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硬核村支書”:“流鼻血搞斷腰也要打贏阻擊戰!”

“確保緊急進出口暢通!

禁止返村!

報備返程!

私自返鄉回村全民監督,舉報獎勵200-500元!”

......

6日晚,湖泗街王通村支部書記胡世林在朋友圈發佈“硬核封村”信息。

江夏“硬核村支书”:“流鼻血搞断腰也要打赢阻击战!”
江夏“硬核村支书”:“流鼻血搞断腰也要打赢阻击战!”

7日記者電話聯繫胡世林進行了採訪。

“鼻子流血腰搞斷 也要打贏阻擊戰!”

“這一年村灣整治確實挺累的,本計劃過年好好休息,沒想到這次疫情來得這麼猛!”胡世林告訴記者,可能是農活做得不得法,缺少拉伸鍛鍊,腰部經常痛,有時直不起腰來。

據瞭解,33歲的胡世林2019年1月當選湖泗街王通村村支部書記和主任,恰逢村灣整治。他一馬當先,帶領群眾清潔村灣、美化環境、修繕房屋、平整道路,為了節儉高效利用有限資金,很多能自己做的都帶頭做。

江夏“硬核村支书”:“流鼻血搞断腰也要打赢阻击战!”

胡世林(黃衣服)和村民一起疏通抗旱渠道

江夏“硬核村支书”:“流鼻血搞断腰也要打赢阻击战!”

給貧困戶送生產物料

“村灣整治的時候,他經常搬磚、修路......”村婦聯主任饒歡告訴記者,他經常走訪村民,有時候下地犁田、挑秧。“他挺全能的,這個年紀會做這麼多農事,幹起事來確實很拼命!”

江夏“硬核村支书”:“流鼻血搞断腰也要打赢阻击战!”

胡世林僅顯示了“朋友圈三天可見”,記者發現5日他血流不止的照片,問候了他的情況。“沒啥事,就是流鼻血,以前冬天不流的。”

胡世林輕描淡寫地說,以前每年流一次,今年村灣整治現場灰塵多,有時候一天流3次,有時候三天流1次,現在完全沒規律了。“這一年每天心裡裝的事情太多了,等疫情過了再休吧,我想,流鼻血搞斷腰也要打贏這場阻擊戰!”記者從言語中也聽出了他對自己身體的擔憂。

“硬核封村‘六親不認’ 為了守護好村民”、

“今天上午本村董婆婆打電話想回村裡來,被我們耐心勸阻了。”胡世林告訴記者,董婆婆年前骨折被送往咸寧醫院,現在出院了想回來。董婆婆大女兒在咸寧,為了避免人員流動,村裡就建議去她女兒家。

據瞭解,王通村有6個村民小組,64戶246人。這是繼1月29日實施‘封村’之後的升級版。

“開始封村只是不許進,根據街道統一安排、結合本村實際,如今升級版封村是進出都管控。”胡世林介紹,封村不是把村封死,而是所有出灣子的小路都用樹、木板進行阻攔,應急時候隨時可以挪開,全村在天子山大道胡鄭灣後面路口留一條應急通道,確保暢通無阻。

江夏“硬核村支书”:“流鼻血搞断腰也要打赢阻击战!”

婦聯主任饒歡告訴記者,胡世林妻子是區人民醫院護士,臘月29就一直沒回來,4歲小孩託付給紙坊的哥哥嫂子帶著,他自己半個月都沒有回去了。他媽媽要出去找人聊天,都被他“無情”的拒絕了。“為了防止人員走動導致疫情傳播,他一夫當關,任何人都不給情面,有點‘六親不認’的樣子。”

“汽車換摩托 配送物資不落腳”

“開始有村民想溜出去買菜購物,我們一方面宣傳阻止,一方面組建了微信群,採取微信下單、義務派送的模式,解決村民所需物資。”胡世林說,“200多人,我們還忙得過來,平時走訪多,哪家麼情況都清楚,都在微信群,有事在群裡面一吼都能夠曉得。”

江夏“硬核村支书”:“流鼻血搞断腰也要打赢阻击战!”

為村民代購生活物資

據瞭解,為了避免交叉感染,近段時間,全村4名幹部每天消殺、送口罩、微信群報告體溫和上門檢測體溫,對於年紀大不會使用微信的老年人,他們逐一打電話或者上門。截至目前無一例發熱、疑似新冠肺炎病例。

江夏“硬核村支书”:“流鼻血搞断腰也要打赢阻击战!”

胡世林上門為村民測量體溫

“人家是摩托換汽車,他是汽車換摩托。”饒歡說,

他以前住紙坊開的是小汽車,現在進農村,覺得摩托車更方便,便換了摩托車。這些時,摩托車每天為村民買菜、送藥、走訪,的確忙得腳不沾地。

江夏區湖泗街道辦事處主任陳新文告訴記者,湖泗是江夏的南大門,也是武漢的南大門,守住南大門,防止人員流動、阻止交叉感染,是我們幹部當下工作的重中之重。全街道一共24個村,從1月底,各村就採取各種措施開展自我保護,2月4日,接區指揮部指令,全街道啟動“一村一卡”村級防控升級版。

“這個小夥子思路靈活、跟群眾聯繫緊密,平時幹事挺拼的!”

出品:江夏區融媒體中心

記者:劉雄

編輯:劉明月 / 終審:田園 孫慶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