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熟时代:看80后、90后如何摆脱“父母集合体”下产物的事实

番茄情感小咖/文

对于一个第一次怀孕的孕妇来说,她要注意些什么她是不知道的。不过她可以通过询问其他人得到答案。同样的,孩子出生以后的照顾问题,也可以通过询问其他人而得到。这个所谓的其他人就是“父母集合体”。在社会环境中“父母集合体”不仅仅提供一些知识,还会对你的一些行为进行监督。那么有人会问了,什么是“父母集合体”?

过去担任父母的亲职工作的,其实不是父母自己,而是家族或社群的集体力量,是有一种姑且称之为“父母集合体”(the Parenting Collective)在抚育小孩,父母只是中间的媒介。

晚熟时代:看80后、90后如何摆脱“父母集合体”下产物的事实


说得简单一点,就是这个父母集合体用他们的潜规则在照顾抚育着可以接触到的社会上的孩子。80后、90后我们的父母就是按照这个规则在照顾我们的。

当我们父母教育我们的时候,远离了这个规则,就会被“父母集合体”监督和谴责。我们的父母不得不重新回到轨道上。

“父母集合体”究竟是怎样产生的?

时代发展,很多东西都是时代的产物。比如:我们人类开始直立行走。最初的时候我们人类是不会直立行走的,慢慢的在进化过程中,人类发现直立行走更利于我们的生存。直立行走以后,我们的大脑更发达,我们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就更强了。

在我们的生存环境中,我们的祖祖辈辈都生活在群体当中。所以经验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在过去的时代里老人的地位特别高的原因。生存的时间久了,经验就是财富。所以当我们这个社会需要经验的时候,“父母集合体”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

晚熟时代:看80后、90后如何摆脱“父母集合体”下产物的事实


对于80后、90后来说“父母集合体”下的成长对于我们到底意味着什么?

晚熟时代:看80后、90后如何摆脱“父母集合体”下产物的事实


“父母集合体”不只是提供智能和知识,它还提供监督。如果哪个父母太不尽责,哪个父母太虐待小孩,大家就会出面阻止。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过去社会,虽然体罚小孩是一种普遍的行为,却很少听到有小孩被过度虐待,更不用提乱伦,或小孩被父母活活打死的。但是现在,体罚不再合法了,大部分父母也不体罚了,却有许多小孩被照顾者凌虐至死,而乱伦或性侵的个案也是有增无减。摘自:《晚熟时代》好的人生在于你不在拒绝长大

根据以上的内容,你可能觉得“父母集合体”的教育其实也挺好的。对于一个孩子来说,避免了被凌虐和性侵的危险。这也是孩子的一种幸福。其实不是的。这种所谓的“父母集合体”下长大的孩子其实是不健康的。

晚熟时代:看80后、90后如何摆脱“父母集合体”下产物的事实


他们的父母是处于不成熟的状态下开始教育子女的。他们把所有父母自己应该尽到的职责都推到了“父母集合体”身上,仿佛自己在做媒介的同时,自己也是在扮演父母的角色。可能在过去发展比较慢的时代这也没有什么,但是在现在十倍发展的社会下他们是无法适应的。最后的结果可能是逃离和背叛社会,前者是自杀逃避,后者是报复社会。

晚熟时代:看80后、90后如何摆脱“父母集合体”下产物的事实


如何走出“父母集合体”教育的怪圈,及时赶上时代发展的大潮。

我想做为80后、90后的我们想要从父母的教育开始改变是不可能的了。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我们身为父母的时候,我们要明确该如何教育我们的孩子。

首先我们这一代做为父母,几乎是全新的一代。想要走出“父母集合体”的怪圈,就要明确自己父母的位置。做为父母我们应该先成熟起来,这是做为父母资格的前提。

晚熟时代:看80后、90后如何摆脱“父母集合体”下产物的事实


比如:很多父母还是个孩子。可能他们还在啃老、可能他们还在以撒娇的方式存在于自己的童年世界里。我就亲眼见过一个姐姐,天天跟小姑娘们争风吃醋,丝毫看不到时间和知识带给她的沉淀。

其次我们对孩子教育的知识不应该来源于一些其他人的所谓经验之谈。我们要学会自己储备知识,在实践中总结经验。虽然孩子小的时候感觉上都差不多,但是每一个孩子的身体状况、大脑发育情况都是不同的。

晚熟时代:看80后、90后如何摆脱“父母集合体”下产物的事实


比如:我亲戚家的小孩儿身体比较弱,不适合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去,特别是冬天感冒的高发期。这个时候可能就有所谓的“父母集合体”会告诉我们,孩子就要多出去跟其他小朋友接触,这样才不会性格内向。结果我亲戚家的小孩儿就感冒了。“那些人”就会说这个孩子身体真弱。他们没有想过其实这就是不适合。

晚熟时代:看80后、90后如何摆脱“父母集合体”下产物的事实


最后关于如何教育孩子的具体情况。

第一,要学会尊重个体,从尊重孩子的天性开始。

第二,要学会言传身教,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模仿对象。

第三,要学会爱,这种爱包括你身边所有的亲缘关系和对等关系。

晚熟时代:看80后、90后如何摆脱“父母集合体”下产物的事实


张爱玲曾经说过:一个有爱情的家庭里面的孩子,不论生活如何的不安定,仍旧是富于自信心与同情——积极、进取、勇敢。

欢迎大家私信留言、评论加转发。喜欢我的头条,请 关注我,一起携手度过以后的日子。愿我的文章可以带给您世间的百种滋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