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当兵到部队的第一顿饭吃的是什么?当时是什么心情?

立刚说


忘记了!反正新兵连的饭不好吃,但是胃口很好,因为体能消耗太大了,早上馒头四个加一饭稀饭,感觉永远不够吃!


那年秋天梅花开


“北方佬”当了南方兵,看着“米饭”一脸懵。

我老家是河北的,1999年底到海南五指山当了兵,记得到新兵连的时候已经是下午,班长把我领到排房,稍微整理了一下行李,连队就吹哨开饭了。

匆忙的跟着人流跑下楼,不知道到哪里去,有先来的战友招呼着我,排在班长的身后,领导讲话,唱歌,然后一队队依次进食堂,进了食堂还不能直接坐下,要先围着桌子站着,等所有的人都进来后,有人喊了一声“坐下”,这时才是可以吃饭了。心里绷得紧紧的,瞬间压力好大,部队的规矩真多呀!

更“懵逼”的事情来了,看了一下桌子,只有四盘菜,其他什么都没有,这时班长走过来,手里带了一副铁的碗筷,指了指食堂中间的一个大铁桶,让我快去自己打饭。我赶紧接过来,跟着战友一起跑过去,我的天,一大桶的“米饭”。

作为一个北方的农村娃,我一直是吃馒头,从没有吃过米饭呀。一下就懵在了那里。班长看到过来了,让我快点,不然菜会被吃光了,我晕,赶紧打了一勺子米饭回到桌上,说实在的,现在已经想不起来当时是怎么吃下去的了。

已经过去了整整20年,这一幕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现在回想起来,整个人在当时的紧绷状态下,估计其他都不重要了!紧张的训练,紧绷的心时刻悬在那里,什么生活习惯,什么饮食习惯,在那种情况下。都是“零”!

部队改变了我的一切,从里到外,从无到有。





行风财经


2012年12月入伍,也是最后一批12月份入伍的兵,从南昌火车站出发,到湖南在到广东在到海南岛,一路脱衣服到的海口,最不舒服的就是在火车到船上,火车开不了窗户,里面又有抽烟的,真的快把人呛死了,下了火车,就开始吃饭,很赶的那种,因为已经到了晚上八九点钟,而且还要分兵到海南的各各部队去,分完兵在做大巴车到了新兵连,班长在连队门口等我们,我们一下车,新兵连的班长给我们拿行李,班长抽签选兵,然后上交物品(手机、身份证、游戏机)给新兵连指导员,一切弄完之后,已经差不多11点多了,我班长问我饿不饿,说食堂有夜宵吃,我说不饿,班长就说,那准备休息吧,完了还要给我打洗脚水,我说不用,说在话,肯定不好意思,洗完澡就在床上休息,可能因为做车的原因吧,一躺下就睡着了,早上起床吹哨子,我没有听到,我还在睡,然后在下面已经开始点名了,点我的名字我没有答到!班长就上来找我,看我还在睡,掀开被子就对我说,打仗了还不起床[害羞]?我从此给班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早上起床简单的站了半个小时的军姿,然后吃早餐,早餐品种很丰富,有包子、馒头、豆浆、鸡蛋、炒饭、炒面跟炒粉,对了还有牛奶,新兵连的伙食确实不错,下了连队伙食就差了一点,但是也不错!五菜一汤,有水果,刚刚去的时候,俯卧撑才做五个,快下连队的时候两百多个随便做,我班长对我要求比其他战友要严格,当然我也没有让他失望,各种成绩名列前茅,后来班长要退伍的时候才跟我说,那个时候就想好把我当班长去培养,因为他要退伍,班长退伍的时候,我去送他,留下了人生长大后的后的第一滴泪,因为那种痛苦真的无法言喻……现在我也退伍了,跟班长还有联系,聊天的时候,我经常说,班长你以前整我们的时候,忘记了没,他说,你们该整[捂脸][捂脸][捂脸]




yes明天


我记得我当兵第一天,教官说给我们改善下伙食。

当天上午宰了一头猪。

肉,切成拳头大的块儿,搁锅里煮,白花花的大肉快啊!敞开吃。这对于我们一年到头见不到肉的农村娃那简直就是人间美味啊!

我不记得吃了多少,只记得当天晚上撑得睡不着觉,操场溜达了一晚上。



我是大老虎


2013年9月5日军营生活的第一步定格在这一天,临走时,接兵干部最后问了我们一句“有谁不想去部队的,后悔的,现在说还来得及,到了部队,就没机会了”这还用问,谁会这么傻,废了这么多事终于等到走兵这一天了,总不能前功尽弃吧!

告别家乡后,踏上了前往绿色军营的列车,这一天的天空下着小雨,天气不是很好,很符合当时我们新兵的心情。不过上了列车,走出了父母亲朋的视线,似乎那份不舍之心也慢慢拉开了“距离”,毕竟参军入伍是一件光荣的事情,我们有说有笑的聊了起来,虽然互相并不认识,但是穿上了军装,我们就是同一条战线上的人,彼此之间已经成为战友关系,列车上有打扑克的,有凑一起侃大山的,有睡觉的……整个列车好像成为了我们的专属列车一样,一点都不拘束。

大概过了六个多小时,列车到了终点站,这时我们发现,原来今天不只是我们这一批,还有好多穿着绿迷彩的新兵也是刚到站,可是从他们脸上好像看不出一点喜悦的感觉。

而后,我们坐上了大巴,大概过了四十分钟到了新兵连营地,给我的第一感觉平时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画面,今天,终于亲眼所见,整个营地特别大,里面那些当兵的正在冲着我们敬礼,原来这就是自己向往已久的军营,后来才知道敬礼的这些人都是新兵连班长。

在连长点名之后,我们被分到了各个班,到了屋里简单收拾东西之后,楼内吹哨集合所有新兵准备开饭,这时正是下午四点多,还不到饭点,但是刚到部队坐了那么久的列车,又刚来到新的环境,新的“大家庭”按照规矩肯定先让我们吃饭。

来到饭堂后,餐桌上早已准备好丰盛的饭菜,不得不说现在部队的条件跟以前相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听老兵们说,他们刚下连那会儿吃的是白菜梆子,萝卜豆腐,这就算是“上品”了。现在,也是赶上了好时候,凉菜、热菜、鸡腿、还有一只鸭子,水果是西瓜,米饭馒头都有,真是不管东西南北众口皆可调啊!吃了一半,给我们新兵每人上了一碗面条。吃饭过程中,我发现就连饭堂的抹布也要叠成方块形状,不知道为什么,来到这儿,就连吃饭都感觉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饭堂里竟没有一个讲话的,可能是来到部队的“自然反应”,这或许就是军营的独特魅力所在吧。

这就是来到新兵连的第一顿饭,虽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却记忆犹新,毕竟是兵之初的开始……


无悔橄榄绿


1970年12月25日入伍,在原籍地军区大院领的军装和被服,坐闷罐火车到了浙江上虞县中,第一顿饭吃的是憶苦思甜饭,就是糠菜团子,结果嗓子眼都被拉破了,新兵连长检查后把炊事班长骂了一顿,说就是解放前穷人也没有吃稻壳的啊,原来那个炊事班长把稻壳放在糠菜团子里。


指缝阳光63326531


当兵时,是1985年11月11日早上10点半左右到的兰州。在兰州火车站进行了简单的分兵。然后乘三连的车一路摩托化行军,车速可能在时速30公里左右,我们是晚上11点左右到的临夏北营房。记得我们这个排应该是在三连饭堂吃饭,好象是三连饭堂没饭了,最后在我们一连吃的饭,是王养民副连长在饭堂迎接的我们。王养民副连长的一口陕西的乡音让我感到颇感亲切。那晚记得吃的是二个扁了黑馍头和半碗炒白菜。饿了一天了,在兰州火车站上车前曾分了一塑料袋鸡蛋糕早吃完了,那顿饭缺油,但饿了一天的我们却吃的格外香甜……

这是我在部队吃第一顿饭,确实不好吃,但印象太深刻了,转眼就是三十多年了……







壹佰高


一九八一年十一月三日零晨一点半(当时没有表,后听班长说的),在带兵排长的呼叫声中下了船,到了码头抬头一看,比我家的山还陡峭,只听一个嗡声嗡气的首长点名,我们三十名老乡一同上了一辆卡车,大约过了十五分钟左右,到了一个营房,下车后三名新兵班长和一名新兵排长,逐个将我们的被子褥子帮助我们铺好,是在地上铺上的野山草,不是床,铺垫完毕,排长简单的讲了一段话,告诉我们以后的通信地址,特别提醒我们的是,这是渤海最前哨的一个小海岛,(长岛县北隍城岛,面积2.537平方公里),当时我们都愣了,因为我们是农村山区的,想到大城市观观景,这可好,还不如家乡,突然过来一名战士说开饭了,于是班长带我们到了隔壁的二间房子里,里边只有三张四方桌子,没有櫈子,十人一桌,桌上碗里都盛上了清水煮面条,看到后大家都非常高兴,因为在家很少能吃上碗面条,可是,开始一吃,大家都感到不对劲,有的吃了一碗,有的还没有吃完一碗,我当时晕船晕的,吐的太多,几乎都站不稳,心中难受,所以吃了几口也就不吃了,这就是我到部队后的第一顿饭。

后来才知道,因为岛上没有淡水,井水太苦,腥,咸,加上部队有这种传统,第一顿饭故意少放油,锻炼新兵意志的,所以都吃不来,经过一段时间就习惯了。


张念森


借参军第一顿饭说说我参军的经历。

也许我的参军经历在众多的战友眼中算是受人羡慕的,是因为一个新兵蛋子吃上了机关饭。

这不是想炫耀自己,只是想借此机会给即将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提个醒。

参军前 ,我是一名刚高中毕业被选拔为一名中学普通民办教师,特长是对写、画、说都不打怵,教学不到一年就被教育部门认可并获奖,选定我转过年去蓬莱师范进修,这意味着将从民办转为公办教师。

当校长把这个事告诉我以后我坐不住了,那时候教师代名词是臭老九,我不想不到二十岁当一辈子教师。

于是,在部队冬季招兵时我背着学校悄悄报了名。

当年,在我本地招两个兵种,一个是北京卫戍区,另一个是野战部队。

卫戍区政委很看好我,想带我跟他走,只因为尺寸不足1.70被野战部队接收。

临过年快要放寒假了,接兵的到学校来看我,结果校长很生气,老师、学生都很惊讶,但是他们也都对我投来了羡慕的眼光,因为那时候人们很崇拜解放军啊。

春节后三月份入伍的那一天,我是在我们那时候叫县招待所,统一穿上了十分不可体的军装。

此时,政委递给我一张稿纸,通知我熟悉几遍,今晚代表新兵发言,并叫另一位老兵训练我走步、立正、稍息、敬礼。

到了晚上,新兵们列队进入礼堂,我在舞台的一侧,看着礼堂下面黑压压的一片,我的两条腿、两只手直打哆嗦,嘴皮子也感觉僵硬不好使了。

当大会宣布由新兵代表发言时,我还没回过神来,不知被谁推了我一把,才迈着不标准的步伐,用并不标准的胶东普通话,总算完成了任务。

第二天,我戴着大红花披着红绸带坐着车,领喊着向贫下中农学习的口号,来到了莱阳火车站。

中午时分,坐上了大闷罐绿皮火车,在漆黑的闷罐里不知咣当了多久,只知道是凌晨三、四点钟到了邯郸火车站,坐上了接兵的大解放到了军营。

天亮了,一阵急促的口哨声,我们出操,环周一看个个傻眼了,这哪是军营啊,明明是一道山沟沟和几排营房。

出操结束后,命令我们回宿舍带着茶缸再回到操场,此时几个战士抬出几个保温大桶,有米饭,有馒头,另一个桶是熬大白菜。

我是北方人,对馒头不陌生,我于是盛了一缸米饭,一吃就傻眼了,硬硬的、一粒粒的怎么吃也吃不进去,心想这就是我想象中又白又黏的白米饭么?老兵跟我说,这是二茬米饭,不是煮的是蒸的,我舀了一勺白菜汤,三口并做两口吃完了。

没吃够啊,这回我去拿了个馒头,一看黑乎乎的、一咬黏糊糊的,老兵跟我说这是南方二茬面粉做的。

后来我才知道,部队当时吃的都是存储多年的战备储备粮。

新兵训练摸爬滚打,整理内务,清扫卫生,写板报,演讲,领唱歌我样样都做在了前面,起到了副班长模范带头作用,特别是到师部大礼堂看电影,我带领新兵连和其他老兵连拉歌,嘿!个个嗷嗷叫,歌声震天,特带劲、特兴奋。

三个月的新兵训练快要结束了,我几次回到宿舍发现原本我整理的平整的床铺有被触动感觉。

我喜欢写笔记,枕头边放的笔记本也被翻动过,老班长说有人看你字写的怎么样;在训练时也有几次看到几个穿着四个兜军装的首长注视着我。

后来,在新兵分配时,我唯一一个被分配到了师政治部,当了一个名广播员,电影放映员和政治部文化教员。

告别了二米饭真正吃上了黏糊糊的白米饭。


珏丫子


还记得当兵到部队的第一顿饭吃的是什么?当时是什么心情?

看到了这个提问,让我一下子想起了,告别家乡到部队的情景,记得那年冬天,皑皑白雪,天气非常寒冷,傍晚五点钟,我们三十六名刚刚入伍的新兵,身穿崭新的草绿色军装,背着打好的行李,绿挎包,胸前戴着大红花,来到了武装部报道,准备出发,奔赴部队!

武装部门前人山人海,一片沸腾,送别新兵的亲人和朋友,同学,伙伴都聚集在这里,有哭的,有笑的交织在一起!

突然,一声哨响,划破了喧嚣的场面!随着集合的口令,新兵们都依依不舍的离开亲人,站好了队伍,送新兵的大客车早已停在路边,排成两队的新兵在武装部工作人员带领下,列队有序的蹬上了大客车,送别的人群一下子“包围”了在车的四周,水泄不通,车窗纷纷打开,人们争先恐后的伸手与亲人们握手告别,哭声喊声连成一片!随着汽车高音鸣笛声,在依依不舍中我们出发啦!

经过20多分钟的路程,送兵车到达火车站,一会,专列从远方呼啸而来,停稳后很多新兵下了火车,(我们本地也有炮兵部队和武警部队也有新兵到此服役)。我们登上了专列,列车开动了,绿色的车箱,坐满了绿色军装的新兵,奔向绿色的军营!

列车奔驰着,走走停停,沿途有下有上,都是新兵,我们不知道去哪里,车箱内,有的新兵仍然沉浸在不舍中,低头哭泣,我和一同入伍的老乡们,笑呵呵的嬉戏打闹着,心里那个高兴和激动啊!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午夜,在车上临时发放了面包,香肠和积蒜,光顾兴奋了,没有心思吃......!

凌晨两点多列车在长春郊区兴隆山站停下来,接兵首长告诉我们下车,呼呼啦啦不知道多少新兵,开始点名,列队踏着夜色,在首长的指挥下,只听见杂乱的脚步声,不知走了多远,朦胧中营房出现了,一个大院,各个屋子都亮着灯,按着首长的指挥,我们到了一栋营房前停了下来,黑暗中有很多老兵等候在那里,首长开始点名,然后有新兵班长带走了各自的新兵,分别进了营房,安排了铺位,又一声哨响,我们又在班长的带领下,列队集合,走进了饭堂,开始吃了到部队的第一顿饭,白米饭,白菜片炒肉,吃的那个香!可想而知,那年代还是供给制,生活水平非常低,在家很少能吃到白米饭。

到部队吃的第一顿白米饭,是我终生难忘的最好吃的,最有意义的白米饭,和那唯一的肉并不是很多的,白菜片炒肉......!

饭后,我们在新兵班长的带领下,各自走进新兵班,就这样,开始了新兵训练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