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农村,过正月十五有“逐鼠”的习俗,你们有了解的么?

老贾聊三农


这个习俗是十分特别的,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有这个习俗。因为这只是针对一些养蚕人来说的。古时候,因为老鼠经常在这段时间来偷吃蚕宝宝,造成蚕农们的损失,损害了他们的切身利益。蚕农们为了驱逐老鼠,会在老鼠经常出没的地方,放上一碗粥,再加些肥猪肉,或者其他比较能诱惑老鼠的食物。嘴里面还碎碎念地诅咒老鼠再偷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这个场景有点令人喷饭呀,汗啊!就好像村里面的两个老妇人在吵架之后,另一个人回到家就对着空气咒骂对方一样的。古人认为,老鼠是五谷之神,不敢轻易去得罪,特别是在春节这种大的节日,轻易不可以杀生,死亡是不可以提及的。但是老鼠又对蚕宝宝造成危害,古人就用米粥和肥肉来引诱老鼠,让老鼠不要去吃蚕宝宝。这就是正月十五“逐鼠“习俗的由来。

古时候的碎碎念是这样的:登高糜,挟鼠脑,欲来不来,待我三蚕老。在湖南地区古代,元宵节晚上,人们用香沾茶油,点燃后插在屋子里面的各个角落,让老鼠不敢出洞偷吃粮食,毁掉桌子,凳子,床,柜子等,有些地方也会插香边碎碎念咒语,把老鼠驱逐出屋。

上记载:正月十五日,作豆糜,加油膏其上,以祠门户。

所以,正月十五“逐鼠”的由来就 是这样的。最早是由蚕农们的碎碎念发展来的吧。呵呵,岁岁念也可以变成习俗啦。


小伙伴们,本人刚开始做自媒体,如果解释的不错的话,请给个赞吧。以后给大家带来更多精彩的回答。


天行侃经


马上到了2020年元宵节了,看到这个问题挺好奇,第一次听说“逐鼠”的习俗。之前还真没有听说过,把查到的资料分享一下。

逐鼠这一习俗起源于魏晋时期,主要在南方养蚕的广大地区。大概是这样的,老鼠在晚上会把蚕都给吃掉,所以民间在元宵节这一天煮米粥给老鼠吃(因为过了十五春天马上就到了,老鼠就开始活动了),认为老鼠是“谷神”,这样老鼠就不会在吃掉蚕了。

虽然这只是习俗,养蚕百姓为了获得一年丰收的愿望。实际中为了养蚕杀灭老鼠还是要采取一定的科学办法,比如用毒饵的办法等,来保护蚕。

回到元宵节,当然更多的习俗还是比较熟悉的观花灯、猜灯谜、踩高跷、划旱船、舞龙灯等等。出去十五年算过完了,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人们在欢欢喜喜中开始新的奋斗!



平凡的白鹿世界


逐鼠是一项元宵节期间的传统民俗活动,始于魏晋时期。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传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传统古俗中,正月十五还是个逐鼠的日子,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

此正月十五逐老鼠,这一习俗也主要盛行于古代南方盛产桑蚕的广大地区。正月十五,冬日刚过,立春不久,此时老鼠开始活动,但行动迟缓,正是除鼠的好时机。然而古人迷信,认为老鼠是五谷神,不敢轻易得罪,但又担忧老鼠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于是只能讨好它。中国古俗中,正月十五还是个逐鼠的日子。

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载:“世人正月半做粥糜祷之,加肉覆其上,登屋食之。咒曰:登高糜,挟鼠脑,欲来不来,待我三蚕老。则是为蚕逐鼠矣!”正月十五,冬日刚过,立春不久,此时老鼠开始活动,但行动迟缓,正是除鼠的好时机。然而古人迷信,认为老鼠是五谷神,不敢轻易得罪,就在元宵节这天煮一锅肉粥,放在老鼠时常出没的地方,一边放一边嘴里还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吃了肉粥后再祸害庄稼就不得好死。

正月十五逐老鼠,这一习俗盛行于古代南方盛产桑蚕的广大地区。


社会老干部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正月十五逐鼠”是古代南方部分地区流传下来的民俗民风。因为古代南方盛产蚕,蚕农为了防止老鼠去祸害蚕,就用粥去喂老鼠。慢慢的就形成了一种民俗。


小爽的日常


正月十五逐老鼠,这一习俗也主要盛行于古代南方盛产桑蚕的广大地区。正月十五,冬日刚过,立春不久,此时老鼠开始活动,但行动迟缓,正是除鼠的好时机。然而古人迷信,认为老鼠是五谷神,不敢轻易得罪,但又担忧老鼠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于是只能讨好它。中国古俗中,正月十五还是个逐鼠的日子。家乡有个说法:正月十五这天是老鼠嫁女的日子,老鼠会特别活跃。乡亲们都特别厌恶老鼠在家里乱咬乱窜,却又没办法对付,于是元宵这天的“逐鼠”活动便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仪式。我和小伙伴们管这仪式叫作“嫁老鼠”。


家乡农村


我这里是河南南阳南部乡村 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这里没有这个习俗 但很高兴题主普及正月十五不同地方不同的风俗习惯 感谢 一会去了解一下


168小岳


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他们就不吃蚕了


辰辰郭小


我们也是农村的,没听过这个


山货小哥哥


我们这边没有这样的习俗,不知您说的是哪里呢?


健康有机肥


没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