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胎蛋白为阴性等于没有肝癌吗?

Apple-King


甲胎蛋白阴性和肝癌不能划等号,因为不是所有的肝癌一定伴有甲胎蛋白升高,而且甲胎蛋白升高也未必一定就是肝癌。

甲胎蛋白(AFP)是一种糖蛋白,属于肿瘤标记物之一,也是肝癌最常见的、特异性较强的一项化验指标,很多肝癌患者会伴随着此项数字升高,所以,在常规的体检项目中,甲胎蛋白也是最常检测的指标之一,但是,并非所有肝癌患者会出现AFP升高,也有约30%的肝癌患者AFP为阴性。

同样,甲胎蛋白升高,也不代表就一定患有肝癌,甲胎蛋白与还与其它多种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临床有大约50%的生殖细胞肿瘤的病人甲胎蛋白升高,比如:精原细胞瘤、胚系肿瘤,另外一些其它胃肠肿瘤、胰腺癌也会有AFP升高。

一些良性疾病肝炎、肝硬化、肝损伤、畸胎瘤,以及孕妇、新生儿等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甲胎蛋白偏高。

总之,甲胎蛋白阴性不代表能除外肝癌,需要结合CT、彩超等影像学检查甚至是病理结果综合判定。



深蓝医生


肝癌和甲胎蛋白的关系,有必要好好聊一聊。

1、什么是甲胎蛋白?

甲胎蛋白(AFP)是一种糖蛋白,正常情况下体内含量较少,这种蛋白主要来自正在发育肝细胞或肿瘤原始细胞。也可见于孕妇,胎儿出生约两周后AFP从血液中消失。AFP主要在胎儿肝中合成,在胎儿13周后逐渐升高, 出生时血浆中浓度为高峰期的1%左右,在周岁时接近成人水平。

2、那些病变可引起AFP升高?

在成人, AFP在大约80%的原发性肝癌(HCC)患者血清中升高,在生殖细胞肿瘤出现AFP阳

性率为50%。在其它肠胃管肿瘤如胰腺癌或肺癌及肝硬化等患者亦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因此,AFP升高可能是很多原因,包括肝癌,也可能是生殖细胞肿瘤或其他病变。但临床上也经常见到不明原因轻度升高的。

3、AFP不高,能除外肝癌吗?

答案:不能除外肝癌。上段中提到,80%的HCC中AFP可以升高,还有一部分HCC可以不高。另外,肝癌除了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外,还包括胆管细胞癌,混合性肝癌等。而胆管细胞癌患者AFP不升高,而是一种叫CA199的瘤标经常升高。

4、如何早期发现肝癌?

由于我国的肝癌(HCC)多发生于乙肝患者,因此对包括乙肝患者在内的高危人群进行肝癌筛查,是最好的早期发现肝癌的手段。

筛查手段最好的是影像学,目前阶段我国主要是依靠B超+AFP的方法,但绝对不可单独使用AFP。

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MRI增强扫描,无电离辐射,能够发现足够小的肝癌,甚至对于癌前病变,比如肝硬化结节,退变结节等进行追踪和评估,而且可做到一站式检查,定位,定性,术前评估等。

所以,简言之,AFP阴性不能除外肝癌。


放射科杨大夫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大家的健康知识和水平,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这是好事。很多人都之高,肝癌的死亡率非常高,5年生存率只有10%左右,只有早期发现肝癌,才能够获得比较好的预后,提高生存期,小于3cm的肝癌,5年的生存率大于80%,所以,肝癌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

很多朋友都知道,抽血查甲胎蛋白是筛查肝癌的重要手段,甲胎蛋白持续升高,肝癌的可能性很大。但是,很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认为甲胎蛋白升高就一定是肝癌,甲胎蛋白不高,就一定不是肝癌。其实,这两个不能划等号,甲胎蛋白高,也不一定是肝癌,甲胎蛋白不高,也有可能是肝癌。是不是听起来很拗口,我来跟大家详细说明一下。

什么是甲胎蛋白?

甲胎蛋白是一种糖蛋白,主要由胎儿肝细胞及卵黄囊合成。甲胎蛋白在胎儿血液循环中具有较高的浓度,出生后则下降,至生后2~3月甲胎蛋白基本被白蛋白替代,血液中较难检出,故在成人血清中含量极低,成年人血清甲胎蛋白含量正常参考值:<25ug/L

甲胎蛋白升高一定是肝癌吗?

并不是的,根据数据显示,有60%至70%的肝癌患者,甲胎蛋白会升高。如果甲胎蛋白大于200ng/ml,超过8周,或者超过400ng/ml,持续4周以上,那么肝癌的可能性很大。除了抽血,还需要结合彩超,CT或者MRI等影像学检查,有时候,诊断不明确,还需要做穿刺活检,帮助诊断。

除了肝癌,还有其他疾病也有可能导致甲胎蛋白升高,例如妊娠,急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睾丸癌,卵巢肿瘤,恶性畸胎瘤等等。

在诊断肝癌的时候,还需要排除上述的这些疾病。

甲胎蛋白阴性,可以排除肝癌吗?

正如我们刚才说的,只有70%左右的肝癌,甲胎蛋白会升高。还有30%的肝癌,甲胎蛋白并不会升高。其实,原发性的肝癌有两种病理类型,一种是肝细胞肝癌,一种是胆管细胞癌。肝内胆管细胞癌,甲胎蛋白是不会升高的,也就是说,甲胎蛋白是阴性的。所以,筛查肝癌的时候,不能只是抽血查甲胎蛋白,还需要结合其他的手段,例如肝脏彩超,CT以及核磁共振等检查手段。


普外科曾医生


甲胎蛋白可以算是预测肿瘤的明星了,按照诊断标准,如果持续升高超过一定标准的话,很有可能是肝癌,一位学医的朋友,后来从事了其他行业,经常抽烟喝酒应酬,偶尔觉得右上腹不舒服,怕是肝病,去抽了个血液甲胎蛋白,发现正常就放心没去查肝脏B超,后来症状越来越重,三个月后去检查肝脏磁共振,已经是晚期,甲胎蛋白到底能起多大作用。

体检项目中,抽血做甲胎蛋白是必查项目,很多人都知道甲胎蛋白是用来查肝癌的,当甲胎蛋白阴性时,就会想当然的认为是表示没有肝癌。这个想法是不正确的。虽然甲胎蛋白是原发性肝癌的特异性肿瘤指标,但这种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不是百分之百的,也就是说甲胎蛋白阳性并不一定就是肝癌,甲胎蛋白阴性也不一定就代表没有肝癌。目前没有任何一种肿瘤标志物能够百分之百的诊断出癌症或者排除癌症。

并不是所有肝癌甲胎蛋白都高

甲胎蛋白是一种糖蛋白,正常情况下,这种蛋白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胎儿出生约两周后甲胎蛋白从血液中消失,因此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尚不到20微克/升。在原发性肝癌中,有60-70%的病人会出现甲胎蛋白升高,而有1/3左右的肝细胞癌患者为AFP阴性,小肝癌(瘤体≤3 cm)尤为常见。AFP阴性原发性肝癌多为低分化型肝癌,预后较差。此外,肝内胆管细胞癌通常为AFP阴性。

甲胎蛋白阳性并不一定就是肝癌

可以引起甲胎蛋白升高的原因除了肝癌以外,还包括

1.孕妇的甲胎蛋白会增高;

2. 各种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或重症肝炎恢复期均可出现甲胎蛋白不同程度的增高;

3.约有50%生殖细胞来源的肿瘤,如睾丸癌、绒癌、恶性畸胎瘤等,会出现甲胎蛋白的增高。

4.少数消化系统肿瘤中可见甲胎蛋白增高,如胃癌、胰腺癌、结肠癌等。

既然甲胎蛋白的阳性和阴性并不能与患肝癌与否对等,那为何还要将肝癌作为诊断肝癌的重要标志物呢?实际上,癌症的诊断并不是那么容易,如果抽一管血就能确定是不是肝癌,那筛查就极其简单了。癌症的诊断金标准永远是病理诊断,也就是说必须通过有创性的检查确定。相比较其他的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的特异性算是非常高的了,在诊断肝癌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除外了怀孕、活动性肝炎及生殖系肿瘤等因素引起的甲胎蛋白升高,当甲胎蛋白超过200ng/ml,持续8周,超过400ng/ml持续4周的话,要高度怀疑是原发性肝癌,及时做CT或者磁共振等进一步检查。

甲胎蛋白阴性不能等同于没有肝癌,尤其是肝癌高危人群,更不能抱有这样的态度,即便甲胎蛋白持续阴性,仍然需要每半年到一年做肝功能、上腹部B超等检查,如果上腹部B超显示肝脏有可疑病灶,则需要进一步进行上腹部增强CT或上腹部磁共振检查。


胡洋


甲胎蛋白(AFP)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特异性血清肿瘤标记物,对于其确定诊断、随访监测、预后观察有重要价值。然而临床实践表明有30%~40%左右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呈阴性结果,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是一种多见、恶性程度高、进展快、预后差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在当今全球,每年平均约25万患者死于肝癌,其中我国患者占45%,且HCC每年的发病率、死亡率均有所升高,其总体5年生存率<10%,远期预后极差。研究表明,原发性肝癌缺乏早期特异性较高的诊断指标及手段是其预后差的主要原因之一。甲胎蛋白(AFP)是目前临床诊断HCC较为常用的血清学指标,然而由于其诊断灵敏度不够,有30~40%的HCC患者的AFP检测结果呈阴性或低浓度,使其早期诊断价值大打折扣。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肿瘤科曾分析了102例AFP阴性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发现AFP阴性原发性肝癌患者随访过程中如出现AFP升高多预示疾病进展、生存期缩短

临床医生们对102例AFP阴性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临床治疗及预后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AFP 阴性原发性肝癌患者以男性为主,男女发病比例 5.38∶1,中位发病年龄60岁。83.3%的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 68.6%的患者确诊原发性肝癌时即合并肝硬化。此外,AFP阴性原发性肝癌患者初诊时合并门脉癌栓少见,分期较早,预后较好。对102例患者随访 41~82 个月,观察其生存期后发现: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96.7%、90.2%、82.6%。其中14例患者在随访过程中出现AFP升高,预示疾病进展、生存期缩短(表2,图1)。

参考文献

[1]李丽,陈京龙,王湘漪,李文东,丁晓燕,孙巍,郭晓笛,申燕军,孙莎莎.甲胎蛋白阴性原发性肝癌患者102例临床特点分析.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10(8):14-18.

[2]郑义兰,崔惠勤.不同影像学手段在甲胎蛋白阴性肝癌术后复发中的早期诊断价值.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8,35(5):707-709.


子乐健康科普


我是小影大夫。首先肝癌分为肝细胞肝癌和胆管细胞癌,我们常说的肝癌大多数指肝细胞肝癌。甲胎蛋白(AFP)阴性不等于没有肝癌,阳性也不等于一定会得肝癌。那这个指标有什么用呢?临床用这个指标主要也是用来检测肝癌的,甲胎蛋白增高只能提示肝癌可能,要进一步做B超、CT或者磁共振。

甲胎蛋白(AFP)是什么?

甲胎蛋白属于肿瘤标志物的一种,一般要查AFP都是放在肿瘤标志物里作为一套来查。乙肝的朋友,如果AFP很高,那么要怀疑是不是得了肝癌。当然并不是所有AFP升高都是得了癌症,少数正常的情况下也会升高,比如怀孕、卵黄囊瘤等等。



查了如果AFP不高,也不能排除没有得肝癌。有些肝癌可以不引起AFP升高。在我们遇到的病例中,有20-30%的肝癌没有AFP升高。AFP不升高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肿瘤太小,还没有分泌太多的甲胎蛋白,所以抽血反应不出来。还有可能是有些肝癌的癌细胞,本来就少分泌甲胎蛋白。

另外,肝癌中的胆管细胞癌AFP不高,但是CA199有可能升高。

甲胎蛋白升高对诊断肝癌有提示作用

如果一个乙肝患者,体检发现AFP升高,做CT增强显示这个肿块呈快进快出的表现,那么诊断肝癌的可能性非常大。肝癌也是唯一一个不需要病理就可以直接治疗的癌症,小的病灶可以射频消融,大的可以介入栓塞。

尽管甲胎蛋白阴性≠没有肝癌,阳性也不代表一定会有肝癌,但是明显升高,>200ng/ml持续8周,或者>400ng/ml,持续4周,就高度提示有肝癌。所以临床依然会用甲胎蛋白来检测肝癌和治疗后疗效评估。

建议慢性乙肝的朋友,尽可能的坚持半年到一年常规体检,做超声或者CT筛查早期肝癌。


小影大夫


甲胎蛋白是肝细胞肝癌的相对特异性肿瘤标志物,目前诊断肝癌可以依靠临床诊断,就是不一定需要穿刺活检。临床诊断肝癌的三项内容:甲胎蛋白异常,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及肝硬化病史,典型的影像学特点(CT或核磁共振的典型肝癌占位性表现)。

但是,甲胎蛋白不是肝癌独有的,胎儿的肝脏和卵黄囊可以分泌大量的甲胎蛋白,只是出生后明显下降,成人后在于很低的水平。良性疾病如肝炎肝硬化也可以导致AFP升高,还有来自生殖系统的肿瘤如睾丸癌或卵巢癌也有可能异常。所以说,甲胎蛋白异常不一定是有肝癌,正常也不代表没有肝癌。

部分肝细胞肝癌可以有AFP异常,只不过绝大数肝细胞肝癌的AFP会异常,另外肝癌的另一种细胞类型---胆管细胞癌,AFP未必异常,常常有CEA或CA199异常。所以,肝脏胆管细胞癌可能AFP就会是正常的。

如果有慢性乙肝或丙肝病史,或者有酒精性肝硬化或脂肪性肝硬化或药物性肝硬化患者,在定期复查过程中,不要单独依赖甲胎蛋白是否正常来判断有无肝癌的可能,AFP只是参考,还要结合影像学检查(如常用的超声,CT或者核磁共振检查,必要时行肝脏超声造影检查筛查小肝癌)。


【张成海医生】所有文章均为原创,追求真实、客观,普及健康知识,欢迎关注和转发,持续提供有用的医疗健康(肿瘤防治)科普和肿瘤科工作内容。


北大肿瘤张成海医生


甲胎蛋白阴性,绝不等于没有肝癌。

甲胎蛋白,全名甲种胎儿球蛋白,属于胚胎抗原类肿瘤标志物,从名称就能看出来,它是一种在胎儿血液循环中具有较高的浓度的蛋白,出生后则下降,而成年人血液中则很难检出。

一般甲胎蛋白升高常见于以下情况:1.肝细胞再生时。如急、慢性肝炎。2.某些胚胎癌、生殖细胞癌、消化道癌症。3.妊娠期妇女。4.肝癌患者。

肝癌患者约有70%的人出现甲胎蛋白升高,在排除妊娠、生殖腺胚胎癌的基础上,甲胎蛋白>400ng/ml是诊断肝癌的条件之一。但就像上面讲的,甲胎蛋白的升高,不光与肝癌相关,急慢性肝炎时也会有甲胎蛋白的变化,所以轻度升高,并不等于肝癌。同时,只有约70%肝癌患者甲胎蛋白明显升高,有30%的肝癌患者并没有甲胎蛋白的变化,所以阴性结果,也不能排除肝癌。

另外,早期肝癌的发现,除甲胎蛋白外,彩超、ct是很好的辅助手段。


用心做科普-真情为群众-张医生在线-欢迎你的关注!


重症行者阿锋


不是,有20%左右的肝癌甲胎蛋白阴性,另外甲胎蛋白只是肝细胞肝癌的监测指标,其他类型的肝癌也是阴性


河南省医介入李陆鹏


不能仅仅单凭该指标升高就确诊一定是得了肝癌。其他恶性肿瘤如睾丸癌、畸胎癌、胃癌、胰腺癌等也可以升高。另外,有假阳性存在,某些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该指标也可升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