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思念已故的的父母怎麼辦?

xiaolong281at


看到題文,我已是淚眼朦朧啊!

去年最疼我愛我的母親,因交通事故瞬時離我而去……我聞訊趕到時,抱著母親漸漸變涼的身體,那種撕心裂肺的痛,哪有言語能夠表達啊!……叫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每當夜幕來臨時、委屈時、高興時、空閒時、吃飯時、睹物時……母親啊!你在哪裡啊?!

讓人肝腸寸斷……!

……

帶著太多的傷感。但我還有帶病的父親需要照顧,還有兒女需要撫養,還有事業需要面對……

所以我不能永遠只活在深深的痛苦中!把這些痛藏在心底。

我要把對母親的愛,表達在活著的人身上!

古人云:“親不我待”啊!藏起過去,珍惜現在!把頭再次抬起!





歸途瞭然


父親去世後,我按姐姐的話把房間整理乾淨後關了門……姐說我們想父親了就打開門看看,一切如故——就像父親又出門了不在家的樣子。前些日在墳上燒父親的衣服,那件去世前經常披在身上的上衣,我惦了又掂最後還是拿回來掛在了父親床頭的椅背上……每次進去總想哭,我真不願相信生前那麼疼愛我們的父親已永遠離開了,現在出門回家,停車時我都不敢抬頭讓平房上看,病中的父親每每坐在欄杆內,滿眼慈愛地目送我遠去和歸來……以後我永遠也看不到那個熟悉的身影了……昨天和兒子去樓上的倉中盛麥子,我說了一句“這是爺爺給我們種的麥子”就再也說不出話來,我怕忍不住自己的眼淚……天堂上的父親啊,我們想你………


手機用戶52237479813


在家想考妣,怎麼辦?

在家想考妣了,我建議你還是在家裡收拾一間房,把你考妣的牌位供起來,什麼時候想考妣了,你可以隨時焚香祭祀,傾吐懷念之情。

你想考妣了,千萬別說出去,考妣是古代對已故父母的稱謂,並非口語,而且僅在墓碑和祭祀牌位上椽寫,生在什麼樣時代說什麼樣的話,魯迅先生有一篇小說《孔乙已》,孔乙已是穿長衫站著喝酒的唯一的一個人,滿口之乎者也,這都是民國時代了,鄉野百姓都笑話他食古不化,儼然一幅落魄而又寒酸的咬文嚼字的老朽文人,授人以笑柄。現在都啥時代了,你說出去,是不是會讓人一臉懵逼,之後,大家會說,這人是不是有神經病啊!



二十年前,在我老家,有這樣一件事,王老漢有一個侄子在部隊當兵,侄子回鄉休假在家,這天侄子正在街上跟發小聊天,王老漢也沒事在街上閒逛,看見侄子說到:“乖乖,你啥時回來裡耶?”侄子見大大爺(方言即大伯)忙回答:“伯,我們昨晚(坐碗)回來的,(碗土音歪),現在他們都穿棉襖了,你們還一身單呢!”

大爺一聽不樂意了,說:“乖乖,你昨不坐罐回來?你他孃的才走幾天,見面就給我抬回三合門?這就開始蠻了!”街上鄉親們鬨然大笑。



其實,思念己故的父母,是一種感恩,是一種孝道,是一種文化傳承,不但不會讓人恥笑,而且會讓人油然而生敬意。但是人說話,千萬別說些稀奇古怪,酸氣十足的話,不但讓人懷疑你的誠意,也更會懷疑你的智商!


綠原清風wy902


題外話:現在這個社會什麼都好,因此不存在怕什麼,要說怕恐怕就要說是怕沒文化了。說實話現在用考妣兩個字來稱呼已故父母親的,還真少呢。

說明題主思念故去的父母,思念之情可以理解的,可以在父母親的奠日,也可以在大寒或清明到父母親的墳上去燒些紙錢敬敬香,以寄託你的哀思。人既已故去,不再生還了,看的出來你是個孝子,值得稱道。


78650313一九柱


人在世只能稱父母.爹孃.爸媽等,過世後才能稱考妣。既然你在家想考妣,肯定你的雙親已不在人間,你可以到你的父母墳頭上去,何必問大家?你不會是智障吧!


苦行僧181251802


奉勸“”一些人“”,莫把一些無理頭的東西,少發在頭條上!!!


qzuser201747791


去寺院做功德迴向給他們,請師父掛一個超度牌位,有大法會時依靠佛菩薩和眾出家人的功德迴向給自己的父母,早日脫離三途,上升人天



一片冰心001


真不知道現在頭條是不是什麼話都能說?我先給你上上課,考妣在口語中只有一個地方出現,就是成語“如喪考妣”,再就是石碑或者靈牌上,還有就是人過世的時候做法事的時候才能用,也就是說父母過世才能是“考妣”,其他地方都是用“爸媽,父母,爹孃”,如果真的那麼想,你就下去陪陪你的“考妣”,如果你的話是說的方言,有別的意思,你就是對你父母親的大不敬


安慶立早哥


這種稱呼非常不適合。漢語是經過五千年逐漸形成和發展而來一種語言,是世界上少有的一種比較複雜的語種。在不同環境,不同地區,漢字的音和意的區別都很大,許多漢字多音多義,只有在具體的語境中才能正確理解。同一字漢字,在古漢語和現在漢語,在普通活和方言,和不同方言之間,區別很大。考妣這個詞,是古時指老年男女,現在極少使用,只有傳統禮儀中專用。用在現在漢語中不倫不類,像塊補丁。另外,這個詞在許多地區與方言中“性生活”同音,很容易產生歧義。所以,我不知道提問者把這個詞用這裡有何意思?


用戶122222609575


考妣分別指已經去世的父親和母親。在家想故去的父母了,就該做這麼幾件事――第一,去老人的墳墓前祭奠,要一些好吃的水果肉食鮮花之類的,寄託哀思。把自己取得的成績,或者煩心事唸叨唸叨。第二,把自己心裡話寫在紙上,跟父母以聊天方式做以彙報。第三,加倍努力學習工作,為故去的長輩爭氣,盡己所能。每個做父母的都想讓孩子進步、爭氣。你好好做人,出人頭地,父母地下有知,一定會含笑九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