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古玩:就象熟悉自己的老婆那样,鉴定还有问题吗

对于鱼龙混杂的瓷片市场,新晋藏家大都一头雾水。如何能鉴别真假?实际一点点,如何找到正确的学习途径?怎样一步步提高自身的水平?

上手把玩

都说收藏比的是财力,但老藏家认为学识更加重要。对藏品的鉴别能力不是天生就有,必须通过系统的学习,大量的“实战演练”得来。“这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问题”。

熟悉古玩:就象熟悉自己的老婆那样,鉴定还有问题吗


通过书籍和影像学习能否速成?

深圳大学艺术学院原院长廖星桥表示:“故宫博物院出过一套书,很有参考价值,但是从我的经验来看,看书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书是没有办法向你传达瓷片的真实触感的,上手把玩和看图片是不同的体验,更何况有很多图片都变了形呢。”

多位资深藏家对开始玩瓷片的建议是,瓷片价格不高,最好经常上手把玩,看多摸多了,细致的体会自然就出来了。楼钢透露,玩到熟练的藏家蒙着眼睛,光用手摸,也能知道手里瓷片大致情况。“就好比你在自己家里客厅坐着,有个人走过来,你可能不抬头就知道是谁来了。瓷片玩到熟了就这样的感觉。”

有了心得之后再常与同道探讨,效果就更好了。

熟悉古玩:就象熟悉自己的老婆那样,鉴定还有问题吗

到窑址去

古玩市场能淘到真品,也有很多仿品。第二个问题产生了:对于刚刚玩瓷片的藏家来说,无法判断手里的瓷片是真的还是假的。如果把假的当成真的来学习,那不仅绕了远路,而且还是南辕北辙。

怎么才能知道手中的是真的还是仿的?楼钢介绍了一个方法:“最安全的方法就是到窑址去,在窑址里收集到瓷片不会是假的。你不仅可以学到东西,能收集合适的瓷片,还可以有盈利。所以说这是非常好的办法。”

熟悉古玩:就象熟悉自己的老婆那样,鉴定还有问题吗

南宋官窑标本

廖星桥收藏瓷片多年,他介绍自己的经验也是到窑址去。“到窑址去就好比去学校学习,是最可靠的。有了这第一手资料,你才能识别各种瓷片,才能有完整的认识。”他说。

当然,近年来进入窑址采集已相当困难,各地都采取了古瓷窑窑址保护措施,一般有陌生人进入窑址区收集标本,很快就会有警方或治安员到来查询,如果没有正当手续,可能会被拘留,因此之前就要咨询好相关情况。

熟悉了窑址收集到的瓷片,那么真赝标准体系就能渐渐确立。

熟悉古玩:就象熟悉自己的老婆那样,鉴定还有问题吗

南宋官窑标本

保持警惕

在初次接触瓷片时,保持警惕性是非常重要的。收藏陶瓷不“交学费”是非常少见的,但在“交学费”之后有没有学到本领就要看个人的努力了。

在面对未知领域时,始终要保持警惕性。楼钢说:“当发现一件东西的价格和正常价格有比较大的差距的时候,你就要警惕了。贪小便宜的心理人皆有之,很正常。但当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就要打个问号了。不要太早给自己捡到便宜的暗示,因为便宜往往是有问题的。”

熟悉古玩:就象熟悉自己的老婆那样,鉴定还有问题吗

唐鲁山窑花釉罐标本

拿放大镜都是装模作样?要看怎么用

初期接触中,放大镜能提供什么样的帮助?

楼钢说:“关于放大镜,有很多种看法。不少藏家专家都认为:‘放大镜没用!你看一个人拿放大镜左照右照的,这人是装模作样的。’另一种认为放大镜很重要,看铁锈看土沁看气泡,东西一上手就要用。我认为这两种看法都是不全面的。”

“一拿起东西就用放大镜看,这是舍本求末。因为当你判断瓷器的第一眼是要看它的形制,感觉它的气韵。就像中医的望闻问切,要从宏观到微观,而不是第一步就看它细节。但是说放大镜没有用,我也不同意,放大镜帮助你寻找细节。

熟悉古玩:就象熟悉自己的老婆那样,鉴定还有问题吗

举个例子,怎么区分龙泉窑和南宋官窑?龙泉窑是一次上釉一次烧制,南宋官窑是多次上釉多次烧。因为每次上釉烧制都会形成一层气泡,而当你看到一件瓷器是有多层、重叠气泡的时候,那么你就可以判断出它是多次上釉多次烧的了。它有可能就是南宋官窑了。所以使用放大镜,关键是你要用它来看什么。”

楼钢表示,其他的辅助工具如手电筒等也是同样的道理,“当你使用一个辅助工具的时候,你要明白用它来做什么”。

熟悉古玩:就象熟悉自己的老婆那样,鉴定还有问题吗

南宋官窑标本

声音

“凡是有利益的地方,就免不了有人打歪主意。所以瓷片也免不了有假的。当然,能做出假古董的人不会傻到砸了完整器零卖,但搂草打兔子顺便把碎片卖了的也不是没有。我个人倒不是很反对这种做法,因为古玩玩的就是眼力,没这个眼力,我就认栽。” —— 姚涯屏

“人们对瓷片还有个误解,总认为瓷器虽然假的多,但瓷片不会有假。如果说早几年,这个看法还基本可以成立,但现在不行了,假瓷片其实非常多……这也让我很担心:有一些藏家是抱着学习的目的来收藏瓷片的,可如果一不小心收到假的,而且以假瓷片的信息作为以后收藏的参考数据,那就麻烦了。” ——赵自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