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緬之戰,乾隆死四個主將,燧發槍大勝火繩槍,乾隆為什麼不反思?

東方大國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其實還是故步自封,不重視。

清緬戰爭一共是4次,其中第1次是短促的邊界戰爭,但第2次開始就是規模較大的兩國正規軍直接衝突了。

從第2次開始,清軍發現緬甸兵裝備少量新式火槍,燧發槍。

當時英國和法國已經開始同緬甸進行貿易和其他接觸。

尤其英國大體控制了緬甸的鄰國印度,東印度公司和緬甸的接觸較多。

而東印度公司比較賺錢的生意之一,就是軍火貿易。

所以,緬甸從東印度公司以及其他人手中購買了一些燧發槍。

實戰中,緬甸人發現燧發槍有很多優勢,特別適合緬甸這種半軍半民的軍隊。

因為軍隊編組起來,很多是老百姓,並非職業軍人,需要能夠迅速訓練成熟的武器。

而弓箭手的訓練難度大,往往需要3年以上時間,燧發槍只需要訓練3個月就可以作戰了。

早期的火繩槍射速非常慢,一般是一到二分鐘一發,而且火繩很容易受到緬甸潮溼天氣影響,而擊發失敗率很高,只能用於單純的防禦。

燧發槍則要強的多,優秀射手可以達到1分鐘2發的射速,擊發成功率高得多,槍支更為輕便,不需要再額外攜帶火繩。

燧發槍手可以用於戰術進攻,火槍射程超過弓箭,具有很強的戰術意義。

如果緬甸軍隊是在防禦,那麼燧發槍就更為厲害。

所以,第2次清緬戰爭期間,清軍4000餘兵出關攻擊,很快遭遇緬甸兵。

防禦緬甸軍隊有一些燧發槍,射速、火力、對環境的適應都遠勝清兵。結果雙方交戰四日,互有死傷。但清兵傷亡較大,首先感覺挺不住,急忙求援。提督李時升撥宛頂兵700名赴援。但清兵戰況依然不利,緬兵樹立營柵,逐漸逼近清兵大營。二十三日起,清兵堅壁不出。

此次清軍在緬甸人的燧發槍上吃虧不少,但並沒有仿造的意思。

其實,別說乾隆時期,早在康熙時代清軍就在雅克薩吃過燧發槍的大虧。

然而,到了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清軍仍然是清一色火繩槍,燧發槍屈指可數。

為什麼會這樣?

兩個原因:

其一,不重視。

雅克薩和清緬都算是滿清獲勝。

皇帝對於死幾個士兵不關心,反正能打贏就行,什麼弓箭、什麼燧發槍,皇上並不關心。

既然皇上不關心,下面又何必積極。

況且大量製造燧發槍並不是容易的事情,這涉及到整個國家軍工系統的調整。

其二,沒有民用市場。

滿清不允許老百姓使用火槍,控制的非常嚴格。

而歐洲的火器並不是僅僅軍隊使用,民間也有大量火器。

小說《基督山伯爵》中,羅傑萬帕只是一個意大利普通牧童,他就設法搞到一支火槍,反覆的練習,達到很高的水平。

而小說《魯濱遜漂流記》裡面,英國民間的槍支也是眾多,後來他們遇到狼災,就是依靠大量火槍才殺出血路。

由於民間大量使用,自然會推進火槍的進步。只要有人能夠發明更好的火槍,就會大大賺錢。

然而,滿清怕老百姓用火槍造反,因為火槍非常容易訓練,是平民造反最好的武器。

所以,滿清民間也不允許用火槍,沒法發展。


薩沙


緬甸在明代的時候很長時間在名義上也屬於大明領土。

嘉靖朝後期,明朝開始衰落,緬甸擺脫了大明的控制,慢慢"強大"起來,但萬曆時期,明朝軍隊也曾奮起餘勇,挫敗了莽應裡的東籲王朝對雲南的進犯,還收復緬北故地。

1762年(乾隆年間)開始,緬甸的貢榜王朝多次侵入雲南,騷擾劫掠邊民。

一向好大喜功的乾隆一開始並不願意理睬緬甸,主要還是因為路途遙遠,不想興師動眾,怕花錢。

後來邊關多次告急,漢人大臣也數次向乾隆上奏摺,說緬甸"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乾隆這才硬著頭皮出兵。

起初狂妄自大的乾隆以為小小的緬甸不值一提,大清只要出兵肯定會一戰定乾坤,讓其乖乖求饒。

誰知交手之後,才知道緬甸太厲害了,雲南總督劉藻帶領裝備精良的數萬綠營兵迎戰緬軍,被幾千緬軍打得落花流水。

此後七年間,乾隆四次下令進攻緬甸,四次更換主帥,其中三個身亡一個撤職,(總督劉藻欺君謊報軍情畏罪自殺、總督楊應琚因為吃敗仗被朝廷處死、總督楊寧兵敗被免職、總督明瑞重傷身亡。)都鎩羽而歸。

我們都知道滿清軍隊戰鬥力爆棚,滿清騎兵所向無敵,滿清入關後,十幾倍於自己的漢人武裝都被無情碾壓,揚州、嘉定之戰,清兵何等的威風,為什麼時間僅僅過去一百來年,滿清軍隊就成了紙老虎,連彈丸之地的緬甸也打不過了?

究其原因,除了清廷治軍無法,八旗軍貪圖享樂、腐敗沒落外,大清武器裝備落後也是主要因素。

緬甸軍隊的火器技術遠高於中國,而且他們普遍擁有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燧發槍,善於利用當地複雜的地形伏擊滿洲的騎兵。

什麼是燧發槍?

燧發槍是法國人馬漢發明的。1547年,出生在槍炮工匠、鎖匠和鐘錶匠家庭這個法國小夥,在轉輪火槍的基礎上研製而成的。之所以叫燧發槍,是因為該槍在擊錘的鉗口上夾一塊燧石,取掉了發條鋼輪,傳火孔邊設有一擊砧。這樣在射擊時,只要扣引扳機,就會在在彈簧的作用下,把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門邊上,迸發火花,引燃火藥擊發。

燧發槍的誕生,不僅加快了射擊過程,也提高了發火率,還提高了射擊精度。

燧發槍一經問世,立刻受到歐洲各國重視,不久歐洲軍隊就全部裝備了燧發槍,風行歐洲長達兩個世紀,直到新武器誕生。

緬甸軍隊當時已經擁有了先進的燧發槍,他們經常埋伏在樹林中用火槍伏擊清軍,讓清軍損兵折將。

中緬之戰,歷時數年,耗費白銀900多萬兩,也沒有能讓緬甸屈服。

此戰結束後,參戰將領紛紛意識到武器的不足,紛紛向乾隆上書,要求朝廷採取措施,改變軍隊武器落後的現狀,可是乾隆都置之不理,把將士的奏摺束之高閣。

如果乾隆痛定思痛,重視將士的建議,下決心進行武器研發或者引進西方火器,對軍隊裝備進行升級換代,大清也至於在日後跟列強的較量中就不會那麼被動,被打得那麼慘;而滿清王朝興許還可以多統治華夏幾年,不至於那麼快就丟失了政權。

乾隆為什麼會這樣窩囊,沒有抓住歷史機遇呢?

1、 驕傲自大、故步自封。

想想八旗騎兵是何等的威武,何等的戰無不勝,跟大明百萬軍隊交手,大勝;大順王朝,趕跑了;跟蒙古騎兵交手,也贏了;跟沙俄探險家交手,也"完勝"了;跟準噶爾交手,還是勝利了。總之,清兵是戰無不勝,沒有對手,憑什麼向小小的緬甸學習?

2、 胸無大志、貪圖安逸。

乾隆是個好大喜功的皇帝,整日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打造盛世,吹噓自己聖明和大清強大上。

中緬之戰明明是大清遭受重創,卻對全國人民說大清勝利了,朝廷上下陶醉在勝利喜悅中。

如果這時候學習緬甸軍隊的長處,改進兵器,普及火器,積極圖強,那麼乾隆對人民撒下的彌天大謊不是就穿幫了嗎?滿清的宣傳部門該如何自圓其說,多麼有損乾隆的英明偉大形象。

再說,緬甸一個蠻夷小國,太微不足道,騷擾邊民還行,但小泥鰍翻不起大浪,影響不到乾隆的皇位,無非就是點瘴癘之地,哪怕都給他們也無所謂。

3、 漠視生命。

在乾隆看來,大清有的是人。燧發槍再厲害,經不起人海戰術,大不了多死幾個人。反正大清人多,最不缺的就是人,可以前仆後繼,皇帝對於死幾個士兵不關心,反正能打贏戰爭就行,什麼弓箭或是燧發槍,皇上只關心打造盛世,別的沒啥好關心。

乾隆是一國之君,人家一點都不急。

皇帝老兒都不著急,別人著急管什麼用?

4、 影響國家穩定。這也是最關鍵的一點。

火槍當時哪怕工藝再複雜,也並非不能國產化,但之後呢?就會造成技術外傳,一旦該武器被民間狂悖之徒獲得,整天給朝廷惹事,不僅地方上增加犯罪率,還加大了刁民暴力抗法的幾率。

更可怕的是,一旦該武器一旦流入反動分手中,他們就會鋌而走險,擁戴什麼朱三太子,組建反清武裝,影響到江山社稷。

在諸位看來,武器可以強大國防,抵禦外敵。可是在乾隆看來,武器是雙刃劍,也能武裝壞人。所以,什麼燧發槍,還是省了吧!


歷來現實


這場戰爭的僵持根本原因不是燧發槍和火繩槍的裝備差距問題,而是乾隆的心態以及前兩次雲南將領對緬甸的輕視問題,於是才導致一系列的決策失誤,而且乾隆根本不會反思,即便是到了1770年戰爭結束,雙方已經議和過了,而孟駁也示弱過了,但乾隆差點又因為孟駁沒有給他面子,再次發動清緬戰爭!

乾隆皇帝的“大國”概念是很膨脹的。雖然當時清朝的確算是數一數二的國家,但是乾隆喜歡把“氣勢”問題蓋住“科學戰爭”問題,乾隆的思想是:“我們清朝是世界上最厲害的國家,雲南只需出兵1000人,就能把緬甸數萬軍隊打得俯首稱臣”。

莫笑話,這的確是當時乾隆以及第二任將領楊應鋸的想法,在他們看來,如何制定攻略、路線不重要,雙方裝備、人數佈局也不重要。反正結果肯定是會贏。

要問為什麼這麼篤定會贏?答:“因為我們是清國啊”。


“朝貢”問題引戰

雖然清緬戰爭失利,損失萬餘軍隊,以及將近十個將領(但其實有幾個是被乾隆處死或者逼死的)。但是對於清朝而言,根本沒有傷筋動骨,之所以乾隆在北方如此憤怒,是因為乾隆覺得天朝上國的“朝貢體系”被挑戰了。

根據康熙的孝陵神聖功德碑上的內容:

“東至使鹿、使犬之國,西至厄內忒黑、吐魯番等國,北至喀爾喀、俄羅斯,南至琉球、暹羅、荷蘭、西洋海外數百國。”

可見當時清朝的附屬國家是非常龐大的。這個朝貢體系也是一直在維持著。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歐亞大陸所有政權的大家長,所以東南亞這種鄰近中國的國家自然不用說,他們首先就是要對中國朝貢的,早在秦漢年間,他們就受到了中原王朝的恩惠,朝貢其實也不是侮辱他們。

那麼在1765年的時候,緬甸的貢榜王朝(雍笈牙王朝)已經推翻了東籲王朝快十年了,雲南地方清政府和乾隆都不知道。直到孟駁下令追擊當時的“桂家部落”,才進軍中國雲南,當然,也不排除貢榜王朝看上了雲南肥沃的土地,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貢榜既不進貢,也不向清政府通報,直接就進入了雲南境內!

一去二來,貢榜王朝自信心膨脹,乾隆一概不知。於是,就此點燃清緬七年纏鬥的火苗。直到後來劉藻奉命“剿匪”,到下臺自殺,乾隆都還沒有發現對面的不是土匪,而是緬甸正規軍隊。這也是直到楊應琚上報乾隆後,乾隆才知曉。於是這一刻的乾隆,就彷彿自己的後宮被別人侵佔了,無比憤怒。憤怒的根本原因是,數千年的“朝貢制度”,到了乾隆這裡被挑戰了!

戰初交流

乾隆當時是根據《明史·雲南吐司傳》來判斷緬甸是否是中國的屬國!

據楊應琚奏,木邦土司呈稱,因遭緬酋殘刻,情願歸附,請俟天兵到彼,即將緬甸遣來監視之人擒獻。......已於折內批示。楊應琚久任封疆,夙稱歷練,籌辦一切事宜,必不至於輕率喜事,其言自屬可信。況緬甸雖僻處南荒,其在明季,尚入隸版圖,亦非不可臣服之地。但其地究屬遼遠,事須斟酌而行,......該督務須詳審熟籌,期於妥善,以定進止。——《清高宗實錄》

那麼在收到楊應琚的真實冰稟報後,乾隆回覆楊應琚的奏書態度還是一副輕飄飄的模樣。因為乾隆的憤怒不是因為緬甸的軍事多麼厲害(實際上乾隆也不知道),而是因為被侵犯了尊嚴。但是在面對面對緬甸的問題上,乾隆還是一副“去吧,把他們的國王抓回來”的輕蔑態度。如上文:“亦非不可臣服之地”,這就說明了戰爭還沒開始,乾隆對緬甸的潛意識心態是“使其臣服”。



乾隆的奏書一下,楊應琚自然又迎著乾隆的話往下說:

緬甸自藉牙篡位,其子孟洛、孟毒(即懵駁)誅求無厭,各土司早已解體。聞天兵平定莽匪(指進入內地土司的召散等人及少數緬兵),緬人甚為畏懼。木邦土司已將緬王差來監事之人殺害,懇請天朝大人迅速發官兵到境,蠻暮土司亦願來歸,緬匪之地愈蹙,控制更自無難。因此,一面調撥兵馬,一面帶鎮營官兵三千餘名,前赴木邦受降。如緬王見大勢已去,欲悔罪求降,定當請旨辦理,不敢草率從事。——《清高宗實錄》

其實楊應琚這個人和乾隆的心態是一模一樣的。因為楊應琚之前是在西北地區當任總督,在他看來,吃生牛羊肉長大的西北人都不怕,更遑論這些南亞皮猴子。那麼楊應琚之所以在後來的戰事中頻頻失利,根本原因是什麼呢?根本原因就是不僅輕敵,而且還輕視對方從東印度公司買來的“燧發槍”。

失敗的根源不是兵器

不過即便有著燧發槍,清朝的騎兵依舊是能夠迅速衝破緬甸軍隊的防禦,所以當時的戰爭出現膠著,僵持。而且八旗軍(滿族騎兵)的勇猛,壓根沒讓楊應琚和乾隆看到本質問題所在,簡而言之,在那個時候,所謂燧發槍和火繩槍的裝備差距,其實一直都不是問題!

對於每一場戰爭而言,僵持的狀態是正常的,但是放在楊應琚看來卻是不正常了。緬甸一個小國,有什麼資格讓清王國與之僵持呢?

於是楊應琚在不斷上書乾隆的過程中,還一直說謊。這一天說殺了緬甸軍隊數萬人,那一天又勸降了某某部落。剛開始乾隆是開心的,但是到了後來,乾隆就發現不對勁兒了:“既然你每天都贏,那麼為什麼還要每天都打”。

發現端倪的乾隆派人去監軍雲南戰事,誰知道不查不知道,一查才發現,楊應琚一直在欺騙乾隆,於是楊應琚、朱侖,李時升全部被乾隆帶回來處死了。由此可見,殺掉將領的一開始不是緬甸啊,而是緬甸的隱藏隊友“乾隆皇帝”啊!

引戰的根源

其實在一開始,緬甸方面有服軟的意思,因為楊應琚的“五十萬大軍”的確是嚇到了孟駁,而且當時孟駁還在攻打泰國,兵力都抽調不出來。但當時楊應琚不能答應啊,乾隆派他來應對南亞局勢,在西北待久了的他,肯定是要“莽”一些,於是在給乾隆的上書中,把緬甸說得非常弱小,還要順勢攻陷一次緬甸,震懾周邊的東南亞國家,讓他們不敢再妄動。那麼楊應琚一開始說的話,其實是非常符合當時愛面子的乾隆的心態的。

所以乾隆被隱瞞了,楊應琚想要立功。如此簡單的動機和事實,就導致了清緬戰爭全面爆發。後來楊應琚屢戰屢敗,就不得不圓謊,對面殺死了五百個清軍,他就上報殺死了五千個緬軍,其實楊應琚到了戰事失利後,他就明白了亡羊補牢已經來不及了,只能靠拖!


那麼再到後來楊應琚被處死,乾隆派出明瑞去繼續持續戰爭,乾隆和明瑞有考慮到當時兵器落後的問題嗎?很顯然是沒有的,因為清軍自滅亡都未曾使用過燧發槍,又怎麼可能因為小小的緬甸,而改變兵器呢。在他們看來,第二次戰爭的失敗不是因為什麼兵器策略的問題,而是因為楊應琚的情報問題!

所以以明瑞為首的第三次清緬戰爭又糊里糊塗地開始了!


指控失衡,目中無人

頭兩次的清緬戰爭,那都是屬於指揮官員懵懵懂懂在進行對戰的狀態。沒辦法,天朝上國的思維已經禁錮腐蝕了這些清朝官員,即便是當時被緬甸軍隊打了個措手不及,這些將領們第一時間想的不是“如何改變戰略”,而是想著“怎麼樣調動更多的軍隊”來進行人海戰術碾壓!

不過明瑞此人和之前的劉藻以及楊應琚有著不同的能力(單純指衝鋒陷陣),明瑞本人就是一員悍將,當過伊犁將軍:

乾隆 二十一年,師徵阿睦爾撒納,明瑞以副都統銜授領隊大臣,有功,擢戶部侍郎,授 參贊大臣,於公爵加“毅勇”字,號承恩毅勇公。二十四年,師徵霍集佔,複有功, 賜雙眼花翎,加雲騎尉世職。師還,圖形紫光閣,擢正白旗漢軍都統。二十七年, 出為伊犁將軍,進加騎都尉世職。——《清史稿·列傳一百十四》

明瑞身死

在1767年,明瑞剛到雲南,其實一開始明瑞的戰事是非常佔據優勢的,而且清緬戰爭中,緬甸軍死去的14000多人的軍隊裡,大多數都是在明瑞的“木邦戰役”、“蠻結戰役”下斬獲的。在明瑞剛開始執行指揮作戰的時候,雙方所謂的“燧發槍、火繩槍”差距幾乎不存在,因為八旗軍實在是太強了,衝鋒陷陣下,緬甸的步兵根本無法抵抗!

明瑞議大軍 出永昌、騰越攻宛頂、木邦為正兵,遣參贊額爾登額出北路,自猛密攻老官屯,會 於阿瓦。十一月,至宛頂,進攻木邦,賊遁,留參贊珠魯訥、按察使楊重英守之, 率兵萬餘渡錫箔江攻蠻結。寇二萬,立十六寨,寨外浚溝,溝外又環以木柵,列象 陣為伏兵。——《清史稿·列傳一百十四》

但是到了1768年初,明瑞的輕敵心態開始造到反擊,在一系列的失衡指揮控制中,被緬甸軍的“誘敵深入”,“切斷後方”的戰術打了個措手不及。不僅先前攻佔的城池丟失,明瑞還因此被包圍了!


明瑞因為還是皇親國戚,是當朝孝賢純皇后的侄子。所以乾隆在得到了明瑞被困的消息後,又胡亂指揮,導致很多清軍慘死,而這些清軍,其中是漢族人多,滿族人少,大多數還是裝備不精良的“綠營軍”。最後雖然明瑞脫困了,但是當時的戰局頹勢非常明顯,明瑞這個人,雖然沒有什麼大智慧,但是卻有著骨氣,於是後來受了重傷,跑了二十多里地,然後自殺了!

二月,至小猛育,賊麕聚五萬餘。我軍食罄,殺馬騾以食; 火藥亦竭,槍砲不能發。明瑞令諸將達興阿、本進忠分隊潰圍出,而自為殿,血戰 萬寇中。扎拉豐阿、觀音保皆死。明瑞負創行二十餘裡,手截辮發授其僕歸報,而 縊於樹下,其僕以木葉掩屍去——《清史稿》

明瑞的死亡,很顯然就是當時清政府軍官的一種驕傲心態導致的。進入緬甸如入無人之境,明瑞還一度想著直接帶著一萬多人衝擊貢榜的都城。如此一來,孟駁自然是要破釜沉舟殺個回馬槍,所以明瑞的自大,導致了戰爭失利!

“假勝”結束戰鬥

明瑞一死,乾隆震怒。那麼這個時候的乾隆,也不再輕視緬甸了。因為失敗一次兩次甚至三次,他就真的開始思考自己一方的問題了。不過外戚之死的仇也不能不報,於是當時的傅恆,也就是明瑞的叔叔,又被派到雲南想著結束戰爭!

時大學士公傅恆自請督師,乃命為經略;阿桂、阿里袞皆為副將軍,明德為總督,哈國興為提督。八月,阿桂詣熱河行在,奏言:“緬賊愍不畏死。臣至滇,當相度時勢,以正天誅,不敢鹵莽滅裂,誤軍國大事。”帝頷之。——《清史稿·列傳三百一十五》

到了傅恆出戰,緬甸方面是真的怕了。因為他們得知原來的明瑞是乾隆的親戚,而後現在又派來一個來頭更大的傅恆(國舅爺),所以孟駁在這期間的心態也同樣失衡。畢竟他們再厲害,也僅僅是在雲南邊界囂張,一旦引來清政府海陸聯合,他們是肯定要滅國的。


果不其然,後來的傅恆排除了軍艦,橫掃緬甸水師,只是陸路作戰還在僵持中,傅恆也看出了對方不好對付。加上這個時候,雲南當地百姓不堪重負(因為軍糧不夠,所以強行徵收),傅恆也只能相應服軟,上書建議乾隆接受緬甸和議!

壬辰,作檄答之,言:“汝國欲貸天討,必繕表入貢,還所拘縶官兵,永不犯邊境。如撤兵背約,明年復當深入,不汝貸也。”——《清史稿》

所以雙方就在互相忌憚和無奈中,達成和解,而此時,傅恆帶來的將領也死得七七八八了,而他也同樣因為南方熱帶季風氣候的影響,重病纏身,後來傅恆的死亡,根本原因就是清緬戰爭,所以清緬戰爭實則損失極為慘重!

戰鬥的對象太弱,沒有啟示意義!

《老官屯條約》的簽訂,戰爭結果依舊以緬甸向清政府進貢為結果而結束。根據康熙年間的規則,緬甸需要十年一期向清政府進貢。

那麼此戰的評價該如何呢?

此戰清政府實則是慘敗,若非緬甸太過弱小,過份忌憚清國,那麼這場戰爭也不過如此輕易結束。而這場戰爭中的“燧發槍”的優勢,清政府完全看不到。根本原因就是這個對戰的對象太過弱小了,這就相當於小用牛刀。在清政府看來,自己的騎兵完全是“世界戰力第一”。

所以乾隆根本不可能因此反思。若非幾十年後,西方列強都以大炮轟開國門,愛新覺羅根本就不知道先進兵器的重要性!

於是可以很遺憾地說,這場和緬甸的戰爭,就是清政府花了一千萬兩銀子和兩萬人的代價白白地交了一場沒有收穫的學費。若要強制地說獲得了什麼,那就是獲得了清朝的面子,而貢品呢?貢品也同樣是沒有的:

三十五年二月,因緬人貢使不至,帝令毋許奸商挾貨貿遷以利緬,且漏內地消息。時阿桂還至省城,命核所用軍裝馬匹,又命總督彰寶檄斥緬入貢使遲滯狀,使都司蘇爾相持至老官屯,布拉莽儻留之。——《清史稿》

《老官屯條約》簽訂後,孟駁因為條約內容而不願意進貢給清政府,那麼乾隆很生氣,不過也不敢再輕易入侵緬甸了。因此就斷了和緬甸的貿易以示威脅,這就是乾隆愛好面子但又無可奈何的“無賴外交”了!


參考史料:《清史稿》(列傳一百一十四、列傳三百一十五)《清高宗實錄》《乾隆東華錄》


紀元的尾聲


有人將燧發槍的發明,稱為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

這一點,毋庸置疑,因為它的確改變了戰爭的方式。不過,燧發槍從發明到完善,實際上經歷了一個頗為漫長的過程,並非從一出現就那麼“神奇”。當然,就這個問題而言,清緬戰爭中,真正影響雙方勝負的原因,更不就不是什麼燧發槍。

清緬戰爭中,清軍為什麼會失利呢?

在這裡,我使用了“失利”而不是“失敗”,其原因就在於,儘管清軍糜耗頗多,在緬甸損兵折將,最後乾隆還是將其視為自己的“十全武功”之一。換句話講,在史學研究中,幾乎人人盡知清軍在緬甸的失利,儘管乾隆並不承認自己的失敗。

清緬戰爭的爆發,始於緬甸對清朝邊境的侵擾。戰爭初期,清軍的反擊顯然是正義的。不過,令人遺憾的是,一向以天朝上國自居的乾隆皇帝,還是未能妥善處理好這一局部摩擦。

乾隆三十年時,乾隆便命總督劉藻發出了指令:“窮力追擒,搗其巢穴,務使根株盡絕,邊檄肅清。”從此可以看出,乾隆當時的姿態頗高。此後,他又在諭旨中提到了這樣一句話:

“思我大清國全盛之時,何事不可為?……且我國家正當全盛之時,何有此區區緬甸而不加翦滅乎?”

顯然,在乾隆看來,自己正處於全盛時期,這懸殊的國力,便足以完勝緬甸。大家都很清楚,兩軍交戰,最怕的就是這種驕狂輕敵的心態。作為清朝最高統治者的乾隆,在這一點上已經落了下風。

更為重要的是,乾隆穩坐北京城,前線統帥的戰報並不屬實。在整個清緬戰爭期間,乾隆收到的往往都是“戰果”。可實際上,清軍在前線並沒有獲得什麼實質性的勝利,且因氣候、地形等因素的影響,經常處於劣勢。

當然,說得再直接些,乾隆中期開始,清王朝看似“全盛”,實質上卻已處在了由盛轉衰的尷尬局面。清緬戰爭中,清軍未能乾隆所願獲得全勝,與此有著重要關係。

清軍為何不大力發展燧發槍呢?

這一問題最為主要的原因就是承襲前文而來的:乾隆好大喜功,目空一切,根本就不知道緬甸手裡的武器倒底什麼樣、究竟有著怎樣的殺傷力。

當然,我們還不得不承認這樣一個現實:清軍的失敗,跟緬甸的燧發槍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關聯。

正如開篇所講的,燧發槍雖然被譽為人類歷史上最為的發明之一,但終究有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清緬戰爭時期的燧發槍,雖然先進,倒也沒有顯現出什麼壓倒性的優勢。

講到這裡,我們必然要解釋下什麼是“燧發槍”了:

燧發槍又名燧石槍或燧火槍,是利用燧石片代替鐵片做點火器的一種槍械。由於燧石比鐵片更為耐磨、更為堅硬,這種槍械的使用壽命更長,也更為穩定。

當然,也有人總結過它的優勢——射速快、口徑小、槍身短、重量輕、後坐力小。

不過,這種優勢終究是相對的,也是在逐步完善的基礎上而最終實現取代火繩槍的。

在使用時,燧發槍的填彈方式,依舊是槍口填彈,需要像火繩槍一樣將槍管豎起填入火藥,再放入鉛彈。這個步驟,起初是省略不了的。

因此,就這一問題而言,當時的燧發槍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先進,並非清緬戰爭中清軍失利的主要原因,而乾隆既不知道、也不會屑於像緬甸學習。


史海爛柯人


實話講,燧發槍相對於火繩槍,並沒有形成足夠的技術優勢,射速和威力差距並不大。而且清朝拒絕接受國內手工作坊無法大批生產的武器。


不要忘了,燧發槍對於清朝中國並不神秘,乾隆自己就有好幾支御用自來火槍,我們在故宮可以看到。但關鍵問題是,燧發槍打火裝置對於當時的中國,製造成本太高,而且嚴重缺乏批量製造的能力。



事實證明,清軍在緬甸的戰爭中,並不是被燧發槍打敗的。即使統帥大軍的雲貴總督明瑞臨陣戰死,全軍被圍的情況下,一萬兩千名清軍仍能夠從數萬緬軍中殺出一條血路,跑出了一萬人。正因為如此,清軍對裝備燧發槍的緬軍反而很輕視。


如果當時清朝耗費金錢,從英國和法國引進技術設備,那麼還是可以解決生產問題的,甚至直接進口也是可以的。但是,清朝中央似乎覺得,只有中國手工業作坊能夠生產的武器才是可靠的,並不認為這種“奇技淫巧”值得耗費國庫從外國進口。(陶慕劍)


陶式防務評論


火繩槍或稱火繩銃,是以火繩點火裝置來點火的銃械。火繩點火裝置是以緩慢燃燒的火繩先點燃引火藥,引火藥起火後再點燃推進藥的機構。

17世紀法國發明瞭燧發槍,燧發槍出現後,很快就取代了火繩槍、簧輪槍和較原始的燧發槍。它的基本結構如同打火槍,即利用擊錘上的燧石撞擊產生火花,引燃火藥。

鴉片戰爭時期清軍使用的仍舊是火繩槍,比燧發槍至少落後了兩代

美國和墨西哥戰爭時期,美軍使用了當時最先進的大口徑(滑膛、12mm以上)的左輪手槍,射速比燧發槍快了將近10倍,墨軍仍然使用落後的燧發槍,墨軍被美軍的左輪手槍打死了兩萬多人,故墨西哥戰敗,墨西哥被迫向美國割讓了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就是現在美國的“新墨西哥州”

燧發槍使用了二百五十年以上,是使用時間最長的近代槍械

匈奴被漢王朝戰敗後被迫西遷歐洲時依仗先進的馬鞍子和腳蹬子將騎著“光腚”(無馬鞍子)馬的凱爾特人、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三大蠻族”打得幾近滅種,最後將強大的羅馬帝國也打得滅亡了


792突擊步槍


區區一個緬甸小國,竟然能讓正處於“乾隆盛世”的大清帝國,在幾次戰役中折戟沉沙。最終還是依靠看大清帝國體量巨大,實力雄厚的優勢,藉助於殘酷的消耗戰,才迫使緬甸同意議和!

那麼在這場“不勝而勝”的戰爭中,為什麼乾隆皇帝明知西洋火器先進,但卻就是不肯釆納前線將領們的合理建議,引進西洋火器或是其技術,來更新清軍的裝備呢?

這恐怕就得從清朝的基本國策說起了,清朝的基本國策是:第一,防漢抑漢,故嚴格控制火器的發展與進步,有利於加強清朝貴胄對天下萬民的統治。

第二,弓馬騎射,這是清朝自認為能夠,掃平李自成、張獻忠、南明勢力的基礎。而一旦西洋火器在中華流散開來,將會大大地削弱清軍的戰鬥力,從而不利於清朝的統治。

第三,力保八旗軍的戰鬥力,八旗軍是清朝能夠統治天下的基礎力量。雖然八旗子弟在從龍入關之後,因為天下承平、生活優渥、待遇優厚,而導致了其戰鬥力不可避免地下滑,然而他們畢竟還是清朝統治者,唯一能夠信賴的自己人!因此就不能出現因為引入西洋火器,而導致八旗軍的弓馬騎射能力進一步退化的局面。清朝統治者對弓馬騎射的迷信是一貫的,乾隆皇帝他老爸雍正皇帝,就曾屢次頒旨,嚴格要求八旗軍保持優異的弓馬騎射能力,而不得單純依賴火器!

而乾隆皇帝在盲目排外方面,做得比他老爸雍正皇帝還要利害些,並且乾隆皇帝還過於迷信“天朝大國無所不有、無所不能”,再加上清廷上層又有許多守舊勢力,盲目反對西洋的“奇技淫巧”,故而輕視西洋火器的重要價值與作用,自然猶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結果從此以後清朝與西洋火器的差距越拉越大,直到1840年之後被英國的堅船利炮敲開國門,才開始有了緩慢的改變!


北疆同心


首先解釋一下燧發槍和火繩槍的區別,如上圖所示,燧發槍和火繩槍的本質區別是點火方式的不同,燧發槍靠的是燧石(火石)點火,火繩槍靠的是火繩點火,相對於火繩點火來說燧石點火更加優越,因為其不受天氣,認為因素的影響。相比較火繩槍其擊發速度更快,能夠更好的適應戰爭的需要。

二說乾隆這個人,乾隆皇帝所處時代正是清朝的康乾盛世,這個階段無論農業,人口都迎來一個好的平穩的發展,乾隆皇帝本人也是一個好大喜功的人,在其在位期間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亂;反擊廓爾喀入侵,捍衛了西藏的主權完整;平定林爽文叛亂,保衛臺灣的統一;派兵入緬,迫使緬甸請和。這些戰役的勝利進一步加強了乾隆認為滿人的弓馬騎射是統治天下的根本,而不是奇淫技巧。公元1793年8月,馬戛爾尼使團訪華,所進獻的東西清朝皇宮都有收藏,並且沒有實質性的差異,乾隆在看到禮物之後,覺得英使不過是誇大其詞,因為“所稱奇異之物,只覺視等平常耳”。

三說一下清朝的國策乾隆時期沿用的依然是閉關鎖國政策,防漢抑漢政策,清朝統治階級的核心任務是防止漢族的反抗。統治階級不重視也不希望先進的文化技術流入中國,這樣會對其宣傳的統治思想造成影響。

作為一個歷史迷希望大家多多交流。


XXXPPP


1762年,緬甸入侵中國雲南普洱地區,乾隆皇帝下令對緬軍展開反擊,清緬戰爭由此打響。這場戰爭打了7年多,最終雙方前線將領自行決定停戰議和。一直到1788年,緬甸國王孟雲主動派出使節奉表納貢,這場戰爭才算真正意義上了結。

儘管這場仗表面上是以清朝的勝利告終,但實際上清朝卻在此戰中損失了大量兵員,平白耗費了大量白銀,最終也沒能征服緬甸。

那麼,清朝為什麼會在戰爭中損失慘重呢?

(乾隆皇帝劇照)

當時的緬甸,並非是今日的緬甸。在建立貢榜王朝之後,緬甸慢慢成為了中南半島上最強大的國家。依仗著強大的軍力,緬甸開始派出小股部隊進入清朝,並向清朝管轄的內地土司強行徵收“花馬禮”。儘管有一些不願屈服的土司,向雲南官府請求幫助。但當時乾隆忙於準噶爾的戰事,對於南方的事情沒有過多理會。雲南官府在沒有得到明確指示的情況下,只得奉行綏靖政策。

眼看清朝不管,緬甸方面便開始變本加厲。1762年,他們派兵入侵清朝,要強行將“保護費”徵到手。各地土司雖然迅速組織人手進行了抵抗,但最終還是因戰敗,老實交了錢。

不過緬甸人的胃口卻越來越大,之後不久,他們又以數千人軍隊,佔領了車裡(西雙版納),並宣佈車裡為緬甸國土。

乾隆皇帝聞訊大怒,他立即命令雲貴總督劉藻率兵清剿。然而劉藻此人卻頗為無能,在緬甸達到目的自動撤退後,劉藻上書說“緬人望風遁走,清兵大捷”。但隨著緬甸軍隊的再一次來襲,劉藻帶領的3000清兵,最終在戰鬥中大敗而歸。

劉藻被乾隆皇帝革職,不久後,便因心理壓力過大自殺身亡。

首戰失利後,乾隆派出了他非常器重的楊應琚去處理雲南戰事。楊應琚到任後,緬甸軍隊的攻勢一浪高過一浪,清朝軍隊節節敗退。不過緬甸自身也十分清楚,如今戰線過長,顯然是不適合同清朝打持久仗。之所以猛烈地進攻,不停取得勝利,就是要以戰逼和,在談判中獲得更大的利益。

(清朝軍隊)

楊應琚這個人有些好大喜功。失敗時他保持著沉默,一旦取得小勝便立即上報朝廷。並且他上報的殺敵人數,動輒數千人,非常離譜。

乾隆也不是傻子,他很快發現雙方的戰爭一直在清朝國境之內,如果按照楊應琚殺敵近萬人的彙報,怎麼可能緬甸人還越打越進來?

等派往雲南的侍衛回京後,乾隆又一次震怒。他下令將楊應琚、李時升等主將全部處死。

隨後,乾隆又派出曾在新疆多次立功的明瑞前往雲南。明瑞在調任之前,還鎮守著伊犁,是一員真正意義上的悍將。他到任之後,清軍果然有了氣色,開始對緬甸軍隊造成打擊。

但明瑞卻是向來看不起緬甸軍隊的,幾場小勝後,就更加輕敵了。在追擊到緬甸境內後,明瑞很快中了敵人的誘敵深入之計,最終不幸戰敗身亡。

事實上,儘管緬甸軍隊不斷取勝,但他們的軍事力量卻遭到了大幅削弱。尤其暹羅等周邊國家的壓力,更是讓緬甸捉襟見肘。

緬甸很快向清朝提出了議和的請求。但乾隆皇帝卻感覺顏面掃地,堅決拒絕議和。他派出傅恆重新帶兵向緬軍發起了進攻。

(傅恆劇照)

第四次戰事開始後,清緬雙方打得有來有回,戰局一度陷入了僵持。後來雙方都開始出現了明顯的厭戰情緒,傅恆最終同意了緬軍的停戰請求。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才終於落下了帷幕。

停戰之後,緬甸方面主動派出使節進京議和。乾隆皇帝儘管“極不情願”,但最終還是同意了議和的請求。

說起來,乾隆之所以會很“不情願”。其實是他一直認為清朝乃是“天朝上國”,打緬甸根本費不了什麼力氣。但緬甸使者在議和時卻沒有送上貢表,這讓乾隆感覺很沒有面子,甚至差一點又下令重啟戰事。

不過,這場爭端最終變成了漫長的外交戰。直到1788年,緬甸主動奉表納貢,這場清緬之戰才真正意義上完結。

對於清朝來說,這場戰爭其實是非常失敗的。清朝之所以會損失大量士兵,主要是因為清朝使用的武器火繩槍,遭到了緬甸更先進的燧發槍全面碾壓。但乾隆皇帝卻根本看不到火器在戰爭中的作用,沒有引起警惕,只一味端著“天朝上國”的姿態,這最終讓清朝在百年之後,遭到了列強的欺辱。


張生全精彩歷史


乾隆53年即1788年4月,緬甸國王為了應付周邊國家的壓力,主動派出使節稱臣納貢,這個時候清朝和緬甸兩軍已經打了4次戰爭,最終誰也沒有佔到便宜,這場戰爭。乾隆皇帝雖然沒有獲得實際上的勝利,但是的確找回了一些面子,於是他就可以大書特書了,也沒有必要糾結戰爭中的過程了。

雖然說清緬戰爭中,清帝國的確吃了大虧,但是卻沒有給這個國家帶來任何的改變。皇帝已經相信大清盛世,是萬國來朝的局面了,所以說一兩次戰力的失敗對他來說無所謂了。

應該說其中乾隆皇帝是最享福的一個皇帝,在祖孫三代皇帝中最能夠深切體會到盛世的,必然是乾隆,因為在康熙時期個大的勢力都被康熙皇帝給擺平了,在雍正王朝時期皇權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國家的財政也走上了良性的循環。而美洲的番薯,玉米等也傳到了中國人口大增,到了乾隆時期,人口居然達到了3億。

在這種背景上,乾隆皇帝就忙著給自己歌功頌德了,在1765年的時候,清朝西南邊境的緬甸和暹羅線路的戰爭,緬甸在軍事上佔據優勢,甚至可能吞併暹羅,但是緬甸的國力不大不強,對付暹羅顯然是力不從心的。

但是緬甸國王並不這麼想,緬甸還強迫中緬邊境的土司上交稅收。顯然緬甸的膽子夠肥,如此囂張的一個原因,是因為他的軍隊的戰鬥能力很強,二是清朝政府對於西南邊境地區禁實行綏靖政策。可惜他們打錯了算盤,因為乾隆皇帝一直在尋找自己的十全武功,所以說並不會放過這次立功的機會。

然而乾隆皇帝也打錯了算盤,這場戰爭打得非常的艱難。不過應該指出的是,清朝的軍隊並沒有敗在戰象的腳下,而是死於緬甸軍隊購買的燧發槍,清軍和緬甸軍隊一共進行了4次大規模的戰爭,清軍用了大量的兵馬,但是卻沒有取得太高的成功。

第1次戰役發生在1765年。雲貴總督派出三千名綠營軍和緬軍發生正面衝突,但是緬軍採用了游擊戰,且打且退,最終讓清朝軍隊陷入了包圍圈,死傷數十人,乾隆皇帝非常憤怒,因為他根本就沒有把這樣一個小國當作自己的對手,結果吃了大虧。

乾隆皇帝立刻命令邊疆大吏楊應琚擔任雲貴總督。而緬甸軍隊不敢深入,於是清朝軍隊就接連佔領了兩個土司地區,清朝面對唾手而得的勝利,大喜過望認為戰勝緬甸是非常容易的事情,於是清朝軍隊決定二次用兵,1766年楊應琚領一萬四千名綠營兵打入緬甸境內,當時的國王面對大兵壓境並沒有驚慌而是調動境內的1萬餘名士兵和清軍交戰。

清軍和緬甸軍隊在新街這個地方展開了爭奪戰,因為這是一個交通要道,順著這個地方水路15日就可以達到緬甸的首都。清軍只有千餘人駐守在這個地方,不是緬甸軍隊的對手,最終退入關中,清軍還想進一步攻佔新街,但緬甸軍隊的主力已經回援。

緬甸軍隊的主力部隊和3000名清軍交手,他們手中很多人已經裝備了最新式的燧發槍,而清朝軍隊一直用這老古董,比如說火繩槍,在戰鬥的進行中落入下風。在清朝之前的中國火器一直是領先世界的明軍裝備了大量的火器,但是這些火器質量和數量都不行,在抵禦疾病方面並沒有發揮太大的優勢,這也說明明朝裝備的火繩槍是一種落後的槍械,火繩槍的射速實在太慢,射程也只有200米,相比於弓箭來說並沒有並沒有太大的進步而且當時的火藥技術不行,很容易導致炸膛。

之後,燧發槍的誕生,才讓火力的殺傷效率超越了冷兵器,緬軍的人數雖然不多,但是他們擁有大量的燧發槍,最終能夠在戰場上取得很多的優勢。但也因為緬甸軍隊的人數不多,所以說他不能進一步擴大戰果。雖然清軍屢戰屢敗,但是楊卻不斷稱自己勝利了,最終皇帝也明白自己受騙了,於是就賜死了楊,並且增加3000名滿洲兵和8000名綠營兵,第3次對緬甸用兵。

這一次乾隆皇帝派遣了一名親戚叫做明瑞,明瑞隨著大軍攻入緬甸之後,佔領了16座城鎮。八旗兵還是有一定的戰鬥力的,緬甸軍被打得大敗,但是明瑞也犯了輕敵冒進的錯誤,因為部隊深入太原,最終因為後勤補給不上只能撤軍,而緬軍則使用游擊戰術,用火器不斷對清軍進行騷擾。最終明瑞率領的清軍主力被圍困,明瑞見無法突圍,最終明銳只能自縊而死。畢竟自己給乾隆皇帝丟了面子,

而且皇帝顯然是不甘心接受失敗的人,第4次又用了1萬八旗兵和3萬綠營兵攻打緬甸,雖然兵力很多,但也耗費了大量的物資裝備。而緬甸軍隊也避其鋒芒,清軍最終因為疫病流行而結束的戰鬥,清朝和緬甸演進奠定了合約,雙方各收原來的疆界,誰也沒有撈到便宜。而這場戰爭最大的贏家就是暹羅,因為緬軍的兵力被清軍牽制,暹羅有了復國的力量。

被燧發槍打得抱頭鼠竄的清軍將領們,多次向皇帝建議裝備最先進的槍支,僱傭西方人見仿製槍支,增強軍隊的戰鬥力,但是乾隆皇帝是一個固步自封的人,他認為騎馬射箭是建州之本。所以說對於這這種建議並沒有採納。

並且戰爭對於清朝來說不傷筋也不動骨,雖然死了一些軍人,但是對於皇帝來說是不痛不癢的,最終清朝在面子上也獲得了勝利,所以說勝敗在乾隆眼中並不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情,

反而乾隆認為,這是一場自己獲得勝利的工具。乾隆皇帝只是想只是想陶醉在十全老人的夢幻中,卻沒有看到世界正在世界正在發生鉅變,他沒有跟上世界潮流的變化,也導致了清朝盛及而衰。乾隆最終沒有順應形勢變化繼續裝睡,自我催眠,而清王朝也是一樣沒有接受世界。潮流的變化最終固步自封,被歷史的車輪碾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