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们常说考博士易,读博士难?

品多多VV


先纠正一下,考博并不容易。常常是几个人、十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竞争一个名额。这不是一般的竞争,大家都是研究生毕业。是高手之间的较量。一般考专业、综合和外语。只有排在最前面才有机会面试。再去掉一半或三分之一,你才是那个名额。读博最少三年,但三年很少有毕业的。读四五年或五六年,是很正常的。其难点在于,前沿知识理论要学,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要读,导师的课题要做,大论文要写,小论文要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并且要有创新或发明创造。小论文从投递到见刊,一般周期一年以上。大论文要外送盲审,过了,最后才是答辩。上述环节,有一个地方卡壳,都不能毕业。每个学校都有中途掉队的人或不能取得博士学位的人。目前,全国博士大约有80万人。他们称得上社会精英,是国家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


用户9630482641009


本人小硕一枚,关于这个问题,我有以下几点思考,仅供参考。

第一,说的考博士易,是相对于在学校读研的硕士生,只要所在的学校对应的专业有博士点,一般想读博士和导师商量好,读博问题都不大。如果是已经工作的,再去读博士,需要考博士试卷和找导师,并不是那么容易,一边工作一边还要复习,其次还需要找到博士生导师,难度肯定有的,并不是那么容易。


第二,关于读博士难,我首先说一下,我读研的时候,实验室的博士,他们的科研状态几乎每天早上8点就到实验室了,晚上至少10点回去,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章,希望从中找到自己的创新点,有时为了获得好的实验数据,凌晨回宿舍的情况也是常见的。因为博士毕业需要文章,论文需要有创新,创新是最难的,需要对所研究的专业和领域提出自己特有观点和论证。博士学位处于金子塔的尖端,能达到尖端的固然少。


第三,博士需要耐得住寂寞,坐冷板凳的工作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坐热,创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有可能一年或者两年,博士研究的方向都很难定下来,这个时候的心里状态是很煎熬的。熬过去了就成功了,伟大都是熬出来的,没有随随便便成功的。做学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阅读文章,做实验调研,写文章,发表文章,有时遇到困难很长时间得不到有效的解决,难免会感到压力大也会浮躁,也很煎熬。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关键需要我们用从容的心态去面对。可以把大的问题分成很多小的问题,再把小的问题依次解决,这样当你把每个小问题都解决的时候,大问题也就解决了。


第四,博士毕业有的就成为行业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当你熬过一个个漫长的夜晚做学术,等到博士毕业获得证书的那刻起,你会觉得熬夜是值得的,收获的是对未来的信心和无限的可能,只有付出了,才会倍加珍惜,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谢谢。


刚刚深圳


我来说一下我美国读博士的经历吧。美国博士要比国内时间长点,可能学的更扎实一点。下面是亲身经历,也解释了为什么美国博士一般要五年。首先申请上博士是第一个门槛,光这个门槛就刷下来不少。然后第一年上基础课,高阶的“基础课”,一般第一年过后都要进行 comprehensive exam,看你基础课的掌握程度,是不是有全面的知识构架。第二年上专业课,取决于你选择的专业方向。第二年结束一般还会有field exam。真正活下来两年的人才能有资格做所谓的research研究。 在这个过程中大概刷掉一半。之后三年出两篇文章吧,其中一篇叫做job market paper你找工作用的,也是你主导师认可的。 一般说美国博士含金量高,我承认有水货大学,但真的你看我说的这个刷人过程可想而知竞争程度。


壺中仙696


读博士并不是考博士难,而是博士毕业比较难,理由有以下几点。

第一,目前博士绝大多数是申请制。也就是说博士现在在很多院校并不是考而是申请,一般来说一个博导有一到两个名额。

基本上说教授的博士学生,都是从硕士转为博士的,很少向外校招聘,只有在博士生导师本校没有学生的时候,才可能向在校争取。


所以博士考比较容易,基本属于内定,就是教授觉得几个学生中,你更适合于做博士,那么只要你去申请,那么基本可以当博士。

第二,博士毕业的考核比较严格。国外博士一般要读五年,但是国内是三年制,但是基本是要被延期的,

至少要60%以上的学生要被延迟毕业,一般正常的博士毕业都是四年多五年,这其中博士的学习时间特别紧张。

要进行各种各样的实验,而且要发表各种各样的论文。名牌大学博士毕业至少要在一区一定数量的论文,

尤其是理工类的博士生,对数据的把控是相当严的,所以博士一般来说是比较难毕业的,我们有句老话叫做没有毕业不了的硕士,没有考不上的博士,

第三,博士的社会压力比较大。博士的社会氛围很压抑,博士毕业和读博压力比较大,一般来说,博士至少是30岁左右,



那么博士期间即有经济压力也有工作压力,还有家庭压力,所以博士的压力比较大。一般来说,大多数学生在读完硕士以后不会再继续去读博士。

因为博士毕竟是极少数,从极少数毕业比较难,成本比较大。因为博士都要面临着成家立业,很多博士都是30多岁。


那么这个年龄,正是而立的年龄,所以他们近期面临着各种压力,而且,导师对博士论文把控的比较严格。


公考遴选写作大讲堂


坊间一直流传考博容易的说法,我作为一个今年刚刚参与博士考试的研究生有资格来说两句。

首先,考博不容易,除非你的本科硕士学校很好,自身素质好,成果突出,而且硕导不仅学术厉害,还人脉广。那么这样的学生,只要导师打好招呼,考博对于你来说,就是走过场,只要你能过线就没问题。

但对于本科出身学校一般,硕士期间没成果,且硕士导师没人脉(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必须承认。本人亲眼见过数起学生没成果,但是硕导是领导面子大,照样去名校读博的例子)的学生。博士考试对你来说竞争还是很激烈,尤其是热门专业,3.40:1以上的报录比很正常。而且如果没有对方学校愿意要你,即使你冲出重围,进入复试,也是等着被刷。

说了这么多,那么考博到底难在哪呢?

考博难在联系一个有强烈意愿接收你的博导,搞定博导,你就可以安心去准备初试,过线后就没啥问题了。但找到一个愿意要你的博导,除了自己的能力外,其他的,你懂的。

说个附加的情况。对于很多名校学生来说,他们在考研时就可以选择直博或者研究生期间选择本校硕博连读,这种方式相比考博要轻松的多。

另一模式,是最近几年,很多高校已经取消了普通招考,改为申请审核制(即递交材料,初审通过后,再通过面试选拔博士)。这种方式已渐渐成为很多高校选取博士的主流方式,虽然该方式受到很多批评,但这种方式更有利于选拔真正适合科研的博士,且这种方式相比普通招考竞争小一点。有志于读博的普通高校学生,可以尽早写论文,争取早点发出高质量的论文,通过申请审核制考取博士。

以上是我个人对于考博的一点拙见,如果您认同我的说法,请帮我点个赞,不喜勿喷!

若有疑问,欢迎私信咨询!谢谢!


北鼻考研


其实这是个相对的说法,博士入学相对博士毕业容易些。

1. 先来说说目前博士入学的途径

博士入学的途径通常包括保研直博,硕转博以及考博士。其中考博士又包括申请考核制和传统的博士入学考核。通常每个博导有一个名额,所以博士名额极其紧张,而且一般会先收直博或硕转博的学生。近年来,申请考核制出现,它是一种新的机制,但是申请考核的竞争也很大,比如要求本科学校,要求论文专利成果等,说白了就是优中选优。而传统博士入学,花费的精力也是很大的。所以大家会发现,博士入学,路径很多但是也很费心血。

2.其次来说说博士毕业

先不说,博士读几年的问题,你想要博士毕业,首先要达到学院最低博士论文送审的标准;其次还得达到导师的要求;最后还得是好好写大论文,通过博士论文盲审。以上是博士毕业要闯的难关,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导致毕不了业。

根据结果向前推,想要达到毕业标准,得发论文吧。那么要产出一篇学术论文,从想法到实施,从获取结果到成文,从投稿到接受,这个过程顺利的话半年一年,不顺利的话更长。博士现有学制3年,3年想要顺利毕业,可想压力有多大。

3.综合比较博士入学和毕业的压力,就知道这个说法其实是相对而言的。比起毕业的难度来说,博士入学还是相对容易的。

总之一句话,人生在世,没有那么多手到擒来,还是踏踏实实用心的好。


土土你好


考博士容易吗?一定是道听途说的吧。读博士难,难是难,但是大部分的人还是很正常的毕业了,看你怎样的付出吧。

博士的录取人数就不是很多,大部分的国内教授一年就招1-3个博士生,招博士多了,老师的经费有限,老师能带的学生数量也是有限的。所以国内的博士生最好从第一年开始就可以直接上手做科研,发文章。博士生的录取主要是看你的科研后续能力(正常录取的)。

要说容易,还真不一定。我有个同事,一直想读博士,一直想找老师,但是没有什么人介绍,科研水平也比较一般,老师让写个科研的设想报告,一直不是很理想,搞了好几年,都没读上就放弃了。

另外一个同事,专业总是不合适,人家老师在你打听的时候都告诉你,有什么要求,结果觉得自己匹配不上,就都放弃考了。

所以考博士并不是容易,而是很多人从一开始就放弃了。能考上的,都是坚定理想要读的。就算你说找导师,找人推荐,可是一般的人哪里有那么的关系认识那么多的人,最后还是拼实力。

再说读博士,有人轻轻松松就毕业,有人费劲九牛二虎之力。主要看你对科研的态度和学习的欲望,但是大部分的人还是正常毕业的。一般的人从一开始就知道读博士的要求,所以从一开始就是非常的努力的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但是确实不排除有很多人有各种的原因,延期,或者是放弃。有人实在是对科研失去了兴趣,有人是生孩子,有人就是达不到标准。

我博士的同学95%都是正常毕业的,有一个人中途退学了,说是找了工作。有个人是延期毕业的,没有文章。


总是记不得


你好,高校青年教师前来答题。

考博容易读博难,这句话一直以来算是行业内的共识。




为什么考博容易读博难,难在毕业。

第一,考博容易,是一个相对概念,指的是通过考试,比较容易。

目前,我国博士大部分还是要通过考试才能录取;部分专业和学校开通了申请制,但是少数。

既然决定读博士,肯定是顺利通过了本科和硕士研究生考试,并且顺利毕业的人群,经过这两个阶段的学习,通过考试的技巧是熟练掌握的。所以,对这些人来说,通过考试的难度并不十分高。这是相对概念,对硕士毕业生来说,通过博士入学考试相对容易。




第二,读博难,难在顺利毕业。

博士毕业,一般要求有学术成果,即发表学术论文。有些学校不仅要求核心期刊,还对期刊的影响因子有要求。还有一些专业,最好是有SCI发表。

兼顾文章发表的同时,还要参与导师的课题。因为在国内一些实验室,导师会给研究生发工资(在国家补助之外),拿着导师给的工资、用着导师实验室里的资源(一部分是国家补助购买,一部分是导师个人的课题),为导师的项目工作,也是博士研究生生活中的一部分。


最后,读博时期的心理压力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读到博士,年纪基本在25岁以上。如果同学们本科毕业就工作,在你读博的时候,基本他们都结婚生子了;事业是否有成另说,但基本都在职场上有自己的位置了。

而此时,你还在学校里,处于科研工作者的预备役。这种状态,或多或少会影响自己的心理。如果没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很难心态平静地继续科研工作。

以上是我的一点经验,希望能帮助到你。


喝奶茶不长胖


为什么人民常说考博士易,读博士难?

看来人民仍然停留在老观念里面:没有毕不了业的硕士,没有考不上的博士

其实现在硕士,尤其是211/985的硕士也很难考,硕士也不容易毕业,博士更不容易毕业,

而博士考着也没有那么容易。当然读博士就更难了。

考博士的辛酸

说道博士,说实话,很早以前,很多人是不喜欢读博士的,没人愿意去读博士,因为博士读者非常不容易。现在考博士容易不容易?

目前来说,读博士是原来越难,以前读博士,基本上最难的是英语,其他都是接近于放水。以前的博导每年最头痛的就是没人报考我的博士,让博士名额浪费了,很多重点大学的博士名额基本浪费的很多,所以以前导师都是连蒙带骗的让自己带的研究生读博士。能骗一个是一个。

基本上研究生获得奖学金的硕士,都可以保送读博,但是绝大多数都不愿意读博,所以读博门槛是越来越低,所以就有传说:没有毕不了业的硕士,没有考不上的博士。

现在基本上所有的211/985重点大学的博士都实行审核考核制,不再考了。而留给统考博士的名额特别少,另外一大部分博士招生都是由硕士招生时候就定下来的直博,大部分都是面试推荐生。

现在如果参加过保研的同学都知道,现在各个高校最先喜欢你直博,然后是硕博连读,然后是硕士,重点大学最喜欢直接培养博士,而不想培养硕士。

所以目前给博士的统考,审核考核的名额很少,比以前申请难多了

申请材料最重要的是两名以上专家的推荐信,更要有好的科研成果。优秀的学术论文。一般来说没有两片sci,ei基本上很难申请到博士。

现在导师尤其是博士生导师都很聪明,为了避免自己博士名额浪费,都在硕士阶段快结束时直接转博士,留给外面的名额基本都没有,所以,考博现在也挺难得。尤其是热门专业。

目前各个高校直博人数基本占到博士招生的一大半。

读博士也难

考博士难,其实相对于读博来说,那是太容易了,读博士非常辛苦,一般博士都30岁左右,可谓上有老,下有小,工作非常辛苦,基本上六七点就得去实验室,半夜才回来。

读博士最重要的就是出论文,出高端论文,一方面是有了论文才能毕业,另一方面,没有高档论文想去高校就业比较难。

读博士和读硕士还不是很一样,硕士基本有导师去指导,而博士阶段基本都是导师指个方向,然后就全靠自己了。自己查资料,自己去研究。自己出文章。

很多博士读了一两年都写不出一篇文章,很难过,尤其听说其他同门博士都好几篇了,心理压力很大。读博士对人心理都是一种摧残,很多人都不适合读博士。

今年6月,中国地质大学一下子就清退了42名博士,而地质大学每年招博士才300多人,每年这个淘汰比例高达10%。这些全是超过了最长读博年限,所谓8年博士没必要,被清退,很惨啊。其他延期的,没参加考试的还不知道。


不但理工科博士难度,文科博士也非常难。西南政法大学,今年就一次去清退了14名博士,8名硕士,这些都是已经超过了读博年限。

所以读博非常难,没有写论文天赋的人,谨慎注意读博,尤其是读直博,博士证没有了,硕士证也没有,会很惨。

当然如果是名校的热门专业毕业,比如清华北大的计算机专业毕业,博士会非常吃香,年薪百万绝对不是猛。


老铁们,你们怎么看呢


高校专业那些事


其实,考博士也很不易,尤其是好学校的博士,还是挺难的,名额至少一半都是保送的,剩下的一半名额,主要招录形式都是申请考核制,要准备的材料,要PK掉的竞争对手也是很多的。

当然了,下面重点还是谈谈为什么都说读博士难,应该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博士课业、项目压力。不管是文科类博士浩如烟海的资料文献,还是理工科类博士纷繁复杂的实验数据,都远非硕士阶段可比。而且,博士生阶段的导师要求,通常会比硕士阶段要严格很多,尤其近几年来,很少听到有人说在排名靠前的大学轻轻松松就把博士读下来了,反而经常听到说“读下这个博士,真的脱了我一层皮”。

第二、家庭压力、社会角色压力。在博士阶段,大多数的在读生都处于25到30这个年龄阶段之间,在这个阶段,都要开始考虑婚恋成家的事情,但读博期间虽有一定补助,毕竟比较有限,自己在经济方面一般不会很宽裕,而且课业科研压力较大,看到同龄的参加工作的同学很多开始成家立业,甚至开始晒宝宝,自己还在与书本、实验室为伴,难免会产生一定心理压力。

第三、毕业压力。这个真的可能是最大的压力了。好一些的高校,现在顺利毕业真的很严格。三年半或者四年,能够顺利毕业的,真的都是非常优秀跟幸运的,好多读了5年都无法毕业,真的是很难。想象以下,现在好学校的博士,绝大多数都是全日制的,如果26、27岁去读博士,读了5年,32岁了,大学同学好多都事业有成,宝宝都晒了到老二老三了,自己却还在担心论文答辩不过,什么感受。

所以,考博士不易,但读博士也很难,尤其是读名牌高校的博士,真的,更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