战在抗“疫”一线

【直击抗疫一线】防护服下,我们的名字是白衣战士

发热门诊、隔离区

有这样一群伟大的医务工作者

他们的身居一线

冒着被病毒感染的风险

无私地救治病患

他们的奉献、勇气、担当

让我们感动、泪目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故事

......

发热门诊的午后

发热门诊的午后。

办公桌上,放了一盒已经冰冷的盒饭,这是眉山市中医医院医生侯璐瑶的午饭。

【直击抗疫一线】防护服下,我们的名字是白衣战士

身穿防护服的她已经没喝水、没吃饭地工作8个小时了,快到了交接班,她却一阵眩晕,差点摔倒。同事们心疼地扶住她:“赶紧去吃饭,你身体瘦弱,得好好休息,”她淡定地说:“我没事,喝点水就好。”

【直击抗疫一线】防护服下,我们的名字是白衣战士

她回想起自己第一次穿上防护服,戴口罩、手套、鞋套……防护服非常闷,穿上走动一会儿浑身就汗津津的;N95口罩长时间紧贴在脸上,取下时,脸上都勒出了印迹和血泡;取下手套的双手早已搓磨成皱褶,又白又皱。而在这些层层装备的护卫下,不能吃、不能喝,还不能够上厕所,连续工作8个小时,当时真的差点崩溃。

【直击抗疫一线】防护服下,我们的名字是白衣战士

现在的她,穿防护服工作已然成为习惯,不只是她,所有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都已经习惯了这种“特殊的工作模式”。“目前,医院已经为我们采购了成人尿不湿了,想想小时候都没有怎么穿过尿不湿,竟然在32岁这个年纪穿上了尿不湿。”侯璐瑶笑着说。

隔离病区的清晨

隔离病区的清晨。

“这一次,只比上次快了两分钟,可还是需要24分钟啊。”尚亚楠看了看墙上的时钟。这是他在进隔离病区前,穿防护服,戴口罩、护目镜、手套....所需的时间。

【直击抗疫一线】防护服下,我们的名字是白衣战士

3床的病房里突然有些吵闹。“我病得是不是很严重了?还能回家吗?”这里面住的一位65岁的大爷,有武汉接触史,轻微发热,住进来时情绪异常激动,时常大吼大叫。尚亚楠快步上前安抚他:“大爷,新型冠状病毒并没那么可怕,做好防护,配合治疗,就一定能够战胜它!何况现在你还没有确诊,不要害怕,有什么不舒服就随时找我们!”这场心理疏导持续了40分钟,大爷情绪才终于稳定下来。

“在隔离病区里工作,不吃饭、不喝水,都不算困难,最大的困难来自患者,由于对新冠肺炎的恐慌,住进来的患者情绪都很低落,甚至有患者在病床上写遗书。除了开展医学相关工作外,很多时候我们还要安抚患者,消除他们的恐慌心理,引导他们积极配合治疗。”尚亚楠说道。

【直击抗疫一线】防护服下,我们的名字是白衣战士

针对这些情况,隔离病区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心理疏导小组,对所有入住患者的病情和症状进行分析,再进行一一疏导,帮助他们放下负担。“其实我在这里挺好的,有电视、有网络、有空调,也能和家人通话。”6床的患者王某说。

【直击抗疫一线】防护服下,我们的名字是白衣战士

侯璐瑶与尚亚楠都是主动请缨到最高危的一线工作,像他们这样的医务人员还有很多……“防护服战士”们,直面感染风险却毫不退缩,我们虽然看不清他们的脸,却知道这是守护我们的“逆行者”!是这群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一道阻止病魔的坚固防线!


在这里向所有奋战在

抗疫一线的白衣天使

道一声

你们辛苦了!

你们的付出

深深鼓励着我们

让我们更有力量

战胜这场非常之“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